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學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Version|2007/10/14|}}
 
{{Version|2007/10/14|}}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
 +
*==定義==
 +
 +
----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會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會因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別心理學」。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會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會因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別心理學」。
  
  
 +
----
  
  
 +
*生活的意義
 +
 +
 +
*家庭的影響
 +
 +
 +
*自卑感與社會興趣
 +
 +
 +
 +
*強烈自卑感的徵象
 +
 +
 +
 +
*結語
  
  
行 26: 行 4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媒體:Example.ogg]]
+
 
 
自卑與生活
 
自卑與生活
 
了解人性
 
了解人性
 
人性的解析
 
人性的解析
 +
自卑與超越

於 2007年12月17日 (一) 16:14 的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 ==定義==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會慢慢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會因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別心理學」。




  • 生活的意義


  • 家庭的影響


  • 自卑感與社會興趣


  • 強烈自卑感的徵象


  • 結語










參考文獻

自卑與生活 了解人性 人性的解析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