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與佛教"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對弱勢族群有關懷和願意付出的心,對人也能一直保持熱情以及好奇心。因為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尊重,能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性,並且相信每個人都能變得更好,然後基於重視家庭、團體及社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種種信念,從事助人的專業活動就是社會工作。
 
  對弱勢族群有關懷和願意付出的心,對人也能一直保持熱情以及好奇心。因為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尊重,能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性,並且相信每個人都能變得更好,然後基於重視家庭、團體及社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種種信念,從事助人的專業活動就是社會工作。
  
  不論是台灣或者國外,社會工作的起源都是和人文關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價值觀有關係。佛教思想源遠長流,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不少,慈濟就可以當做一個例子,佛教淨化社會的人心,並推動慈善、醫療、教育等,展現出工作的成果。
+
  不論是台灣或者國外,社會工作的起源都是和人文關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價值觀有關係。(萬育維,2005)佛教思想源遠長流,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不少,慈濟就可以當做一個例子,佛教淨化社會的人心,並推動慈善、醫療、教育等,展現出工作的成果。
  
 
==名人對佛教的推崇==
 
==名人對佛教的推崇==
行 35: 行 35:
  
 
===慈濟基金會===
 
===慈濟基金會===
 +
  本來是1966年由證嚴上人創辦於台灣省花蓮縣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後來爲了興辦醫院向政府申請「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1980年1月16日立案通過,然而照顧的對象遍及全國,為此又向內政部申請全國性的財團法人登記,1994年終於完成全國性的財團法人登記。
 +
 
 +
  佛教慈濟功德會,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念,服膺上印下順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之志節,從事濟貧教富之志業。
 +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是立足台灣、宏觀天下的慈善團體,四十年來在台灣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建設、教育建設、社會文化等志業。
 +
 +
  慈濟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 統稱為「四大志業」
 +
    慈善志業國際化──長期貧戶照顧、急難救助、居家關懷、國際賑災......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用大愛走向地球村,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
 +
    醫療志業普遍化──地區醫院、骨髓資料庫、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護理之家、山區及離島義診...尊重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慈濟醫療網,讓每個家庭,有安心做後盾!
 +
 +
    教育志業完全化──用愛做沃土,良能與功能並重;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慈濟認真培養下一代。
 +
 +
    人文志業深度化──社區服務、機構關懷、環境保護...慈濟志工,為祥和社會做清流!雜誌、書籍、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慈濟人文志業為淨化人心做先鋒。
 +
   
 +
  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國際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腳印」。
 +
 +
  慈濟的經費完全來自民間,志工也是各項服務方案的主要執行者,因此善款的使用得到最佳監督,獲得海內外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
 +
 +
  1985年僑居各國的慈濟人,將慈濟志業延伸到海外,凝聚在地的愛心資源,推動濟貧救難等工作。目前全球有四十個國家設有慈濟分支會或聯絡處。
 +
 +
  自1991年因救助孟加拉颶風重災,慈濟啟開海外救援工作起,至2006年初,累計援助了全球六十一個國家,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
 +
 +
  本著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精神,慈濟援助都以人 道精神考量,超越政治、種族、宗教及地域,凡是災區有需求而慈濟能力所及,均全力以赴;為苦於災難的人們增加生命的希望。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於 2006年12月16日 (六) 10:47 的修訂

  對弱勢族群有關懷和願意付出的心,對人也能一直保持熱情以及好奇心。因為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尊重,能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性,並且相信每個人都能變得更好,然後基於重視家庭、團體及社區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種種信念,從事助人的專業活動就是社會工作。

  不論是台灣或者國外,社會工作的起源都是和人文關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價值觀有關係。(萬育維,2005)佛教思想源遠長流,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不少,慈濟就可以當做一個例子,佛教淨化社會的人心,並推動慈善、醫療、教育等,展現出工作的成果。

名人對佛教的推崇

  • 政治家 孫中山先生說:「佛教以犧牲為主義,救濟眾生。」
  • 學者康有為先生說:「佛學之博大精微,至於言語道斷,心行路絕,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容,尤為深遠。」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佛教的創始者為釋迦牟尼,本名瞿曇‧悉達多。佛教在印度共分成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釋迦牟尼原本是迦毗羅衛城(尼泊爾南邊)的王子,當時社會的結構在婆羅門教建立的種姓制度之下,有著階級性的壓迫和不平等,又加上印度是一個雨季乾旱很明顯,天災地變發生又很頻繁的地方,老百姓常常受到很多的災難,承受痛苦與折磨。釋迦牟尼對於人世間的苦疾很感概,而且又沒辦法擺脫生老病死的輪迴宿命,所以他在成年之後便拋妻棄子、捨棄王位,出家尋求解脫的方法。

