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1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42 次修訂)
行 1: 行 1:
 +
{{Version|2007/10/14|}}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又稱為'''[http://en.wikipedia.org/wiki/Psychoanalysis 心理分析]''',昰一門治療精神病患者的專業治療法。精神分析由治療師、病人所構成雙向關係,對病患施予進行(例如:催眠、壓額放鬆)內心世界探索(例如:回憶壓抑創傷、夢境描述),了解造成負面舉動的病徵,進而找出合適治療方法來治療,所形成的一門分析者與被分析者的專業精神治療方法。<BR>(丁天編,1976:P-6;施琪嘉、曾奇峰,2007:P-8; American's Wikipedia,2007)
 +
3 你這種寫法會超過十頁,而且分數還是不高。
 +
思考一下,內容要放那些東西較為合適。   
  
 +
4 建議在理論介紹的部份,可以多敘述些。
 +
參考文獻要寫出版地。
 +
=='''精神分析的發展'''==
 +
===初創時期===
 +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由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9B%E6%B4%9B%E4%BC%8A%E5%BE%B7&variant=zh-tw  Sigmund Freud]所提出來的,他認為人類在表面意識下,所壓抑起來的淺意識,那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應該要採用催眠以及雙向的諮商,來進行淺意識解析,找出壓抑的問題並解決問題。並且研究後認為,人類心裡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性不滿足以及創傷的壓抑所造成的。<br>(廖舜茹,2001;鄭泰安,1996;Taiwan's wikipedia,2006)
 +
===萌芽以及巔峰時期===
 +
因此,佛洛伊德在1900年那年發表了『夢的解析』,基本的意思是:他認為人"壓抑而生"的"淺意識",一定會隨著"作夢"捎來一些"暗示訊息"。而隨著書受到社會人民的肯定,精神分析的發展也逐漸的壯大。佛氏和維也納當地的學者,以及世界各地前來支持這派理論的學者,共同成立了精神分析討論會,他們定期在佛氏的小書房舉辦研究、討論、會談。與會參加的著名學者有:榮格、Alfred Adler,而之後精神分析終於在維也納盛大的成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正式奠定了精神分析地位。
 +
(丁天編,1976;廖舜茹,2001;鄭泰安,1996)
 +
===分裂時期===
 +
但,精神分析學會不久之後,發出了許多不同創新的聲音以及反對的意見,如Alfred Adler、容格等等的學者,
 +
因無法接受下去佛洛伊德一切完全以童年時期的性以及創傷、人格於幼兒時期定型為出發點的理論,批評他是泛性論者,
 +
因此離開,獨立發展了他們各自的學派和理論,(最後各自成立了學派以及理論如:容格學派,阿德勒學派;而著名的事件,是容格指控佛洛伊德將伊底帕斯中的子仇父的情節,帶入兩人的關係。最後佛洛依德的學說由佛氏的么女安娜‧佛洛伊德來繼承父親遺志,精神分析的理論分歧發展的導向,正式的成為無可避免形成的一切定局,接下來介紹分裂過後的各大學派。
 +
(丁天編,1976;廖舜茹,2001)
 +
===現代發展時期===
 +
目前世界各地皆成立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以後現代佛洛伊德最為焦點,而目前分為六大精神分析學派。
 +
*佛洛伊德學派(以此為正宗派)
 +
*榮格派(又名為致理許學派)
 +
*阿德勒學派(又名為個性心理學派)
 +
*康甫派(又名為神經自動說派)
 +
*烈浮斯派(又名為神經層次說派)
 +
*普靈斯派(又名為潛伏的心意派)
 +
