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社會工作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醫務社會工作是指醫療院所的社會工作實施,有的稱它為醫院社會服務或臨床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服務的主題是解決與病人及家屬有關的經濟的,社會的和情緒的困難。(謝孟雄著,1990,P.67)

首句要簡單清楚,說明什麼是「醫務社會工作」?非不得已,不要一直引用他人的文句。
之後的定義與特性,除非有些人有很特殊的見解,或是看法很分歧,不然不需要專間開一節來寫。
你是直接引用,還是有改寫過?不能一句一句的都用別人的文句哦!
編輯部份,有些做的不錯,有些就不合規定了。
感覺上比較像是一份剪貼之作,而非文章,(沒有看到你的組織及消化),你覺得呢?
你找了不少資料,就針對你手頭上有的資料就好,想想怎麼樣可以將醫務社工說的簡單清楚?

醫務社會工作之定義與特性

  • 定義:醫務社會工作是將社會工作實施在醫療機構中,並且與其他專業、醫學、公共衛生合作。醫務社會工作將社會工作的知識、技巧、態度與倫理價值應用在醫療健康領域中,醫務社會工作特別強調,社會與環境壓力所造成的社會功能與人際關係失調,是導致疾病的原因或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金蔚如,民77,P.49)
  • 特性:醫務社會工作事實施於醫療場所和機構中的一種獨特的社會工作實務,他關心病人的福利,以及因疾病而引起的家庭問題與失調、社會關係和環境之問題與壓力。然而醫務社會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是對疾病的認識,以及了解疾病對個人、家庭和家庭間相互關係所造成的影響,它需要應用社會工作的概念、原則和計畫,來配合醫院和臨床病人之需求。(金蔚如著,民77,P.49)
  • 社會工作的發展是因應不同時期社會環境的變遷逐漸發展成熟,從早期為了生存因素的消極性施賑救助,到現在積極的擴大服務範圍到不同對象、不同領域上,也從「治療」的角色,期待「預防性」的功能發揮。(秦燕等,1991)

醫務社會工作的重要性

  • 醫療的目的,在防治疾病,挽救生命,增進健康,力謀人類的福祉;而社會工作的目的,載直接服務人群,滿足人們的需要,增進人類的福祉,兩者可為殊途而同歸,而在醫療的領域中實施社會工作,使兩者相互整合,必定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更容易達成兩者的目的。
  • 近年來,吾人以更加注意疾病的心理因素,大家都知道,疾病會引起害怕、憂鬱,家庭或人際關係崩潰,使經濟發生困難。醫生和護士們雖然近期全力給予病患完整的照顧(total care),但是,重點難免仍限於醫療專業的領域之內,少有顧及患者社會心理的需要。而病人心理、家庭、社會環境等方面的調適,都需要醫院裡的社會工作人員給予服務與協助,因此,在病患整個治療過程中,社會工作的服務已經是不可或缺了。
  • 在醫院中設置社會工作部,乃時勢之所趨,綜合醫院、一般診所、慢性病養護院所、精神病防治機構、公共衛生機構、醫療研究或醫學保健中心等,都視其特性,紛紛設置社會工作部。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第五科有承辦醫療費用服務輔助的業務,衛生處所屬的省立醫院,也陸續設置社會服務室,這是醫療社會工作極為重要的事實證明。(謝孟雄著,1990,P.69)

醫務社會工作的方法

  • 醫務社會工作就是將社會工作的方法應用在醫療服務的有關單位。現在的醫務社會工作已從其他家庭福利、兒童福利等社會工作區別出來。一個醫務社會工作者除了須具備一般社會工作的學識和技術外,對一般疾病需有相當的認識,才能達成任務。然而目前有關醫務社會工作人員的訓練,我國尚未達理想。「醫務社會工作」只是學校中選修的一科目,社會工作者在進入此領域之前未有充分的醫療知識,對醫院的工作環境也常認識不夠。因此只有在受聘之後,再予以職前訓練及在職訓練,所謂邊做邊學,故而按科別指定社會工作是必須的,如此才能專注於某些疾病患者,提供社會工作的服務。(李增祿主編,2004,P.422)
  • 由醫務社會工作的定義,我們得知其服務對象包括病人個人、家庭、團體及社區,所以在醫院裡,社會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乃對於病人及其家庭和社區提供直接服務,包括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三大方法:
  1. 社會個案工作:這是傳統而且最基本的醫療社會工作方法,在較大規模的醫療院所,社會工作部門通常會設計一種可以夾在病歷上的轉介單,正面是醫療人員填寫的病情資料及需要協助事項,背面則留供社會工作者填寫有病患及其家庭有關社會、心理的資料,以及社會工作的處置與建議。
  2. 社會團體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團體工作開始運用於醫療機構,以便協助病患在團體過程中,相互支持、交換經驗、調適危機。
  3. 社區工作:從有醫務社會工作以來,社區組織工作的方法就開始受到重視,尤其國內自民國84年3月實施健康保險之後,各醫療院所奶運用社區工作坊法,加強醫院的公共關係、推廣社區保健計畫、發掘及運用社會資源、發動志願工作人員,使病患得到更多的幫助(莫藜藜,1998)。(林勝義著,民88,P.135)

