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中心取向"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定義)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7 次修訂)
行 1: 行 1:
== 定義 ==
+
{{Version|2007/10/14|}}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
'''任務中心模式(The Task-Centered Model)'''是在於提供短期、有效的社會服務,並且強調案主的參與,將案主視為一個有能力和獨立的個體,重視案主的能力和優勢,透過有系統地、明確的短期處遇,來代替長期的治療,是實證取向以及折衷取向的實務模式。(宋麗玉等合著,2002;吳慧菁等著;曾華源主編,2013)
  
*任務中心取向是由短期介入(short-rern interventions)的形成和任務中心系統(task-centered system)的進展而來(許臨高主編,1999)。主要之目的在於提供短期有效的社會工作服務。這個模式整合了心理動力、問題解決、行為學派和實證研究結果等知識與技術而演化出來的。試圖以「有計畫的短期處置」取代傳統長期治療,把力量集中在處理外顯問題而非內在肇因。(民91宋麗玉等合著)
+
5 內容OK,也有用自己的話做整理,很好。不過文句讀起來不是很順,內容間的相互承接也可再改進。
 +
英文參考文獻要自己看過才算數,別人書上引用的不算。
  
3
+
== 任務中心模式發展 ==
請移除標題,將定義的內容放到最上面
+
=== 任務中心模式起源 ===
定義可以把兩句用自己的話說,合為一句
+
任務中心模式是一九六零年代後期,在美國發展成的一種個案工作方法。
部份段落沒有見到文獻引用,這樣有抄襲之嫌,請在文內使用他人意見之處放上作者及年代(並頁碼)
+
請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說明這個概念,文字重覆太多會有抄襲的嫌疑
+
「大綱」不用打,會自己產生。
+
  
== 任務中心取向的發展歷史 ==
+
在發展的初期,提倡此方法最力者是Reid和Epstein,整合了心裡既動力取向以及問題解決模式,演化出來的一個短期的處遇模式。主張在診斷和服務的過程中需要訂定確切的計畫以及時限才能夠有效的達成治療的目標。此外Reid和Epstein在發展任務中心模式時也受到了Perlman和 Studt 兩人觀點的影響,Perlman認為個案工作是問題解決的過程而Studt主張案主是個案工作服務的重心,使得任務取向模式案主成為了能夠改變、解決問題的關鍵人物。
*為什麼會有任務中心取向的產生是因為有個叫Wolber的人在1965年批評長期治療會讓案主一直產生抗拒,並混亂的走完治療全程(許臨高,1999),因為對案主長期採用心理動力個案取向的協助不滿,而有許多人開始提倡改變。
+
此後,在英美地區有許多的實證研究和評估此工作方法的有效程度,而Reid和Epstein也對任務中心模式做了更精細的修正,建構出更具體的實施模式,並且任務中心模式在社會工作上的重要性以及實施模式和成效已達到了實證,由於任務中心模式強調在任務執行的過程對自願和非自願性的案主都容易看到成效,在社會工作的專業性上容易獲得認同使得任務中心模式在社會工作領域中有一定的地位。(宋麗玉等合著,2002;廖榮利,1987;曾華源主編,2013)
*這個模式最早是由芝加哥大學Reid與Epstein(1972)所提倡的,試圖以「有計畫的短期處置」取代傳統長期治療(周玟琪等譯1995),許多人研穿顯示比長期且模糊焦點的助人工作有效(Epstein,1995)。
+
=== 任務中心模式理論基礎 ===
任務中心初期被引用到團體工作、寄養家庭服務和工業社會工作上。在英美地區就獲得支持後,便取得技術發展和教學實驗,之後,有許多人投入研發的工作。
+
一、社會學理論:影響案主行為、確認任務目標、行為的演練
Epstein(1992)整合短期治療和任務中心取向,發展出更多的實施模式,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任務中心取向已成為許多社會工作臨床服務之主要實施模式。
+
  