目前朝此六大學派的發展,繼續精神分析的理論以及實踐。(學派分類完整參考,丁天編1976:第一章-精神分析學由來與性質:P-5)
 +
=='''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論'''==
 +
*夢的解析:夢的解析任務為分析夢,認為夢形成是因為壓抑,因此夢需要解析找出壓抑的訊息,進而了解所壓抑的一些過往所造成影響。<br>(熊哲宏,2000;林玉華、樊雪梅,1997)
 +
*[http://www.casehsu.org/mediawiki/index.php/%E9%98%B2%E8%A1%9B%E6%A9%9F%E5%88%B6  防衛機制]:意思為人類在遇到外在環境的刺激,或是即將快要發生傷害時,人類的本身會使用一些有形的自保狀態的舉動,或是無形的心理逃避心態─內外綜合而言就是防衛,讓自己不要受到傷害,就是防衛機制。(高宣揚,1987;林玉華、樊雪梅,1997)
 +
*意識三論:意識(conscious)、淺意識(un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BR>
 +
**意  識:簡單的說,就是人類所能夠感覺的一切。如:溫冷、思考、記憶、反射,功能是用這些感覺,來面對周遭環境的一切的變化。<BR>
 +
**淺意識:簡單的說,就是人類因為逃避導致的、或是不自覺的藏起導致的、所壓抑的意識。人類活著會遇到很多的恐懼、害怕、開心、狂喜的事件,但是當我們的意識那時候選擇壓抑、逃避當下的時候,那就是淺意識的造成,那就是淺意識的化身。
 +
**前意識:簡單的說,前意識昰淺意識以及意識的溝通橋樑,意思是淺意識在走到意識之前,會先經過前意識。<br>
 +
(高宣揚,1987;丁天編,1976;Freud, Sigmund,1989)
 +
*人格組成:(本我、自我、超我):<BR>
 +
**本我 id :以消化過後的定義而論,本我就是呼應自己最原始的欲望,並且本能的來索求。本我是人類最原始的人格。主要的意思為,滿足自己的一些基本欲望─舉例:如:性滿足、溫暖、找東西吃而滿足肚子餓、逃避可能的傷害、躲開危險。<br>
 +
**自我 ego:基本上來說,自我是當一個人類的很多基本的原始慾望(就是本我)沒有辦法滿足的時候,為了要幫忙滿足本我一切,所間接發展出來的一個人格,就是自我。舉例:如:當我沒有辦法穿著溫暖時,我會設法"打工或是跟父母要錢",來"用這些金錢添置衣物"來"滿足身體需要的禦寒"。
 +
**超我 superego:基本上來說,超我是人類文明下的產物。如:羞恥心態、道德感覺,社會一切的法則、所構成的一種獨特心靈狀態。以這樣的觀點,舉例,如:我要"以認真的態度寫報告"來"避免被當所可能發生的痛苦恥辱"。
 +
(丁天編,1976;劉燁,2005;廖舜茹,2001)
 +
*[http://www.casehsu.org/mediawiki/index.php/%E6%83%85%E6%84%9F%E8%BD%89%E7%A7%BB%E8%88%87%E6%83%85%E6%84%9F%E5%8F%8D%E8%BD%89%E7%A7%BB 感情轉移與感情反轉移]:是指在精神分析中,被分析者將治療者,當作一個投射於童年、重要事件的相同人士,並且將那時候經歷的經驗、情感莫名投射、放在分析者分上,即為感情轉移。而反過來說,治療者將自我的感受反投射於被分析者者,就是情感的反轉移。)
 +
(劉燁,2005;廖舜茹,2001)
 +
*伊底帕斯情節:源自於希臘神話,關於弒父娶母的故事。意思即為戀母情結,簡單一句化歸納的來說即是─『我討厭父親,我愛上了母親。』情節支持人類在幼兒的時期性欲對象為母親,並且仇恨父親,產生了閹割情節。依戀、喜愛媽媽的撫慰以及關懷,同時又對爸爸存在著忌妒(怕媽媽被搶走)的情節。(廖舜茹,2001;高宣揚,1987)
 +
*歇斯底里研究:歇斯底里(hysteria),此名稱在希臘話中叫做「子宮」,以前的社會醫學不很發達,人錯誤的認定只有女性才會產生歇斯底里因為只有女生有子宮,但目前研究讓我們知道,歇斯底里其實是因為許多壓抑、刺激產生,其實與子宮的存在無關。歇斯底里的醫學研究證實男女皆可能發生以及罹患。歇斯底里的研究著重以催眠以及諮商作為輔助,瞭解發病緣由找出治療方案。<br>(丁天編,1976;劉燁,2005;廖舜茹,2001)
  
