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研究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2月2日 (六) 09:36 由 220.134.59.59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實地研究

又稱作實地觀察研究,實地研究是一個眼見為憑的研究方法,並且親自去查勘.他與自然研究法很相似,但是自然研究法強調的是[觀察],而所重視的是研究者須融入現場親自去觀察紀錄,所以也是許多研究法的根本,由於研究者能融入案主的生活和所處環境,因此比較能有正確的資料


實地研究的重點

實地觀察時要注意哪些重點,要觀察什麼?Baker(1994)提出建議,觀察時的內容如下:

<一>場合(The Setting)

我們必須要了解我們觀察的地點以及狀況,若是在機構中觀察,那麼要了解機構本身是公立還是私立,以及機構中員工們的互動狀況等等

<二>觀察主題(A General Subject)

在觀察之前一定要先確立要觀察的主題以及目標,例如今天的觀察是要看人?看制度?看行為?...等等

<三>時間因素的考慮(Time Frame)

時間會影響到我們觀察的深度以及項目,觀察時間太久也會影響到被觀察者的行為

<四>觀察的事項(Type of Things to Observe)

觀察的事項又細分為:

  1. 環境
  2. 個體和其他成員間的關係
  3. 成員的行為型態,活動項目及進行狀況等
  4. 成員間的對話內容
  5. 成員或團體的心理特質狀況
  6. 歷史淵源
  7. 物理情境,例如教室內的設備,公園內的設施


實地研究的步驟

實地研究雖然不像科學研究需要將各各變項作嚴格的控制,但是研究過程並非等於鬆散,研究步驟如下:

<一>選擇區域

實地研究第一步,思考要前往哪一個[實地]作研究,選擇地點有他的必要性,代表性與真實性.當我們決定好一個主題,選擇觀察的地方就一定要是最必要,最能夠代表的(像是兒童福利就會想到家扶中心的感覺),另外,也要比較區域的真實性,理論和實務並重

<二>選擇使用的方法

地點決定好後,就要擬定該用怎樣的方法來觀察,或如何參與案主,以達到研究的目的.觀察項目?如何紀錄?主要的對象?...等等,這些都跟使用的方法有關,觀察項目的擬定與測量的問題也需事前好好規劃,以防止在非觀察目標的項目上付出太多,而忽略了首要目標

<三>觀察者的腳色

由於實地研究主要使用的方法以觀察為主,而觀察和[介入程度]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完全不介入可能會無法深入了解受訪者,若是太過於介入,便會影響到研究者的客觀性,觀察前,先將測量跟紀錄的原則定好,以免所得到的資料不夠主觀或不完整,而造成誤解

<四>將觀察的實務意義化

實地研究不是把生活所見作流水式的報告與整理而已,而是必須把所觀察的事務賦予新的意義,讓讀者能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不過這也是實地研究中比較難的一部分,將研究意義化並且不能牽涉到主觀與客觀的問題,因此,研究者必須對事務的背景本質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如此一來才能夠指出事務在整個問題中所代表的涵義

<五>洞察力與感受力

進行實地研究時,觀察者必須有完全的洞察力,看出問題的癥結,敏銳的感受力,指出問題與現象中存在的特質與意義;另外也要有自我了解的能力,將所觀察到的事務以不主觀不誇張且有系統的方式呈現出來


實地研究參考因素

在做觀察時,我們必須注意到很多事情,不論是地點,時間,觀察方式,都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而作實地研究的時候,須注意到下列重點:

環境因素

要在哪裡觀察?地點跟案主有何關係?是處於吵雜還是安靜?是否會影響到案主或觀察?考慮在怎樣的環境中要如何行觀察和研究,才不會失真,這是我們所要注意的

主題因素

觀察者要依照自己的主題去選擇觀察的方式,主題可以分成[一般性]跟[特定性],一般性是廣泛的行為,焦點注重在案主本身,例如:觀察A一天的生活.特定性是集中在某一個點某一個問題,焦點著重在問題點上,觀察者要很敏銳,例如:觀察A的攻擊次數.

思考單位的因素

思考單位(think units),實地沿就要以不同的方向去考量,一般而言,都是以某一個社區或鄉村為主.Lofland(1984)將思考單位提出各種類別:

  1. 強調語文或溝通內涵,如某些語言在某些地方所代表的涵義不同
  2. 從案主的對話涵義(Episodes)中來思考
  3. 以實務為主要的考量(Practices),訪問內容著重在生活層次裡的應用性
  4. 對性質內容(Encounters),當兩方意見有不同的時候,了解問題的重點在哪
  5. 不同的職業與腳色(Role)
  6. 從相互關係來研究,像是親子或是夫妻
  7. 對小團體,運動團體或派系黨系的了解
  8. 組織,像是要對正式的機構作研究
  9. 以國家以及社會為單位作研究


進行實地研究

實地研究的觀察與紀錄

觀察時間的取樣

  1. 連續時間取樣(continuous time sampling),對研究的事件作連續時間的觀察,從頭到尾的研究
  2. 定點時間取樣(time-point sampling),對研究的現象採取定點時間的觀察,如:每日的早上8點跟下午5點
  3. 區段時間取樣(time-interval sampling),定點時間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區段時間是將點給擴大,如:每日的早上8點到12點跟下午3點到5點
  4. 事件取樣(event sampling),以事件的始末為主,不售時間長短的影響,目的在於研究兩個事件間的聯繫與相關,因此重點在於是否對事件有充分的了解,而不是時間

紀錄

紀錄是將觀察現象賦予意義化,分類整理,紀錄能使觀察事件的內涵作成長久性的複本格式,便於回顧.依照是的不同,可以使用表格或問卷的方式紀錄,但是不適合用計量化的方式,因為這樣就沒辦法了解事件的本質了

觀察事件的解釋

除了將觀察到的事實現象描述出來以外,研究者還必須對該事件有充分的解釋,解釋的話可以先自行提出假設,研究前提或動機,來作為依據,以便於研究者藉著解釋,將先前提出的理論假設連結起來,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誤差來源

實地研究沒有很高的控制性,因此多多少少會有些誤差,誤差的主要源自於:

  1. 不當的抽樣,這會影響到時間,觀察對象...等等,當然就會使的內容不準確而有誤差
  2. 機遇反應趨勢(chance response tentencies):簡單來說,就是研究者對觀察到的事件所做出來的反應與解釋,但是有時候研究者們在同一個主題中有不同的被觀察者,若是觀察對象太過複雜無法界定類別,那研究者可能就會用自己的解釋來作類別,或者說不同的研究者對於同一個事件都會有不同的解釋,這樣子一來,一就結果就會因為不同的觀察與時間,產生不同的結論

效度問題

任何研究都要考慮到它的可信度以及有效度,但是當需要觀察的現象越來越模糊,需要的精確度勢必是要越高,也就更佳的困難,這時候研究的效度就很重要了,效度越高,可信度就越高,但是要如何提高效度呢?最好的方法是好好地把握住研究的內容與方向,否則到時候研究方向錯誤,別人問東回答出來的卻是西,這樣效度就不高了


實地研究的有效程度與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