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治療法"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102個案,重新開始)
行 1: 行 1:
'''行為治療法'''(Behavioral Approach)也稱為學習理論方法(learning-theory approach),行為學家認為人類所有適應與不適應的行為都是經由學習而來。治療不適應行為,首先是要先消除其不適應的行為,然後再尋找一個較好的適應行為來作為取代,把此輔導過程視為再教育。(林孟平,民79)
+
{{Version|2008/1/20|}}
3+ 除了技術之外,應還有東西值得寫。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有「學習理論方法」這種用法嗎?
+
 
+
4 沒有技術那篇寫的好。沒有專注在這個取向的內涵。
+
文獻引用格式不甚正確、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 英文文獻很可疑
+
 
+
==行為治療法起源==
+
1950年後期,行為治療的學說開始形成。1900後期行為主義重要人物Watson認為研究觀察為注重研究對象的外在行為,而非注重內在心理研究,Watson的理論也受到許多心理學家的批評,而後也出現Pavlov以狗的唾液為實驗的古典制約,行為主義深受這兩種模式的影響,行為主義後來也出現很多研究學者,如Skinner.Eysenck.Mower......等其他學者的研究理論。(黃正鵠著,民80年10月初版,P2)
+
 
+
==行為主義代表人物==
+
*Watson恐懼制約-Watson反對研究無法捉摸的意識,應觀察具體的外在行為。他和研究生Rayner共同做了一個實驗,實驗對象為一名十一個月的小男孩Albert,Albert本來不怕白鼠,當他想跟白鼠玩時,則會發出令他感到恐懼的聲響,經過幾天相同的情形後,使Albert出現類化現象,只要長的像白鼠的,都會引起Albert的恐懼。(陳榮華著,民75)
+
*Skinner操作制約-Skinner研究後果對行為產生的影響,他利用老鼠和鴿子做實驗,發現個體行為的增強或消弱勢其後果而定,此學習操作行為的過程稱為操作制約。(陳千玉譯,民86)
+
*Pavlov古典制約-Pavlov做有關消化系統方面的研究,他以狗做實驗,使用特定刺激(食物)引起狗的反射反應(流口水),此反射反應非為學習而來。他透過古典制約,將中性刺激(鈴聲)與特定刺激結合時出現,經過幾次反覆的動作後,當中性刺激獨自出現後也會引發反射反應,此種過程稱為古典制約。
+
〈1〉制約前
+
 
+
特定刺激 → 反射反應
+
 
+
(UCS食物) (UCR流口水)
+
 
+
中性刺激 → 無反應
+
 
+
(CS鈴聲)
+
 
+
〈2〉制約過程
+
 
+
中性刺激+特定刺激 → 引發反應
+
 
+
(CS鈴聲)(UCS食物)  (UCR流口水)
+
 
+
〈3〉制約後
+
 
+
中性刺激 → 引發反應
+
 
+
(CS鈴聲)  (CR流口水) (陳千玉譯,民86) 
+
 
+
==行為評估方法==
+
*晤談法:輔導人員需和當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且輔導員須告知當事人溝通過程全程保密,讓當事人信賴輔導員,而可放心的詳述問題。輔導員在問問題時可以用『六W』(what何事、where何地、when何時、who何人、why為何、how如何)的問法來問問題,且在溝通過程中輔導員需專心和當事人交談且抱持著同理心,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設想。(黃正鵠著,民80年)
+
*觀察法:在自然的情境中觀察被觀察者的行為與所要觀察的目標,自然觀察法是心理學家最常用來作為行為評估的方法。雖然可直接觀察到被觀察者的行為,但也可能因為觀察者主觀的因素使觀察結果不明確,或被觀察者發現自己正被觀察,而刻意表現出較好的行為。若要減少這些狀況,則須不讓被觀察者知道的自然情況下觀察,或是增加觀察的次數,使被觀察者因習慣被觀察而行為日漸正常、自然化。(黃正鵠著,民80年)(謝麗紅、劉嘉吉、江福清、鄭麗芬譯,90年)
+
*自我紀錄法:自我紀錄法是讓當事人紀錄自己的行為,在記錄過程可能會引發當事人對自己的自制力,而努力達到行為目標,但也可能因當事人為了想達成目標而造假。且行為紀錄法可紀錄當事人較隱密的私事,可避免被追蹤的困擾。(黃正鵠著,民80年)
+
*問卷法:問卷法可用於各種不同的疾患,讓當事人自評自己的狀況,以找出當事人問題的強度。問卷法雖然很省時、快速和容易,但也可能會因為當事人回答問題時有所誤解,而造成問卷效度受人質疑。(謝麗紅、劉嘉吉、江福清、鄭麗芬譯,90年)
+
*角色扮演:在確定角色後把在群體中的人際感受與經驗表現出來。通常治療者都扮演當事人或和他相處有困難的人,再與當事人做溝通,在溝通過程中發現當事人的問題及反應方式,已用來評估當事人人際關係技巧的適切性。角色扮演治療者必須很了解當事人或其他人物的人格特質,否則則無法正確的評估其行為。(黃正鵠著,民80年)
+
 
