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與基督教"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5: 行 25:
 
===甘為霖===
 
===甘為霖===
 
英國長老教會派駐台灣的第二任宣教師。甘為霖於1871年抵達打狗。甘為霖不是醫生,但其具備醫學常識,曾治癒原住民頭目阿力而贏得友誼。甘為霖在台灣傳到行程中,遇見很多以求乞或算命的盲人,同情心油然而生;盲人教育事業便成為甘為霖努力的方向之ㄧ,大約1885年,他為盲人刊印淨凸板、點字版的書刊如《馬太福音傳》和基督教福音佈道小冊《廟祝問答》。他利用返國述職時得到格拉斯哥Free Church College宣導會所募得五百英磅,作為台灣一萬七千名盲人的捐助,返台後積極為盲人教育事工努力。1891年,他在台南開設訓瞽堂,是台灣盲人教育的濫觴。每年十二月五日被定為「保眼愛盲日」,即是對甘為霖牧師重視視障者人權和創辦盲人教育事業的追思。對於台灣的殘障者而言,甘為霖對他們人性尊嚴賦予最高的敬重和真心的關懷,疼惜和啟示他們的心靈,可以說也是台灣殘障醫學的啟門人。
 
英國長老教會派駐台灣的第二任宣教師。甘為霖於1871年抵達打狗。甘為霖不是醫生,但其具備醫學常識,曾治癒原住民頭目阿力而贏得友誼。甘為霖在台灣傳到行程中,遇見很多以求乞或算命的盲人,同情心油然而生;盲人教育事業便成為甘為霖努力的方向之ㄧ,大約1885年,他為盲人刊印淨凸板、點字版的書刊如《馬太福音傳》和基督教福音佈道小冊《廟祝問答》。他利用返國述職時得到格拉斯哥Free Church College宣導會所募得五百英磅,作為台灣一萬七千名盲人的捐助,返台後積極為盲人教育事工努力。1891年,他在台南開設訓瞽堂,是台灣盲人教育的濫觴。每年十二月五日被定為「保眼愛盲日」,即是對甘為霖牧師重視視障者人權和創辦盲人教育事業的追思。對於台灣的殘障者而言,甘為霖對他們人性尊嚴賦予最高的敬重和真心的關懷,疼惜和啟示他們的心靈,可以說也是台灣殘障醫學的啟門人。
 +
==從機構看基督教的影響==
 +
===世界展望會===
 +
*源起
 +
民國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雖已結束,卻為中國留下無數孤苦無依的婦孺,來自美國的旅行佈道家鮑伯.皮爾斯博士,經過廈門一所孤兒院時,發現一位正在哭泣的小女孩。當時,他拿出所有的錢,懇請院方收養女孩,回國更是匯集了捐款,幫助戰爭中不幸的人們。民國39年韓戰爆發,他親眼看見許多流離失所的孤兒寡婦。他開始呼籲美國基督徒奉獻時間和金錢,。幫助戰火中的難民,並禱告:「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在這時,他並成立國際性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世界展望會。現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有世界展望會的句點,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非官方兒童關雇機構。(http://www.worldvision.org.tw/about/about.html)
 +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萬育維,2005,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91。
 
*萬育維,2005,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91。

於 2006年12月9日 (六) 04:18 的修訂

國內社會工作的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西方宗教思想的影響。今天仍有眾多教育、醫療和福利機構與天主教和基督教有密切的關係。(萬育維,2005)

社會工作

  • 社會工作是指一種專業的知識體系,包括專業倫理、知識、方法和技術。這種專業知識和技術是根據現代民主社會哲學與社會組織的原理原則,人類行為的科學知識,專業診斷和治療的原則和技術,以從事協助他人和改善環境的功能。(白秀雄,民81)
  • 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的專業,運用專業知識包括專業、倫理、知識、方法和技術。受過完整專業社會工作訓練以運用專業知識及助人技巧提供服務者,稱為社會工作員。(http://sco.miaoli.gov.tw/web/swork/1.htm)

基督教在台灣的起源與沿革

基督教會百廢待舉時期(1945~1949)

