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團體工作之理論基礎"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相關理論)
 
(未顯示由 10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0 次修訂)
行 1: 行 1:
前言:社會團體工作的理論基礎,可由團體力學方面對團體行為及團體中個人的行為解釋,以及社會工作者帶領團體所採用的模型或派別來了解。說明團體本身型態及所具有的治療因素,再論社會團體工作實務上所引用的社會有關科學理論,和不同模型的重點比較。(李增祿,民78)
+
{{Version|2007/10/14|}}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
'''社會團體工作之理論基礎'''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方法之ㄧ,必須有理論作後盾,不可沒依據。理論的素材來自現代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各種社會科學所構成的理論基礎。大致上可分為三方面:一、人類行為發展;二、團體過程;三、人類價值觀念,前二者是客觀原則,第三是邏輯推理。(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李增祿,民96)
 +
3 定義要再讀讀、想想。
  
 +
4 雖然前人寫的不好,你並沒有比他清楚。你自己回想,不看時說得出來嗎?
 +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英文文獻用在那
 +
老師,我的英文文獻用在"團體生活發展理論"
 +
==人類行為發展==
 +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家克羅孔(Clyde Klukhohn)和心理學家墨銳(Henry Murray)在他們名著「自然社會與文化的人格」一書導言中,曾有句名言:「每一個人(性格)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則什麼人都不像」像所有人,就是基本人性,只要是人類都有類似的地方;某一部份像他人,就是同一風俗文化下所教育出來的人格;另一個誰都不像,那就是自己本身的性格。(李建興,民69,P43)
  
 +
關於人類行為發展史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個人行為發展理論,著重於心理學觀點,研究人類行為發展階段的內在特徵,第二種團體生活發展理論,重視社會學觀點,探討人類行為與人互動的情形。(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
===個人行為發展理論===
 +
個人行為發展理論在林萬憶老師中稱之為場域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之ㄧ,源於十九世紀物理學概念,威爾(Max Well,1921)從哲學觀點闡明物理學的場域理論,近推演到現今的社會現象。社會心理學的場域論是由黎文(Kurt Lewin,1946)所創,其基本假設是「任何事情的性質決定於包含此一事件的事件體系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人類行為是個人與其環境的函數」。其公式為B=f (life space)=f (P*E)
  
==團體動力==
+
個人行為由內在(即公式中的P)與個人所生活的社會情境(即公式中的E)所決定。個人的內在包括遺傳、能力、性格、價值觀、想法等。社會情境指他存在或缺席、個人目標的阻力、社區態度等。兩種元素的行為解釋是其他社會心理理論較為疏忽的,如人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y)重視個人的人格特質、型態,認為行為是內在因素所決定,較少承認個人所處的社會情境行為的影響。另一個角色理論(role theory)指出個人行為是反映其佔有的角色,忽略個人對角色所需的不同反應。場域論不認為個人內在行為可以決定其表現出的結果,事實上,每一行為動作均被發生的場所有所影響,而場域並非只物理環境還包含他人的行為,大致上可分以下三種(林萬憶,民87,P39~40)
團體動力學
+
[[團體動力]]這個名詞是用來形容團體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複雜且互動式的動力,這概念被用來指涉四種不同的意義:
+
(Malcom and Knowles,1959)
+
  
*團體動力是用來描述團體中任何時後所產生的事情,不論個人是否察覺到,現象的發生是自然的.
+
*生活空間(life space)
 +
是場域論的基本結構,指的事經驗的主觀環境,其中以人類早期的生活經驗(兒童期),對以後的人格發展特徵或人格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注重此學說,這些早期的生活經驗是構成未來行為的基礎,因此社會團體工作的實施,必須重視追朔過去的記憶,以了解案主的問題的真相。
  
*團體動力也被描述成一種研究的領域,社會科學的一支使用科學的方法來確定團體為何有這樣的行為.
+
*此時此地(here and now)
 +
任何心事事件必然被現有的生活空間的特質所決定,因此,心理分析理論所主張的歷史因素是不為場域論所接受的,只承認過去經驗對現在的影響。例如在人類行為除了意識外,還具有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佛洛伊德主張個人人格結構,有如一座冰山,合理行為是可見部份,而大多的動機是不可見、沒意識,其中這種潛意識的動機最為影響力,尤其在領導治療性團體時,必須注意不易察覺的行為動機,如重視早期生活的潛意識經驗。
  