==歷史舞臺與簡介==
+
=='''精神分析的正面貢獻'''==
 +
無可否認的,精神分析對於現在的精神科醫學界的諸多精神疾病上的精密分類作了一個重大改革貢獻,關於詳細的命名以及解釋,如精神官能症下的焦慮症、恐慌症、精神分裂(林玉華、樊雪梅,1997:P-231),以及對於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等心理問題,詮釋以及建議,讓病人可更精準了解身心疾病的來源原因以及適合的治療方法。(高宣揚1987,P-21)另外對現在精神醫學正向貢獻付出很大,更破除古代的歇斯底里的不正確觀念,以及身心疾病上治療的建議以及方法的提倡,化解了不少無助的案例以及所造成的困擾,另外淺意識以及夢境的線索提倡,也對壓抑所造成的人類行為異常研究有個好的追根究底,另外精神分析除了對醫學界、心理學借有所貢獻外,他對於文學、藝術、文化、哲學方面的影響也很大,如馬克思的的[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AC%E5%85%8B%E6%80%9D&variant=zh-tw 唯物主義]。(高宣揚,1987;林玉華、樊雪梅,1997;丁天編,1976)
 +
=='''精神分析的負面批評'''==
 +
精神分析的批評首要他以科學式的角度分析卻出現了哲學式的爭論,令世人抱持懷疑精神分析的屬性為哲學或是科學的迷霧,
 +
另外女權運動的相關人士也批評,女性在精神分析當下所受到的治療者不禮貌以及治療上的隱私權破壞、嚴重的治療者權威上的濫用。而最核心重大的批評─則是對於創始者佛洛伊德整體道德上的質疑。完整的批評延伸至精神分析的所有方面,如只以夢境的解析以及人格的分析即完整判斷幼年時的創傷經驗移轉至成年,卻未考慮其他相關成長中的負面影響,
 +
其中有淪為自欺欺人的的失去中肯,另外佛洛伊德的氣度以及創造力也備受世人的質疑,如安倫伯格說:『佛洛伊德先生的觀點有著非常明顯的自我、對他人責備、只帶有少許褒獎。』(此句話完整引用自,施琪嘉、曾奇峰,2007:p-135)甚至否定了佛氏根本不是一位真正的心理學家,而批評泛性論以及窄小至以幼童性慾為一切起點的標籤,更是讓精神分析到達了被否定的批評巔峰。
 +
(Freud Sigmund,1989;劉燁,2005;施琪嘉、曾奇峰,2007:P123-154;丁天編,1976:P97-104)
 +
=='''文獻資源、網際連結'''==
 +
===中文文獻參考、中文網路連結===
 +
*熊哲宏 (2000)。'''心靈深處的王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貓頭鷹出版社。<br>
 +
*丁天編 (1976)。'''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普天文庫出版公司。<br>
 +
*高宣揚 (1993)。'''佛洛伊德主義'''                        。遠流出版社。<br>
 +
*高宣揚 (1987)。'''進入精神分析的世界'''                。洞察書局。<br>
 +
*劉燁    (2005)。'''佛洛伊德心理哲學的智慧'''              。文揚文化事業。<br>
 +
*廖舜茹 (2001)。'''漫畫佛洛伊德,潛意識和夢境解析'''。台灣先智出版公司。
 +
*鄭泰安(1996)。'''精神分析入門'''。新潮文庫出版社。<br>
 +
*施琪嘉、曾奇峰(2007)。'''精神分析導論'''。五南出版社。<br>
 +
*林玉華、樊雪梅(1997)。'''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五南出版社。<br>
  