== 任務中心主要理論觀點 ==
+
將解決問題的技巧分成數個小部份,讓案主透過觀察或行為模仿或者學習,來達到獲得執行任務的技巧或者影響案主的行為模式。
*從基本假設來看理論觀點:任務中心取向工作模式有認識問題的意義、確認想要解決的問題、轉為案主可以了解和採取行動的任務(task)和哪些問題處置工作階段和技術。
+
*從理論觀點來說基本假設:對案主問題之看法、歸類問題的類型,以及價值觀和工作階段和技巧。
+
  
== 任務中心取向基本假設 ==
+
二、系統理論:強調案主與周圍環境互動的重要性
*1、問題的產生是因為能力暫時受限,而不是病理因素所導致
+
人會有問題的產生,不是因為缺乏解決的能力,也不是病態所致,是因為人在面臨問題時,反應都是不做任何事,或讓時間處理、找藉口逃避,整個就是呈現被問題擊倒的狀態。但人本身就有適應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因為能力暫時受限,才陷入問題的泥沼。
+
*2、解決問題的因難在於環境或資源不足
+
人的問題是由內在心理和外在環境相輔而成,不是病理或環境受害者,是受到問題解決資源的影響。探討問題需以整體脈絡為主,包括彼此影響的因素、問題解決的障礙還有可以用來處理問題的資源(Reid,1985)。
+
*3、當人陷入問題時會產生改變問題的動力,但是,別忘了人也有適應問題的本能
+
人會想辦法解決問題,但是,一旦問題成了他們所熟悉的樣子,他想改變的動力就會減弱,長期累積下來,他會把問題複雜化,以致於難以決定他真正要解決什麼問題。
+
*4、人們只想把問題減輕到可以忍受的地步,而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
+
案主朝向把問題減除而不是徹底的改變。因此任務中心派將問題的注意力集中於所要解決的問題讓案主可以有系統的解決他們的問題,並且對進一步的改變有興趣,因而承認他的嚴重問題,並願意繼續處理其他的問題。因此,社會工作者必須和案主一起釐清問題→認清問題→案主自我覺察→自我決定(廖榮利,1987;Reid and Epstein,1972),必須讓案主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
+
*5、當人了解到他有問題時,會採取行動解決
+
任務中心取向的本質為視案主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他不會讓我們做得太多。任務中心取向基本前提是案主的心理社會問題,探討阻礙和可以改變的部分,並協助案主確定想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歷史的根源,或是改變案主的人格的行為態度和人格特質。我們該讓案主知道,我們只是協助的角色,只他們才是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人。
+
  
== 任務中心取向問題處遇實施過程 ==
+
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案主會產生其信念或者是問題以及做出的行動,而案主所產生的這些行為反應也會影響著其他的系統。
*任務中心取向認為案主的問題是有相關性的,並且一直的在做改變。那當案主的問題具有多面性、動態性和複雜性時,要解決哪一個問題和解決問題到什麼程度,成為重要的課題。
+
*解決問題焦點: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詢問案主最能夠解決問題的是什麼,就是案主未被滿足的需求,這需求必須是案主想改變的,且是能被清楚定義並採取行動的,而不是由機構來認定。
+
*任務中心取向處置有四個階段:1、個案規劃階段(case planning phase)2、執行階段(implementation phase)3、修正 4、結束與延長(revisions,termination, and extensions) (周玟琪等譯,1995;Reid&Epstein,1972)
+
*個案工作主要是判斷案主是不是適合接受減除問題,主要包括轉介、指出案主標的問題、訂契約和簡扼的早期評估。
+
  
== 任務中心取向的實施技巧 ==
+
三、認知理論:強調信念。
*任務中心實務工作過程的溝通架構分為系統性和反應性兩種(Reid& Epstein,1972)。系統架構有助探討案主問題、確認標的問題、任務行程、設定時間限度、實踐任務及有效的結束。反應架構則有:案主回饋、案主的自我表達、使案主感到被接納、以及讓案主能了解與運用社會工作者的助力。社會工作者該具有的實務技巧(Reid& Epstein,1972)
+
  
== 在社會工作實務之運用 ==
+
信念或者是想法會影響後續的行動。工作者需要讓案主了解信念的正確性,以及協助案主去了解到信念所影響的範圍,此外需要保持信念的一致性 。
  
