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福利工作——以新竹市仁愛啟智中心為例"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44: 行 44:
 
#舉一例服務過程中遇到最特殊或是最特別的案例
 
#舉一例服務過程中遇到最特殊或是最特別的案例
 
#解決的方式?給予何項資源
 
#解決的方式?給予何項資源
*青少年假日俱樂部====   
+
*青少年假日俱樂部  
 
#方案的目的
 
#方案的目的
 
#提供哪些事務?
 
#提供哪些事務?

於 2007年7月4日 (三) 10:07 的修訂

都第二學期了,標題的格式還不知道怎麼做?

你們的訪問大綱太粗糙,重擬一份。
這次的訪問大綱比上次好太多了。期待看到你們完成的作品。
記得,條目是把訪問得到的資訊,有組織的編寫在一起,讓別人瞭解你們的條目。
首句的部份,請看如何寫出好條目
  • 依據「殘障福利法」制定,身心障礙包括:視覺殘障者、聽覺或平衡機能殘障者、聲音機能或言語機能殘障者、肢體殘障者、智能不足者、多重殘障者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殘障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顏面傷殘者、植物人及老人痴呆患者(現已修正為失智症者)、自閉症、慢性精神病患者、頑性(難治型)癲癇症者及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者,故現行障礙類別計有16類。
  • 新竹市仁愛啟智中心,本著基督博愛的精神所創立,藉由提供「早期療育服務」、「成人日間服務」、「社區居住服務」、「國小特殊教育」成為新竹地一所專門替智能障礙者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

介紹機構

  • 機構宗旨使命

實踐基督長期陪伴並協助身心障礙者,過有尊嚴與品質的生活。 博愛精神,幫助身心障礙者獲得真正的幸福。

  • 機構服務項目
  1. 早期療育服務
  2. 成人日間服務
  3. 社區居住服務
  4. 國小特殊教育
  • 機構服務對象
  1. 發展遲緩兒童。
  2. 0至6歲,經診斷屬發展遲緩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嬰幼兒及其家長。
  3. 3至6歲中重度身心障礙並領有殘障手冊之幼兒。
  4. 新竹市東區收托發展遲緩兒童之公私立幼托園所教師。
  • 機構相關課程活動
  1. 2007/05/03 「發現晨曦之美」寫生比賽 小畫家緊急召急令!
  2. 2007/06/01 每月100做愛心 微笑天使繞身邊!

實務工作者訪問

  • 訪問時間:96年5月14日星期一 下午三點半至五點

96年6月4日星期一 下午三點至三點半〈電話訪問〉

  • 訪問地點:新竹市仁愛啟智中心
  • 受訪者:簡瑞娟女士
  • 訪問者:鄭君萍、蔡嘉倩

訪問內容

  • 自我介紹
  1. 為何選擇此領域?
  2. 為何來到此機構服務?
  • 方案實行的過程*
  1. 一個方案的實行運用了哪些資源?
  2. 如何將方案落實的訣竅?
  3. 如何發現個案?
  4. 舉一例服務過程中遇到最特殊或是最特別的案例
  5. 解決的方式?給予何項資源
  • 青少年假日俱樂部
  1. 方案的目的
  2. 提供哪些事務?
  3. 方案的內容
  4. 實施的對象
  5. 實施的日期
  6. 實施的預算
  7. 課程的盈餘或是虧損如何處理?
  8. 宣導的過程
  9. 實施過程相關問題
  • 機構連結
  1. 貴機構是否有跟其他學校合作?在學業輔導後是否對於社會適應以及未來就業有實質幫助?
  2. 貴機構是否有跟那間公司合作?以替案主先規劃未來?
  3. 貴機構是以天主教為主,是否對案主有更深一層的協助?
  4. 推動福利社區化後和先前的比較。
  • 機構對案主的影響
  1. 是否大多數身心障礙者都被受過度保護,只專於唸書而無培養自主與自我負責能力?
  2. 身心障礙者是否對其家庭生活產生干擾?
  3. 安置機構狀況?
  4. 家庭化和安置機構如何在其中做選擇?
  5. 身心障礙者的孩子,若遭逢父母往生或生病,失去了照顧者,家庭並會準備好,那麼該怎麼給予協助?
  6. 身心障礙者的福利選擇是否有造成案家的兩難?
  7. 知道貴機構有智障者兩性關係與婚姻輔導,是否會限制節育?
  8. 不合作的各案是否會造成忽視與邊緣化?
  9. 社工員在面對家庭幸福和案主需求時如何給予意見?
  10. 例如:若收容教養於身心障礙機構者,必須放棄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那該怎麼協調?
  11. 內政部的身心障礙經費配置以生活補助、輔助器具和教養養護補助為主,而將職業訓練交由勞委會和訓練局,行政上的劃分,是否帶來了阻撓?
  • 相關資訊
  1. 焦慮和自殺的風險管理是否有落實?
  2. 觀念和宣導以何種方式進行?
  3. 人口老化的趨勢下,身心障礙的老年人口福利制度體系,是否跟的上時代的脈動?
  4. 台中的微龍教育基金會已有融合教育的課程,是否新竹也有這樣的措施?

