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理論"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認知行為理論是由行為主義演進而成的,包括了有三項的特徵:1.解決問題與產生改變2.重視科學方法3.監視和控制行為的認知歷程.
+
認知行為理論是由認知和行為主義演進而成的,包括了有三項的特徵:1.解決問題與產生改變2.重視科學方法3.監視和控制行為的認知歷程.
  
 
==認知行為學派==
 
==認知行為學派==
  
認知行為學派(Cognitive-behavioral Theories)與行為學派所重視的改變行為有所不同,認知行為理論或是治療模式所採用的觀念和技術是採用於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行動治療(Action Therapy)、社會功能學派、任務中心治療法和一些根據認知模式的治療法,譬如說:理性情緒治療法(RET),而認知行為學派所注重的是一併改變思想和感受.
+
認知行為學派(Cognitive-behavioral Theories)與行為學派所重視的改變行為有所不同,認知行為理論或是治療模式所採用的觀念和技術是採用於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行動治療(Action Therapy)、社會功能學派、任務中心治療法和一些根據認知模式的治療法,譬如說:理性情緒治療法(RET),而認知行為學派所注重的是一併改變思想和感受.<br>
 +
治療觀念的發展過程中,要在治療中很明顯的分開認知和行為並不容易,認知和行為兩派學者便往新方向做結合,除了直接改變認知狀態外,也做行為的修正,便走向認知行為治療的途徑.<br>
 +
較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趨向認知行為治療的學者有Frankl Ellis和Beck.而行為治療學派趨向認知行為治療的學者有Bandura,Mechembaun,Lazarus等等.
  
 
==認知行為治療理論基礎==
 
==認知行為治療理論基礎==

於 2007年1月14日 (日) 05:54 的修訂

認知行為理論是由認知和行為主義演進而成的,包括了有三項的特徵:1.解決問題與產生改變2.重視科學方法3.監視和控制行為的認知歷程.

認知行為學派

認知行為學派(Cognitive-behavioral Theories)與行為學派所重視的改變行為有所不同,認知行為理論或是治療模式所採用的觀念和技術是採用於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行動治療(Action Therapy)、社會功能學派、任務中心治療法和一些根據認知模式的治療法,譬如說:理性情緒治療法(RET),而認知行為學派所注重的是一併改變思想和感受.
治療觀念的發展過程中,要在治療中很明顯的分開認知和行為並不容易,認知和行為兩派學者便往新方向做結合,除了直接改變認知狀態外,也做行為的修正,便走向認知行為治療的途徑.
較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趨向認知行為治療的學者有Frankl Ellis和Beck.而行為治療學派趨向認知行為治療的學者有Bandura,Mechembaun,Lazarus等等.

認知行為治療理論基礎

情緒、行為與認知

動機:心理學研究的是行為和心理歷程,包括個體外顯或內隱各種活動,而動機是促成個體從事活動的內在原因.例如生理心理上需求的匱乏、遺傳所決定的天生本能行為、外在的刺激而引起動機. 刺激:刺激會讓人產生反應和情緒,接著可能就產生了行為.

情緒障礙的認知模式

當個體有某種需求存在,心理上就呈現緊張而失去均衡的狀態,並由此緊張使個體產生驅力,此驅力再使個體引發行為動機,促進個體活動,以滿足其需求(林正文,2001).Beck認為情緒障礙的認知模式包含兩個層次: (1)淺層的負性自動想法:人會依據生活經驗,建立個人認知建構基礎,而使人傾向於選擇和思考模式一致的信息. (2)深層的功能失調性假設或基模:人的建構假設中,有些是極端消極的,因而表現出功能失調性態度.

認知行為治療

Aaron Beck的認知治療法

Donald Meichenbaum的認知行為治療法

參考文獻

林正文(民90)。認知行為治療-用歷史故事詮釋的一項嘗試。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