*團體動力是一種有關團體行為的基本知識,是由過去的研究所累積而成.
+
*緊張體系
 +
尚未被滿足但已經升起的心理需求創造一種未解決的緊張體系。人固然有潛意識的動機存在,亦有從事合理發展的組織能力,此種能力為「自我之功能」(the funcyion of age),此功能有時強有時弱。佛洛伊德認為人格與行為發展分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份。本我代表本能的需求慾望,這是人性並非社會會面;超我即是道德良心,代表內再化的社會觀念;而自我是協調本我與超我,是兩者間的天枰,協調兩者間的衝突,使人可以適應這個社會。當人類同時處於兩種相對情況時,人可對同一人或同一情況,具兩種相對情緒反應。心理學稱人類有目的活動中,常因一個或數個目標而有不同的動機,當動機不能同時滿足時,其性質上有呈現彼此互斥的情形,依衝突形式、情境可分三種(一)雙趨衝突:如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二)雙避衝突:兩種問題左右為難;(三)趨避衝突:進退兩難猶豫不決。在社會團體工作過程中,便協助案主趨避衝突中,了解社會,考慮利弊得失,已達到真正解決困難的方法。(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團體動力用來描述一種應用的知識體系或技術,企圖將知識應用到實施的原則與方法上.
+
===團體生活發展理論===
 +
在林萬憶老師的書中,此方法稱之為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其原為社會心理學理論的一支,但目前廣泛納入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符號互動論有三個假設,第一個前提是人根據事情為他們有意思的事情行動。第二個前提是由事情的意思而產生的,一個人與同伴在社會上有相互作用。第三個前提是這些意思被經營,並且透過修改,解釋的過程以經營他遇到的那些事情的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民58,P2)
  
團體發展
+
團體生活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如身體、心理、情緒和精神的需要,都是密不可分。個人是以完人(a whole individual)而非分立體(a separatr entity)與他人發生密切的互動,這就是構成社會團體工作的第一種基本假設。另一種假定是人類在其行為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健全而適當團體生活,也這種團體生活終其一生,一個健全的團體必須包含下列幾點。
無論個人的發展或團體的發展,發展的過程都呈現了一種有順序且連續的改變模式.
+
*團體生活中必須要友產生認同感,接受同年齡思想、價值觀、意見交換、情感的交流,甚至學習他人行為。
 +
*使個人獲得屬與他人的溫暖感覺,及個人建立與他人關係,可免於恐懼、焦慮,獲得安全感。
 +
*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開啟朋友門戶建立人脈存摺。
 +
*自由表現自我,表現與眾不同。
 +
*表現自己的獨特的個性,表現自己的獨特性。
 +
*建立獨立性,即時沒有他人協助還是可以完成事情。
 +
由於人是群居的動物,所以一身中大致可分為下列七的時期:
 +
*口腔依賴期(oral dependency phase):零~一歲,只對母親一個人有反應,這種團體是一對一的,反應、滿足皆在這情況下得到,此關係建立好對嬰兒就有良好的適應行為,反之,關係不好在長大成人時,人格失調會產生。
 +
*愛情依賴期(love dependency phase):一~三歲,開始學走路,語言開始發展,對成人感情依賴性加強,爸爸進入兒童生活圈,爸媽藉權威及感情的運用,訓練小孩建立良好習慣,這時,團體的範圍漸漸擴大。
 +
*戀母情結期(dedipal complex phase):三~五歲,不僅對父母有交互關係,且和兄弟姐妹之間也有了平行交互關係,開始有性別角色,這都會擴大兒童接觸團體。
 +
*潛伏期(the latency):五歲~青春期,兒童走進校園,與同儕接觸,角色分化,家庭影響由強轉弱。有兩種特徵,(一)團體交互作用頻繁、(二)開始學習實際事物與固定特別對象,協助兒童用實際事物為幫助工具,可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
 +
*暴風雨時期,團體生活重要性在青春期最為明顯,因為在這時期青少年生理逐漸成熟、想脫離大人管教,使得內心常出現矛盾,一方面反對成人,另一方面又無法脫離現實,此時受團體影響最深,是社會團體工作最重要的階段。
 +
*成人期,社會關係逐漸穩定,團體生活依然重要,成人仍有團體的需求,但每個人須有個歸屬的團體,避免孤立。
 +
*老年期,由於醫學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人比例越來越大,為了不浪費自己的生活,老人團體越來越重要。
 +
由上述可知,在哪個階段,每個人都無法離開團體生活。(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團體發展的基本概念是了解團體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障礙和困難的工具,同時它提供領導者一個參考的架構,以評估需要採行的行動.團體動力學的知識提供領導者了解成員需要,以及團體發展過程中可能的困難,團體發展的知識則提供領導者預測團體狀況,設定團體目標,以及設計團體的干預政策.
+
==系統理論與互動分析==
專家對團體階段的不同看法:
+
===何門史的系統理論===
 +
何門史(George Homans,1950)在所著書(人群團體)發展出一套關於團體組織的社會學理論。從霍桑工廠(Hawthron Plant)察覺第一個因果關係:感受→活動→互動。他認為被帶進霍桑工廠的工人都是因活動而被設計進入廠中,因為活動的設計而讓工人間有些互動,這些都屬團體的外在體系(External System)。外在體系發生在正式且大型的組織,如在霍桑工廠內發生的大小事;不過有些事常發生於房間內,並非活動設計出了,這就是何門史所說的內部體系(Internal System)。內外部體系的互動,何門史有下列兩種假設
 +
*人們經常與他所喜歡的人有所互動:但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贊同,因為人與人之間有互動並不是喜歡才有,有時候這個人是自己討厭的人,因為某種需求而與他有所互動。
 +
*人們對他人喜歡的感受將表現在外在體系之外的活動上,而這些活動會進一步地增強喜歡的感受:一個人喜歡助人,事實上在他協助人時,自己有機會發展有利的情感結,所以,何門史認為互動與活動是有互賴的。(林萬億,民87)
  
