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與佛教"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不論是台灣或者國外,社會工作的起源都是和人文關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價值觀有關係。佛教對社會所做的貢獻,慈濟就可以當做一個例子,淨化社會的人心,推動慈善、醫療、教育等,展現出工作的成果。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散佈於經律論中,也能當作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佛教教義的思想就能說明佛教和社會福利之間的關係。
+
  不論是台灣或者國外,社會工作的起源都是和人文關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價值觀有關係。佛教思想源遠長流,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不少,慈濟就可以當做一個例子,佛教淨化了社會的人心,並推動慈善、醫療、教育等,展現出工作的成果。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散佈於經律論中,也能當作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佛教教義的思想就能說明佛教和社會福利之間的關係。
 +
==佛教的起源==
 +
  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創始者為當時的宗教改革家釋迦牟尼(Sakyamuni),本名瞿曇‧悉達多(Gautama‧Siddhartha)。原出身是迦毗羅衛城(Kapilavastu,尼泊爾南邊)的太子,當時的社會結構是建立在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之下,造成階級性的壓迫和不平等,加上印度是一個雨季乾旱分明、天災地變頻仍的地方,人民常受各種折磨與苦厄。釋迦牟尼有感於人世的苦疾,而且無法生老病死的輪迴宿命,遂在成年之後拋妻棄子、捨棄王位,出家尋求解脫之道。
 +
  後來經過各種的苦行和修練,終於在菩提迦耶(Boddhgaya)的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當時人尊稱為「佛陀」(Buddha),也就是「覺者」、「覺悟之人」的意思。接著來到婆羅奈城(Varanasi)城的鹿野苑(Deep Park)初次說法,正式揭示他所悟道的四聖諦、八正道之義理,並開展日後原始佛教的教法和學說。經過四十九年巡行傳道說法的生涯,八十歲當年病逝在拘尸那揭羅城(Kusunagara)的雙樹林中。釋迦生前的教義學說,在後世弟子的彙整之下,以及後世君主的大力提倡,數百年之後影響所及,遍佈整個亞洲地區。
 
==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教義==
 
*布施 指一種付出,本來是指以財物施於人,但因為立場、環境的不同,所以出家人是法施(宣說佛法,令人聽聞解脫煩惱),在家人才是財施(錢財的布施供養);認為這種寬宏大量、給人方便,自己最後會得到福報。
 
*布施 指一種付出,本來是指以財物施於人,但因為立場、環境的不同,所以出家人是法施(宣說佛法,令人聽聞解脫煩惱),在家人才是財施(錢財的布施供養);認為這種寬宏大量、給人方便,自己最後會得到福報。
行 16: 行 19:
  
 
社會工作概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江亮演著(1987)
 
社會工作概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江亮演著(1987)
 +
 +
http://ccnia.tnua.edu.tw/~ykchen/Bu_net/history/h01_or_1.htm

於 2006年12月3日 (日) 14:59 的修訂

  不論是台灣或者國外,社會工作的起源都是和人文關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價值觀有關係。佛教思想源遠長流,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不少,慈濟就可以當做一個例子,佛教淨化了社會的人心,並推動慈善、醫療、教育等,展現出工作的成果。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散佈於經律論中,也能當作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佛教教義的思想就能說明佛教和社會福利之間的關係。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創始者為當時的宗教改革家釋迦牟尼(Sakyamuni),本名瞿曇‧悉達多(Gautama‧Siddhartha)。原出身是迦毗羅衛城(Kapilavastu,尼泊爾南邊)的太子,當時的社會結構是建立在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之下,造成階級性的壓迫和不平等,加上印度是一個雨季乾旱分明、天災地變頻仍的地方,人民常受各種折磨與苦厄。釋迦牟尼有感於人世的苦疾,而且無法生老病死的輪迴宿命,遂在成年之後拋妻棄子、捨棄王位,出家尋求解脫之道。   後來經過各種的苦行和修練,終於在菩提迦耶(Boddhgaya)的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當時人尊稱為「佛陀」(Buddha),也就是「覺者」、「覺悟之人」的意思。接著來到婆羅奈城(Varanasi)城的鹿野苑(Deep Park)初次說法,正式揭示他所悟道的四聖諦、八正道之義理,並開展日後原始佛教的教法和學說。經過四十九年巡行傳道說法的生涯,八十歲當年病逝在拘尸那揭羅城(Kusunagara)的雙樹林中。釋迦生前的教義學說,在後世弟子的彙整之下,以及後世君主的大力提倡,數百年之後影響所及,遍佈整個亞洲地區。

佛教的教義

  • 布施 指一種付出,本來是指以財物施於人,但因為立場、環境的不同,所以出家人是法施(宣說佛法,令人聽聞解脫煩惱),在家人才是財施(錢財的布施供養);認為這種寬宏大量、給人方便,自己最後會得到福報。
  • 福田 指若多多行善,之後會受有福報。福田觀是大乘佛法最有影響力的思想,這思想影響了社會福利事業與社會安全制度以及濟貧辦法的實踐。
  • 慈悲 佛教之高僧都是有發大慈悲之願而興的救世之心,所以對於賑災、教育、養老、醫療等的救濟事業,常常當成佛教中發大慈悲之心的外在行為表現。
  • 放生 是不殺生(戒殺)的表現,佛教不殺生戒,可見梵剛經。這種思想的建立有幾個論點:
    • 平等說,萬物生命都是平等的,所以不可以隨意殺生。
    • 輪迴說,萬物生命都可能會是自己前世的父母兄弟姊妹,所以更不可以殺生。

「所以放生之慈悲,可拔苦與樂。(江亮演,1987)」所以佛教對於濟貧扶傾、救災救人都視為理所當然。

  • 報恩 佛教提倡"四恩"說:三寶恩、國王恩、眾生恩。這個說法和中國古代倫理觀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可以說是相互反映著。

佛教的使命

參考文獻

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林萬億著(2002)

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出版社,萬育維編著(2005)

社會工作概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江亮演著(1987)

http://ccnia.tnua.edu.tw/~ykchen/Bu_net/history/h01_or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