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學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9 次修訂)
行 1: 行 1:
1
+
{{Version|2007/10/14|}}
完成度還很低,加油!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阿德勒曾與佛洛伊德合作過十年,後來因理念不合而拆夥,而後發展出以自卑感和創造性自我為中心的個體心理學,並且強調社會興趣。
+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會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會因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別心理學」。
  
==緒論==
+
4 如果我沒有記錯,你這裏的東西,是出自「自卑與超越」及「自卑與生活」兩書而已吧!而且沒什麼修改。
阿德勒早期是佛洛伊德的同事,但是後來他放棄佛洛伊德的基本論點,因為阿德勒相信佛洛伊德對於生物性與本能決定論的強調過於窄化。在很多理論層面,阿德勒是反對佛洛伊德的,但是他認同佛洛伊德的動力心理學。(1985,黃德祥)
+
沒見到文獻引用,有抄襲的嫌疑。
與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阿德勒組織了「自由心理分析學會」。一九一二年,他正式稱自己的思想體系為「個體心理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內容有了重大變化,他開始研究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合作精神,並提出了社會興趣的概念。(2001,劉泗)
+
沒有英文文獻、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統一,認為人類可以從整合與完整的觀點來了解。此種看法強調人們的行為有其目的,認為我們的未來方向遠比過去重要。我們是自己的主角與創造者,並以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目標。我們創造自己,而不是僅受到幼時經驗的塑造。(1996,李茂興)
+
==生活的意義==
==阿德勒的理論--成長模式(growth model)==
+
阿德勒對某種生活態度的解釋深信不疑,他的一舉一動含有他對這個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他斷言:「我就是這個樣子,而宇宙就是那種型態」,這就是他賦予自己的意義以及他賦予生命的意義。
強調責任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及在發現人生意義上之功能。阿德勒注重個體的再教育及社會的重新塑形。阿德勒是心理學主觀論證的先驅,強調行為的內在決定因素,對現實的主觀知覺、自我實現的努力追求等。(1985,黃德祥)
+
每個人的生命意義是多得不勝枚舉,每一種意義可能多少都有錯誤的成分,但沒有人有絕對正確的生命意義。所以的生命意義都在這兩極間端變化。
==主要概念==
+
*每個人都有三條聯繫,第一條是居住於這個貧瘠的星球上,無處可逃;第二條是我門並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我們活著必然要和自己四周的人發生關聯;第三條是人類有兩種性別。
*人格
+
*個人和團體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須顧及這件事:愛情及婚姻。這三種聯系構成三種問題:如何求得職業使我們在地球天然限制下得以生存;如何在同類中獲取地位能互助合坐並享有合作利益;如何調整我們本身去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和擴展,有賴於愛情生活」。
 +
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大致都可以歸納於:職業、社會和幸三個主要問題之下。「生活意義是─保護我自己以免受到傷害、把自己圈圍起來,避免和別人接觸。」因為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以至於他們在處理職業、友誼和性時不會去相信用合作的方式就可加以解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屬於個人的意義:他們以為沒有哪個人能從完成目標獲取利益,他們的興趣也只停留在自己身上,爭取的是一種虛假的個人優越感,只有他們自己成功才對他本身才有意義。
  