在新竹的教育大學,有教授對融合教育深度的探討,在新竹也有一個福德機構在實行這樣的課程。

  • 對於未來發展見解
  1. 自己在這領域是否有其他想法或是更進一步的發展
  2. 對於這個領域機構的想法和期許
  3. 給予仁愛機構的更多見解和意見

介紹自我

  • 為何選擇此領域?

自己的手足,是個智能障礙者,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感受到一個家中若是有家人是身障或是智障者帶來的影響會很大,而希望自己的力量能夠不只讓自己的家庭還有其他更多家庭,能降低這個情況延伸的問題嚴重性。

  • 為何來到此機構服務?

89年的時候開始工作,因為仁愛在新竹是個最有制度規劃的身心障礙者機構,而選擇在仁愛服務,但從小立志當老師,後來有五年的時間在新竹明新工專擔任輔導室老師,經過時間和事情的歷練,發現自己還是適合身心障礙領域,今年再度回來仁愛服務。

方案實行的過程

  • 一個方案的實行運用了哪些資源?

可分為公部門和私部門

  1. 公部門:內政部、各縣市政府→可以落實政策績效
  2. 私部門:MPO
  • 如何將方案落實的訣竅?

提供最好的服務,是符合案主的需求,不是給予最等級的設備,最重要的是符合現代的潮流,跟的上時代腳步,實際的效應就會顯現出來。

  • 如何發現個案?

小時後在打預防針時護士察覺、幼稚園老師或家長照顧時,告知通報中心,再經由通報中心而告訴機構,機構再去連結社會資源。

  • 舉一例服務過程中遇到最特殊或是最特別的案例

家中的四個成員,全是領有手冊的身心障礙者,這樣的弱勢,當面臨重大問題沒有一個人來協助,因為這樣的情況導致貧窮,問題不斷輪迴給予的協助似乎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 解決的方式?給予何項資源

依照本來的規定,更主動關心,相較於其他家庭的照護,更是平凡,提供日間和夜間的照護。

青少年假日俱樂部

  • 方案的目的

平常的青少年擁有許多機會能和朋友出遊,相較於身障者更常結伴出遊,而身障者卻不會主動找朋友,希望能藉由這個方案,讓身障者能和大家一樣擁有自己的友伴,假日也能出外踏青,而不是指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生活圈,但是又基於父母的擔心,為了讓整個活動是有制度的執行,而作成一個方案。

  • 提供哪些事務?

依照各案的能力程度分成三組,分配志工和社工員在活動計畫中、進行中給予協助。

  • 方案的內容

給予中心的青少年,一個假日遊玩的機會,是由成員自行擬定行程,而機構給予的幫助是,任請講師和志工員,針對每一次的活動,社工員事後會再開檢討會,如何感善給予的協助,並會和成員再次討論上次活動的缺失。

  • 實施的對象

仁愛啟智中心15歲以上的輕度智障者。

  • 實施的日期

每個月的周六,一年大約有9至10次的活動。

  • 實施的預算

向內政部申請,主要是支付講師的費用和教保人員的費用。

  • 課程的盈餘或是虧損如何處理?