*Bales(1950)團體發展的三階段:說明.評估.做決定.
+
===貝爾斯的互動分析===
 +
依據貝爾斯看法,任何社會、正式組織與非正式團體等社會體系,都必須解決兩種問題,以求自我維持。
 +
*第一個是:工具問題(instrumental problem),這問題是針對社會體系之外的,如:環境;或欲達到的目標,如:糧食分配。一個正式組織除了須滿足員工薪水外,若上述問題沒處理好的話,會導致社會體系分裂或急驟變遷,這與何門史的外在體系類似,都是為團體的目標達成。
 +
*第二個是:社會情緒問題(social-emotional problem),這是在減少人際間問題、協調行動、保持個人有效地滿足成體系中的成員,這類似何門史的內部體系,提供成員間有互動的機會。
 +
貝爾斯的理論較適合小團體間的互動分析,至於大體系較難獲得實證。貝爾斯他沒有興趣在互動過程中傳遞所有層面,較重視互動兩個體系問題的解決效果。(林萬億,民87)
  
*Tuckman(1965)團體發展四階段:形成.激盪.規範.呈現.
+
==團體動力學==
 +
源於團體成員在互動時所產生的力量,團體動力會影響團體中每個成員及整體團體的所有行為,亦是團體工作者對團體動力現象有想當大的興趣。團體中所產生的力量會對團體內的成員和整體功能造成強大影響力,對團體工作者而言,有效介入及了解團體所有類型的團體,有四個團體動力的向度特別重要。
 +
*溝通互動模式
 +
*凝聚力
 +
*社會控制結構,如規範、角色地位
 +
*團體文化
 +
協助團體工作者認識了解整個團體過程中產生的動力,讓熟悉團體動力的不管是帶領者還是成員都可減少傷害,配合社會工作的專業基本人道價值,被設計來幫助工作者開創和增進團體動力,滿足成員社會情緒需求,並協助團體達到目標。(許臨高,莫藜藜,民89,p89~90)
  
*Sarri and Galinsky(1967)團體發展七階段:起點.行程.中介階段1.修正.中介階段2.成熟.結束.
+
一、溝通與互動模式
 +
*溝通是一個過程:工作者必須了解無論何時,只要有人聚在一起,溝通就會存在,所有的溝通都在傳遞訊息,在溝通時必須考慮:了解他人、自我防衛、弄清雙方關係、說服他人、獲得維護權力、激起他人反應、讓他人留下印象、維護關係、團體前表現興同形象,身為領導者如果可以了解團體成員溝通的原因,就可較容易觀察、評估及了解團體間的互動模式,因為在不同的溝通模式,大致上與其後保持一致,若擅用此資訊就可謂團體提供服務。溝通除了在傳達訊息外,工作者必須了解訊息的接收並做選擇。如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接受訊息的人會對資訊做篩選以符合自己信念系統。
 +
*互動模式常見的互動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以領導者為中心,一切由領導者作主導,溝通直接由成員對領到者或領導者對成員,會減少成員彼此間的互動模式;另一種是以團體為中心,團體成員間自發溝通行為,成員間可以自由互動,團體間的溝通管道是開放的,此種模式會增加社會互動、團體士氣及成員對團體目標承諾傾向,但相對於領導者為中心較沒效率。
  