基督教會在台灣地區傳教的歷史,甚為悠久,遠在西元十七世紀,亦即明朝末年,已由當時佔據台灣的荷蘭人將之傳入。(賴永祥,1990)而光復之後到今日的基督教會(1945~1949)這一階段時期,正好是國民政府由南京、重慶遷來台北的時期,是一段百廢待舉的時期。光復前的日據時期(1895~1945),台灣本地已陸續有長老會、聖公會、聖教會、真耶穌教會等幾個基督教的教團,在各自獨立傳教發展著。 但是自珍珠港事變(1941)爆發後,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入最慘烈的時刻,日本政府對台灣這塊殖民地也開始了更嚴密的控制,基督教會開始感受到越來越重的壓力,首先把各教團合併成一個教團組織,(鄭連明,1965)接著把各教會附屬的機構,如教會醫院、教會學校等都加以收編,使得與教會有密切關係的外國傳教士、醫生、教師都被迫紛紛歸國離台;再透過由日籍牧師來主控各地的基督教會,完成了全面控制教會的目標,其後,竟至強迫各台灣籍貫牧師,參與「全台灣基督教傳教師練成會」,進行「思想改造」的工作,又要求牧師與信徒參加日本的神社崇拜,(黃武東,1988)但給教會一段悲慘淒苦的歲月,基督教會只有苦撐待變。 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的八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使日本受創慘重,無條件投降,過去五十年來的殖民統治也正式宣告結束。昔日被迫組成的組合教會,再度恢復原來的教團。民國三十六年(1947)爆發了「二二八事件」,在事件平息過程中,台灣基督教會的精英份子,也是台灣社會的菁英,不幸犧牲生命者眾,對於教會的損失不可謂不大,(查時傑,1991)對於此時百廢待舉階段的基督教會,無異是一次嚴重的挫傷,還產生不小的後遺症,為日後在政教關係上,特別是與本土台語教會的關係上,種下了負面因子。 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因大陸局勢日漸惡化,大陸地區的各色人士,紛紛來台,其中不乏基督教信徒,自然會尋找教會,再度過其信徒的正常生活,但由於語言的關係,不諳閩南語,參加禮拜無法適應,基於現實的需要,另創國語的基督教會,以便滿足信徒禮拜之需。

基督教會發展時期(1950~1965)

從民國三十九年(1950),國民政府正式遷台之後,大批大陸地區同胞,也紛紛移來台灣,移來的人數不下一百萬人,帶給台灣的衝擊,單就宗教而言,大多數的同胞都帶著惶恐、挫折、悲傷的心情到台灣,因此心理上普遍有一種心靈慰藉的尋求,(董顯光,1962)而從宗教上最容易獲得,所以環境帶給大陸同胞的失意、恐懼,正好基督教的信仰上能帶給他們心的盼望和信心,給予心靈上的幫助,所以當時佔全台百分之四十的大陸移民,在此時信仰基督者,比例很高,,(董顯光,1962)因此信徒人數增加,相對地教會增加也很快,既然是攻外省人聚會裡敗之用,就是所謂的「國語教會」堂會是的加增。由大陸信徒、傳教士移民來台者,可分成四種類型,(瞿海源,民70)(一)大陸地區的大教派,如信義會、衛理公會、聖公會、浸信會等。(二)大陸地區的小教派,如循理會、貴格會、聖潔會、宣道會等。(三)大陸地區的獨立教派,如教會聚會所、中國佈道會、靈糧世界佈道會等。(四)大陸信徒在台創建的獨立教派,如台北地方教會、高雄地方教會等。 至於在本階段成長的台語教會,以長老會而言,由於基礎穩固加上日據時代與「二二八事件」之後壓力已消失,因而發揮原有的潛力;更由於光復前後,所經歷社會、經濟的不安,本省民眾尋求信仰的心也十分強烈,為長老教會與其他台語教會帶來有利的環境。

基督教會停滯與復甦時期(1965~1992)

  • 教會發展上的停滯期(1965~1979)

國共之間的金門炮戰、台海戰役已告結束,美國積極表明支持,第七艦隊前來巡弋防衛,不僅人心士氣大陣,帶來了無比的信心。同時台灣致力於經濟建設,連續推動幾個經建方面的計畫,成果不凡,使得台灣經濟開始起飛,其所帶來的安樂,與漸漸繁榮的社會,使人民忘記之前的痛苦與貧窮,追求物質上的滿足,無暇顧及心靈上的需要,這些因素,(陳鐳,1975)不僅吸收信徒困難,連原本的信徒,也漸漸不上教會了。

  • 教會發展上的緩慢復甦期(1979~1990)

復甦的跡象是陸續出現的,不過也是緩慢地進行,並持續到現在。(瞿海源)就外在情況來看,教會得以復甦,信徒得以增加,在於經濟繁榮所帶來的後遺症,讓人民再次思考金錢、物質的滿足,並不能帶來心靈上的平安與喜樂,因此產生對宗教的渴求。

小結

自光復以來,台灣基督教會已屹立了四十五個年頭,若從清朝時基督長老教會的首度傳播,教會再台灣的設立已達百二十五年的歷史;若要再追朔荷蘭人佔據台灣時,最早傳入亦屬長老宗信仰體系的基督教,則基督教傳入台灣已達三百五十餘年,算是淵源流長;而基督教會,特別是從清末長老教會來台設教之後,其綿延不斷在台生根,後來又有不同宗派得教會相繼來台設教,信徒人數雖不及佛、到與民間信仰者但素質整齊,對台灣各方面產生影響,提升了教育水準,而其淨化社會、洗滌心靈,關懷原住民等方面的貢獻,其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力,更是應該肯定的。(查時傑,民83)

