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的類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1月19日 (六) 02:24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團體的類型是至少兩人以上,且為了共同目的或相近的旨趣所組成,在經過一次或多次會面後,成員間產生了認識、情感與社會交流,為了實現共同目的而出現的一系列規範,並發展成集體的目標,形成了凝聚力。而每種團體類型,都是依據成員最主要的目標加以分類而成的,各個類型的團體,並非是彼此互斥而獨立存在的,大部分的團體會是以兩種以上的團體類型組合而成的,如此才能同時滿足多樣性的目標。

3 你的定義是「團體」的定義,不是「團體的類型」
定義不用打個「*定義」,直接放句首就好。
4 定義還是「團體」。
不要有的舉例,有的沒有。有用自己的話講嗎?
文獻引用格式不甚正確。

以成員關係分

1.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可以是小到容許成員面對面(face to face)來接觸的,而接觸的時間可以是長到足以建立恆久關係,並使成員間相互認同與影響的。(徐震、林萬億,1990)

 如:家庭

2.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的成員間,並不一定是必須見過面或者認識,主要是因為這種團體是因共同利益或旨趣而結合起來的,因此並未要求一定要是朋友或任何的熟識度。(徐震、林萬億,1990)

 如:社團

以團體導向分

1.心理團體(Psych group)屬於較非正式(informal)與同質性(homogeneous),而成員加入此團體的原因,在於獲得情緒上的滿足和發展適應的人際關係,重在情感的分享。(徐震、林萬億,1990)

2.社會團體(Socio group)屬於較正式(formal)與異質性(heterogenous),在加入團體方面的原因,是為了追求更明確的目標。(徐震、林萬億,1990)

 如:世界展望會

以團體組成分

1.強制團體(Compulsory group)又稱「聚合團體」(Concened group),這種團體並不考慮成員的期待。(徐震、林萬億,1990)

2.組成團體(Formed gruop)可分為「機構組成團體」(agency-formed group)及「工作員發起團體」(worker-initiated gruop),相較於強制團體,成員是有選擇性的加入。(徐震、林萬億,1990)

3.自然團體(Natural group)是沒有壓力,且不靠外力而湊和成的,是自然而然就產生的,誰也不知道是誰促成的。(林勝義,1999)

 如:家庭

以成員進出的自由程度分

1.封閉性團體(Closed group)是指團體成員的進入或退出,其自由的程度是較低的,尤其對新進成員,會受到舊成員較嚴格的評審,因此團體的變動是小的。(徐震、林萬億,1990)

2.開放性團體(Open group)不同於「封閉性團體」,團體成員的進出是較自由的,也因此團體變動的情形會較為明顯。(徐震、林萬億,1990)

以團體工作目標分

1.娛樂性團體(Recreation group)在社會團體工作中,是最早出現的一種團體,也是所有團體中最單純的。此團體主要目的,其一是可以純粹的讓團員享受休閒時的愉悅,其二則是可以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待人處事、人際交往等技巧,並且也了解到這類團體在各個不同場合所扮演的價值功能。娛樂性團體較不需要有固定領導人,而場地及設備通常是由機構提供,以便成員能自行運用。(徐震、林萬億,1990;林勝義,1999;李郁文,1998)

 如:男青年會(YMCA)、女青年會(YWCA)

2.任務性團體(Task group)的目的是為了特定的任務性質而設,並強調控制、效率、合作、表現及目標完成。一般而言,此團體的目的,著重在完成管理單位所分派的特定目標,因此,當任務完成時,團體也宣告結束。任務性團體可以用委員會、諮議會、代表會等小組的型式來組成。(徐震、林萬億,1990;林勝義,1999;李郁文,1998)

 如:憲改小組

3.教育性團體(Educational group)與其他團體相比起來,是較為一般化和普遍化的,此團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讓團員學習更複雜的技能,如領導才能、成人教育、生活技巧等。團體成員大多來自各個不同的生活領域,藉著每個人不同的教育背景與生活經驗,相互學習。而這種團體多屬結構式活動(structured activites),往往要有長期性的計畫,並有明確的探討主題,所以一些較深入的自我探索方面,較不適合,在這類團體中也較不被重視。(徐震、林萬億,1990;林勝義,1999;李郁文,1998)

 如:學校裡的班級

4.成長性團體的焦點是著重在促進個人的正常發展及探索自己,但並不包括對發展障礙的處理,社會工作者常會鼓勵團員誠懇的回饋他人,坦白的揭露自我,以練習「給」和「取」的技巧。成長性團體的主題包括:人際關係、價值觀、問題解決、溝通、思考和感覺等(徐震、林萬億,1990;林勝義,1999;李郁文,1998)。以下四種團體由於亦擁有上述特性,故被視為成長性團體:

