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生服務之實務工作——以財團法人臺中縣私立聲暉綜合知能發展中心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5月27日 (日) 09:12 由 218.162.142.182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聽覺障礙者是指聽覺機能永久性缺損,聽力損失在二十五分貝以上者。也就是不戴助聽器便聽不到平常一對一的說話聲,亦即所謂的重聽者或失聰者。

訪問大綱

受訪日期: 2007/04/19

受訪時間: 14:00

受訪地點: 財團法人臺中縣私立聲暉綜合知能發展中心

受訪者: 李秋心、林雯惠老師

訪問者:張宇湘

Q1在服務聽障生上有遇到過什麼困難?

Q2如何讓不會開口說話的聽障生學會說話

Q3那會一開始就教聽障生手語嗎?

Q4本機構怎麼成立的?

成立緣由

這個單位是由一群聽障兒童的家長辛苦募款組成,因深感台灣聽障專業教育資源缺乏與人工電子耳昂貴,導致無法讓許多學齡前的聽障孩子,獲得真正的幫助,因而延誤了語言學習黃金時期。希望藉由單位的成立,提供一系列的學前聽語言訓練與學齡孩童的課業輔導,幫助孩子把握住學『聲』的機會、培養自信,減輕聽障家庭的經濟負擔。

入院、出院流程

入院流程圖

圖像:pic01.jpg

出院流程圖

圖像:pic02.jpg

實務工作

著重在於視覺上的教學

就是聽障生看到什麼就會知道什麼,教了什麼他們才會知道,如果告訴他們綠油油的一片草地,他們不懂為什麼是油油,告訴他們那是草,他們知道那是草,可是告訴他們綠油油的一片草地,他們會不懂,那可能就需要圖片,如果在課堂上可以的話,就帶他們去操場,就直接看到綠油油的一片草地,就告訴他們這就是綠油油的一片草地,綠油油只是個形容詞而已,然後或者是若沒辦法帶出去的話,就會用圖片上去教,那如果是平常一般上課時間,就是用圖片去教告訴他們什麼是什麼,來增加他們的記憶,讓他們去記而不是硬背下來,硬背下來還是會不懂那是什麼意思。

寒暑假班

到了寒假或暑假,家長會把孩子長時間送過來機構。

一、家長需求

家長提出說需要喘息的空間。

二、改善人際關係

有可能在學校人際關係很緊繃,一般生不會和聽障生相處,那聽障小孩也不會一般生相處,

三、趕上學校進度

溝通方式

口語

唇語

手語

多元方案

難題

家長對老師/機構依賴感太強

沒有考慮到個案的程度、能力在哪

未來及展望

結語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