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人際關係的障礙及衝突)
(人際關係的障礙及衝突)
行 31: 行 31:
  
 
*衝突
 
*衝突
是一種雙方在互動的歷程,人與人之間因為外在的行為、內在的特質,或是競爭稀少資源,而雙方需求、目標不一致,導致對立與干涉的現象。
+
是一種雙方在互動的歷程中,人與人之間因為外在的行為、內在的特質,或是競爭稀少資源,而雙方需求、目標不一致,導致出現對立與干涉行為的現象。
 
<br/>利益因素:因有限的資源,無法妥善分配,為了保護利益而產生衝突。
 
<br/>利益因素:因有限的資源,無法妥善分配,為了保護利益而產生衝突。
 
<br/>價值觀因素:因年齡、性別、宗教、環境...,培養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
 
<br/>價值觀因素:因年齡、性別、宗教、環境...,培養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

於 2008年1月1日 (二) 15:42 的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人際關係基於人們對於愛、歸屬和控制的慾望,有影響力的作用,一種行為模式,並經由學習、經驗加以塑造、增強和改變的社會化歷程。(周談輝和吳文憲合著,民國94)

3 定義可再深入些
你修的是社概,所以請留意你所借的書是合於社工領域的。

人際關係的理論

  • 人際需求論

Schutz主張人際關係是否開始、建立、維持,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 此模式可透過三種人際需求加以詮釋,包括情感需求、歸屬需求以及控制需求。 人們常藉由這三種人際需求,來進行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呈現出不同的人際行為,以建立與他人的關係。

  • 社會交換論

Homans認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其前提是假設個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和逃避懲罰,個人是採取盡量降低出的代價和提高回收利益的方式去行動,並強調互動過程中的公平原則,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

人際關係的模式

人際關係的效應

倒數第二

人際關係的優勢

最後

人際關係的技巧及工具

  • 溝通
  • 傾聽
  • 非語言溝通

人際關係的障礙及衝突

人際關係的障礙及衝突

  • 衝突

是一種雙方在互動的歷程中,人與人之間因為外在的行為、內在的特質,或是競爭稀少資源,而雙方需求、目標不一致,導致出現對立與干涉行為的現象。
利益因素:因有限的資源,無法妥善分配,為了保護利益而產生衝突。
價值觀因素:因年齡、性別、宗教、環境...,培養出的價值觀都有所不同
認知因素

  • 退縮、投降與攻擊的不適當性
  • 衝突中的競爭與合作


(陳皎眉,民86;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民91;魏德夫,民85;周談輝、吳文憲,民94)

人際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 周談輝、吳文憲(2005),人際關係與溝通。 台北,全華出版社。
  • 魏德夫(Verderber、Rudolph F.)著;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