  佛洛伊德原是維也納的一名開業醫師,他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原是用來診療精神官能症病人的,但卻與文學藝術結了不解之緣,我們可以斷言,在所有心理學派中,沒有一個學派能像精神分析學派對文學藝術造成今日有目共睹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精神分析學說在文學藝術界所遭受的誤解,去其原來面目甚遠,也是有目共睹、廣泛而深遠的。
+
===英文文獻、英文網際連結===
  
+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1989)。 from Freud Sigmund,Retrieve December 03, 2007 。(W W Norton & Co Inc。)
  佛洛伊德在一九○○年出版他的經典著作《夢的解析》一書,而他橫跨兩個世紀的一生(1856-1939)也約略以一九○○年為分水嶺,這個時候的歐洲,正是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火拼的舞臺,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說,精神分析學說乃是十九世紀浪漫文學達於巔峰時的產物,但同時亦含有濃厚的理性實證主義色彩,而它的確也是如此。這種雙重性,使得觀者「橫看成嶺側成峰」,各取所需,是造成它飽受誤解的原因之一。
+
*American's Wikipedia.(2007)。 Psycho-Analysis. Retrieve December 01,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Psychoanalysis
 
+
  這個學派開創了精神醫療的新紀元,亦開創了心理治療的模式,其宗師即頂頂大名的佛洛依德(Freud),其對人類的影響之大,除了臨床界之外,不論的文學、藝術等都無法避免所受到的衝擊。雖其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後來受到相當大的非難及抨擊,但亦不能抹滅其對心理學的貢獻,後來發展出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客體關係理論,亦在心理治療上樹立了另一個典範。
+
 
+
 
+
 
+
==佛洛伊德人格理論三系統==
+
 
+
(1)意識系統
+
 
+
(2)下意識系統
+
 
+
(3)無意言系統
+
 
+
==人格結構==
+
 
+
(1)本我(Id)
+
 
+
(2)自我(Ego)
+
 
+
(3)超我(Super ego)
+
 
+
+
 
+
==歷史舞臺與簡介==
+
 
+
  佛洛伊德原是維也納的一名開業醫師,他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原是用來診療精神官能症病人的,但卻與文學藝術結了不解之緣,我們可以斷言,在所有心理學派中,沒有一個學派能像精神分析學派對文學藝術造成今日有目共睹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精神分析學說在文學藝術界所遭受的誤解,去其原來面目甚遠,也是有目共睹、廣泛而深遠的。
+
  
+
  佛洛伊德在一九○○年出版他的經典著作《夢的解析》一書,而他橫跨兩個世紀的一生(1856-1939)也約略以一九○○年為分水嶺,這個時候的歐洲,正是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火拼的舞臺,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說,精神分析學說乃是十九世紀浪漫文學達於巔峰時的產物,但同時亦含有濃厚的理性實證主義色彩,而它的確也是如此。這種雙重性,使得觀者「橫看成嶺側成峰」,各取所需,是造成它飽受誤解的原因之一。
+
 
+
  這個學派開創了精神醫療的新紀元,亦開創了心理治療的模式,其宗師即頂頂大名的佛洛依德(Freud),其對人類的影響之大,除了臨床界之外,不論的文學、藝術等都無法避免所受到的衝擊。雖其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後來受到相當大的非難及抨擊,但亦不能抹滅其對心理學的貢獻,後來發展出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客體關係理論,亦在心理治療上樹立了另一個典範。
+
 