*Hartford(1970)另一個團體發展七階段:團體前的計畫.聚集.團體形成.整合或解散或重組或組織化.團體運作和維持結束前期.結束.
+
二、團體凝聚力:
 +
是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力量的結果,凝聚力高的團體可滿足成員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察覺成員的表現讚賞成員能力促進成員對自我能力的意識感,讓成員感覺到自己參予是有價值的。
  
*Garland and Joan and Kolodny(1973)團體發展的五階段:同盟前期.權利和控制.親密.分別.分離.
+
三、社會控制結構:
 +
整個團體能獲得成員一致順從,使團體運作有秩序,若團體缺乏控制會使得團體間的互動無法預測,所以社會秩序和穩定性是形成和維持一個有凝聚力團體的先決條件。
  
*Northen(1988):計畫和招募.團體說明會.嘗試和試探.問題解決.結束.
+
四、團體文化:
 +
往往在討論團體動力時,團體文化常被忽略,但它卻是整個團體重要的力量,團體文化是讓成員間信守價值、信念、風俗習慣與傳統。(許臨高,莫藜藜,民89)
  
*Levine(1991):平行關係.包含.互動關係.結束.更進一歩指出三個持續存在的危機:權威.親密感和分離.
+
==生態學的觀點==
  
由於許多學者提出了許多的看法,發明了不同的專用名詞,要從之中找到類似的方法是不大可能的.團體的每一個階段皆以不同的速度發展,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也不同,團體前後搖擺的往前挪移,像前面更高階段的功能發展.有些團體似乎在一次團體聚會就經過了;有些團體如一灘死水,發展的方法無法被歸類,而很難想像成一個團體.大部分的人對[[團體治療]]都有一個錯誤的想法,也就是團體必須達到且維持在一個持續的狀態,否則就不能稱為一個好而且有效的團體.如果這是對的話,領導者可能會因為挫敗而放棄團體.因為事實上,團體的發展階段是受到成員的社會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質影響.要使團體的發展階段符合成員的社會心裡能力和人格特質,領導者需要非常警慎的.
+
源於希臘字,意旨在自家的生活,及家庭中際記的自然和諧與相互依存的關係,被生物學家用來描述人類生存於社區與他人互動關係。大致上可分為八種
 +
*自然的棲息所(natural habitat),此概念源於田野家園,所謂的繁殖地的有機組織是一種生存地方或可被發現的地方。活動空間由於有機體結構適應、生理反應與特定行為的社區生態體系內有的有機位置與地位。對家庭而言,就是日常生活與社區、鄰居互動的情形。對團體工作而言,團體成員間的互動式可依賴的、穩定與自然環境必須瞭解。
 +
*生態體系(ecosystem),不管是有機體或非有機體都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生存都存著相互維持關係,目標再於維持與豐富一種穩定充足的狀態。
 +
*持續性與變異性(continuity and diversity),變異性是有機體與環境的關係,由於環境的資源對於有機體的需求滿足而造成變異性。持續性是有機體的能量去行使跨越實現的功能,生態的均衡是由變異持續進行展現出。
 +
*互動與交流(interaction and transaction),交流是系統間變數的協商,互動式兩者間行動與反應的連續結果,對團體工作而言兩者都重要,工作者對個別成員間行動稱互動,工作者對所有團體成員的行動稱為交流。
 +
*整體性(holism),一種完形或整個情境的總體,整體不能只靠一個專家判斷,須靠不同觀點介入。
 +
*適應(adaptation),是核心概念,適應是有力地反應變遷、疾病與環境的不均衡,它是超越時間的完整生活架構,不斷產生管理生活模式來適應每天生活而且沒有完整的一天。
 +
*能力與福祉(competence and well-being),能力是個人使用一些操作達成目標,有三層面:負效應、愉快融入、長期滿足。
 +
*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觀察人類在家庭、社會網絡、組織、鄰里社區的基礎生活空間,社會團體各種模式難用單一理論來涵蓋,每一種觀點對案主、團體、工作員的角色與社會環境變數都有不同描繪,在生態學觀點強調人與人、人與團體或人與環境的關係,假設人與環境為了棲息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成員的成長,最小程度的整合是必要的,專業的社會團體工作者基本任務再於建立一種可以自我改變的文化。(林萬億,民87,P51~55)
  
