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社交訓練技巧步驟)
行 2: 行 2:
  
  
  1、請寫上參考資料的頁碼。2、你有按進度在進行作業,不錯,繼續加油!
+
  1、請寫上參考資料的頁碼。2、請用自己的話寫一次,否則會有操襲問題。
  3、請用自己的話寫一次,否則會有操襲問題。
+
 
 +
  2 角色扮演不只可以對案主做;完成度低,請加油。
 
   
 
   
 
==社工之於角色扮演==
 
==社工之於角色扮演==

於 2013年11月15日 (五) 11:31 的修訂

角色扮演指的是當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互動時,會因為身在不同的情境與背景之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培養社交技巧時,輔導員也會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建立假想的背景,培養案主在不同情境之下的經驗,建立案主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完整表達意思表示或無法建構良好溝通關係的缺陷。(謝秀芬,2010)


1、請寫上參考資料的頁碼。2、請用自己的話寫一次,否則會有操襲問題。
2 角色扮演不只可以對案主做;完成度低,請加油。

社工之於角色扮演

案主之於角色扮演

機構之於角色扮演

角色衝突

社交技巧訓練中的角色扮演

社交訓練技巧

  • 預防性社交技巧:為避免在社會上的不適應,並增強在社會上人際相處的技巧,我們會預先教導案主適當的社交技巧,以增進案主在社會中的社會功能。如亞斯伯格症的小孩,因為缺乏良好的情緒管理及人際溝通能力,家庭與學校通常會運用社會資源增加孩子的社交技巧,以穩定孩子的發展。
  • 補救性社交技巧:案主在社會或團體中,無法適應,也許是情緒的起伏不定或無法正常與人交往等,這時社工員或機構便會依案主的背景與問題的不同,進行社交技巧的訓練,協助案主。

社交訓練技巧步驟

  • 引導訓練動機並介紹訓練理由:使案主理解訓練的過程中將會認識的技巧,社會工作者也會用優劣分析案主在碰到這種情境時,可能會碰到的情況。
  • 解釋技巧的訓練步驟及重要性:使案主認識訓練的過程及在訓練過程後,技巧在各情境中的重要性
  • 設定欲扮演的情境:使案主投身到假想的情境當中,社會工作者可運用劇本或是情境的引導,帶領案主進入情境當中。
  • 從各觀點分析角色扮:分析在這個情境當中,角色扮演的成果,過程中可能有家人的參與,無論是團體或個人的訓練,社會工作者都會給予案主回饋,而社會工作者也可藉由與案主的討論,分析情境中的優劣成果,使案主更能請處理解技巧的訓練。
  • 社會工作者或觀察員進行示範:在某種情境之下,社會工作者可以自身為模範,或是請周遭的人一同參與,做情境中的技巧示範,並與案主一同討論情境中的回饋與反思。
  • 結合角色扮演的技巧及過程:社會工作者進行示範後,接著由案主自己做角色扮演,使案主藉由練習投入在情境當中。
  • 回饋角色扮演的成果:藉由上一步驟,給予案主回饋。
  • 將角色扮演的成果套用於真實生活:將訓練技巧的成果討用在案主的生活中,使案主習慣性的在某些情境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當案主能在情境當中扮演適當角色時,此技巧也算是大功告成。

結語

參考文獻

潘淑滿(民89)《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市:心理。
林萬億著(201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謝秀芬 (民91)《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5、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