非營利組織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12月19日 (三) 07:05 由 CYUT9629063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社會功能)

前往: 導覽搜尋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s,NPO)是指以公共服務為主,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民間組織。組織內部自己自理各種決策,不受整府機關及營利組織控制。(吳來信,黃源協,廖榮利,民93)

3

社會功能

(ㄧ)

(二)

(三)

(四)

人力資源規劃

志工培訓

志工是組織重要人員之ㄧ,首先應先讓剛到ㄧ新環境的志工熟悉環境,使其有歸屬感,感到被接受。接著對機構的基本理念、技術訓練、知識技巧、未來發展上給予指導。且必須讓新進人員了解如何自我主動學習。

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一)吸引策略(inducement strategy):組織會以各粽不同誘因來吸引志工,使志工更加積極主動。

(二)投資策略(investment strategy):重視員工工作能力的提申,以及創新發展。

(三)參與策略(involvment strategy):志工有參與感,能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也會使問題較快解決,志工也會較有成就感。

(四)家庭策略:

(五)科層策略

(何永福,楊國安,1992。曾騰光,曾華源,2003)

志工的工作內涵

(一)直接服務:直接面對面與服務對象做接觸,提供必要的服務,例如居家服務、送餐服務。

(二)間接服務:不直接與服務對象做接觸,透過間接途徑協助,例如餐點的烹煮。

(三)行政工作:協助組織內部的行政工作,例如接聽行政電話、歸納整理檔案資料。

(四)決策諮詢工作:對組織服務內容或計劃做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決策,例如董事會擔任決定組織運作的方向與目標。

(五)倡導工作:協助組織服務宗旨、理念進行推廣的行動。

志工的評估與獎勵

評估志工最主要是改進缺點激勵優點,也是給予志工們肯定的好方法,使其覺得有努力也有代價。

策略性管理

策略性規劃

組織為了達成使命所做集體決策和直接行動的過程,藉以將組織現在處境引導至所期待的未來狀況。 策略規劃步驟流程:

(一)環境評估:分析環境的能力以便確認組織所面對的問題和處境。

(二)利害關係人期望的分析:檢視主要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和期望,以更加了解委託機構的目的和規範。

(三)議題和目標的確認:確認組織的基本政策議題,並確認這些議題和目標,才能測試出績效。

(四)景命和使命的形成:使命的形成有利於增強利害關係人的所有權。願景是機構常期所想要達的目標,能帶給機構內部人員實際目標和夢想。

策略性管理

策略性領導

(吳來信,黃源協,廖榮利,民93)

董事會管理

財務管理

行銷管理與募款策略

參考文獻

  • 蕭新煌,民89,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 司徒達賢等著,民86,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卒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 吳來信,黃源協,廖榮利,民93,社會工作管理,國立空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