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團體工作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2月11日 (一) 06:21 由 CYUT9529090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社會團體工作的定義'')

前往: 導覽搜尋

4

記得,你是大條目,要做的事,與寫小條目的人是不同的。能對重要的概念做出簡介, 
並提供適當的鏈結到各個細目,才是你的重點。
(像是模型,就有人寫,你就無需寫的太詳細)
(如果有些部份是沒有人寫的,但內容太多,又不適合把他放在你的內文中,也許可以另開一個條目去寫)
定義需要改進,用一句能掌握團體工作這概念的話來說,其餘的內容可以挪至下文
請移除標題,將定義的內容放到最上面
文獻引用格式不正確,自己沒看過的文章不能放上去,要寫你看到的資料來源
請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說明這個概念,文字重覆太多會有抄襲的嫌疑


社會團體工作的定義

  • 團體工作

團體,是個人的集合,個人彼此關聯而有某種程度的互相依存。〈Cartwright&Zander,1968,p.46〉團體工作,指在小型的治療性與任務性團體中,運用目標導向的活動,來滿足社會情緒的需求與任務的完成。在服務輸送的系統中,活動被用來指導團體的個別成員及整個團體。意思是說在為人服務專業範疇中,工作者有計畫、循序漸進地執行各種活動。目標導向的活動有許多目的,舉例來說,團體工作者也許將目標放在支持或教育成員,幫助他們社會化和促進個人成長,爲成員的問題及其所關心的事情提供治療。〈 許臨高˙莫藜藜 民89.3月 〉團體工作定義也強調工作者在團體中應將注意力放在兩個方面:目標導向的活動設計與運用,不只為個別成員也爲整個團體。〈Rose,1989,1991;Rose&LeCroy,1991〉
1.治療性團體〈teatment group〉:目的是在滿足成員社會情緒的需求。
2.任務性團體〈 task group〉:目的是在達成目標而不是與團體成員的需求作較直接的回應。

特質 治療性 任務性
連結 成員個人需求 應被完成的任務
角色 透過互相發展 透過互相發展或被指派
溝通模式 開放 著重在特殊任務的討論
程序 由團體決定是彈性或正式 正式的議程和規則
組成 基於共同關心問題或特質 基於能力專才或人力分工
自我揭露 高期待 低期待
保密 隱私程序不對外公開 具隱私性有時可對外公開
評估 成員治療目標達成與否 成員是否可以達成任務或命令或生產出產品

〈 許臨高˙莫藜藜 民89.3月 〉

  • 團體種類

1.輔導團體:〈稱教育性團體〉主要是藉著資訊的提供與價值的檢驗以預防個人性或社會性的失常。人數較不受限制,最常使用的是不具威脅性的練習與團體討論。例如:班級團體、學生團體、問題解決討論團體等。
2.諮商團體:強調團體中個人行為的改變和成長,透過人際互動,以解決問題。形式上是以小團體的方式進行,領導者〈催化者〉的角色是增進團體的互動,談論的主題通常包括發展性或情境性的問題,例如:與教育、社交、生涯、個人有關的短期可以解決的問題。比輔導團體更直接切入困擾問題,因此,需要較多的互動、回饋和互助。
3.治療團體:〈或稱人格重整團體〉功能是「矯治」─幫助長期陷於深度心理困擾的人「脫離苦海」。多半出現於心理醫療機構。主要是藉著深度解析,以重整人格。帶領類團體的人員必須是受過嚴謹心理衛生專業訓練而能處理嚴重情緒困擾者,例如: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學家、社會工作師等她們的責任一方面是面對問題,一方面是催化潛能。
4.工作團體:因工作性質的不同,工作團體也有許多種,包括自願團體、任務團體、目標團體等。其共同點是:透過合作的努力,成功有效的完成工作目標。工作團體不橋掉改變個人;團體成敗與否,取決於團體動力─成員間的互動和領導者的才幹。<美國團體工作者協會.ASGW.1990>

