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12月23日 (日) 18:23 由 CYUT9629018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又稱為心理分析,是指以有系統的理論以及學說,來分析以及研究人類精神狀態、心靈、夢境、歇斯底里以及淺意識的訊息。
在分析其中找出透露的狀態以及意識[1],進一步提供精確的解析以及合適的因應方案;
精神分析主要應用於精神官能症以及心裡諮商,使用專業角度分析精神意識以及研究心智發展,賦予適合的理論,
綜融目的為導正不良的精神狀態以及促進對身心狀況的了解。
(劉燁,200;丁天編,普天p.6;)



3 你這種寫法會超過十頁,而且分數還是不高。
思考一下,內容要放那些東西較為合適。    
        我會持續閱讀相關書目,盡力作整體大翻修改進,謝謝建議。

精神分析的發展

初創時期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是由西格蒙特‧佛洛伊德[2]所提出的,提倡人類意識下面被壓抑的淺意識問題,這種種的問題應該要以催眠以及雙方對話方式,來進行淺意識的解析,找出問題並且解決問題。進而瞭解到人類的心裡問題,是由於性不滿足以及創傷的壓抑所造成的。 <丁天編,1976>

萌芽以及巔峰時期

因此,佛氏1900年發表了『夢的解析』一書,認為人類壓抑的意識會隨著夢透露一些訊息, 此書已被讚為佛氏最偉大的一本著作。而隨著書受到世人的肯定,精神分析發展逐漸蓬勃起來。 佛氏與維也納當地以及世界各地前來支持學者,共同成立精神分析討論小組, 他們用小組的方式,定期於佛氏書房舉辦研究會談。 與會其中著名的學者如:榮格、Alfred Adler,而在佛氏以及其他支持學者的努力, 精神分析終於正式於維也納成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有組織的進行精神分析的研究, 這個發展正式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地位。<丁天編1976,高宣揚>

分裂時期

但,精神分析學會不久之後,發出了許多不同的創新聲音以及反對意見,如Alfred Adler、容格等人, 因無法接受下去佛洛伊德,一切完全以童年時期的性,為出發點的理論,因此離開, 獨立發展了他們各自的學派和理論, (最後各自成立了學派以及理論如:容格學派,阿德勒學派; 如榮格發展了以原型理論(Theory of Archetype)為基礎的精神分析分支理論) 精神分析開始告以分裂,最後佛洛依德的學說由佛氏的么女安娜佛洛伊德所繼承。 (而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容格指控佛洛伊德,將伊底帕斯中的子仇父的情節帶入兩人的關係。)<丁天編>

現代發展時期

目前世界各地皆成立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以後現代佛洛伊德最為焦點,而目前分為六大精神分析學派。

  • 1佛洛伊德學派(正宗派)
  • 2榮格派
  • 3Alfred Adler派
  • 4康甫派
  • 5烈浮斯派
  • 6普靈斯派

目前朝此六大方向繼續精神分析的理論以及實踐。(以上:廖舜茹,民89;孟祥森,民80)

精神分析的治療方法

  • 煙囪掃除法
  • 催眠術
  • 精神集中法

(以上:劉燁, 2005)

精神分析的理論與實踐

理論

  • 夢的解析:夢的解析他的任務為分析夢,認為夢的形成是因為壓抑,因此夢需要解析,找出壓抑的訊息,進而了解所壓抑的一些過往,以及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面對。
  • 防衛機制:意思為人類在遇到外在環境的刺激,或是快要發生傷害時,人本身會使用一些有形的舉動,或是無形的心理逃避─就是防衛,讓自己不要受到傷害。
  • 意識三論:意識(conscious)、淺意識(un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

意識:簡略來說是『人的感覺』如:知覺、思考、記憶,用這些感覺來面對周遭環境的變化。
淺意識:簡略來說就是『人所壓抑的意識』人活著有很多的恐懼、害怕的事件,當我們的意識選擇壓抑、逃避, 那就是淺意識的化身。附註一提:潛意識是精神分析重要概念。
前意識:為淺意識以及意識的溝通橋樑,意思是淺意識在走到意識之前,會先經過前意識。

  • 人格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 id :是人類最原始的人格。主要的意思為,滿足自己的一些基本欲望─如:性滿足、逃避傷害、躲開危險。
自我 ego:是人類的基本慾望(就是本我)沒有辦法被滿足時,為了要滿足,所發展出來的一個人格。
超我 superego:超我是人的文明中,由於社會的約束以及制度,所產生的一種獨特人格。
如:我要考試優良以獲得獎勵,我要認真寫報告來避免懲罰