== 任務中心取向之評估 ==
+
四、問題解決學派:著重運作程序。
*主要著重在指導性以及協助性的角色,協助案主釐清問題並擬定改變方向,重視治療關係,並將案主視為是有解決能力的人,而不是認為他是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人。
+
*短期處置問題對於標的問題有明顯的成效和令人滿意的結果(Koss&Butcher,1986;Ronney,1981)。(Reid(1978)以實驗組和控制組做研究。Estesin(1995)指出如果問題無法聚焦時,效果必定不好。而且,任務中心取向採用主動參與和解決問題,對於非自願性的案主不適合採用這取向。雖然有也人對簽定契約的看法持負面的態度,但是任務中心取向的工作模式在績效上仍有如此的確實,仍得到肯定和採用。
+
  
== 參考文獻==
+
將焦點放在問題的界定以及釐清,透過了解問題的根本後,根據問題,形成一個有具體目標任務的任務,並且將執行過程結構化、步驟化。
*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宋麗玉等合著,民91 洪葉文化)
+
 
*社會工作個案研究--方法、探討與處遇(呂民璿,2002,洪葉文化)
+
五、功能派個案工作:影響對人的觀點。
 +
 
 +
認為改變的中心不在工作者身上,而是在案主。而工作者協助案主強化其行動能力,有助於案主釋放其自身的能量於選擇方向及成長 。
 +
 
 +
六、心理社會學派:主張人的問題即是心理暨社會問題。
 +
 
 +
七、行為取向:著重契約的使用。
 +
 
 +
八、危機調適理論:重處遇的時間限制,並強調密集性及短期性。(謝秀芬著,2002年)
 +
 
 +
=== 任務中心模式基本假設 ===
 +
一、人有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
 
 +
任務中心取向的基本假設認定人是理性的,並且有能夠適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當人解決問題了能力受到了阻礙或者是不足時,並非本身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暫時喪失或者受到了限制。(宋麗玉等合著,2002)
 +
 
 +
二、解決問題的障礙源自環境或資源不足
 +
 
 +
人的問題源自於個人的生理或心理因素,以及外在環境交互作用影響之下所產生。所以當我們探究問題時不僅僅只是看見單個面向,需以探究整體的脈絡為主。(宋麗玉等合著,2002)
 +
 
 +
三、案主的行動是能夠改變、解決問題的動力
 +
 
 +
任務中心強調,針對案主想要處理的問題其中一部分進行解決使得案主能夠更有系統以及集中注意力,有效率地去解決問題。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案主看見成效,此後有更進一步解決的動力,也運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論,成功的行動能夠增強人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強度較高的人較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較困難的任務。(宋麗玉等合著,2002;曾華源主編,2013)
 +
 
 +
四、不採取固定的實務架構
 +
 
 +
因為案主有動機想要採取行為才能使得問題得到解決,所以應當了解案主所認定的問題和意願以及目標,依按照案主所認定的做為實務工作的架構。(曾華源主編,2013)
 +
 
 +
== 任務中心模式實務工作原則 ==
 +
1.案主身界定目標和問題:
 +
任務中心取向主要是強調、鼓勵案主的參與。藉由案主自己本身界定標的問題讓案主更積極參與達成任務。
 +
 
 +
2.看中案主當前所遇到的問題:
 +
不強調過去的心理創傷。
 +
 
 +
3.案主藉由會談外的任務的執行達到改變:
 +
任務中心取向模式認為案主的改變是因為階段性的任務,任務達成即達到改變。
 +
 
 +
4.處遇過程中可以採取不同的模式,依任務的不同可以有所改變。
 +
 
 +
5.處遇實現以短期為取向:
 +
任務中心取向的處遇時限為六至十二周或八至十二次。(曾華源主編,2013)
 +
 
 +
== 任務中心模式處遇過程 ==
 +
=== 處遇初期 ===
 +
 
 +
處遇初期的目標在於,了解案主與案主討論案主來此機構的原因,指認標的問題以及形成契約。
 +
 
 +
一、了解案主
 +
 
 +
起初社工員需要去了解案主並且向案主說明處遇的程序以及時間。處遇的時效性約在六到十二次,以及社工員所因盡的原則像是保密義務等。並且向案主收集基本資料,例如:婚姻狀態、職業、教育程度、收入、家庭環境、家庭成員等資訊,使的社工員能夠利用這些資訊對案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助於將來任務的實行,並且增加案主對未來處遇程序的了解。
 +
 
