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13年11月19日 (二) 02:48 由 SCU01116159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當個體面對刺激時必須採取因應行動,一方面會衡量自己應付情境的能力,以表現出適當行為,另一方面則會判斷這項行為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結果。(Bandura,1977)

可將已經找到的資料多翻閱,繼續加油!
1、請寫上參考資料的頁碼。

1 請加油

概念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1977年由心理學家Bandura所提出,在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中,提到個體的行為是由認知、行為與環境不斷地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個體行為不只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個體認知所影響,其中自我效能則是影響人類行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於自己是否能成功執行某種行為以達到特定結果的信念,是一種主觀判斷自己對於工作或表現得成功信念和信心程度,而此判斷會影響行為的選擇及決定個體在遇到困難時,所投入的心力多寡及時間長短。

測量評估

影響因素

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個體憑藉著過去的經驗累積而形成自我效能感,成功的經驗能為個體建立較高的自我效能,反之則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個人的成就表現是影響自我效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當個體透過不斷的成功經驗可以強化其自我效能,在偶爾遇到失敗時也不會影響此效能之維持。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人們並非把直接經驗當作唯一的自我效能來源,也可以透過替代性之學習而來,藉由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及其結果產生類推到己身的效果。主要的模仿對象為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若模仿對象的行為能帶給個人正向的鼓勵,則個體的自我效能將得以提升,反之則可能會降低。一般而言,個體會尋找與自己情境相似的對象,並且觀察別人執行的方式與結果,藉此建立自己的信心。如果模仿對象的條件、背景及情境與自己越相近,其成功之經驗更能說服自己,進而增強自我效能。

言語勸說(Verbal Persuasion)

言語及口頭勸說是簡單且快速並為最常使用於影響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個體透過他人之正面或負面之評論,而對自我效能之高低產生增加或減少的效果,個體亦會依據對他人之信任程度來判定他人對自己意見的認同及能力肯定的看法。然而,由於言語勸說無法提供個體對於經驗之真實感受,因此經由此種方式所引發的自我效能與預期相對較微弱。

生理激勵(physiological arousal)

功能

參考文獻

楊于婷(民101)。自我效能與壓力相關疲勞:直接心理生理反應路徑與間接因應行為路徑的影響(碩士)。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p12-14

石宜明(民99)。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對學習動機之影響─以台中市國際關公旅館全職從業人員為例(碩士)。p8-15

何立偉(民98)。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自我效能對創業意圖之影響(碩士)。p16-19

黃友明(民98)。自我效能與先驗知識對創業警覺性之影響(碩士)。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