從醫療看基督教對社會工作的貢獻

1858年,英法聯軍之役,清廷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據「天津條約」,台灣開放安平、滬尾。1863年,再開放打狗(安平的附屬港)與雞籠(滬尾的附屬港)。外國商輪陸續進來,西方傳教士的腳步也跟進。而現代醫療正是此時經由西方傳教士來台傳教而傳入台灣,以1895年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兼醫師馬雅各(Dr.J.Maxwell)為先鋒,是首位來台傳教行醫者,開啟台灣醫療傳教之門。陸續馬偕、盧家敏、蘭大衛等多位傳教士陸續來台進行醫療傳教工作,分別在南部(台南舊樓醫院)、北部(淡水偕醫館)、中部(大肚醫館、彰化基督教醫院)開設醫院,為台灣醫療發展奠定基礎。對醫療傳教士而言,治療病痛不只是慈善的行為,還有很深的宗教意涵;因為聖經記載,耶穌基督曾多次行神蹟治療病患,醫療傳教可以說是效法基督的行誼。

馬雅各

1860年杜嘉德牧師(Doulgas Carstairs)向英國教會建議開拓台灣為宣教區,並以台灣在醫療需求的迫切為由,以醫療傳道的方式深入台灣達到宣揚福音的目的。在教會安排下,1865年具醫師背景的海外宣教士馬雅各由打狗登台,開始近七年的醫療傳教工作,成為第一為台灣醫療傳道者,間接使基督教長老教會成為基督教各教會中最早進入台灣的。更對當時漢醫獨霸一方的居面產生極大的衝擊。漢醫的刻意挑撥加上人民反洋與恐洋,對西醫的誤解,習俗的差異,及宗教的隔閡,使傳教與行醫常遭受攻擊與破壞。然而,這些阻礙都未打斷馬雅各的步伐。直至1871年返回英國前,馬雅各始終專心醫療服務與拓展宣教工作。

甘為霖

英國長老教會派駐台灣的第二任宣教師。甘為霖於1871年抵達打狗。甘為霖不是醫生,但其具備醫學常識,曾治癒原住民頭目阿力而贏得友誼。甘為霖在台灣傳到行程中,遇見很多以求乞或算命的盲人,同情心油然而生;盲人教育事業便成為甘為霖努力的方向之ㄧ,大約1885年,他為盲人刊印淨凸板、點字版的書刊如《馬太福音傳》和基督教福音佈道小冊《廟祝問答》。他利用返國述職時得到格拉斯哥Free Church College宣導會所募得五百英磅,作為台灣一萬七千名盲人的捐助,返台後積極為盲人教育事工努力。1891年,他在台南開設訓瞽堂,是台灣盲人教育的濫觴。每年十二月五日被定為「保眼愛盲日」,即是對甘為霖牧師重視視障者人權和創辦盲人教育事業的追思。對於台灣的殘障者而言,甘為霖對他們人性尊嚴賦予最高的敬重和真心的關懷,疼惜和啟示他們的心靈,可以說也是台灣殘障醫學的啟門人。

從機構看基督教的影響

世界展望會

  • 源起

民國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雖已結束,卻為中國留下無數孤苦無依的婦孺,來自美國的旅行佈道家鮑伯.皮爾斯博士,經過廈門一所孤兒院時,發現一位正在哭泣的小女孩。當時,他拿出所有的錢,懇請院方收養女孩,回國更是匯集了捐款,幫助戰爭中不幸的人們。民國39年韓戰爆發,他親眼看見許多流離失所的孤兒寡婦。他開始呼籲美國基督徒奉獻時間和金錢,。幫助戰火中的難民,並禱告:「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在這時,他並成立國際性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世界展望會。現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有世界展望會的句點,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非官方兒童關雇機構。(http://www.worldvision.org.tw/about/about.html)

參考文獻

  • 萬育維,2005,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91。
  • 白秀雄,民81,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91。
  • http://sco.miaoli.gov.tw/web/swork/1.htm
  • 賴永祥,1990,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民83。
  • 鄭連明,1965,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民83。
  • 黃武東,1988,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民83。
  • 查時傑,1991,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民83。
  • 董顯光,1962,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民83。
  • 陳鐳,1975,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傳播中心出版社,民83。
  • 奧連,1964,《基督教之信仰》,香港:道聲出版社。
  • 貝利納,1964,《神在基督裡》,周天和譯,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