==團體的治療因素==
+
==參考書目==
'''團體的優點'''
+
*林萬億著,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五南出版,87年8月
 
+
*李建興著,社會團體工作,五南出版,69年9月
在做治療的時候真正治療性的考量應該是:什麼是案主的最大利益?個案工作、家族治療、團體工作擁有一樣的治療因素,而方法是獨特的對於案主情況能造成某種程度的治療效果。但相對於個案治療或[[家族治療]],案主僅能獲得來自領導者或是一至二名家庭成員的回饋;在團體的過程中,案主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回饋。
+
*許臨高、莫黎黎,團體工作實務,雙葉書廊,89年3月
 
+
*李增祿,社會工作概論,巨流出版,96年3月五版
'''團體中的改變'''
+
*Herbert Blum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58年
 
+
團體的本身並無治療的效果,團體所造成的的個人改變也並非是自然發生的。在團體過程中,為了使成員能自由的表達想法和感受,經驗到團體中治療的效果,信任是必要的。但要達到信任成員又必須願意真誠的冒險、分享他們是誰、他們眼裡的世界又是如何。
+
 
+
Irving Yalom於1995年發展了在團體治療過程中的十一項[[團體中之治療要素]],
+
Yalom的概念是將團體當成一個小的社會縮影。團體經過一段時間後,成員與領導者和其他成員的互動方式,會類似於成員在現實環境中的互動方式。上述的要素不容易被分離也不是獨立的,而是緊密相連的。每一個要素在團體中的重要性,會隨著機構功能、團體目標、成員尋求協助的問題本質,以及領導者的訓練和經驗的改變而不同。但這些要素的產生並非偶然,領導者有責任創造一個促進成長,以及鼓勵自我了解和改變氣氛的互動。領導人對這些要素的治療知識,以及使用治療要素
+
的能力,是決定一個團體成功與否的重要關係人。
+
 
+
==有關社會及行為科學理論==
+
團體動力學於193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當時社會科學的發達,需要有關團體的實驗研究的實施,也在此時團體動力遂急劇的發展。這個理論最初建立在'''李溫的場地理論''',他認為社會中每人都有他的活動範圍,而每人的行為是互相依賴的。諸多相關的理論也是由此延伸的,也因為理論不斷被有系統的研究,團體動力學已成唯一門整合的科學研究,也被用在不同的領域中。工作者在帶領團體時,會偏好某些理論,也對所採用的理論加以發揮形成特色。比如:'''諾仁'''是社會心理學派的,強調場地、互動理論、人類情感、地位與角色、團體發展等階段。這些知識都包含在團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中,所以說團體動力學是社會團體工作的重要理論基礎。(李增祿,民78)
+
 
+
==團體個人行為與人群關係==
+
行為是個人表現在外的行動。行為是團體或人群關係構築的最基本單位,而行為的改變或是交互行為的影響,也是構成團體的重要來源。個人行為也是互動行為,是學習的行為、社會性的行為理性與情緒的行為、互動的行為。想了解個人的團體行為,除了了解個人的內在因素,外在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個人行為除了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影響外,還受到人群關係、物質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宋鎮照,民89)
+
 
+
個人行為
+
 
+
行為是指有意識的機體之外顯行動,這外顯行動受到內在趨力和外部人群關係的影響。意識是指有機體能察覺到全部活動經驗的過程來說。所以廣義上來看,行為包括外顯行動和內在趨力運作的內外兼顧整合的活動。個人行為的內在趨力有幾個特點:
+
 