 +
二、指認標的問題
 +
 
 +
確認標的問題是任務中心取向的條件之一
 +
標的問題是指案主對目標策略的,以及所要改變的有清楚的了解,而社工員所做的是協助案主達到一切行為。
 +
 
 +
1.標的問題是要案主確認的並且有意願去處理的
 +
 
 +
任務中心取向認為案主有權利和責任去決定標的問題。案主藉由社工員的協助、鼓勵,案主界定問題讓問題變得明確化,並且去訂定暫時的目標。而我們則以一個專業工作者的角度對案主提出專業的觀點,協助案主去釐清是否有無不易行使之處。而社工員與案主的看法也應該要有一致性,否則案主會出現抗拒或者逃避的行為。(宋麗玉等合著,2002;廖榮利,1987)
 +
 
 +
2.標的問題的研判
 +
 
 +
案主有權利和責任去決定標的問題。案主在工作者的協助下有意願採取的行為,緩和他所遇到的問題,並且這一個標的問題的解決方式是需要案主或者工作者雙方在可利用資源內能夠處理的為限。社工員需要清楚了解案主身邊環境是否會影響標的問題的界定,像是案主的重要他人對案主的期望或者是案主面對的問題是與他人有關的。當工作者要幫助案主認定標的問題時,可以由案主列出問題以及想改變的問題,依重要程度加以排列,將標的問題加以歸類,之後有助於選擇任務和處遇方法的根據。(宋麗玉等合著,2002)
 +
 
 +
3.標的問題的明確性
 +
 
 +
針對標的問題蒐集相關的訊息,使的標的問題能夠明確化,而非只是案主空洞的描述。
 +
 
 +
三、形成契約
 +
 
 +
契約可以以口頭或者是書面進行。在訂立契約的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工作者以及案主建立工作的共識、界定處遇的結果、設計之後的階段任務、同意擬定的契約和工作的時間性,契約的內容以文字明確表達更可以避免日後造成誤會。契約的訂定不僅可以明確的表達案主的訴求也清楚的說明工作者和案主在處遇過程的責任。謝秀芬著,2002年)
 +
 
 +
=== 處遇中期 ===
 +
 
 +
一、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一起制定出任務的計畫
 +
 
 +
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一起發展出任務的計畫以便達到處遇目標。而在這制定計劃的過程中,當案主涉及參與於計畫任務的計畫之中,包括他們在計畫和選擇達到任務的策略等,之後他們會比較投入於計畫的參與和貢獻或藉以激發改變的動機。
 +
 
 +
二、確認任務以及可行性
 +
 
 +
在中間階段的任務類型可分為三種(1)認知任務:用以增加案主對問題的認知和了解。(2)行為任務:改變案主的行為。(3)情境任務:改變案主的環境或者狀態。
 +
三、案主同意並且願意履行任務
 +
 
 +
在任務中心取向中案主願意對於任務的履行是很重要的。所以社會工作者需要去確定案主有動機想要去嘗試這個任務,有時候案主會同意任務,但是對於他有多少程度的動機會是我們感到疑慮的。(Tolaon et all.,2003)
 +
 
 +
四、計畫執行任務的細節
 +
計畫任務的細節以及消除案主對於任務不被預期的期待。確保案主以及社工對任務有相同的認知,已幫助任務能夠成功的被完成。細節的討論包括:誰、做什麼事、多長的時間、在哪裡完成等。依照不同的案主個性,獨特的細節被用在一些特殊的任務上。(Tolaon et all.,2003)
 +
 
 +
五、模擬任務並且預測案主在執行任務上可能出現的障礙
 +
 
 +
社會工作者在執行計畫前有責任去預測案主在執行計畫時可能遇到的阻礙,並且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任務中心取向也強調預演實際反應,透過模仿或引導式練習,讓案主擁有完成任務相關技巧。
 +
 
 +
六、任務的回顧和分析
 +
 
 +
回顧任務的成效。當任務無法達成或成效不彰時社會工作者需要去檢視問題的來源,像是案主對於任務執行的動機或者是改變的動機,討論任務發展所遇到的障礙,必要時修正計畫或者重新建構任務。
 +
 