  • 感情轉移與反轉移[3]:是指在精神分析中,被分析者將治療者,當作一個投射於童年、重要事件的相同人士,並且將那時候經歷的經驗、情感投注在分析者分上,即為感情轉移。而反之治療者將自我的感受反投射於被分析者者,則為反轉移。
  • 伊底帕斯情節:源自於希臘神話,沙弗客里斯所編寫的[伊底帕斯王],關於弒父娶母的故事。

意思即為"戀母情結",簡單一句化歸納的來說即是─『仇恨父親,愛上母親。』
主張人在幼兒的時期性欲對象為母親。依戀、接受母親的擁抱以及撫愛,同時又對父親存在著忌妒以及敵意的現象。

  • 歇斯底里研究:歇斯底里(hysteria),此名稱在希臘話中叫做「子宮」,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歇斯底里症是因為於女人的子宮移動。 以前的人們,認為只有女性才會產生歇斯底里,
但歇斯底里其實是因為許多壓抑、刺激產生的,與子宮無關。
而歇斯底里的研究,證實男女皆可能發生以及罹患。
歇斯底里的研究著重以催眠以及諮商作為輔助,瞭解發病緣由找出治療方案。
(以上參考: Anthony Bateman,1997;許意淳,民84;丁天編,民65;劉燁 2005,福島章 2001)

實踐

  • 訪談衡量:精神分析的實踐很重要的地方在於,精神分析師用訪談,來看案主所可以接受的介入的分析程度,

來判定案主在這場精神分析的治療中可不可以得到實質的正面幫助,也幫助案主了解精神分析的過程, 也為分析師以及案主之間,建立一種中立性、客觀的觀點。

  • 治療關係:此觀點為注重在每一個個案都有適合當中的治療模式,注重雙方之間的配合度。
  • 臨床上實踐的難題:分析師在進行精神分析中過程中,需注意說話的時機、沉默時機,注意對話的進行,

謹慎的掌握可能發生的狀況,運用長年累積的治療經驗,來解決精神分析於臨床實踐上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劉燁 2005,土居健郎 )

精神分析的貢獻

  • 他幫助了,許多精神疾病上的精密的分類,如精神官能症下的焦慮症、恐慌症、精神分裂(參考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第231頁)
  • 他破除,只有女人因為有其子宮有歇斯底里的希臘神話錯誤迷思。(參考福島章 ,2001,熊哲宏2000年))
  • 以及對於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等心理問題,精神分析理論對於心身心疾病的詮釋以及建議,可讓個案案主可更精準的了解疾病成因以及發病由來,(劉燁 ,文揚 )
  • 夢的解析,幫助了人類更了解內心所壓抑的淺意識、所要透露的線索,來理解失常以及異常行為發生的原因。

(福島章 ,2001)

  • 另外精神分析所帶來的種種觀點,除了分析人類性的真實面貌(儘管創始者佛洛伊德被冠上泛性論者的俗名),

也對文學、藝術、文化、經濟的研究諸多廣大範圍皆造成許多影響,舉例來說如:經濟學者馬克思的唯物主義[4]、相對論愛因斯坦[5] 延伸諸多理論的提倡以及應用,也對現代精神科學以及情緒病的實踐解決方案貢獻良多。 (佛洛姆 水牛,福島章 )

結論

  • 精神分析發展至今,裡頭的知識、治療法、理論、臨床實踐、以及研究方法,

給予我們明確的分析概念,讓人類更了解人性以及人格的發展,並且讓找尋如何能夠更健康、更好。 (丁天編(1976年)佛洛依德心理分析P 107~113)

  • 能超脫出醫學以及心理學的理論領域,觀察自己、看看自己,

意思就是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自我判斷"。(佛洛伊德心理哲學的智慧 劉燁 2005文揚P170~176)

文獻資源、網際連結

中文文獻、中文網路連結

  • 熊哲宏 (2000年) 心靈深處的王國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 [貓頭鷹]
    • 精神分析術 學習人際關係自我的成長 土居健郎民 74 <開朗>
  • 當代精神分析 理論與實踐 Anthony Bateman Jeremy Holmes 合著 民86
  • 佛洛伊德心理哲學的智慧 劉燁 2005文揚
  • 佛洛伊德主義 高宣揚 民˙82 遠流
  • 進入精神分析的世界 高宣揚 民76 洞察
  • 約瑟夫、Joseph Rosner(1996年) 精神分析入門。[新潮文庫]
  • 佛洛伊德 (Freud, Sigmund) 著 精神分析引論 [新潮世界文庫]
  • Janet Sayers (2001年) 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 [心靈工坊]

http://www.psychoanalysis.org.tw/web/ 台灣精神分析學會

英文文獻、英文網際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