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2月8日 (五) 03:16 由 CYUT9529027A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青少年的次文化)

前往: 導覽搜尋

2

定義給的很好,自己的話嗎?
參考文獻需要補充
完成度還很低,加油


青少年

青少年可分為六個時期:潛伏期或啟蒙期、前青少年期、青少年早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晚期,以及後青少年期。是身體發育的一個階段,是涵蓋一段年齡的時間,是發展的一種特定階段,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現象;被理解為一個介於兒童期與成熟期之間的過渡階段。

在青少年時期,腦下腺活動增加,使身體快速的變化或是成長的衝刺。青少年能夠抽象思考,進行複雜的解決問題過程,預想行動與行為的後果。青少年同時也尋求成為自己選擇的同儕團體之一員,並努力從父母中獨立。在過去,性別角色有相當清楚的界定;在現今,隨著男性與女性角色的變遷,青少年已有多樣選擇,在道德標準上的發展已相當清楚。因此,當遭遇難時,多數的青少年都能夠從事高層次的問題解決活動以作決定。

青少年之特質

  • 生理上

正值青春期以及性方面的成熟(男:睪丸與陰囊增大;女:子宮增大)

快速成長:身高方面,女生可能會長得比男生快,可是在這之後,男生的身高會超過女生


  • 心理上

尋求認同感與自尊

害怕失敗

發展道德準繩


  • 學習精神上

跟隨複雜的指導(雖然有可能顯得健忘)

懂得區分事實與其可能性

預測所做行為的後果

從事更複雜與抽象的推理


  • 自我上

脫離父母學習獨立

批判父母、形成自己的意見與觀點

順從同儕團體


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

青少年的成長階段,極為容易受到同儕之間的影響,在思考行為、衣著打扮、說話方式...等;而這個時候的青少年,不會特別的想與父母親去完成想做的事情,反而是比較想與同學完成,或是嘗試自己來,具有高度的好奇心、好勝心。青少年的思考是彈性的,具有複雜的問題解決能力;能夠預測及推想某一個假定情況或事件的後果,但並非所有的青少年在各方面都能表現出相同的認知能力,因此,此階段必須提供青少年有足夠的學習機會,以激發其潛能。


青少年容易形成一致的自我認同,在此階段可能會發生兩個危機:

一、過早的認同:青少年在沒有充分資訊和知識的情況下,過早地選擇認同的對象。

二、認同的混淆:未能結束此一發展階段---青少年依然無歸屬感與無方向感。(艾瑞克森,1959)

青少年的次文化

「次文化」其實並無任何負面的涵義,只是在於成人所發展的社會文化主流而言,是由美國都市社會學家Fischer所創,係指一群人具有許多相似之社會與個人背景,這些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互動的結果,漸漸產生一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此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與生活方式之統合,就稱為次文化。

青少年次文化的特色來:是一種社會變遷的新產物。處於社會過渡階段的青少年,一方面想從孩童時期成長,另一方面卻又無法迅速融入成人的社會,在這過程中,產生了特屬於自我的橫斷性文化。青少年與同儕之間的相處時間增加,同儕對於自我的認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而形成同齡同質的特殊文化。這樣的次文化是寄生於主流文化的次級文化,無法獨立存在。(張德聰,2003)

Sebald(1984)對青少年次文化提出八項重要內涵:

1.獨特之價值觀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2.特殊之暗語

3.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4.注重流行風尚

5.重視同儕歸屬

6.特定身份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7.同儕支持

8.滿足特殊需求

參考文獻

《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Paula Allen-Meares著;闕漢中譯,洪葉文化,1999

《青少年兒重福利析論---童顏、年少、主人翁!?》王建民、張瓊云著,洪葉文化,2004

《少年後期生活風格之研究-以高中職階段學生為例》行政院青少輔導委員會,民國94年

Helms,D,.&Turner,J.(1981).Exploring cbild bebavior. 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Rutter,M.(1984).REsilient children.Psycbology Today(March):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