+
 
+
 
+
==佛洛伊德人格理論三系統==
+
 
+
(1)意識系統
+
 
+
(2)下意識系統
+
 
+
(3)無意言系統
+
 
+
==人格結構==
+
 
+
(1)本我(Id)
+
 
+
(2)自我(Ego)
+
 
+
(3)超我(Super ego)
+
 
+
 
+
==防衛機制==
+
 
+
Frerd認為,個體如果沒有順利走完某一性心理發展階段(停滯現象)或是退回到較早的階段(退化現象),這是代表著自我在努力解決本我與超我之間強烈的衝突而表現出來的方式。防衛機制是自我用來保護個體,以免被自己無法接受的想法(來自於超我)及衝動(來自於本我)所驚嚇或傷害的一種保護方式。除了滯留與退化外,還有八種也是主要的防衛機制:
+
 
+
(1)否認(denial)
+
 
+
(2)壓抑(repression)
+
 
+
(3)投射(projection)
+
 
+
(4)轉移(displacement)
+
 
+
(5)昇華(sublimation)
+
 
+
(6)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
 
+
(7)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
 
+
(8)認同(idenrification)
+
 
+
==夢的解析==
+
 
+
為什麼我們會作夢呢? 在Freud的觀點中他認為,夢是通往無意識的重要路徑,夢是被壓抑的慾望流洩的少數窗口之一,以偽裝的方式呈現。
+
 
+
==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階段==
+
 
+
(1)口腔期(0~2歲)
+
 
+
(2)口慾期
+
 
+
(3)口慾施虐期
+
 
+
(4)肛門期(2~4歲)
+
 
+
(5)肛門保留期
+
 
+
(6)肛門排出期
+
 
+
(7)性器期(4歲~童年中期)
+
 
+
(8)潛伏期(童中年期)
+
 
+
(9)性徵期(青春期至成人)
+
 
+
 
+
==分析治療法==
+
 
+
(1)催眠治療
+
 
+
(2)自由聯想治療
+
 
+
(3)疏泄治療
+
 
+
(4)自我防衛治療
+
 
+
(5)社會心理發展期
+
 
+
(6)治療關係
+
 
+
 
+
==文獻==
+
 
+
(1)【佛洛依德之精神分析論】        佛洛依德 著        霍克(旭昇代理)出版
+
 
+
(2)【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      杜聲鋒 著          遠流出版
+
 
+
(3)【精神分析引論】                佛洛依德 著        Portico出版 
+
 
+
(4)【佛洛依德-精神分析之父】        麥可雅各 著        生命潛能出版
+
 
+
(5)【精神分析入門】                  約瑟夫.洛斯奈 著  志文出版
+
 
+
==防衛機制==
+
 
+
Frerd認為,個體如果沒有順利走完某一性心理發展階段(停滯現象)或是退回到較早的階段(退化現象),這是代表著自我在努力解決本我與超我之間強烈的衝突而表現出來的方式。防衛機制是自我用來保護個體,以免被自己無法接受的想法(來自於超我)及衝動(來自於本我)所驚嚇或傷害的一種保護方式。除了滯留與退化外,還有八種也是主要的防衛機制:
+
 
