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技術"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強調學習和環境)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背景)
行 28: 行 28: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巴夫洛夫(Pavlov)的唾液制約實驗
 
*巴夫洛夫(Pavlov)的唾液制約實驗
巴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先將狗的頰部割開,插入一根玻璃管直通狗的唾液,用紀錄器度量唾液分泌到玻璃管內的量,還有實驗條件的鈴聲和食物都必須是可以在遠處被控制的。實驗的時候把一隻餓狗綁住,讓牠站在實驗台上,第一次使用鈴聲時狗只會有搜尋的動作,並不會有分泌唾液的情況﹔而在鈴聲出現之後送出肉粉,狗就會大量的分泌唾液。如果多次讓狗接受「發出鈴聲」→「出現肉粉」→「唾液分泌」這樣的順序,那下次就算是沒有肉粉的出現,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自動分泌唾液,這就是制約反應現象。(陳榮華著,民75年 P36-37)
+
巴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實驗的時候把一隻餓狗綁住,第一次使用鈴聲時狗只有搜尋的動作,並沒有分泌唾液的情況﹔而在鈴聲出現之後送出肉粉,狗就會大量的分泌唾液。如果多次讓狗接受「發出鈴聲」→「出現肉粉」→「唾液分泌」這樣的順序,那下次就算是沒有肉粉的出現,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自動分泌唾液,這就是制約反應現象。以制約的學習模式來說,食物容易引起個體唾液分泌,所以食物屬於「非制約刺激」(原有刺激),而由食物所分泌的唾液則稱為「非制約反應」(原有反應);制約之後可以不用食物聽到鈴聲就有分泌唾液的情形稱為「制約刺激」,而由鈴聲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則稱為「制約反應」。但這樣的制約反應現象,若「非制約刺激」(食物)長期沒有伴隨著「制約刺激」(鈴聲)而出現的話,制約的關係就會慢慢消除,所以制約並非永遠不變。若是經由制約學習而成為習慣的固定反應則成為「反應性行為」(陳榮華著,民75年)
 
+
以制約的學習模式來說,食物容易引起個體有唾液分泌,所以食物屬於「非制約刺激」(原有刺激),而由食物所分泌的唾液則稱為「非制約反應」(原有反應);原本從聽到鈴聲沒有唾液分泌的反應,一直到現在可以不用食物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的情形,稱為「制約刺激」,而由鈴聲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則稱為「制約反應」。但這樣的制約反應現象,若「非制約刺激」(食物)長期沒有伴隨著「制約刺激」(鈴聲)而出現的話,制約的關係就會慢慢消除,所以制約並非永遠不變。若是經由制約學習而成為習慣的固定反應則成為「反應性行為」(陳榮華著,民75年 P37-38)
+
 
+
  
 
(A)學習之前:1.食物(UCS)→分泌唾液(UCR)
 
(A)學習之前:1.食物(UCS)→分泌唾液(UCR)

於 2007年12月30日 (日) 10:01 的修訂

行為改變技術是運用心理學、行為論、認知論等原理原則來改變人類個體行為的各種技術的統稱。(張世彗,民89年9月)

3+ 定義可以再長一些,可提到它的「目地」或是「特色」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重視行為而非特質

  • 在行為改變技術中,外顯行為是評鑑與治療臨床症狀的重要一環。(陳千玉譯,1997年)因為行為主義學者的背景而影響了行為改變技術在目標行為上的重要特徵為:可以量化、可以觀察、可以細分為若干片段這三項。(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而特質是穩定性高具有持久性的人格特性,也因為每個人對人的感受與解釋都不完全相同,它只能存在我們的心中,所以這樣針對個體特質的描述通常是不夠精確的,也無法提供關於何時會影響到個人行為的資訊。所以特質無法觀察,也無法作為研究的指標。(張世彗著,民89)
  • 雖然強調行為,但不是指單就外顯行為來看問題。例如:憂鬱的人常常會認為在他的生活中充滿著悲傷,他們會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是錯的,所以他們幾乎都不參加任何的活動。而不參加任何的活動這是一個行為,可是導致這樣的行為發生是因為人的情感與認知出現了問題,所以在處理某些特定問題時,人們的感情(情感)與思維(認知)也是很重要的。總之,行為改變技術首重行為,不僅將它視為本身的目的,亦當作改變情感與認知的方法。(陳千玉譯,民86年2月)