  後來經過各種的苦行和修練,終於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頓悟成佛,當時人們尊稱他為「佛陀」,也就是「覺者」、「覺悟之人」的意思。之後他來到婆羅奈城的鹿野苑,第一次傳授佛法,正式傳授他所領悟道的四聖諦、八正道之義理,並開展日後原始佛教的教法和學說。經過四十九年巡行傳道說法的生涯,在八十歲時生了病,死在拘尸那揭羅城的雙樹林中。釋迦生前的教義學說,經過後世弟子的統合整理以及後世君主的大力提倡之下,數百年來的影響已經遍佈整個亞洲地區。

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散佈於經律論中,也能當作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佛教教義的思想就能顯示佛教和社會福利之間某些理念相像處。

  • 布施 一種付出,是發自內心為了幫助他人,捨己為人心。本來是指以財物施於人,但因為立場、環境的不同,所以出家人是法施(宣說佛法,令人聽聞解脫煩惱),在家人才是財施(錢財的布施供養),但不能存有圖報的想法。
  • 福田 指若多多行善,之後會受有福報。福田觀是大乘佛法最有影響力的思想,這思想影響了社會福利事業與社會安全制度以及濟貧辦法的實踐。
  • 慈悲 佛教之高僧都是有發大慈悲之願而興的救世之心,所以對於賑災、教育、養老、醫療等的救濟事業,常常當成佛教中發大慈悲之心的外在行為表現。
  • 放生 是不殺生(戒殺)的表現,佛教不殺生戒,可見梵剛經。這種思想的建立有幾個論點:
    • 平等說,萬物生命都是平等的,所以不可以隨意殺生。
    • 輪迴說,萬物生命都可能會是自己前世的父母兄弟姊妹,所以更不可以殺生。

  生命教育也能幫助社會公益活動的倡導。生命教育能使人們學習謙卑,傾聽自己、他人以及大自然的聲音,並且去體會生命的意義,也進而尋回自愛與愛人的能力。臺灣的社會與教育出現問題時,這種以「生命」為本、學習尊重「生命」的放生活動,更加可以讓我們由自己的心靈,啟發出工作與生活上的智慧,活出圓熟的生命。(張建仁,僧伽醫護會刊)

  • 報恩 佛教提倡"四恩"說:三寶恩、國王恩、眾生恩。這個說法和中國古代倫理觀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可以說是相互輝映。(江亮演,1987)

推動社會工作之佛教機構

慈濟基金會

  本來是1966年由證嚴上人創辦於台灣省花蓮縣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後來爲了興辦醫院向政府申請「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1980年1月16日立案通過,然而照顧的對象遍及全國,為此又向內政部申請全國性的財團法人登記,1994年終於完成全國性的財團法人登記。     佛教慈濟功德會,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念,服膺上印下順上人「為佛教、為眾生」之志節,從事濟貧教富之志業。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是立足台灣、宏觀天下的慈善團體,四十年來在台灣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建設、教育建設、社會文化等志業。

  慈濟的志業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 統稱為「四大志業」     慈善志業國際化──長期貧戶照顧、急難救助、居家關懷、國際賑災......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用大愛走向地球村,祈願天下無災無難。

    醫療志業普遍化──地區醫院、骨髓資料庫、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護理之家、山區及離島義診...尊重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慈濟醫療網,讓每個家庭,有安心做後盾!

    教育志業完全化──用愛做沃土,良能與功能並重;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慈濟認真培養下一代。

    人文志業深度化──社區服務、機構關懷、環境保護...慈濟志工,為祥和社會做清流!雜誌、書籍、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慈濟人文志業為淨化人心做先鋒。       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國際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腳印」。

  慈濟的經費完全來自民間,志工也是各項服務方案的主要執行者,因此善款的使用得到最佳監督,獲得海內外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

  1985年僑居各國的慈濟人,將慈濟志業延伸到海外,凝聚在地的愛心資源,推動濟貧救難等工作。目前全球有四十個國家設有慈濟分支會或聯絡處。

  自1991年因救助孟加拉颶風重災,慈濟啟開海外救援工作起,至2006年初,累計援助了全球六十一個國家,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

  本著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精神,慈濟援助都以人 道精神考量,超越政治、種族、宗教及地域,凡是災區有需求而慈濟能力所及,均全力以赴;為苦於災難的人們增加生命的希望。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參考文獻

林萬億著(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萬育維編著(2005),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出版社

江亮演著(1987),社會工作概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P65

張建仁著,僧伽醫護會刊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

慈濟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