+
(1)否認(denial)
+
 
+
(2)壓抑(repression)
+
 
+
(3)投射(projection)
+
 
+
(4)轉移(displacement)
+
 
+
(5)昇華(sublimation)
+
 
+
(6)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
 
+
(7)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
 
+
(8)認同(idenrification)
+
 
+
==夢的解析==
+
 
+
為什麼我們會作夢呢? 在Freud的觀點中他認為,夢是通往無意識的重要路徑,夢是被壓抑的慾望流洩的少數窗口之一,以偽裝的方式呈現。
+
 
+
==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階段==
+
 
+
(1)口腔期(0~2歲)
+
 
+
(2)口慾期
+
 
+
(3)口慾施虐期
+
 
+
(4)肛門期(2~4歲)
+
 
+
(5)肛門保留期
+
 
+
(6)肛門排出期
+
 
+
(7)性器期(4歲~童年中期)
+
 
+
(8)潛伏期(童中年期)
+
 
+
(9)性徵期(青春期至成人)
+
 
+
 
+
==分析治療法==
+
 
+
(1)催眠治療
+
 
+
(2)自由聯想治療
+
 
+
(3)疏泄治療
+
 
+
(4)自我防衛治療
+
 
+
(5)社會心理發展期
+
 
+
(6)治療關係
+
 
+
 
+
==文獻==
+
 
+
(1)【佛洛依德之精神分析論】        佛洛依德 著        霍克(旭昇代理)出版
+
 
+
(2)【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      杜聲鋒 著          遠流出版
+
 
+
(3)【精神分析引論】                佛洛依德 著        Portico出版 
+
 
+
(4)【佛洛依德-精神分析之父】        麥可雅各 著        生命潛能出版
+
 
+
(5)【精神分析入門】                  約瑟夫.洛斯奈 著  志文出版
+

於 2008年1月19日 (六) 03:12 的最新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又稱為心理分析,昰一門治療精神病患者的專業治療法。精神分析由治療師、病人所構成雙向關係,對病患施予進行(例如:催眠、壓額放鬆)內心世界探索(例如:回憶壓抑創傷、夢境描述),了解造成負面舉動的病徵,進而找出合適治療方法來治療,所形成的一門分析者與被分析者的專業精神治療方法。
(丁天編,1976:P-6;施琪嘉、曾奇峰,2007:P-8; American's Wikipedia,2007)

3 你這種寫法會超過十頁,而且分數還是不高。
思考一下,內容要放那些東西較為合適。    
4 建議在理論介紹的部份,可以多敘述些。
參考文獻要寫出版地。

精神分析的發展

初創時期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由 Sigmund Freud所提出來的,他認為人類在表面意識下,所壓抑起來的淺意識,那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應該要採用催眠以及雙向的諮商,來進行淺意識解析,找出壓抑的問題並解決問題。並且研究後認為,人類心裡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性不滿足以及創傷的壓抑所造成的。
(廖舜茹,2001;鄭泰安,1996;Taiwan's wikipedia,2006)

萌芽以及巔峰時期

因此,佛洛伊德在1900年那年發表了『夢的解析』,基本的意思是:他認為人"壓抑而生"的"淺意識",一定會隨著"作夢"捎來一些"暗示訊息"。而隨著書受到社會人民的肯定,精神分析的發展也逐漸的壯大。佛氏和維也納當地的學者,以及世界各地前來支持這派理論的學者,共同成立了精神分析討論會,他們定期在佛氏的小書房舉辦研究、討論、會談。與會參加的著名學者有:榮格、Alfred Adler,而之後精神分析終於在維也納盛大的成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正式奠定了精神分析地位。 (丁天編,1976;廖舜茹,2001;鄭泰安,1996)

分裂時期

但,精神分析學會不久之後,發出了許多不同創新的聲音以及反對的意見,如Alfred Adler、容格等等的學者, 因無法接受下去佛洛伊德一切完全以童年時期的性以及創傷、人格於幼兒時期定型為出發點的理論,批評他是泛性論者, 因此離開,獨立發展了他們各自的學派和理論,(最後各自成立了學派以及理論如:容格學派,阿德勒學派;而著名的事件,是容格指控佛洛伊德將伊底帕斯中的子仇父的情節,帶入兩人的關係。最後佛洛依德的學說由佛氏的么女安娜‧佛洛伊德來繼承父親遺志,精神分析的理論分歧發展的導向,正式的成為無可避免形成的一切定局,接下來介紹分裂過後的各大學派。 (丁天編,1976;廖舜茹,2001)

現代發展時期

目前世界各地皆成立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以後現代佛洛伊德最為焦點,而目前分為六大精神分析學派。

