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服務——以台中市甘霖基金會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5月3日 (六) 07:36 由 CYUT9629085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參考文獻)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綱呢?只剩三週了耶!

送餐服務是指希望長輩可以在家中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健康終老,在地老化,把服務送進社區,加上近年來獨居老人死在家中無人問津的社會事件,此服務不只是一份便當而是一份關懷,藉由這服務,以滿足長輩飲食生理上需求,也解決家屬照顧家中長輩午餐的難題,在送餐過程中同時關懷長輩的生活起居,雖然送餐時間不長,至少我看到長輩的情況是安好健康的,遇有緊急狀況時協助通報及處理的社區型關懷服務。(台中市私立甘霖慈善機構機構簡介http://lkkfamily.glsf.org.tw/LKK_htm/b3-01-1.asp)

訪談大綱

  • 方案如何規劃?
  • 如何評估送餐對象?
  • 如何分配送餐的路線?
  • 送餐期間遇到的困難?
  • 在送餐期間遇到緊急事件如何處理?
  • 送餐工作站的人事分配?
  • 1個月所需要的經費?政府有多少補助?經費如何運用?
  • 平日送餐及假日送餐的不同處?
  • 送餐期間遇到難忘的事?
  • 如何招募志工?
  • 如何培訓志工?
  • 基金會辦過哪些活動?
  • 這幾年送餐的成果?

機構簡介

美籍教師高甘霖牧師於1945年台灣戰後,從美國來參與創立東部慈善醫院、盲人關懷機構及育幼院,並在台灣各縣市開設家扶中心與十多間的基督教門諾會。台中基督教門諾會盧光作牧師感於高甘霖牧師之善行,於是在他任職的教會設立林森松柏中心和林森托兒所,用心於幼兒及老弱的照顧。尤其是日間托老、長青學苑及獨居老人的送餐服務,十多年來都廣受各界好評。為了讓這有意義的工作能再擴大及深化,成立「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甘霖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送餐服務介紹

理念

「健康終老、在地老化」,滿足長輩飲食上的特殊需求,也解決家屬照顧家中長輩午餐的難題,在送餐過程中同時關懷長輩的生活起居,遇有緊急狀況時協助通報及處理。

服務對象

1.居住於台中市之年滿65歲之年長者。
2.低及中低收入戶且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
目前送餐人數為350人

服務目的

1.提供長輩及身心障礙者營養均衡的餐食,確保其健康維護或健康促進。
2.藉由送餐食的接觸,關懷弱者(特別是獨居老人)。
3.協助老人及身障者健康終老,在地老化。

服務特色

1.營養師設計的菜單
2.個別化的飲食調配
3.社工諮詢及轉介服務
4.志工關懷

申請程序

由長輩自行或家屬代為申請、機構轉介→來電、傳真、親至申請(*填具申請表*工作人員受理) →社工受理(*資格審核【年齡、經濟、補助資格】*安排家訪) →評估→開案(資格符合者);轉介(有待追蹤者)

收費方式

中低收入戶免費(需設籍且居住台中市)
一般戶65元一餐

服務時間

民國88年9月20日起,假日服務從95年起,每週一 ~ 週日,時間10:30~12:30

送餐路線

平日機車2條、汽車6條;假日3條汽車

人事分配


社工: 2位社工員、1個組長、3位事務員
行政:1個組長、3位事務員
廚房:1位廚師、3位助手
司機:6位司機

志工服務

甘霖基金會志願服務隊(原門諾林森松柏中心志願服務隊)於民國94年6月加入台中市祥和小隊成為第76小隊,雖然小隊成立時間不長,但至95年1月為止已有將近100位志工。

甘霖的志工服務服務內容含括六大項服務,詳細內容如下:
一、日間照顧組:
(一)志工老師(服務時間以排課時間為主,最少一節課50分鐘)
(二)協助志工(時間9:00~12:00或14:00~17:00)
二、餐廚服務組:
為送餐、日間照顧長輩準備午餐,分為送餐備餐組與日間照顧備餐組。
(一)送餐備餐組(時間9:00~11:00;地點-中正路)
(二)日間照顧備餐組(時間10:00~12:00;地點—大全街)
三、送餐服務組:(時間10:30~12:30)
四、行政服務組:(時間9:00~12:00或下午14:00~17:00)
五、公關服務組:(時間:不定時)
六、社區關懷組:(時間8:30~11:30或14:00~17:00)