不論男女,人基本上是受社會趨力所激勵的。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社會決定論,非性決定論;強調行為是有目的與目標導向的。主張人格重心是意識,非潛意識。強調自我的決定,人是命運的主宰,非犧牲者。(1985,黃德祥)
+
==家庭的影響==
*生活型態
+
在對一個個體分析研究時,必須要了解他成長的環境,才能對個體做出判斷。
 +
家庭並非總是和社會理想融合的,我們經常發現有傳統的概念存在著。一個家庭中小孩子的生活方式在四、五歲之後就會固定了,並且無法直接被改變,父母親和小孩子在家裡那麼接近,前者為社會教育後者是很困難的,他們寧願為了自己來教育孩子,因此創造了一種會與小孩子後來生活相互衝突的傾向。正常的小孩子我們不必要去接觸他們,如果他們能自己完全發展並適應社會,我們最好不要壓抑他們,因為小孩子可以在有用的生活面尋求目標,以發展優越感。所有這些小孩子進學校時期內發生的優越感育自卑感的問題,在家庭生活必藏有其根源,在這時期內,小孩子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種思想:就是兒童通常不願意當最小的一個,他們不願意別人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不願意沒有自信,這樣反而促使兒童更努力去證明自己,對權力的渴求也更為突出,只有成為最好的,才能證明他們自己的能力。而另外一些最小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雖然也有戰勝對手的慾望,卻受限於兄姐的關係而缺乏自信跟行動力,如果超越自己的兄長最小的孩子就會躲避字的責任變得膽小懦弱,但他們的慾望還是沒有變小,所採取的手段便是努力從現實生活中抽身而出,希望從生活必要問題之外的活動滿足自己的慾望,最後,他們的能力始終沒得到有效的檢驗。
  
每個人皆有不同的生活型態,追求不同的目摽。這意味著每個人對本身所在環境的看法,及個人目標的本能行為和習慣的不同。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在人生前五年已定型。(1985,黃德祥)
+
==自卑感的分析==
*自卑感與補償作用
+
*一、自卑感的行成
 +
在兒童的內心中友兩股力量在作用著:一是被誇大、強化的「自卑感」,另一是努力對環境展現力量、「支配同伴」的目標。
 +
被大自然帶如脫油瓶的孩子,和年幼享有存在之歡欣的孩子,他們對生命和同類太不是截然不同的。在小孩子天生有不完整器官的情況下,心理情況就很重要了,他們在一般生活中顯得特別辛苦,往往讓他們對社會感逐漸消亡,他們對於如何去是應別人們沒有興趣,只會全神貫注的留意自己給帶來的印象,由於成瘦身體缺陷的負擔和對社會造成的經濟負擔,如果超過一個限度就會開始對世界有敵視的態度,要記住每個小孩在生命中所佔據的是次等的位置,倘若不是家中親人給予某一程度的社會感,他們是很難自己獨立生存。數不清的孩子經常害怕在被嘲笑的心情中長大,不可隨便嘲弄小孩,因為這對小孩在長大後是有很深的影響,也會轉化為習慣和舉動。
 +
*二、自卑感的另一面
 +
自卑感欠缺了不安決定的人生目標,爭取因人注目,使父母注意自己的願望從生命一開始就表現出來,在自卑感的影響下,希望被人承認的願望就表現出來,使自己能夠改變外在環境獲得承認,這就是自卑感存在好的一面。
  
阿德勒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個體試圖以補償克服無助感,發展一種可能成功的人生型態。(1985,黃德祥)
+
==強烈自卑感的徵象==
*力爭上游
+
一個人沒有耐性,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去等待去克服困難。每當我們看見一個人情緒不穩時,就可斷定說這些人具有強烈的自卑感,一個人若知道他可以克服困難,他就不會沒有耐性,有一類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動作和表達,所以寧可除其他人,也不願意面對新環境,寧願處在他可以感到安全的地方,在學校、生活、社會、婚姻...都一樣。在小小的地方裡總是希望可以達成什麼,達到優越感的目標,他們忘了若是要達成目標必須得要面對環境一切的狀況,要學會自己去面對任何事物,一個人需要一切社會聯繫和一般常識。人們常常自相矛盾,這種矛盾可以看成自卑感的表徵,有很多人都會出爾反爾─這是強烈的自卑感的表徵,必須要讓他們了解他們能夠面對困難並解決生命問題這是建立自信唯一方式也是治療自卑感唯一方式。
  
人以追求權利來克服自卑。在此階段,阿德勒並不以為我們在追求第一或支配他人。而是追求完美或增進本身的潛能,使可能達理想境界。(1985,黃德祥)
 
*兒童期的經驗
 
  
阿德勒相信,我們能創造自我對抗兒童期經驗塑造與決定的自我。且強調早期的經驗會導致產生有缺點的生活型態。(1985,黃德祥)
 