 +
七、評量在處遇過程中新出現的問題可否成為標的問題
 +
在處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像是案主臨時失業等。在評量是否讓案主重整標的問題或者是修正或調整時,這過程和標的問題的界定方式相同,需要案主的同意。
 +
 
 +
八、重新修正契約的時間
 +
在每次會談時,社工員應提醒案主會談剩餘的次數以及時間。(謝秀芬著,2002年;曾華源主編,2013)
 +
 
 +
=== 結案 ===
 +
一、回顧目標的達成程度
 +
 
 +
在結案的階段,社工和案主共同檢視目標的達成程度,以及案主是否對目標的達成程度感到滿意,對目前問題的狀態和對未處理問題的看法等,以作為決定未來努力或計畫的方向參考。
 +
 
 +
二、檢視案主的問題解決技巧
 +
 
 +
在結案階段也要檢視案主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技巧是否有所增加,社會工作者透過這樣的方法讓案主能夠了解到自己也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將來遇到問題時自己也能夠獨立解決不須依賴他人。
 +
 
 +
三、計畫未來
 +
 
 +
考慮是否讓過程正確結束或者是有新的任務。若需要對新的任務做定義,如此便需要再次訂定新的契約或改由長期處遇或轉介至其他機構接受服務。(宋麗玉等合著,2002;吳慧菁等著;曾華源主編,2013)
 +
 
 +
 
 +
==參考書目==
 +
宋麗玉等合著,2002年,《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曾華源主編,2013年,《社會個案工作》,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謝秀芬著,2002年,《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
 +
 
 +
廖榮利著,1987年,《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Tolson,E.R.,Reid,W.J.,& Garvin,C.D.(2003).Generalist practice:A task-centered approach,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Rank3}}

於 2014年1月8日 (三) 05:53 的最新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任務中心模式(The Task-Centered Model)是在於提供短期、有效的社會服務,並且強調案主的參與,將案主視為一個有能力和獨立的個體,重視案主的能力和優勢,透過有系統地、明確的短期處遇,來代替長期的治療,是實證取向以及折衷取向的實務模式。(宋麗玉等合著,2002;吳慧菁等著;曾華源主編,2013)

5 內容OK,也有用自己的話做整理,很好。不過文句讀起來不是很順,內容間的相互承接也可再改進。
英文參考文獻要自己看過才算數,別人書上引用的不算。

任務中心模式發展

任務中心模式起源

任務中心模式是一九六零年代後期,在美國發展成的一種個案工作方法。

在發展的初期,提倡此方法最力者是Reid和Epstein,整合了心裡既動力取向以及問題解決模式,演化出來的一個短期的處遇模式。主張在診斷和服務的過程中需要訂定確切的計畫以及時限才能夠有效的達成治療的目標。此外Reid和Epstein在發展任務中心模式時也受到了Perlman和 Studt 兩人觀點的影響,Perlman認為個案工作是問題解決的過程而Studt主張案主是個案工作服務的重心,使得任務取向模式案主成為了能夠改變、解決問題的關鍵人物。 此後,在英美地區有許多的實證研究和評估此工作方法的有效程度,而Reid和Epstein也對任務中心模式做了更精細的修正,建構出更具體的實施模式,並且任務中心模式在社會工作上的重要性以及實施模式和成效已達到了實證,由於任務中心模式強調在任務執行的過程對自願和非自願性的案主都容易看到成效,在社會工作的專業性上容易獲得認同使得任務中心模式在社會工作領域中有一定的地位。(宋麗玉等合著,2002;廖榮利,1987;曾華源主編,2013)

任務中心模式理論基礎

一、社會學理論:影響案主行為、確認任務目標、行為的演練

將解決問題的技巧分成數個小部份,讓案主透過觀察或行為模仿或者學習,來達到獲得執行任務的技巧或者影響案主的行為模式。

二、系統理論:強調案主與周圍環境互動的重要性

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案主會產生其信念或者是問題以及做出的行動,而案主所產生的這些行為反應也會影響著其他的系統。