模型

模型〈model〉,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樣式,一方面可以讓我們在概念上了解全貌,另方面在實務上,也是入門學習的途徑。〈Papell&Rothman.1996〉
1.社會目標模型〈Social Goals Model〉:工作員的角色是一個影響者或使能者〈enabler〉透過社會化的過程,讓成員了解民主的觀念。工作者也扮演賦予成員權力〈empower〉的人,透過協助成員共同作決策,運用成員彼此的力量,使社會更能為他們需求的滿足負責。
2.治療模型〈Remedial Model〉:是將重點放在透過協助他們改變他們的行為,使個人恢復原狀或使各人得以復健。強調透過團體經驗來治療成員心理、社會與文化的適應問題,則工作員的任務是研究〈study〉、診斷〈dianosis〉及治療〈treatment〉工作者的地位是優勢與權威,必須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去做診斷、安排治療計畫及控制團體發展。
3.交互模型〈Reciprocal Model〉〈居間模型或互動模型〉強調團體成員及社會間所存在得互惠關係。此模型的團體沒有特定治療目的、政治、或社會變遷的方案兒市由成員的彼此接觸中決定方向或問題。工作員的形象是「居間者」或「使能者」,他是「工作員─案主」系統的一部分且互相影響,他與案主一起,不設計方案,不是控制團體的先知,團體成員分擔對團體的責任。

原則

1.個別化:包括成員個別化及團體個別化。工作員要重視個體的存在,了解個別的狀況來提供協助;而每個團體也是由不同的成員組成,因此,團體間就會有不同的特質、組合、需求、目標獨特的發展步調與互動形態,工作原因避免已就有的經驗去概化當前的團體,要以「新」的態度吉基襖度來重新接觸。面對成員、團體不同的價值觀'行為表現、參與態度等,不論工作員個人的喜好、同意與否,工作員都要以接那的態度對待,以示對個別存在的尊重。
2.參與:工作員必須以成員目前的能力、現況為起點,協助成員在被接纳的基礎上參與團體,並提供提升成員參與能力的協助,例如:運用示範、邀請、催化、開放討論等方法促進參與,增加互動。
3.體驗:「團體」本身就是成員學習、成長的場所<Field>,工作員要讓成員去經驗團體的過程及團體內的發生,避免不必要的「替代性」行為出現,干擾成員親身體驗的機會,而後再透過討論、回饋等方式,協助成員將經驗的內容轉化成有意義、有幫助的體驗內涵,這也是尊重團體自決的表現。
4.面對問題:團體內的問題由團體解決,工作員不為團體解決問題,工作員只協助成員面對問題及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經由成員間的互動及工作員與成員交互作用,產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如團體內因不同意見而產生衝突,工作可透過討論、角色扮演或其他民主方式來協助成員處理,以避免成員逃避問題或依賴工作員解決,如此才能培養成員負責任的態度與發展成熟的人格。
5.限制:成員需要學習個人自由與團體規範間的適當平衡,因此,工作員要協助成員了解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能力;同時,由於資源有限,工作員也要協助成員了解團體資源的限制,如時間、經費、場地、規定等,以免成員及團體做出不當的決定。
6.有效干預:團體工作員所有干預行為都是為協助成員與團體而發生,並非為滿足工作員個人的意圖而出現,因此,工作員於團體中任何的介入登要有根據、有意義的,例如:工作員的角色變換、進出要依團體及成員的需要而因應。
7.彈性計劃:團體工作要有事先的方案計畫,但是,因為成員的興趣、需求、能力、經驗等會改變,團體會成長,而且團體過程會有狀況發生,因此,本著「有計畫,但不僵化」的原則,依著團體及個別成員的需要擬定計畫,並隨需要調整出更是切的方案計畫。
8.運用資源:團體內部資源有限,而團體是環境的一部分,彼此會互相影響,因此,工作員應協助成員及團體善加運用外部環境的資源,〈例如:機構,社區的設施,資料,經費,人員,經驗等〉,豐富個人及團體經驗,充實運作的能量,促進團體及成員目標的達成。
9.不斷評價:評價〈Evaluation〉可以了解現況與目標間的差距,可以提供修正錯誤的依據,可以清楚工作的成效等,因此,在團體工作的過程中,對團體過程、活動方案、及實施成果進行定期、不斷地評價,對工作員、團體及機構都是必須的。
10.人性化:團體工作員不僅僅是個促進團體運作的工具,不是冷淡無情的團體觀察者,也不能把團體當作滿足自己需求的手段,來掌控與操弄;而是要以溫暖、有感情、人性化的關懷,靈活運用專業技術,活出有人情味的自己。
〈Trecker,1972;Konoopka,1983等〉

