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1月30日 (四) 07:12 由 CYUT9529019A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性別關注的社會福利)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福利

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意指政府與民間以有組織,有系統的作為協助個人或團體改進自身狀況與整體生活的人呼應社區水準稱之.它可以質化,也可以量算.傳統的壽,富,康,寧,攸好德,老終命是質化的解釋,用指標數據說明優劣狀況是量算,至於它的廣狹精粗,可隨國力而有維持和滿足,提升生活不同層次標準!(蔡漢賢,李明政(2004.2)社會福利新論p.2


性別關注的社會福利

(一) 基本背景

  自1960年來,世上各福利國家中,頻繁出現女權、反種族主義、和原住民權利運動。他們抗議主流社會忽視女性、少數族群、原住民族、同志、和窮人的存在,認為這些群體事實上並未擁有完整的公民權,他們一致反對普世權利觀;認為人類應有「女性」、「同志」、「族群」等的身分認同。
  1972年歐克莉(Ann Oakley)著Sex,Gender,Society一書提出Sex和Gender兩概念的論述。「生物性別」(Sex)概念,係按遺傳而來之生理差異所界定的類別;「社會性別」(Gender)概念,強調性別角色差異及它們的差異是社會建構的。
  諾許(Kate Nosh)的分析,在西方福利國家中,婦女被三種相互矛盾的方式排除於正常的公民權之外:

1.女性並未給予如同男性的權利 2.應區隔開來,惟有給予差別對待,才是真正符合平等原則時,女性卻被視同男性,女性需求大大忽略 3.女性與男性被賦予的公民權有根本上差別,女性實質為次等公民。

  酷兒理論(Queer Theory)抗議傳統父權結構的壓制。酷兒(queer)指公然表現反異性戀的行為特質者。酷兒理論嘗試重新思考人類身分認同的類別與方式,利用對於異/同性戀的對立分析,解構這些符碼,已超越異/同性戀二次論,使各種社會差異的性和關係情境,得以在主流社會找到其存在位置。酷兒理論,已成男女同志論述的主要場域。
  近幾年,聯合國已大力提昌「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的政策理念,主張將性別公共觀點帶到公領域中,使「性別關注」成為不可忽視的焦點。

族群關注的社會福利

全球化與社會福利的未來

參考文獻

  • 劉仲冬,<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上),頁27~55。台北:心理,1999
  •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二):差異、認同與階層化小型研討會論文,2001
  • Kate Nosh著,林庭瑤譯<全球化、政治與權力>。台北:韋伯,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