強調學習和環境

  • 行為改變技術在學習理論和心理學的研究上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許多心理學強調人類的行為是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可是大多數的人類行為還是以後天學習的結果居多,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能力、社交技巧、工作技能..等等都是需要透過學習所得到的,而人類適應不良的行為例如:過度恐懼、獨自遊戲、破壞公物、滿口穢言..等等都是個體在學校、家庭的環境所學習來的。所以和學習有關的因素都是環境所造成的。既然是以學習作為出發點,所以使用行為改變技術的人都會藉由新的學習經驗,讓個體加以修正或改變。不過,並不是每個贊成行為改變技術的人都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而來的,也不一定都可以透過學習來改變,因為有許多的原因,像是生理的、行為的、社會的、文化的和及他因素,也有可能會影響行為,所以行為經常是很難去改變的(陳千玉譯,民86年2月;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張世彗著,民89)
  • 雖然藉由新的學習經驗讓個體產生行為改變已經獲得很高的成功,但我們更應該注意到提供新經驗存在哪些限制:(張世彗著,民89)

(1)必須仔細選擇和應用前提事件(antecedent)和行為後果(consequence),否則為了改變行為所下的功夫會受到影響。

(2)行為改變技術所使用的知識體系必須還在成長之中。

(3)就目前而言前提事件和行為後果依然是根據個案的社會或文化環境,而這些環境對個案的行為具有很強烈的影響,很難加以實質性的改變。

(4)像是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兒童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屬於嚴重異常行為和有著明顯的生理基礎,在目前行為改變技術上並不足以完全的改變它們。

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行為

  • 行為改變技術是採取實用的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兩大類:行為學習論的方法和認知論的方法(Sweet&Loizeaux,1991)而這些方法並不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是學者從動物或病患臨床實驗上所得到的統整結果。兩大類看似分的很開,但實際上有許多重疊的部分,行為學習論的方法是運用古典制約作用、操作制約作用及社會學習論的原理,來處理外顯行為;而認知論的方法是藉著修正個體的思考歷程來改變內隱和外顯的行為。(張世彗著,民89)
  • 強調科學本位的-其核心在於經由科學方法來發現知識,有些學者會稱這為「客觀而系統的處理行為的有效方法」,系統是指那些方法必須照著一定的程序,或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使每個環節都可以密切的配合。而客觀就是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在使用工具、資料分析、、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準則。所以,使用行為改變技術的人可以參考其他人的方式並模仿複製那些程序,就會得到相同的結果。由於能夠精確的說出使用的程序和方法,所以教導行為改變的技術也會比教其他的心理治療的例子更為容易。科學方法就是藉由直接的觀察和測量、分析和解釋資料、設有精確的方法來蒐集資料使其他研究人員可以複製這些程序,逐漸發展為「運用行為分析法」或「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來評估個案行為的實務分析。(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張世彗著,民89)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背景

反應性制約取向論

  • 巴夫洛夫(Pavlov)的唾液制約實驗

巴夫洛夫最著名的實驗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射,實驗的時候把一隻餓狗綁住,第一次使用鈴聲時狗只有搜尋的動作,並沒有分泌唾液的情況﹔而在鈴聲出現之後送出肉粉,狗就會大量的分泌唾液。如果多次讓狗接受「發出鈴聲」→「出現肉粉」→「唾液分泌」這樣的順序,那下次就算是沒有肉粉的出現,狗只要聽到鈴聲就會自動分泌唾液,這就是制約反應現象。以制約的學習模式來說,食物容易引起個體唾液分泌,所以食物屬於「非制約刺激」(原有刺激),而由食物所分泌的唾液則稱為「非制約反應」(原有反應);制約之後可以不用食物聽到鈴聲就有分泌唾液的情形稱為「制約刺激」,而由鈴聲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則稱為「制約反應」。但這樣的制約反應現象,若「非制約刺激」(食物)長期沒有伴隨著「制約刺激」(鈴聲)而出現的話,制約的關係就會慢慢消除,所以制約並非永遠不變。若是經由制約學習而成為習慣的固定反應則成為「反應性行為」(陳榮華著,民75年)

(A)學習之前:1.食物(UCS)→分泌唾液(UCR)  2.鈴聲(中性刺激)→漠然反應

(B)學習過程:(繼續配對呈現鈴聲與食物五、六次) 鈴聲(CS)→食物(UCS)→分泌唾液(UCR)

(C)學習之後: 鈴聲(CS)→分泌唾液(CR)

(註): UCS=unconditioned stimulus(非制約刺激)

UCR=unconditioned response(非制約反應)

CS=conditioned stimulus(制約刺激)

CR=conditioned response(制約反應)」(陳榮華著,民75年 P37)