==心理治療歷程==
 
1.建立關係
 
  
與當事人建立社會平等的人際關係,藉由此指名其優點及能力鼓勵當事人,且相信只要願意,必能改變自己。當事人和治療師需要對治療目標有一致的期望。(2005,楊淑智)
+
==參考文獻==
2.蒐集資料
+
  
重點在於了解當事人。求診將被要求提供早年的記憶:阿德勒發現許多人都會記得足以增強其私人邏輯之信念及想法的往事。夢也會被拿來解析,因為夢常常含有私人邏輯的象徵意義。(2005,楊淑智)
 
3.給予洞察
 
  
治療師將組合當事人自我觀念、世界觀及無意識裡決定要如何度此生的假設。無論當事人口頭承認或一笑置之,治療師都可據此判斷他的假設正確與否。當事人需要洞察,治療師不會強給建議。治療師將協助當事人看清楚他目前的問題與生活模式是息息相關的。(2005,楊淑智)
 
4.鼓勵重新定位
 
  
治療師將引導、鼓勵當事人尋找方法改變自己。治療師將藉由指明當事人的優點,且相信他必能找到路往前走,加以鼓勵。每當錯誤的思想促使他走回頭路時,治療師有必要指正。阿德勒的療法很尊重個人,如果當事人願意,就可在就診初期主導諮商的方向,談他們想談的話題。(2005,楊淑智)
+
*自卑與生活。 阿德勒著  葉頌姿譯  志文出版社1995年3月
==個體心理學的影響==
+
*了解人性 。  阿德勒著  蔡美玲譯  遠流出版公司民97
==參考文獻==
+
*人性的解析。 阿德勒著  王亮譯    台灣實業文化2003年4月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李茂興 譯﹞﹝1996﹞。臺北市:揚智文化。
+
*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著  黃光國譯  志文出版社再版1992年7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2003﹞。'''人性的解析'''﹝初版﹞﹝王亮 譯﹞。臺北縣中和市:台灣實業文化。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2001﹞。'''超越自卑'''﹝第1版﹞﹝劉泗 譯﹞。台北縣新店市:百善書房。
+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黃德祥 譯﹞﹝1985﹞。臺北市:心理。
+
*'''諮商與心理治療導論'''[楊淑智 譯][2005,民94][初版]。台北市:洪葉文化。
+
*'''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朱玲億 林美薰 李立維 趙家琛 李島鳳 游淑瑜 周士雍 譯﹞﹝2000﹞﹝初版﹞。臺北市:心理。
+

於 2008年1月19日 (六) 08:39 的最新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會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會因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別心理學」。

4 如果我沒有記錯,你這裏的東西,是出自「自卑與超越」及「自卑與生活」兩書而已吧!而且沒什麼修改。
沒見到文獻引用,有抄襲的嫌疑。
沒有英文文獻、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

生活的意義

阿德勒對某種生活態度的解釋深信不疑,他的一舉一動含有他對這個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他斷言:「我就是這個樣子,而宇宙就是那種型態」,這就是他賦予自己的意義以及他賦予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的生命意義是多得不勝枚舉,每一種意義可能多少都有錯誤的成分,但沒有人有絕對正確的生命意義。所以的生命意義都在這兩極間端變化。

  • 每個人都有三條聯繫,第一條是居住於這個貧瘠的星球上,無處可逃;第二條是我門並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我們活著必然要和自己四周的人發生關聯;第三條是人類有兩種性別。
  • 個人和團體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須顧及這件事:愛情及婚姻。這三種聯系構成三種問題:如何求得職業使我們在地球天然限制下得以生存;如何在同類中獲取地位能互助合坐並享有合作利益;如何調整我們本身去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和擴展,有賴於愛情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大致都可以歸納於:職業、社會和幸三個主要問題之下。「生活意義是─保護我自己以免受到傷害、把自己圈圍起來,避免和別人接觸。」因為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以至於他們在處理職業、友誼和性時不會去相信用合作的方式就可加以解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屬於個人的意義:他們以為沒有哪個人能從完成目標獲取利益,他們的興趣也只停留在自己身上,爭取的是一種虛假的個人優越感,只有他們自己成功才對他本身才有意義。