過程

一.初級階段〈或團體前期〉

  • 開始:不論成員對於預期會發生的已經準備得有多好,第一次聚會不只會有興奮還有焦慮。在這個具有特別意義的開始,團體工作者的的敏感度,如何減低焦慮,增進個人對團體的認同,都是關鍵的因素。鼓勵成員藉著表達他們的希望、意願、害怕和關心來參與團體。成員越快進入團體的行動,可以越快進入情境,而不是保護自己不受到情境的影響。工作員的責任是幫助個人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有感情的加入團體,成為主動的參與者。
  • 強調相似性:發現其他人對於團體有相同的感覺,對成員是一種支持。不論是種族、性別職業或任何其他個人特質有所不同,成員都開始學習,他們所有正經歷的,與其他成員正經歷的是一樣的。當產生此種感覺時,團體的凝聚力也開始存在。團體工作者可以用很多方法邀請成員分享,通常用的方法是以圓形的方式,每個人包括團體工作者,都要說他的名字和一些有關他的事,提供溫暖彈性的氣氛,以合乎成員的需要。
  • 同情的距離:雖然大部分的時候,成員分享訊息可能是正確的,但是很自然的,個人分享的訊息有時會有偏見和資料不完整。這時候,在團體中很少會有人去查證事情的真實性,但因為只有講故事的部分,簡單的說,我們可能不知不覺中,融合了我們自己的需要與成員的需要,失去分辨能力,沒辦法運用自己的專業。
  • 團體契約:不論團體工作者在先前的會談中,如何清楚的向案主說明團體的目的,團體成員還會對團體的目的、團體工作的角色、成員自己的角色有一些問題。一旦在團體聚會期間澄清了解釋團體工作者的角色、澄清案主的角色者幾個主題,成員會比較容易作選擇和作適當的反應。
  • 團體工作者的態度:當領導者邀請某人加入團體時,團體領導者自己對團體的態度,經常已經被很巧妙的表達出來。如果身為一個團體領導者,對於團體感覺矛盾,從非語言的訊息就會透露出來。如果工作者對於團體沒有熱忱,成員也不可能會有熱忱。
  • 信任感的建立:團體開始階段非常強調要建立團體信任感。如果團體工作者對於團體的目的、目標和團體結構已經仔細思考過,成員會對工作者產生信任感。花適當的時間在團體的概念階段,並且告知成員準則、責任和期待,成員也會有被受重視的感覺。
  • 結束開始的聚會:第一次的聚會結束,對團體的發展是一種重要的時刻,是一個作摘要、整合團體所發生過的,以及為未來聚會作計劃的時刻,也是成員反映他們的經驗,分享想法和感覺的時刻,也是將還不清楚的事情提出來的時刻。團體不再是一個抽象的事,而是一個實體。

二.團體中期階段

  • 溝通形態:藉由注意成員的笑和話語,團體領導者逐漸了解成員的感覺、想法和態度。團體領導者的溝通形態,是影響成員自我覺察和行為的一個方式,並且提供有效傳送和接受訊息的示範。例如:

技巧

參考文獻

  • 中文書目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編著〈2002〉團體輔導。北縣:空大用書。
許臨高‧莫藜藜譯著〈2000〉團體工作實務。北市:雙葉書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