+
*價值:一套來自社會規範、文化、習俗和行為標準的觀念,進而轉化成一種對人事物的是非善惡美醜好物的判斷。
+
 
+
*態度:對人事物給予正面或負面的評價行為傾向,反映出人對於某些人事物的感覺。
+
 
+
*動機:個人體內有未滿足的需求時所製造出的不安狀況,進而變成一種趨力。這趨力促使個人變成外顯行為,以達到個人目標,滿足自己的需求消除緊張不安。
+
 
+
*知覺:個人的感覺受到外來的與內發的刺激而行成,並且將此感覺賦予意義便是知覺。知覺是行為的基礎,個人對他人會做什麼反應,常取決與個人對他人的判斷而定。
+
 
+
*學習:經由經驗所引起的永久性的行為改變,亦或是經由練習使個人內在行為產生較維持久的改變歷程。(宋鎮照,民89)
+
 
+
人群行為
+
 
+
人群行為有四個特徵 
+
 
+
*人類行為是學習性的和模仿性的行為,這是社會化過程,使人類具有模式行為。
+
 
+
*人類行為是社會性行為,包括:認知學習、適應、合群、成長發展的社會過程,建立人類的社會行為。
+
 
+
*人類行為是理性和情緒的行為。以利己為出發點,透過認知、比較、推理和創造,獲得最大利益。行為也是情緒的反應,心裡感受會透過行為表現出來。
+
 
+
*人類行為是互動性行為,人是合群的動物,因此必須與他人進行互動和溝通,建立共同的社會生活。
+
 
+
[[社會化]](socialization)是一種過程,把生物上的個人轉變成一個社會上的個人過程。個人學習到社會與文化的信仰、規範、價值與社會角色。也就是一種將生物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透過社會互動,讓個人獲得自己的人格,以及學習社會或是團體的生活方式。社會學家戴維斯(K.Davis)也說:「社會化過程是社會世世代代傳遞,文化永存的基礎,個人透過社會化使具有人性和人格,而且透過社會化,使個人與社會合一,將文化的觀念與個人的需要合而為一。」大體來說,社會化是個人學習社會規範,訓練社會角色,習得生存技能提高理性生活,以其個人與社會、態度、價值、信仰、規範結合唯一的過程。社會結構指社會成員間的穩定關係,它是一種長期性、穩定的與和諧的固定互動關係,在反覆的互動中,建立一個模式的社會關係。(蔡文輝,1991,社會學)團體行為(group attraction)指在團體中能吸引成員參與或停留在團體內的力量。團體是社會的一部分,社會大環境因素的變化社會機能的運作,對社會的影響極大。人群不是孤獨的也不是離群索居的,所以人類應該多學習及了解團體是如何運作的,藉以從團體中滿足需求、安全及認可。(宋鎮照,民89)
+
 
+
==相關理論==
+
'''功能理論'''
+
 
+
此理論處理重點有兩點:〈1〉重視團體目標的達成功能,也就是團體是為尋求某些特殊目標之達成,而有意形成的一個團體。〈2〉重視團體功能的整合效果,以及如何維持團體的運作。所以,團體是實現個人目標的工具,具有統合人力的策略,可以聯繫成員的信念和理想,也可以發揮整合團體成員的功能。對這個理論來說,團體的過程基本上是功能的發揮,團體不僅要達成成員對團體產生一體感,產生忠誠、依賴、服從、遵守的態度,讓成員生活投入到團體經驗裡,此外團體也要投入較深入且肯定的個人目標和團體目標,讓團體成員結合在一起,產生有共識的決定,讓個人和團體系統能有效地運作。在蒙尼珥(James Mooney)和雷力(Alan Reiley)於1939年出版的《組織之原則》(The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提出三項組織原則,此三項原則也被視為大團體運作的重要原則依據:
+
 
+
*協調原則:首要機制是協調,組織中的成員必須相互服務,思想相同目標一致,以及紀律要嚴明。
+
 
+
*階層原則:組織內應有上下的階層節制,階層的原則、程序和效果表現出領導特質。各階層應有授權及背負責任,使各級人員的事權與責任確定。
+
 
+
*功能原則:組織的工作有些是執行指揮的工作,有的是實際的工作,有的是提供意見分析資料,彼此相互配合,發揮各部門單位的功能,是維繫組織效率提高的關鍵。(宋鎮照,民89)
+
 
+
'''系統理論'''
+
 
+
在系統理論的說法裡,一個團體事是開放的,它有幾個特徵:
+
 
+
*開放的團體隨時可以接納新的資訊和意見,不會被環境隔絕。
+
 
+
*開放的團體有經常性自由交換的地點,透過團體中的各種變相之輸入、輸出,藉以提升團體品質。
+
 
+
*開放的團體意味著團體成員可以自由的進出,允許團體接受新的資訊、觀點和資源,以提高團體的適應能力。(D. Ellis and B. Fisher,1994) 
+
 