因活動的相關費用都是參予活動的案主自費,其他費用都是向內政部申請,配給平衡。

  • 宣導的過程

由中心網站公佈和社工人員宣導。

  • 實施過程相關問題

在整個活動成熟之前,碰到最重要的問題是,人力的不足和分配,志工和社工員在週一到週五事務以繁忙,還要在假日辦這類型的活動,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對於有家庭的社工員而言這是比較困難的,當督導在指派人員時其實很困難。

機構連結

  • 貴機構是否有跟其他學校合作?在學業輔導後是否對於社會適應以及未來就業有實質幫助?
  1. 在新竹每個學校都附有資源班,水源國小因為比鄰於本機構成為了合作的學校,資源班相較於其他學校也更多。
  2. 因為只是小學階段,所以給予的有限,主要以基本生活為主,並不會再課業上有所強求。
  3. 新竹育賢國中、光武國中、新竹高中、關西農工、世界高職分別附設綜合藝能科相關科目,專對於輕度智障者給予教導,主要是希望各案以後仍能獨立養足自己。
  • 貴機構是否有跟那間公司合作?以替案主先規劃未來?

並沒有和哪間公司擬訂契約,但有將輕度智障著分成三個團體,承接較容易的工作讓她們自己嘗試獨立生活、擁有工作的能力。

  1. 清潔隊、園藝→交通大學便利商店、新竹市政府公辦民營竹蓮市場中心。
  2. 食品加工→仁愛中心的早、中、晚餐。
  3. 愛心便當→社福團隊辦營隊時所需要的便當。
  • 貴機構是以天主教為主,是否對案主有更深一層的協助?

沒有規定案主一定要信天主教,每個月固定有彌沙、禱告,而宗教是一種心靈的慰助能給予間接的幫助,主要以人為本,以愛為出發,並非營利的團體,只需要真心的付出。

  • 推動福利社區化後和先前的比較。

去機構化和社區化,對案主的情緒發展較好於在機構學習,直接和人群接觸學習的會更快更確實,也讓更多人嘹解到身障者,減少彼此的距離陌生感,身障者和大眾接觸,可以減少老化退步的狀況。

機構對案主的影響

  • 是否大多數身心障礙者都被受過度保護,只專於唸書而無培養自主與自我負責能力?

對於身障者父母本身大多會有虧欠感,而身障者本身需要的協助也較多,父母難免會保護,有可能會有過度保護或是消極的漠視情形,智能障礙者並不會要求唸書,因為最基礎的生活起居對他們而言都是問題,對於智能障礙者並不會要求唸書,而是透過學習減緩老化的情況。

  • 身心障礙者是否對其家庭生活產生干擾?

這是一定的,尤其是智能障礙者,但家庭可以尋求資源,唯有充足的資源可以減緩其壓力。

  • 安置機構狀況?

安置機構:仁愛機構有提供住宿家庭,只限男生,經過評選委員的評估迫切性,通過相關規定者就可以進駐。其安置場所位於光復路的國宅擁有六戶,每一個戶都有一個教保人員和4~5個案主,而本身國宅是提供給之前眷村的人所居住,眷村裡的也有不少身障者,對於他們的進駐接納度頗高。

  • 家庭化和安置機構如何在其中做選擇?
  1. 家庭化:最主要是能安定情緒,親密的血緣或是姻親關係,相較於陌生者更能給身障者安定感。
  2. 安置機構:提供教專業的學習和領導,給予案主獨立的生活,相較於家庭化,能減低依賴感。

個各狀況是不一樣的,不是每個人最好的選擇都是一樣的,應該是情況而定。

  • 身心障礙者的孩子,若遭逢父母往生或生病,失去了照顧者,家庭並會準備好,那麼該怎麼給予協助?
  1. 暫時性的生病:政府本身對於身障者有給予臨時拖育的服務,新竹市家長協進會,擁有120小時不需花費的醫療照護,若是超過120小時,政府會補助7成的費用。
  2. 往生者:若無法獨立自主,仁愛啟智中心會經過評估後給予住宿的協助。
  • 身心障礙者的福利選擇是否有造成案家的兩難?
  • 知道貴機構有智障者兩性關係與婚姻輔導,是否會限制節育?

機構並不會強制執行,甚至更鼓勵輕度患者兩性交往,社工員和教管員都會在旁給予輔助,對於兩性的交往,機構認為這是一種經歷學習,透過這樣的交往更能帶來更多的成長,並不會組決這樣的情況,會和案主分析狀況,問詢問、給予關心、給予意見、一直在旁支持。更不會強制限制節育,機構注重的是分析狀況,還是尊重案主的想法。政府對於身障者有補助女性結紮的費用,間接表示政府對於身障者的生育還是有個訴求在。

  • 不合作的各案是否會造成忽視與邊緣化?