三、認知理論:強調信念。

信念或者是想法會影響後續的行動。工作者需要讓案主了解信念的正確性,以及協助案主去了解到信念所影響的範圍,此外需要保持信念的一致性 。

四、問題解決學派:著重運作程序。

將焦點放在問題的界定以及釐清,透過了解問題的根本後,根據問題,形成一個有具體目標任務的任務,並且將執行過程結構化、步驟化。

五、功能派個案工作:影響對人的觀點。

認為改變的中心不在工作者身上,而是在案主。而工作者協助案主強化其行動能力,有助於案主釋放其自身的能量於選擇方向及成長 。

六、心理社會學派:主張人的問題即是心理暨社會問題。

七、行為取向:著重契約的使用。

八、危機調適理論:重處遇的時間限制,並強調密集性及短期性。(謝秀芬著,2002年)

任務中心模式基本假設

一、人有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中心取向的基本假設認定人是理性的,並且有能夠適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當人解決問題了能力受到了阻礙或者是不足時,並非本身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暫時喪失或者受到了限制。(宋麗玉等合著,2002)

二、解決問題的障礙源自環境或資源不足

人的問題源自於個人的生理或心理因素,以及外在環境交互作用影響之下所產生。所以當我們探究問題時不僅僅只是看見單個面向,需以探究整體的脈絡為主。(宋麗玉等合著,2002)

三、案主的行動是能夠改變、解決問題的動力

任務中心強調,針對案主想要處理的問題其中一部分進行解決使得案主能夠更有系統以及集中注意力,有效率地去解決問題。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案主看見成效,此後有更進一步解決的動力,也運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論,成功的行動能夠增強人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強度較高的人較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較困難的任務。(宋麗玉等合著,2002;曾華源主編,2013)

四、不採取固定的實務架構

因為案主有動機想要採取行為才能使得問題得到解決,所以應當了解案主所認定的問題和意願以及目標,依按照案主所認定的做為實務工作的架構。(曾華源主編,2013)

任務中心模式實務工作原則

1.案主身界定目標和問題: 任務中心取向主要是強調、鼓勵案主的參與。藉由案主自己本身界定標的問題讓案主更積極參與達成任務。

2.看中案主當前所遇到的問題: 不強調過去的心理創傷。

3.案主藉由會談外的任務的執行達到改變: 任務中心取向模式認為案主的改變是因為階段性的任務,任務達成即達到改變。

4.處遇過程中可以採取不同的模式,依任務的不同可以有所改變。

5.處遇實現以短期為取向: 任務中心取向的處遇時限為六至十二周或八至十二次。(曾華源主編,2013)

任務中心模式處遇過程

處遇初期

處遇初期的目標在於,了解案主與案主討論案主來此機構的原因,指認標的問題以及形成契約。

一、了解案主

起初社工員需要去了解案主並且向案主說明處遇的程序以及時間。處遇的時效性約在六到十二次,以及社工員所因盡的原則像是保密義務等。並且向案主收集基本資料,例如:婚姻狀態、職業、教育程度、收入、家庭環境、家庭成員等資訊,使的社工員能夠利用這些資訊對案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助於將來任務的實行,並且增加案主對未來處遇程序的了解。

二、指認標的問題

確認標的問題是任務中心取向的條件之一 標的問題是指案主對目標策略的,以及所要改變的有清楚的了解,而社工員所做的是協助案主達到一切行為。

1.標的問題是要案主確認的並且有意願去處理的

任務中心取向認為案主有權利和責任去決定標的問題。案主藉由社工員的協助、鼓勵,案主界定問題讓問題變得明確化,並且去訂定暫時的目標。而我們則以一個專業工作者的角度對案主提出專業的觀點,協助案主去釐清是否有無不易行使之處。而社工員與案主的看法也應該要有一致性,否則案主會出現抗拒或者逃避的行為。(宋麗玉等合著,2002;廖榮利,1987)