  • 佛洛伊德學派(以此為正宗派)
  • 榮格派(又名為致理許學派)
  • 阿德勒學派(又名為個性心理學派)
  • 康甫派(又名為神經自動說派)
  • 烈浮斯派(又名為神經層次說派)
  • 普靈斯派(又名為潛伏的心意派)

目前朝此六大學派的發展,繼續精神分析的理論以及實踐。(學派分類完整參考,丁天編1976:第一章-精神分析學由來與性質:P-5)

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論

  • 夢的解析:夢的解析任務為分析夢,認為夢形成是因為壓抑,因此夢需要解析找出壓抑的訊息,進而了解所壓抑的一些過往所造成影響。
    (熊哲宏,2000;林玉華、樊雪梅,1997)
  • 防衛機制:意思為人類在遇到外在環境的刺激,或是即將快要發生傷害時,人類的本身會使用一些有形的自保狀態的舉動,或是無形的心理逃避心態─內外綜合而言就是防衛,讓自己不要受到傷害,就是防衛機制。(高宣揚,1987;林玉華、樊雪梅,1997)
  • 意識三論:意識(conscious)、淺意識(un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
    • 意 識:簡單的說,就是人類所能夠感覺的一切。如:溫冷、思考、記憶、反射,功能是用這些感覺,來面對周遭環境的一切的變化。
    • 淺意識:簡單的說,就是人類因為逃避導致的、或是不自覺的藏起導致的、所壓抑的意識。人類活著會遇到很多的恐懼、害怕、開心、狂喜的事件,但是當我們的意識那時候選擇壓抑、逃避當下的時候,那就是淺意識的造成,那就是淺意識的化身。
    • 前意識:簡單的說,前意識昰淺意識以及意識的溝通橋樑,意思是淺意識在走到意識之前,會先經過前意識。

(高宣揚,1987;丁天編,1976;Freud, Sigmund,1989)

  • 人格組成:(本我、自我、超我):
    • 本我 id :以消化過後的定義而論,本我就是呼應自己最原始的欲望,並且本能的來索求。本我是人類最原始的人格。主要的意思為,滿足自己的一些基本欲望─舉例:如:性滿足、溫暖、找東西吃而滿足肚子餓、逃避可能的傷害、躲開危險。
    • 自我 ego:基本上來說,自我是當一個人類的很多基本的原始慾望(就是本我)沒有辦法滿足的時候,為了要幫忙滿足本我一切,所間接發展出來的一個人格,就是自我。舉例:如:當我沒有辦法穿著溫暖時,我會設法"打工或是跟父母要錢",來"用這些金錢添置衣物"來"滿足身體需要的禦寒"。
    • 超我 superego:基本上來說,超我是人類文明下的產物。如:羞恥心態、道德感覺,社會一切的法則、所構成的一種獨特心靈狀態。以這樣的觀點,舉例,如:我要"以認真的態度寫報告"來"避免被當所可能發生的痛苦恥辱"。

(丁天編,1976;劉燁,2005;廖舜茹,2001)

  • 感情轉移與感情反轉移:是指在精神分析中,被分析者將治療者,當作一個投射於童年、重要事件的相同人士,並且將那時候經歷的經驗、情感莫名投射、放在分析者分上,即為感情轉移。而反過來說,治療者將自我的感受反投射於被分析者者,就是情感的反轉移。)

(劉燁,2005;廖舜茹,2001)

  • 伊底帕斯情節:源自於希臘神話,關於弒父娶母的故事。意思即為戀母情結,簡單一句化歸納的來說即是─『我討厭父親,我愛上了母親。』情節支持人類在幼兒的時期性欲對象為母親,並且仇恨父親,產生了閹割情節。依戀、喜愛媽媽的撫慰以及關懷,同時又對爸爸存在著忌妒(怕媽媽被搶走)的情節。(廖舜茹,2001;高宣揚,1987)
  • 歇斯底里研究:歇斯底里(hysteria),此名稱在希臘話中叫做「子宮」,以前的社會醫學不很發達,人錯誤的認定只有女性才會產生歇斯底里因為只有女生有子宮,但目前研究讓我們知道,歇斯底里其實是因為許多壓抑、刺激產生,其實與子宮的存在無關。歇斯底里的醫學研究證實男女皆可能發生以及罹患。歇斯底里的研究著重以催眠以及諮商作為輔助,瞭解發病緣由找出治療方案。
    (丁天編,1976;劉燁,2005;廖舜茹,2001)