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

1、醫師的附屬→合作及相互教育

早期醫院中的社會工作部門都是由醫生作主管,而財力支持則多來自社會資源;醫務社會工作的生存決定於醫師及行政管理人員,個案也經由他們轉介而來。社工員在不向醫師權威挑戰下與醫師合作,並致力於參與醫學生的教育,同時社會工作員也用衣些個人關係影響醫師的轉介及提升社會工作的地位。

2、管理權轉移至醫院行政主管 由於機構逐漸負擔醫務社會工作元的經費,社會工作部門的管理權逐漸轉移至醫院行政主管。

3、社工領域擴大

  1. 對社會危機(social crisis)的處理。
  2. 對研究的注重。
  3. 醫務社會工作知識的不斷增加。
  4. 醫務社會工作員的角色由附屬服從醫師轉為「減輕疾病對病人的影響」。由於社會工作員對疾病造成的社會心理因素有更多的瞭解,使社會工作員在醫院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朝向「專業性合作」仍需不斷努力(Waldman, 1984)。(秦燕著,1996,P.55)

醫務社會工作之領域

  • 醫務社會工作的領域可分四方面,它們是:(1)預防性-教育的;(2)醫院-機構式照顧;(3)初級照顧方案;(4)社區健康計畫。(金蔚如著,民77,P.25)

醫務社會工作的價值

  1. 基本價值(primary value)
    1. 個人的尊嚴與價值。
    2. 潛能的發展。
    3. 案主自我決定。
    4. 資源的充分應用。
    5. 社會正義。
  2. 特殊價值(special value)
    1. 整體醫療(total care)的權利。
    2. 使用現有醫療資源。
    3. 生活品質的要求,而非只是延長壽命。
    4. 照護(caring)與適應(coping)的研究。
    5. 強調社會健康(social health)。
  3. 對案主個人價值得重視
    1. 案主意願的表達。
    2. 案主的需要與目標。
    3. 對其他人的保護與考慮(Rosenberg, 1983)。(秦燕著,1996,P.57)

中美醫務社會工作之比較

  • (一)相同點
  1. 起源方面:中美醫務社會工作都是先從一家醫院開始發展,然後逐漸推展到其他的醫院。
  2. 分科方面:兩國都把精神科社會工作納入醫務社會工作中,但目前還沒有細分到獨立作業的階段。
  • (二)相異點
  1. 早期的推展:國內醫院社會工作的推展早期是在私立醫院推展的比較有成效,公立醫院則因為經費編制,公務處理過程繁雜等因素而推行不易。美國則反之,初期公立醫院推展的較有成果。
  2. 學術與實務的結合:美國學術與實務界有相當緊密的結合,兼顧理論與實務;而國內有關醫務社會工作的學者則太少,學術基礎相當薄弱。
  3. 組織之性質:美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早期為一民間福利組織,後歸併到全國社會工作協會中,屬其中的一支;此乃因醫務社會工作為社會工作實施的領域之一,原理原則方法等不應失卻社會工作的本質。目前國內則尚無統籌所有社會工作的一個協會,故醫院社會工作協會只好暫時獨立,自謀發展。
  4. 協會的成立和刊物:美國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已有八十年的歷史,且其協會於一九一八~一九五五年間即已成立,故較具規模,刊物也比較具有學術水準。而我國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雖也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但全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一九八四年才成立,參與者人數也不多。(金蔚如著,民77,P.28)

