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治療法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8/1/20版本



  行為治療學派認為人從出生開始就具備有學習能力,且遵循著與其他物種相似的原理學習事物,較關注可被觀測到的「外部行為」。由此可推論,心理障礙中表現的那些異常行為就像我們一般的行為一樣是習得的,故行為治療學者認為,我們可以透過基本的條件作用原理和學習原理矯正那些心理障礙及異常行為,是以學習與制約原則為基礎的治療法。(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2010)

4 定義不錯,但你寫的比較像是「行為學派」,而非「行為治療法」,重點應在治療法這部份。
標題下,不能只有一段文字。內容間要有連貫性,不能只是列點。
沒有在文中引註到的訊息,不可以放在文末的參考文獻中。沒有英文文獻(那是胡亂充數的吧?)。

制約類別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由俄國生理學家Ivan Pavlov提出。運用一中性刺激為媒介,與另一刺激重複配對下使兩者間產生連結,是種經驗學習的歷程。

  • Ivan Pavlov的實驗:為古典制約中最著名的例子,為Ivan Pavlov的狗的唾液制約反射實驗。本來「亮燈」為中性刺激(neutral),並不會引起刺激反應,但當每次亮燈時就給予狗食物(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簡稱US),如此重複刺激後,當狗看到燈亮就會聯想到食物而流口水,此時的亮燈就成了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簡稱CS),能單獨引起流口水的反應(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簡稱CR)(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2010)

Pavlov實驗示意圖.png

註:圖引用自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譯)(2010)。心理學導論(頁213)。雙葉書廊


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又稱為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

  • E.L.Throndike的實驗:將飢餓的貓關在籠子裡,必須打開門閂才能吃到籠外的魚,在不斷嘗試錯誤學習(tral-and-error learning)之下,一旦某行為能達到獎賞(打開門閂),該行為就會被增強,Throndike稱為效果率(law of effect),習得開門的方式後,貓一進籠子內就懂得開門。
  • B.F.Skinner的實驗:將飢餓的老鼠關入實驗箱,需壓下箱內的橫桿才會有食物料落,在不斷的嘗試之下,慢慢習得壓下橫桿的反應動作。(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2010)


動力機制

增強(reinforcement)

藉由施予刺激來提高行為機率的過程。

  • 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在其出現適當行為時給予喜好刺激(增強物),使該行為出現次數增加。
  • 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在其出現適當行為時移除厭惡刺激,使之維持該行為。
  • 積極處罰(positive punushment)/ 處罰:在其出現不適當行為時給予嫌惡刺激,以降低其不適當行為之次數。
  • 消極處罰(negative punushment)/ 消除訓練:在其出現不適當行為時移除喜好刺激,以降低其不適當行為之次數。(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2010)

消弱(extinction)

當其反應行為未得到獎勵(增強),漸漸的,制約會開始消弱,不再預期非制約刺激(例如食物)的出現。(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2010)

類化(generalization)

當制約形成之後,人們或會類化到其他行為上,一些與制約刺激類似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制約反應。該刺激越類似原先的制約刺激,則所引發的制約反應就越強。(游恆山,2007)

辨別(discrimination)

當出現相似刺激,個體會判斷出兩者刺激之間的不同之處,而有不同的反應。(游恆山,2007)

塑造(shaping)

學習新行為時,只要其表現越接近最終的目標行為,就於過程中適時給予增強,直到學會該新行為。


方法

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e desensitization)

藉一連串漸進的刺激讓患者逐漸消除其焦慮或恐懼情緒,運用鬆弛來取代恐懼的反應。主要分三階段:

1.首先,使患者深度放鬆,可用催眠或藥物方式輔助。

2.確認患者的焦慮來源,將引發其焦慮恐懼的情境分程度進行等級排列。

3.讓處於放鬆狀態的患者從最弱級別的恐懼刺激開始想像,直到其對該級別得想像不再感到焦慮恐懼,再進行更高級別的想像訓練。(王美緒,2012:276)

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

常用於治療性變態、酗酒、藥物成癮等症狀。使患者在社會規範與道德習俗不允許的狀態下做出自己快意的行為,但在行為的同時也予以痛苦的刺激(例:電擊),使患者逐漸戒除該不良行為。(王美緒,2012:276)

內爆療法(implosion therapy)

讓患者迅速暴露在對其來說非常恐懼但實際上無害的情境下,激起其內心強烈的恐懼感且無法逃避。透過治療師一再的描述該情境,讓患者反覆想像且面對此恐懼感,久而久之使恐懼感及焦躁感逐漸消失。(王美緒,2012:277)

衝擊療法(flooding)

衝擊療法又稱滿灌療法。使患者先從媒體(例:錄音、影像)或治療者描述等方式想像恐怖的情境,引發其內心的恐懼感,接著使其真正的置身於真實的恐懼環境中體驗,讓其領悟到其實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可怕。(王美緒,2012:277)

角色扮演(role-playing)

此治療方式在個別或小組治療中都十分常見,讓患者藉由角色扮演來學習新行為或改變自己舊有的行為,常用在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與訓練社會技能,逐漸影響其對某件事物的觀點。(王美緒,2012:276)

決斷訓練

也稱作肯定性訓練、自信訓練與聲明己見訓練。協助患者透過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意見、要求,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適用於人際關係的情境。(王美緒,2012:276)

生物回饋訓練

運用生物基礎,借助電子儀器讓患者清楚得知身體內部的變化狀況,患者可透過調整自己的身體機能情形來改善器官與系統的功能狀態,並消除心理及情緒的壓力反應。(王美緒,2012:276)

代幣增強法(token economy)

以象徵物(symbol)代替實質獎勵。例:榮譽卡、貼紙、嘉獎、積分制、點數、籌碼等,以兌換獎品實物。(謝智隆、陳素媖、蘇淑芳,2011)

應用

行為治療是藉由改變或重新學習某些行為來達到有效適應、融入社會環境的目的。傾向聚焦於特定的問題而非廣泛的個人問題,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常見應用於憂鬱症、妄想症、艾斯伯格症、強迫症、成癮行為、偏差行為等症狀。


貢獻

1.改善並解決問題行為。

2.治療目標具體且明確。

3.重視其科學研究。


限制

1.只專注改變其外在行為,但沒有處理內在感受即發生原因。

2.容易忽略治療關係。


參考文獻

Chu-Mei Lan, M.S.N., Thung-Ming Su, M.D., & Shu -Ying Hou, M.S.(2005). Application of 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Panic and Depressive Disordor. Taiwanese J Psychiatry, 19(4), 324-330

王美緒(2012)。圖解心理學。華威國際

危正芬、田意民、何明洲、高之梅(譯)(2010)。心理學導論。雙葉書廊。(Nolen-Hoeksema, Fredrickson, Loftus,& Wagenaar, 1953)

許淑瑛與孫淑敏(2011)。認知行為治療應用於一位妄想症病患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二十八(2),43-56。

游恆山(譯)。(2007)。心理學。五南圖書。(Richard Gerrig, Philip Zimbardo, 1937)

游勵生、曾嫦嫦與宋維村(2006)。艾斯伯格症學齡前兒童的認知行為治療。臨床心理學刊,三(1),46-55。

楊劍雲(2013)。妄念的認知行為治療。輔導季刊,49(2),27-38。

謝智隆、陳素媖與蘇淑芳(2011)。運用行為治療於一位亞斯伯格症個案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二十七(1),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