+
==行為治療法==
+
===古典制約治療法===
+
*嫌惡治療法(aversion therapy)是使當事人在腦海中想像不愉快的刺激與不想持續的行為作連結,使當事人逐漸對此行為感到噁心或厭惡,進而使不想持續此行為,而漸漸減弱消失。此治療法主要以治療師提供當事人想像其情境的細節,讓他以自我察覺的方法來改變其錯誤的行為。例如:當當事人想吸煙的時候,把吸煙與嘔吐的感覺作連結想像,使她覺得吸煙的行為是噁心的而減少吸煙的行為。(謝麗紅、劉嘉吉、江福清、鄭麗芬譯,90年)
+
*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先找出案主焦慮的原因,在教案主如何使肌肉放鬆。當案主面臨焦慮時,便告訴自己別緊張讓肌肉放鬆,逐漸使案主減輕對焦慮事物的恐懼。(JOSEPH WOIPE, M.D. AND ARNOLD A. LAZARUS, Ph.D.,1966年)
+
*洪水法(Flooding)是將患者直接置於他容易產生害怕的地方,使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適後,則會降低其對情境恐懼的反應。例如:幼兒剛進幼稚園害怕新環境,剛開始媽媽帶他到幼稚園時雖然會大哭大鬧,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幼兒則會慢慢適應新環境,進而停止哭鬧行為。(賴倩瑜、陳瑞蘭、吳佳珍、林恵琦、沈麗恵著,民89)
+
 
+
===操作制約治療法===
+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y):通常為在醫院使用的正增強治療法,是當患者出現治療目標的行為時,則護理人員即給予一枚代幣作為獎勵,則此代幣在日後可兌換食物或出院通行証。(謝麗紅、劉嘉吉、江福清、鄭麗芬譯,90年)
+
*行為修正法(Behavior Modification):各種能夠改變案主行為的增強法,不論是增強或負增強皆是。(賴倩瑜、陳瑞蘭、吳佳珍、林恵琦、沈麗恵著,民89)
+
*消除法(Extinction):平常的行為之所以會一直持續的存在,是因為受到增強物所影響,若斷絕增強物則此行為就會減弱或消失。如幼兒或患者故意出現某種行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就可以使用忽視法或不予理會來消除他刻意的行為。(賴倩瑜、陳瑞蘭、吳佳珍、林恵琦、沈麗恵著,民89)
+
*行為塑造法(Shaping):個體的行為是漸漸塑造而成的,行為塑造法也是如此,輔導人員利用漸進法及給予增強,使當事人達到預設的行為目標。(黃正鵠著,民80年)
+
 
+
==行為發展的影響因素==
+
(賴倩瑜、陳瑞蘭、吳佳珍、林恵琦、沈麗恵著,民89)
+
*生理遺傳:個體再母體內形成受精卵時,同時也結合了父親與母親的遺傳特質。
+
*發展成熟度:行為的發展受生理器官的成熟度而定,若生理器官發展不成熟可能會造成行為發展的遲緩。
+
*成長環境與行為的學習:個體在母體內及離開母體後的環境教育都很重要,可能影響日後的行為發展,如『孟母三遷』就是很好的例子。
+
*父母教養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行為的養成佔重要因素,子女也會再潛移默化下學習父母的行為,且父母的身教與言教都必須一致,而教導模式通常為身教重於言教。
+
*自我認同歷程:個體在自我認同的歷程為嬰兒期對父母的喜愛,兒童期對老師的崇拜及青少年期對朋友及同儕的影響,都是個體尋找自我定位的歷程,而此歷程也會不知不覺漸漸影響其人格的形成。
+
*道德觀念的建立: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也接受不同的教養方式及家庭互動型態等,這些模式都會影響個體對價值觀、道德觀的不同,且良好的道德觀是為個體進入社會的基石。
+
 
+
==參考文獻==
+
*行為治療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黃正鵠著,民80年10月初版,天馬文化有限公司)
+
*輔導與心理治療(林孟平著,民79,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行為治療觀念、過程與應用(Geoffrey L. Thorpe‧Sheryl L. Olson著,謝麗紅‧劉嘉吉‧江福清‧鄭麗芬譯,90年10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心理衛生(賴倩瑜、陳瑞蘭、吳佳珍、林恵琦、沈麗恵著,民89,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陳榮華著,民7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Alan E. Kazdin著,陳千玉譯,民86,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Behavior Therapy Techniques (JOSEPH WOLPE,M.D. AND ARNOLD A. LAZARUS,Ph.D.,1966年,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 Card)
+

於 2013年10月20日 (日) 15:00 的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8/1/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