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偏差行為"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產生偏差行為的原因)
(產生偏差行為的原因)
行 14: 行 14:
 
*'''心理因素的影響'''(Freud提出)
 
*'''心理因素的影響'''(Freud提出)
 
心靈的基本結構:本我(id)充滿心理能量,運作過程在潛意識中進行,原則是要馬上得到滿足、自我(ego)運用理性和認知能力達到目的、超我(superego)在環境中發展了自我,更知道如何分辨對與錯和道德良知相似。這三個各有各的工作,如果有一方無法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衝突,而衝突會影響心理造成偏差行為。
 
心靈的基本結構:本我(id)充滿心理能量,運作過程在潛意識中進行,原則是要馬上得到滿足、自我(ego)運用理性和認知能力達到目的、超我(superego)在環境中發展了自我,更知道如何分辨對與錯和道德良知相似。這三個各有各的工作,如果有一方無法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衝突,而衝突會影響心理造成偏差行為。
1口腔期:出生的第一年,快樂的來源是嘴巴,如果不能得到滿足,可能會造成口腔性格,在行為上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等。
+
 
2肛門期:出生後的第二年到第三年,以排泄物的忍耐和解放來得到快樂,如不能達到滿足,可能會造成吝嗇.頑固.倔強.潔癖.剛愎等。
+
1.口腔期:出生的第一年,快樂的來源是嘴巴,如果不能得到滿足,可能會造成口腔性格,在行為上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等。
3性蕾期:出生後第四年到第六年
+
 
 +
2.肛門期:出生後的第二年到第三年,以排泄物的忍耐和解放來得到快樂,如不能達到滿足,可能會造成吝嗇.頑固.倔強.潔癖.剛愎等。
 +
 
 +
3.性蕾期:出生後第四年到第六年
  
  

於 2007年12月16日 (日) 12:54 的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偏差行為(delinquency)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對偏差行為的看法也不同。以一個廣義的說法來說在當時的社會中,做出不正常、與眾不同的事,而且會使別人感到痛苦、不舒服而不自覺的行為。

定義用直接放句首的敘述就好,不用再加「:」  (好的 以改正)

產生偏差行為的原因

  • 生物因素的影響(Hippocrates提出)

1.遺傳:我們身上的基因都是經由上一代來給我們的,身上的染色體有一點的改變都有可能造成偏差行為。目前科學上有證明 例如唐氏症(Down syndrome)正常的人體細胞含有23對染色體,唐氏症徵候群的人多出了一個21號染色體,骨骼的發育遲緩、身材的短小。Huntington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疾病,患者出現舞蹈似的動作、認知能力減退、精神症狀改變。安裘曼氏症(Angelman syndrome)在第十五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失去原本效用所導致的,肢體運動與智能發展上遲緩、運動上平衡的失調、經常性的大笑、容易興奮等..偏差行為。前述罕見的遺傳疾病,會造成患者出現一些偏差行為。

2.神經系統:大腦中每個部位都有自己該做的工作,每一個都流程都要小心,如果大腦中某個部位受到損傷,它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可能會造成偏差行為。例如在胎兒時期,媽媽懷孕營養不良、抽煙、喝酒、吸毒或是生產不順利導致腦中缺氧,這些都會使大腦某些部位受到傷害。 神經系統是由許多神經元組成的,神經元和神經元的連接經由突觸(synapse 指兩個神經元之間的縫隙)連繫的;上一個神經元的軸突釋放神經傳導素到突觸,然後由下一個神經元吸收,最後再將訊息傳到後面的神經元。如果神經傳導素有問題,釋放太多、太少都不可以或吸收過程不對,這些會始神經系統不順利,也會有偏差行為的產生。

  • 心理因素的影響(Freud提出)

心靈的基本結構:本我(id)充滿心理能量,運作過程在潛意識中進行,原則是要馬上得到滿足、自我(ego)運用理性和認知能力達到目的、超我(superego)在環境中發展了自我,更知道如何分辨對與錯和道德良知相似。這三個各有各的工作,如果有一方無法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衝突,而衝突會影響心理造成偏差行為。

1.口腔期:出生的第一年,快樂的來源是嘴巴,如果不能得到滿足,可能會造成口腔性格,在行為上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等。

2.肛門期:出生後的第二年到第三年,以排泄物的忍耐和解放來得到快樂,如不能達到滿足,可能會造成吝嗇.頑固.倔強.潔癖.剛愎等。

3.性蕾期:出生後第四年到第六年


  • 環境因素的影響
  • 整合觀點

體質壓力模式

偏差行為的類別

  • 缺乏安全感的行為
  • 不成熟行為
  • 不良習慣
  • 學習問題
  • 違反社會的行為

行為觀察

結語

參考文獻

  • 梁培勇等編著。兒童偏差行為/心理(2004)
  • 馮觀富等編著。兒童偏差行為的輔導與治療/心理(1997)
  • 玉井美知子。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書泉(1998)
  • 黃榮村。偏差行為面面觀/大洋(1979)
  • 林正文。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行為治療的輔導取向/五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