  • 華森(Watson)的恐懼制約實驗

「制約情緒反應」是由華森和雷娜共同發表的實驗報告,第一篇論文的主題。實驗對象是一位十一個月大的男孩亞伯特(Albert),一開始他並不害怕小動物,只對鐵鎚敲擊鋼棒發出來的尖銳聲感到害怕,並對尖銳聲有強烈的情緒反應。過程中,實驗者先給亞伯特一隻白老鼠,當亞伯特喜歡、想要去摸那隻白老鼠的時候,實驗者就從背後敲擊男孩害怕的尖銳聲,讓亞伯特退後和哭叫。連續七次一樣的動作讓尖銳噪音出現在白鼠之後,亞伯特熟悉了這樣的實驗情境,所以最後只要看到老鼠出現,就算沒有尖銳的聲音,亞伯特就會懼怕的哭了起來,這就是所謂的懼怕情緒的制約歷程。(陳榮華著,民75年 P40)


鋼棒尖銳聲(UCS)→懼怕(UCR)

白鼠→喜歡

白鼠(CS)+鋼棒尖銳聲(UCS)→懼怕(UCR)

白鼠(CS)→懼怕(CR)(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 P15-16)


  • 瓊妮(Jones)的反制約實驗

瓊妮在華森的指導下使用了七種的方式來幫助不同兒童解除對動物的恐懼反應:廢棄法(disused)、訴諸語言上的幫助、消極適應法(negative adaptation)、抑制法(repression)、分心法(distraction)、引導制約法(direct conditioning)、社會模仿法(social imitation)並針對引導制約法和社會模仿法寫了一篇報告,詳加說明這兩種方法的應用程序,這項實驗報告是以一個34個月大的男孩彼得(Peter)為實驗的對象,彼得害怕很多種動物,選擇其中一中兔子作為刺激。治療方法採兩種:第一階段先採用「社會模仿法」,讓三位不怕兔子的兒童和彼得一起玩遊戲,並同時將關在籠子裡的兔子放在四個人遊戲的空間裡面。每天拉近一些距離,以彼得可以忍受的為主,漸漸的就從關在籠子裡的兔子無論放在室內的任何地方都引起彼得的行為,一直到彼得能讓白兔輕輕吸一吸手指頭。但在這實驗過程中層中斷兩個月,而在這段期間內他被一隻大狗吠叫而驚嚇到,所以懼怕動物的反應又再度出現並更為嚴重。所以開始改換「引導制約法」進行第二階段的治療,那就是當彼得在吃他最喜歡吃的食物時,將關在籠子裡面的兔子放在彼得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持續這樣的動作,到最後彼得看到白兔就可以吃到他最喜歡吃的食物,經此反制約歷程,也可能會讓彼得開始喜歡白兔,甚至也會喜歡以前害怕的動物。(陳榮華著,民75年)


食物(UCS)→喜歡(UCR)

白兔 →懼怕

白兔(CS)+食物(UCS)→喜歡(UCR)

白兔(CS)→喜歡(CR)(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 P16)

操作性制約取向論

  • 斯肯納(Skinner)的動物實驗

斯肯納的實驗主要對象是以老鼠及鴿子為主,而從小就對製造工具有興趣,所以對實驗裝置的設計貢獻很大,並設計了一個自動控制的斯肯納箱(Skinner box),Skinner箱裡的一邊有槓桿(刺激),壓桿下有食物盤,按動壓桿(反應)時,可在食盤中出現食物(行為後果)。實驗的對象為飢餓的白鼠為主,先讓老鼠主動的進入研究的斯肯納箱,每當食物丸從食物倉掉下來時,先發出聲響,老鼠壓桿後就可以達到食物。久而久之,這種按壓槓桿反應被按後獲得食物而滿足的後果所控制了,所以老鼠壓槓桿之次數就會增加。(陳榮華著,民75年 P55-56;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 P18;張世彗著,民89 P42)