機構社工員會不斷的自我提醒,案主的需求一開始是老師寫出申請單提出要求,社工員須給予回應,社工員必接受定期檢查,填寫服務單。

社工員

  • 社工員在面對家庭幸福和案主需求時如何給予意見?

對於案主的情感需求,機構會針對選擇家庭幸福者,在決定之前,會協助個案分析情況,與案主家人討論缺失,釐清再中心就會減少很多照料,社工員大多是分析優劣,以各案的情況為主軸,使能量以引導式提供在決策上的問題。

  • 例如:若收容教養於身心障礙機構者,必須放棄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那該怎麼協調?

視每個個案的情況而定,若是重度者大多是要求在中心內,每一家庭需要的補助、服務也不盡相同,還是以案主的家人的需求為主。

  • 內政部的身心障礙經費配置以生活補助、輔助器具和教養養護補助為主,而將職業訓練交由勞委會和訓練局,行政上的劃分,是否帶來了阻撓?

會,針對庇護方案而言,勞委會和訓練局提供身障者,兩年不須費用且有福利費的中心的學習,但是過了兩年,身障者無論是否已學習完成,仍舊被迫結束,有的會轉至仁愛中心的日託班繼續學習,但是中心的日扥班需要費用,這樣的狀況會造成沒有多於經費的家庭,無法給予學習的機會,家屬也會造成比較的心態,為何那兩年是不用錢的,現在在中心卻需要花費,是否中心在其中賺了一筆,會出現這類的相關問題,若能整合和標準統一,問題大可減少很多。

相關資訊

  • 焦慮和自殺的風險管理是否有落實?

對於案主的情緒,在學校方面當老師發現問題時都會寫轉介單給中心,只要有一點點的狀況,中心都會找案主會談,會談過後持續觀察狀況,再回饋轉介單給老師,再老師和社工員的雙管齊下,就能減少許多情緒上的問題。

  • 觀念和宣導以何種方式進行?

中心會擺攤,近期內也將出書,定期會發放、張貼宣傳單,透過網路也有網站介紹、中心的打擊樂團四處表演不只能讓身障者學得一項才藝,更能發揮宣傳的功效。

  • 人口老化的趨勢下,身心障礙的老年人口福利制度體系,是否跟的上時代的脈動?

在人口老化之前,身障者本身就較早於常人老化,通常人大約在50歲步入年老,他們在40歲就會提早進入年老,《SIS支持性強度量表》在探討是否需要為了一件事情而不斷教學,假設案主生活以來30年廁後都不會擦屁股,未來10也將是如此,是否還要逼迫學習,還是直接協助,最後的決定權交付給案主,社工員會與案主討論。 因為本身老化問題就嚴重,案主大多不會跟隨人口老化而延長生命,相關體系也健全,沒有相關問題的困擾。

  • 台中的微龍教育基金會已有融合教育的課程,是否新竹也有這樣的措施?

在新竹的教育大學,有教授對融合教育深度的探討,在新竹也有一個福德機構在實行這樣的課程。

對於未來發展見解

  • 自己在這領域是否有其他想法或是更進一步的發展

社工是草根性的,唯有透過研究能讓社工更加扎實,不斷的進修跟隨時代潮流,參與課程讓自己的想法更不一樣,接觸不一樣的人群更能激勵想法,和同儕之間的討論更為重要,旁觀者清對各案的研討,不能太固執需要協助的要及時提出,最重要的是社工的職業傷害,自我的照護和代替性創傷這些問題都需要自己注意。

  • 對於這個領域機構的想法和期許

對於所有的資訊和協助應該增深深度,增廣廣度在任何措施上都需要不斷的改變,才能符合需求。

  • 給予仁愛機構的更多見解和意見

今年中心將有很大的轉變,機構從180多個個案的小機構,將轉型為基金會,工作廣度的加大所有仁愛啟智中心背負極大的挑戰,重要的是大家一同努力學習,唯有不斷的切磋才能進步。

資料來源

  • 伊甸基金會於2002.10.20.在日本大阪舉行的非官方「亞太身心障礙者十年計畫2002年大會」(Regional NGO Network for the Promotuon of the Asian & Pacific Decade of Disabled Persons 1993-2002)中,以台灣代表的身分所提出的報告。
  • 財團法人新竹市私立天主教仁愛啟智中心網頁。
  • 財團法人新竹市私立天主教仁愛啟智中心簡瑞娟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