醫務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

1.知識與價值、知識與理論(Gerdon, 1963)

  • 由下表來比較知識與價值的差異:
知識 價值
(1)顯示人們所能做到的高度客觀與理性。

(2)社會工作者對人的了解。

(3)經過實證考驗。

(4)有高度客觀性。

(5)探求真和假(true or false) 。

(1)顯示人們所喜好的(prefer)或希望實現的。

(2)社會工作者希望人成為什麼。

(3)經由人本身的認知。

(4)主觀的。

(5)探討對或錯。

  • 知識、價值與理論的關係:知識的增加可提升價值,知識是獨立的事實或真理。理論為一組相關並合邏輯的命題。

2.醫務社會工作必備的知識基礎

  1. 人類行為與發展。
  2. 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技巧。
  3. 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
  4. 疾病與治療的社會心理反應。
  5. 醫務社會工作的處遇與影響。(秦燕著,1996,P.63)

醫務社會工作的功能

  1. 協助醫療團隊了解社會、經濟、情緒等因素對病人及病之處置與康復的影響。
  2. 協助病人及其家屬了解這些因素的重要性,並且協助其積極地運用醫療服務,以達到最好的醫療效果。
  3. 提高病人與其家庭的福利與士氣。
  4. 參與教育其他醫療團隊成員的方案。
  5. 協助醫院透過種種不同的服務,來提升對病人更好的服務。
  6. 運用社區資源來符合病人和其家庭的需求。
  • 藉著運用社會工作者的技術與知識,協助病人更適應他的醫療環境和處置,並且也能在需要時,提供經濟上的協助。當病人將要離開醫院時,社會工作者也能提供兩方面的重要服務,一為對健康應有的態度,一為出院後所需要協助事項的實際預備。(金蔚如著,民77,P.50)
  • 至於衛生機構中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內容,以美國加州公共衛生處社會工作局(Bureau of Public Health Social Work)為例,分為四大層次,層次一是分析:分析社區居民的社會需要和可以影響整個衛生計畫的有效資源。層次二是計劃:考慮社會因素在公共衛生機構服務中所佔的角色,瞭解人們對各種不同服務方式所受到的影響,然後再作計劃。層次三維持:維持一個能發現並解決共同社會問題的公共衛生計畫。層次四是評價:調查心理、社會和經濟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和對使用種種健康資源之利用度的影響。(謝孟雄著,1990,P.73)


醫務社會工作的要點

  • 醫務社會工作者是醫療團隊的一份子,其專長是在處理病人及家屬有關心裡既社會的問題。根據秦燕(1991)對醫務社會工作者日常服務項目所進行的分析,可以歸納醫務社會工作的要點為五項:
  1. 處理病患與醫療體系之間的關係:包括協助案主申請有關醫療的經濟補助、提供相關的醫療資訊給案主及其家屬、協調其他相關機構共同服務病患、提供入院及出院準備服務、協助病患運用社會資源、提供有關醫療及福利之電話諮詢服務、協助病患處理不良的家庭關係、將案主轉介給相關的醫療或福利機構等。
  2. 協助病患處理個人問題:包括協助病患處理情緒上的困擾、協助病患對病情及療程的瞭解與適應、導正病患的不當行為、協助病患處理醫療過程各種不當的人際關係或醫病關係等。
  3. 協助病患適應醫院的環境:包括對病患說明醫院有關規定、協助病患合理使用相關設備、說明各種收費問題等。
  4. 出院後的追蹤服務:包括協助病患訂定追蹤治療計畫、教導家屬如何照顧病患等。
  5. 其他相關服務:包括疏導醫療糾紛、處理路倒病患等。
  • 除了參與「治療」工作之外,醫療社會工作也必須承擔一些「行政事務」工作,包括研究、訓練、基金募集管理、社會資源聯繫與倡導等(莫藜藜,1999),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稱之為醫務社會工作,而不稱醫療社會工作的理由之一。(林勝義著,民88,P.134)



醫務社會工作督導的功能與角色

督導的功能與角色之實際運作

  • 醫院發展的社會工作督導對於目標、社工員專業的成長與增進、以及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都具有正向的目的與意義。而在談督導時必須同時考慮督導本身(即制度因素)、督導者與受督導者三方面因素,以下所談的將以督導的三大功能為主軸,分別加入督導之角色以及工作內容或重點,企圖提供給醫務社工夥伴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 表一:醫務社會工作督導的角色、功能與實際運作
功能 角色 工作內容與重點
一、行政性 計畫者 1.規劃部門的工作計畫。