+
系統理論把團體是為一個開放系統,也就是團體與外部的環境之間具有相互作用和依存的關係。系統也被界定為一組要素,這些要素彼此之間或其與外在環境間有相互依存關係。所有系統皆有五個重要功能:生產的、支持的、維護的、適應的、和管理的。開放系統的觀點是不忽略內部運作,而尤其注重系統要素間的互動關係。
+
(宋鎮照,民89)
+
 
+
'''互動理論'''
+
 
+
互動過程分析是貝提斯所提出(R. F.Bales,1950),用來說明觀察、與測量團體領導者和成員間的互動行為現象。他認為任何一個團體都必須解決成員兩方面的問題:
+
 
+
*任務工作上,給予團體詢問並建議任何有關要解決的問題,引導團體工作的導向,重視工作活動的導向。
+
 
+
*社會情緒上,強調團體成員間的人際關係發展,重視協調、意見的尊重、衝突的解決、緊張的化解、相互的接納,也是重視關係導向的活動。 (宋鎮照,民89)
+
 
+
 
+
對於人際互動的發生,可從四種解釋看出:(宋鎮照,民89 )
+
 
+
*交感效度影響:人除了以相似感為基礎外,還可以用一致感來解釋。
+
 
+
*認知協調的解決:當認知與行為失去協調時,愛惡扮演重要的角色,來影響互動的反應。而改變愛惡之感受,也成為消除失調問題的良效之一。
+
 
+
*制約作用的影響:其重要的條件是酬賞,當酬賞帶來滿足感或愉快的感受時,制約作用便產生。酬賞越多,制約作用變增強。
+
 
+
*交換酬賞和代價的影響:說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往主要是為了交換,以得到滿足。強調決定人際吸引的因素是個人間的報酬與代價關係,不是成員間個人本身擁有多少條件。
+
 
+
[[團體]]的過程也可稱為互動的過程,沒有互動就沒有團體,因此互動是團體最重要的核心動力,沒有互動團體呈現出靜態狀況,有互動才能展現出團體生命力。
+
 
+
==參考文獻==
+
林萬億 1998 團體工作討論與技術,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
 
+
林萬億引述  Malcolm,X and Halda Knowles 1959 Introduction to Group Dynamics,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
+
 
+
徐震,林萬億 1983 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
 
+
林萬億引述  Heap,Ken  1977  Group Theory for Social Worker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
 
+
宋鎮照 1990 團體動力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宋鎮照引述  Kingsley Davis,Human Society(New York:Macmillan,1948)
+
 
+
蔡文輝 1991 社會學 台北,三民書局 六版
+
 
+
宋鎮照引述  D.Ellis and B. Fisher,Small Group Decision Marking-Communication and the Group Process(New York:McGraw-Hill,1994,4th edition),pp.7-10
+
 
+
宋鎮照引述    R.F.Bales,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A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Small Groups(Cambridge,MA:Addison-Wesley,1950)
+
 
+
林萬億,1991 團體工作 台北,三民書局,四刷
+

於 2008年1月22日 (二) 09:51 的最新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社會團體工作之理論基礎社會團體工作是社會工作三大方法之ㄧ,必須有理論作後盾,不可沒依據。理論的素材來自現代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各種社會科學所構成的理論基礎。大致上可分為三方面:一、人類行為發展;二、團體過程;三、人類價值觀念,前二者是客觀原則,第三是邏輯推理。(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李增祿,民96)

3 定義要再讀讀、想想。
4 雖然前人寫的不好,你並沒有比他清楚。你自己回想,不看時說得出來嗎?
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英文文獻用在那

老師,我的英文文獻用在"團體生活發展理論"

人類行為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家克羅孔(Clyde Klukhohn)和心理學家墨銳(Henry Murray)在他們名著「自然社會與文化的人格」一書導言中,曾有句名言:「每一個人(性格)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則什麼人都不像」像所有人,就是基本人性,只要是人類都有類似的地方;某一部份像他人,就是同一風俗文化下所教育出來的人格;另一個誰都不像,那就是自己本身的性格。(李建興,民69,P43)

關於人類行為發展史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個人行為發展理論,著重於心理學觀點,研究人類行為發展階段的內在特徵,第二種團體生活發展理論,重視社會學觀點,探討人類行為與人互動的情形。(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個人行為發展理論