社會學習論

  • 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

基本行為原理

增進適當行為技巧

  • 所謂的增強(reinforcement)就是指個體因想要獲得增強物而改變行為的強度大小的過程。可分為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兩種,正增強是指個體行為改變的幅度會因為正增強物而變大,所以在某一個情境下決定是否為增強物需要看當時個體行為反應的效果,若是可以幫助行為反應的頻率增加,那代表這項刺激是正增強物。而負增強是指因為表現了某種行為而使厭惡性的事物(something aversive)消失,例如嬰兒被父母抱起來之後就停止了哭泣。而增強物的類型不同的學者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以心理學家對增強物的分法有兩種: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s)和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s),原級增強物是自然的、不需要經過學習的(如水、食物、性),次級增強物則是間接滿足個體的增強物(如金錢、讚美、權利、喜愛的活動等)這都是藉由制約學習過程所學來的。
  • 增強的原則有五項:一是所使用的增強物一定是要某人所想要的,而且經常變換增強物保持新奇可以維持高頻率的行為。二是在行為改變初期時,只要一出現良好的行為就要立即給予增強,這會比過一段時間之後再給予增強的方式有效果,因為延宕了增強的時間越久,越不可能增強,反而強化了其他的行為。三是一旦建立了行為和酬賞間的連結,就應該逐漸延緩增強。四是從外在、經由設計過的轉為內在的、較自然的增強,因為自然增強物更容易運用,且早已存在環境之中了。五是運用Premark所觀察到的普默克原理(Premark Principles),此原則就是套用「你做了X,然後就可以做Y」的方式,運用高頻率的行為來增加低頻率的行為。如打掃玩房間你才可以看電視,打掃房間是低頻率的行為,但藉著看電視高頻率的行為讓想看電視的兒童,就必須先打掃房間。而且運用普墨客原理不需有外在的增強,因為看電視是自然增強物,早已存在生活環境裡了。
  • 運用次級增強物來增進行為:

(一)具體增強物:就是具體可見的事物,但和自然環境上的其他增強物比起來,較沒有強化的作用,而且這種強化物較容易達到飽足,所以只適用於短期的訓練。

(二)活動性增強物:包括權利和喜愛的活動,但有時候有些活動無法在行為改變的出現之後立即給予。

(三)社會性增強物:如很聰明、好孩子、你好棒是口語表達,微笑、點頭、拍手是非口語表達,接近是靠著某人坐下、身體接觸是擁抱、觸摸、拍肩等。

(四)代幣增強:又稱為代幣增強系統或是代幣制,通常是比以上三點更有效果。在代幣的系統上,學生得到籌碼(如積分、瓶蓋、郵票、貼紙、笑臉等)這些代幣的功能和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金錢一樣,雖然代幣本身沒有增強的功用,但後援的增強物就是可以用這些代幣換取其他的酬賞,並縮短良好行為和酬賞間的差距。 

  • 運用行為契約來增進行為,是希望行為改變的人和要改變行為的學生之間所訂立的契約,而且老師會發現以契約的形式寫下要求,學生反而比較認真,尤其是在有簽名過的契約裡面,所以行為契約是非常有視覺吸引力的。而行為後效適時的運用、增強延宕的快慢、增強物的數量多寡和強度大小、增強物的品質或形式、增強時制連續或間歇,都是增強效果會影響的因素。

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 區分性增強和消弱:區分性增強又分為四類:1.低頻率行為的區分性增強就是當不適當的行為減少或消失時就給予增強,通常都是使用於可以容忍或受歡迎的行為,可是發生的次數太過頻繁會太快發生了,例如上課喜歡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問的每個問題這位學生都回答,喜歡回答問題這是一個受歡迎的行為,但不能所有的問題都只給他回答,否則我們就會剝奪到其他學生的權利。所以面對這樣的情境經過觀察,如果學生在50分鐘發生了6次,那就必須告訴學生如果能在50分鐘內只發生3次就給予增強。2.區分性增強其他行為是指除了不受歡迎的行為之外,其他的行為都給予增強。3.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就是增強正向的行為,不管那些正向的行為使否與不適當的行為有何關聯,目的是要做為不受歡迎行為的另一種選擇,以達到降低或消除不受歡迎的行為產生。4.區分性增強不相容行為,如學生不坐在位子上,而在教室閒晃。如果行為目標是未經允許而離開座位,那麼老師就要增強學生某一時間內坐在位子上的行為。消弱(extinction)又稱為系統化的忽視(systematic ignoring)有許多不適當的行為都是受到增強才會繼續維持的,例如父母會接近哭泣的兒童,但如果父母選擇忽略的方式不理會,最後兒童哭泣的行為就會降低。但是消弱的效果需要持續一段時間,降低的比率很非常慢,在行為變好之前也有可能變壞。
  • 反應代價和運用隔離:
  • 斥責、過度矯正和體罰:

維持行為的技巧

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 行為改變技術-制約取向(林正文著,民87年10月初版三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張世彗著,民89年9月初版一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Alan E. Kazdin著,陳千玉譯,民86年2月初版一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行為改變技術(陳榮華著,民75年9月出版一刷,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