2.標的問題的研判

案主有權利和責任去決定標的問題。案主在工作者的協助下有意願採取的行為,緩和他所遇到的問題,並且這一個標的問題的解決方式是需要案主或者工作者雙方在可利用資源內能夠處理的為限。社工員需要清楚了解案主身邊環境是否會影響標的問題的界定,像是案主的重要他人對案主的期望或者是案主面對的問題是與他人有關的。當工作者要幫助案主認定標的問題時,可以由案主列出問題以及想改變的問題,依重要程度加以排列,將標的問題加以歸類,之後有助於選擇任務和處遇方法的根據。(宋麗玉等合著,2002)

3.標的問題的明確性

針對標的問題蒐集相關的訊息,使的標的問題能夠明確化,而非只是案主空洞的描述。

三、形成契約

契約可以以口頭或者是書面進行。在訂立契約的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工作者以及案主建立工作的共識、界定處遇的結果、設計之後的階段任務、同意擬定的契約和工作的時間性,契約的內容以文字明確表達更可以避免日後造成誤會。契約的訂定不僅可以明確的表達案主的訴求也清楚的說明工作者和案主在處遇過程的責任。謝秀芬著,2002年)

處遇中期

一、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一起制定出任務的計畫

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一起發展出任務的計畫以便達到處遇目標。而在這制定計劃的過程中,當案主涉及參與於計畫任務的計畫之中,包括他們在計畫和選擇達到任務的策略等,之後他們會比較投入於計畫的參與和貢獻或藉以激發改變的動機。

二、確認任務以及可行性

在中間階段的任務類型可分為三種(1)認知任務:用以增加案主對問題的認知和了解。(2)行為任務:改變案主的行為。(3)情境任務:改變案主的環境或者狀態。 三、案主同意並且願意履行任務

在任務中心取向中案主願意對於任務的履行是很重要的。所以社會工作者需要去確定案主有動機想要去嘗試這個任務,有時候案主會同意任務,但是對於他有多少程度的動機會是我們感到疑慮的。(Tolaon et all.,2003)

四、計畫執行任務的細節 計畫任務的細節以及消除案主對於任務不被預期的期待。確保案主以及社工對任務有相同的認知,已幫助任務能夠成功的被完成。細節的討論包括:誰、做什麼事、多長的時間、在哪裡完成等。依照不同的案主個性,獨特的細節被用在一些特殊的任務上。(Tolaon et all.,2003)

五、模擬任務並且預測案主在執行任務上可能出現的障礙

社會工作者在執行計畫前有責任去預測案主在執行計畫時可能遇到的阻礙,並且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任務中心取向也強調預演實際反應,透過模仿或引導式練習,讓案主擁有完成任務相關技巧。

六、任務的回顧和分析

回顧任務的成效。當任務無法達成或成效不彰時社會工作者需要去檢視問題的來源,像是案主對於任務執行的動機或者是改變的動機,討論任務發展所遇到的障礙,必要時修正計畫或者重新建構任務。

七、評量在處遇過程中新出現的問題可否成為標的問題 在處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像是案主臨時失業等。在評量是否讓案主重整標的問題或者是修正或調整時,這過程和標的問題的界定方式相同,需要案主的同意。

八、重新修正契約的時間 在每次會談時,社工員應提醒案主會談剩餘的次數以及時間。(謝秀芬著,2002年;曾華源主編,2013)

結案

一、回顧目標的達成程度

在結案的階段,社工和案主共同檢視目標的達成程度,以及案主是否對目標的達成程度感到滿意,對目前問題的狀態和對未處理問題的看法等,以作為決定未來努力或計畫的方向參考。

二、檢視案主的問題解決技巧

在結案階段也要檢視案主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技巧是否有所增加,社會工作者透過這樣的方法讓案主能夠了解到自己也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將來遇到問題時自己也能夠獨立解決不須依賴他人。

三、計畫未來

考慮是否讓過程正確結束或者是有新的任務。若需要對新的任務做定義,如此便需要再次訂定新的契約或改由長期處遇或轉介至其他機構接受服務。(宋麗玉等合著,2002;吳慧菁等著;曾華源主編,2013)


參考書目

宋麗玉等合著,2002年,《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華源主編,2013年,《社會個案工作》,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秀芬著,2002年,《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

廖榮利著,1987年,《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Tolson,E.R.,Reid,W.J.,& Garvin,C.D.(2003).Generalist practice:A task-centered approach,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