家庭的影響

在對一個個體分析研究時,必須要了解他成長的環境,才能對個體做出判斷。 家庭並非總是和社會理想融合的,我們經常發現有傳統的概念存在著。一個家庭中小孩子的生活方式在四、五歲之後就會固定了,並且無法直接被改變,父母親和小孩子在家裡那麼接近,前者為社會教育後者是很困難的,他們寧願為了自己來教育孩子,因此創造了一種會與小孩子後來生活相互衝突的傾向。正常的小孩子我們不必要去接觸他們,如果他們能自己完全發展並適應社會,我們最好不要壓抑他們,因為小孩子可以在有用的生活面尋求目標,以發展優越感。所有這些小孩子進學校時期內發生的優越感育自卑感的問題,在家庭生活必藏有其根源,在這時期內,小孩子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種思想:就是兒童通常不願意當最小的一個,他們不願意別人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不願意沒有自信,這樣反而促使兒童更努力去證明自己,對權力的渴求也更為突出,只有成為最好的,才能證明他們自己的能力。而另外一些最小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雖然也有戰勝對手的慾望,卻受限於兄姐的關係而缺乏自信跟行動力,如果超越自己的兄長最小的孩子就會躲避字的責任變得膽小懦弱,但他們的慾望還是沒有變小,所採取的手段便是努力從現實生活中抽身而出,希望從生活必要問題之外的活動滿足自己的慾望,最後,他們的能力始終沒得到有效的檢驗。

自卑感的分析

  • 一、自卑感的行成

在兒童的內心中友兩股力量在作用著:一是被誇大、強化的「自卑感」,另一是努力對環境展現力量、「支配同伴」的目標。 被大自然帶如脫油瓶的孩子,和年幼享有存在之歡欣的孩子,他們對生命和同類太不是截然不同的。在小孩子天生有不完整器官的情況下,心理情況就很重要了,他們在一般生活中顯得特別辛苦,往往讓他們對社會感逐漸消亡,他們對於如何去是應別人們沒有興趣,只會全神貫注的留意自己給帶來的印象,由於成瘦身體缺陷的負擔和對社會造成的經濟負擔,如果超過一個限度就會開始對世界有敵視的態度,要記住每個小孩在生命中所佔據的是次等的位置,倘若不是家中親人給予某一程度的社會感,他們是很難自己獨立生存。數不清的孩子經常害怕在被嘲笑的心情中長大,不可隨便嘲弄小孩,因為這對小孩在長大後是有很深的影響,也會轉化為習慣和舉動。

  • 二、自卑感的另一面

自卑感欠缺了不安決定的人生目標,爭取因人注目,使父母注意自己的願望從生命一開始就表現出來,在自卑感的影響下,希望被人承認的願望就表現出來,使自己能夠改變外在環境獲得承認,這就是自卑感存在好的一面。

強烈自卑感的徵象

一個人沒有耐性,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去等待去克服困難。每當我們看見一個人情緒不穩時,就可斷定說這些人具有強烈的自卑感,一個人若知道他可以克服困難,他就不會沒有耐性,有一類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動作和表達,所以寧可除其他人,也不願意面對新環境,寧願處在他可以感到安全的地方,在學校、生活、社會、婚姻...都一樣。在小小的地方裡總是希望可以達成什麼,達到優越感的目標,他們忘了若是要達成目標必須得要面對環境一切的狀況,要學會自己去面對任何事物,一個人需要一切社會聯繫和一般常識。人們常常自相矛盾,這種矛盾可以看成自卑感的表徵,有很多人都會出爾反爾─這是強烈的自卑感的表徵,必須要讓他們了解他們能夠面對困難並解決生命問題這是建立自信唯一方式也是治療自卑感唯一方式。


參考文獻

  • 自卑與生活。 阿德勒著 葉頌姿譯 志文出版社1995年3月
  • 了解人性 。 阿德勒著 蔡美玲譯 遠流出版公司民97
  • 人性的解析。 阿德勒著 王亮譯 台灣實業文化2003年4月
  • 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著 黃光國譯 志文出版社再版199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