2.部門人力資源之開發,包括新進社工員的選聘與雇用。

管理者 1.清楚地表示或明列對社工員的要求與期待。

2.編制社工員工作手冊及工作規範說明書。

3.工作指派或任務協調。

4.工作監督、考核與評價。

5.有能力應付組織內部面臨的危機。

教育者 1.負責社工員發展性的訓練規劃。

2.新進社工員之職前與在職訓練之規劃。

協調者 1.瞭解組織內外之運作。

2.工作溝通與協調。

3.醫院內其他單位或部門的工作協調。

4.改變行政體系中的缺失之處。

二、教育性 教育/指導者 1.執行教育訓練計畫。

2.與行政功能結合,將教育訓練列入升遷考評之參考。

3.引發社工員的學習動機。

4.創造成功的學習環境。

5.促進社工員的個人與專業的成長。

6.改善服務之品質。

7.評價教育訓練的成效,以作為改進之參考。

直接服務之專家者 1.實際指導社工員之臨床工作知識與技巧。

2.安排課程教授直接服務之技巧與知識。

3.舉辦各種同理心、會談技巧、方案設計之訓練。

探索者 1.引導社工員發現工作中的問題,並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

2.了解各個社工員之優缺點,鼓勵其表達個人意見、建立自信心。

挑戰者 1.監測服務品質,當影響案主權益或部門聲譽時,勇於向社工員提出糾正。

2.持續督促社工員往更上層的專業敬界發展。

3.向社會大眾或醫院展現社工部門的服務成效與責信制度。

三、支持性 支持者 1.提供溫暖舒適的工作環境。

2.種事部門內社工員之間的人際關係。

協調者 1.評估社工員的工作情緒,適時調整。

2.與直接服務之專家者結合,發覺服務品質低落之潛在因素,並防止社工員崩熬。

(莫藜藜等合著,民89~92,P.12)

醫務社會工作督導之發展困境

  • 社會工作督導對機構與工作人員的發展相當重要,但督導制度是「人」在制訂的,是透過「人」(督導者)來執行,有需要「人」(受督導者)來配合。以下的困境是醫院中在發展社會工作督導時,必須同時注意到,盡可能克服它,才有可能將社會工作督導的功能完全發揮。
  1. 機構的督導制度不健全、授權問題;
  2. 醫院內原本的工作項目與工作量負荷過重;
  3. 督導者本身督導的能力不足、位接受過督導訓練;
  4. 督導者的挫折與壓力;
  5. 受督導者的抗拒、不認同;
  6. 人格特質無法配合。(莫藜藜等合著,民89~92,P.14)


結語

  • 醫務社工和一般社工所接觸的業務不同,但兩者都是從社工系出來的,社工員只要到醫院工作,都稱為醫務社工,但他因為處理的事情較一般社工複雜,醫務社工不需唸醫學的書籍,但是需要具備基本醫學常識及熟知一些醫學用語,以方便幫病患解決一些問題,其實社工負責的幾乎是一樣的,都是心理輔導諮商找資源轉介幫助家屬,病患與醫師三者的溝通

參考文獻

  • 秦燕著,1996【民85】。醫務社會工作。--一版--,臺北市:巨流。
  • 莫藜藜著,2002【民91】。醫療福利。臺北市:亞太圖書。
  • 姚卓英著,1984【民73】。醫務社會工作。臺北市:正中。
  • 金蔚如著,1988【民77年四月出版】。醫務社會工作。臺北市:五南。
  • 林勝義著,1999【民88】。社會工作概論。--初版--,臺北市:五南。
  • 謝孟雄著,1990【民79】。社會工作與醫療。--初版--,臺北市:桂冠。
  • 李增祿主編,2004【民93】。社會工作概論。--四版--,臺北市:巨流。
  • 丁思惠、邱美珠、范燕燕、許文娟、曾文玲、莫藜藜合著,2000~2003【民89~92】。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實務(第三期)。臺北市: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
  • Weinbach,R.W.(1998).The soicial worker as manager:A practical guide to Success.(3r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