社工員訪談

  • 訪問時間:
  • 訪問地點:
  • 訪問對象:
  • 訪問者:蔡慈娟、陳姿蓉、林芳而、錢怡君
  • 訪問內容:

Q1.如何評估送餐對象?
A1.第一類:身體狀況跟經濟狀況不錯但可能有些弱勢,例如:沒有人準備給他吃 第二類:有政府補助的〈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榮民〉第三類:可能因為子女的問題,沒有辦法擁有補助的身分,自己又沒有付費的能力,就要斟酌他們的經濟狀況,是不是不用錢,或是補助十塊或二十塊,看他可以付費的實際狀況,根據了解來決定餐費問題。
Q2.送餐區域?如何分配路程?
Q3.送餐期間遇到的困難?
Q4.送餐期間遇到緊急事件如何處理?
Q5.1個月所需的經費?政府有多少補助?
Q6.便當食材如何調配及平日與假日送餐的不同?
Q7.如何招募及培訓志工?
Q8.機構辦過哪些活動?
Q9.這幾年送餐服務的成果?
Q10.方案如何規劃?

方案執行阻力與助力

一、阻力分析

(一)缺乏資源問題:導致的原因,政府補助的不足或服務成本過高,這兩因素,一方面機構低估送餐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只補助中低收入的餐食成本,但機構卻必須在吸收其他政府無補助的支出,因此造成機構無力承擔雙重的資源耗損,使的有些機構因無法承擔成本而停止送餐。

(二)志工人力不穩定:志工人力的訓練困難且容易流失,造成此困境的主要原因再於送餐服務要求機定且彈性的服務時間,許多一般年齡成或家庭主婦的志工再中午時段服務較不能配合,因此通常在服務幾次之後就撤出服務的行列,所以留下來的志工,因人數的不足及年齡上的關係,又因為送餐服務需要耗費很帶的體力,因次一造成志工出席率不穩定的狀況。

(三)專業技術未成熟:在老人餐食的烹調技術,如:食物的烹煮,營養的調配,不同疾病的特製套餐,食物的新鮮,保存,個人的口味等相關問題。基本上,餐時服務除了社及營養衛生外,更需要考量老人隨時的狀況,以個別的需求及老人長期的飲食習慣,因此是需要高專業且技術繁雜的服務,並非只是一餐只求溫飽的餐食,所以實際的執行過程比想像中還困難還複雜。

(四)專業人士的匱乏:只是輔有專職或專責人力投入送餐服務的工作。從實務研究中發現,餐食服務除了是一項跨專業的服務外,更需挹注大量的志工人力,因此服務成效的關鍵在於能否有專業人力在規劃及協調各項工作的進行。所以有些機構因專業人士的匱乏,到志方案無法順利推行。

(五)權責歸屬壓力:餐食服務並非只是簡單的餐食提供,而是一種跨專業領域的團隊服務。載送餐過程中,若發生食物衛生的問題時,責任將難以歸屬,正因此原因,在民間部門的相關機構裏足不前。因為食物衛生的責任歸屬,也使的一些機構降低了提供餐食的意願及能力。

(六)社區化理念模糊:機構主要提供餐食服務的對象以受政府「福利社區化」的理念所影響,但對「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照顧」兩者間的名詞概念終能模糊不清。民間認為的夥伴關係應是資源公平分享,而非政府將其老人照顧的責任轉嫁給民間的機構,行程變相式的運用民間的資源。因此「福利社區化」理念位清楚界定,而導致公、私部門的職責與關係難以劃分及規定,進而影響到彼此間的合作關係。

(七)缺乏法律依據

(八)硬體設備的不足

(九)社團政治力干擾

(十)風俗民情難以突破

二、助力分析

(一)政府宣導

(二)明確政府規範

(三)政府授權

參考文獻

  • 台中市甘霖慈善基金會http://lkkfamily.glsf.org.tw/LKK_htm/b3-01-1.asp
  • 社區照顧:老人餐食服務模式知探討與建構。(陳燕禎、謝儒賢、施教裕著)
  • 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民90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呂寶靜著)
  • 台灣省推行老人福利工作手冊(民79,台灣省政府可會處編印)
  • 老人福利政策(1989桂冠社會福利叢書,蔡宏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