精神分析的正面貢獻

無可否認的,精神分析對於現在的精神科醫學界的諸多精神疾病上的精密分類作了一個重大改革貢獻,關於詳細的命名以及解釋,如精神官能症下的焦慮症、恐慌症、精神分裂(林玉華、樊雪梅,1997:P-231),以及對於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等心理問題,詮釋以及建議,讓病人可更精準了解身心疾病的來源原因以及適合的治療方法。(高宣揚1987,P-21)另外對現在精神醫學正向貢獻付出很大,更破除古代的歇斯底里的不正確觀念,以及身心疾病上治療的建議以及方法的提倡,化解了不少無助的案例以及所造成的困擾,另外淺意識以及夢境的線索提倡,也對壓抑所造成的人類行為異常研究有個好的追根究底,另外精神分析除了對醫學界、心理學借有所貢獻外,他對於文學、藝術、文化、哲學方面的影響也很大,如馬克思的的唯物主義。(高宣揚,1987;林玉華、樊雪梅,1997;丁天編,1976)

精神分析的負面批評

精神分析的批評首要他以科學式的角度分析卻出現了哲學式的爭論,令世人抱持懷疑精神分析的屬性為哲學或是科學的迷霧, 另外女權運動的相關人士也批評,女性在精神分析當下所受到的治療者不禮貌以及治療上的隱私權破壞、嚴重的治療者權威上的濫用。而最核心重大的批評─則是對於創始者佛洛伊德整體道德上的質疑。完整的批評延伸至精神分析的所有方面,如只以夢境的解析以及人格的分析即完整判斷幼年時的創傷經驗移轉至成年,卻未考慮其他相關成長中的負面影響, 其中有淪為自欺欺人的的失去中肯,另外佛洛伊德的氣度以及創造力也備受世人的質疑,如安倫伯格說:『佛洛伊德先生的觀點有著非常明顯的自我、對他人責備、只帶有少許褒獎。』(此句話完整引用自,施琪嘉、曾奇峰,2007:p-135)甚至否定了佛氏根本不是一位真正的心理學家,而批評泛性論以及窄小至以幼童性慾為一切起點的標籤,更是讓精神分析到達了被否定的批評巔峰。 (Freud Sigmund,1989;劉燁,2005;施琪嘉、曾奇峰,2007:P123-154;丁天編,1976:P97-104)

文獻資源、網際連結

中文文獻參考、中文網路連結

  • 熊哲宏 (2000)。心靈深處的王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貓頭鷹出版社。
  • 丁天編 (1976)。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普天文庫出版公司。
  • 高宣揚 (1993)。佛洛伊德主義 。遠流出版社。
  • 高宣揚 (1987)。進入精神分析的世界 。洞察書局。
  • 劉燁 (2005)。佛洛伊德心理哲學的智慧 。文揚文化事業。
  • 廖舜茹 (2001)。漫畫佛洛伊德,潛意識和夢境解析。台灣先智出版公司。
  • 鄭泰安(1996)。精神分析入門。新潮文庫出版社。
  • 施琪嘉、曾奇峰(2007)。精神分析導論。五南出版社。
  • 林玉華、樊雪梅(1997)。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五南出版社。

英文文獻、英文網際連結

  •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1989)。 from Freud Sigmund,Retrieve December 03, 2007 。(W W Norton & Co Inc。)
  • American's Wikipedia.(2007)。 Psycho-Analysis. Retrieve December 01,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Psycho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