   訓練團體(Training group,或稱T-group),源起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初是針對一些社會組織團體成員的人際關係技巧(human relations skills)方面所做的訓練,因此,訓練團體所強調的是團體過程(group process),而非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在這成長過程中,成員間學習如何互動,並給予回饋和支持。

   會心團體(Encounter group)是由訓練團體變化而來,主張的訓練重點由團體本身轉移到個人成長方面,強調發展內在的自我,並且注重個人成長及自我發展。會心團體是較少結構性的,團體間的互動並沒有硬性規定,而團體的目標和方向也是由團體成員共同形成的,因此團體是鼓勵成員有開放、真誠、自我坦露和強烈的情緒表現。

   馬拉松團體(Marathon group)一般歸類為較長時間的會心團體,往往可從12小時持續到24小時,甚至延長到48小時或更久,因此也能將馬拉松團體稱為「時間延伸團體」(Time-extended group)。馬拉松的本質在於,長時間下所產生的疲勞效果,能削弱自我防衛,與傳統的團體治療之下,會讓成員無法以時間做為反彈的退路,成員因此而有更多機會瞭解自己的反應形態。當團體氣氛經長時間運作,進入到親密階段時,就是馬拉松目標達成的重點時期,也只有達到該階段,成員才可能有深度的自我揭露,進入高度交心的境界。

   敏感度訓練團體(Sensitivity training group)起源於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N.T.L.)所實施的小團體訓練,其目的著重在提升成員對自己或對他人的敏覺程度,也就是強調成員的自我感受、自我知覺等方面能力的培養。

   社會化團體(Socialization group)是為了達成行為變遷與社會學習所組成的團體,社會工作員提供安全的環境,領導成員做有目的的討論,及開發資源來滿足社會化的需求。許多團體都與社會化有關連,如「教育性團體」,當團體成員在尋求協助的同時,也可以達到結交新朋友的目的。又如「娛樂性團體」,若有新居民遷入某社區,亦可藉加入社區的球類團體與其他成員建立良好關係,因此社會工作員必須評量團體成員的興趣、文化背景等,以便安排適當的團體來增進成員在社會化方面的學習。

5.分享性團體是由一群有相同問題或經驗的人所組成的,在分享性團體中,團員在瞭解他人遭遇的問題後,產生相似的感受或想法,透過團員間的分享,更產生了成員間的一致性,每個成員會發覺自己並不孤單,進而成為其他成員的一部份,因此分享性團體是以成員共同的生命經驗為基礎,建立成員間的共識,使得團體中的每個成員好像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一樣。而以下兩種團體,擁有上述之質性,故被視為分享性團體:

   支持性團體(Support group)最大的特色為領導者較著重在扮演催化者(facilitator)的角色,藉著催化的功能,幫助團體成員能透過互助(mutual aid)的方式,彼此分享共同的經驗(common experiences)和感受來應付、解決那些會造成生活上壓力的事件,幫助成員克服孤寂、落寞、絕望、疏離感及羞恥感等負向的感覺,而能擁有新的自我去迎接未來。

   自助性團體(Self-Help group)的目的主要是藉彼此經驗的分享,互相鼓勵支持,彼此成長,而由於成員們的問題和困難都相類似,因此這類型團體的特點是凝聚力特別強,且團員間必須絕對遵從(conform)團體的規範和期待(norms and expectations),使團員能逐步改變他們過去的生活。與「支持性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此團體的領導者常會是一些非專業的領導者,而專業的領導者常是擔任諮詢者的角色,只提供間接性的協助,會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是自助性團體的成員較擔心所謂團體的自治(autonomy)和專業的諮詢機密(confidentiality)間,可能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妥協(compromise),因此自助性團體的成員對於專業者的介入,往往是較為小心戒慎的。

6.治療性團體(Therapy group)又稱「心理治療團體」,團體內的成員,往往有著嚴重的情緒困擾或適應不良,所以一般而言,治療性團體的形成,是需要先透過會晤(intake)及治療介入(therapeutie intervention)的程序。而此類團體中的領導者,常是由社會工作者、心理學家、精神學家或護士等,具專業權威形象(authority figure)的治療人士所擔任的。領導者必須運用團體互動的過程,客觀地觀察案主對情境的知覺與感受的表達,以便更明確的診斷案主的人際需要和困擾問題,再經由團體過程給予適當的處置與治療。


參考文獻

  • 徐震、林萬億(1990)。當代社會工作,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 林萬億(1991)。團體工作,三民書局:台北
  • 李郁文(1998)。團體動力學,桂冠圖書公司:台北
  • 林勝義(1999)。社會工作概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 Charles H. Zastrow(1999)。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