個人行為發展理論在林萬憶老師中稱之為場域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之ㄧ,源於十九世紀物理學概念,威爾(Max Well,1921)從哲學觀點闡明物理學的場域理論,近推演到現今的社會現象。社會心理學的場域論是由黎文(Kurt Lewin,1946)所創,其基本假設是「任何事情的性質決定於包含此一事件的事件體系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人類行為是個人與其環境的函數」。其公式為B=f (life space)=f (P*E)

個人行為由內在(即公式中的P)與個人所生活的社會情境(即公式中的E)所決定。個人的內在包括遺傳、能力、性格、價值觀、想法等。社會情境指他存在或缺席、個人目標的阻力、社區態度等。兩種元素的行為解釋是其他社會心理理論較為疏忽的,如人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y)重視個人的人格特質、型態,認為行為是內在因素所決定,較少承認個人所處的社會情境行為的影響。另一個角色理論(role theory)指出個人行為是反映其佔有的角色,忽略個人對角色所需的不同反應。場域論不認為個人內在行為可以決定其表現出的結果,事實上,每一行為動作均被發生的場所有所影響,而場域並非只物理環境還包含他人的行為,大致上可分以下三種(林萬憶,民87,P39~40)

  • 生活空間(life space)

是場域論的基本結構,指的事經驗的主觀環境,其中以人類早期的生活經驗(兒童期),對以後的人格發展特徵或人格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注重此學說,這些早期的生活經驗是構成未來行為的基礎,因此社會團體工作的實施,必須重視追朔過去的記憶,以了解案主的問題的真相。

  • 此時此地(here and now)

任何心事事件必然被現有的生活空間的特質所決定,因此,心理分析理論所主張的歷史因素是不為場域論所接受的,只承認過去經驗對現在的影響。例如在人類行為除了意識外,還具有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佛洛伊德主張個人人格結構,有如一座冰山,合理行為是可見部份,而大多的動機是不可見、沒意識,其中這種潛意識的動機最為影響力,尤其在領導治療性團體時,必須注意不易察覺的行為動機,如重視早期生活的潛意識經驗。

  • 緊張體系

尚未被滿足但已經升起的心理需求創造一種未解決的緊張體系。人固然有潛意識的動機存在,亦有從事合理發展的組織能力,此種能力為「自我之功能」(the funcyion of age),此功能有時強有時弱。佛洛伊德認為人格與行為發展分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份。本我代表本能的需求慾望,這是人性並非社會會面;超我即是道德良心,代表內再化的社會觀念;而自我是協調本我與超我,是兩者間的天枰,協調兩者間的衝突,使人可以適應這個社會。當人類同時處於兩種相對情況時,人可對同一人或同一情況,具兩種相對情緒反應。心理學稱人類有目的活動中,常因一個或數個目標而有不同的動機,當動機不能同時滿足時,其性質上有呈現彼此互斥的情形,依衝突形式、情境可分三種(一)雙趨衝突:如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二)雙避衝突:兩種問題左右為難;(三)趨避衝突:進退兩難猶豫不決。在社會團體工作過程中,便協助案主趨避衝突中,了解社會,考慮利弊得失,已達到真正解決困難的方法。(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團體生活發展理論

在林萬憶老師的書中,此方法稱之為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其原為社會心理學理論的一支,但目前廣泛納入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符號互動論有三個假設,第一個前提是人根據事情為他們有意思的事情行動。第二個前提是由事情的意思而產生的,一個人與同伴在社會上有相互作用。第三個前提是這些意思被經營,並且透過修改,解釋的過程以經營他遇到的那些事情的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民58,P2)

團體生活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有如身體、心理、情緒和精神的需要,都是密不可分。個人是以完人(a whole individual)而非分立體(a separatr entity)與他人發生密切的互動,這就是構成社會團體工作的第一種基本假設。另一種假定是人類在其行為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健全而適當團體生活,也這種團體生活終其一生,一個健全的團體必須包含下列幾點。

  • 團體生活中必須要友產生認同感,接受同年齡思想、價值觀、意見交換、情感的交流,甚至學習他人行為。
  • 使個人獲得屬與他人的溫暖感覺,及個人建立與他人關係,可免於恐懼、焦慮,獲得安全感。
  • 選擇自己喜歡的朋友,開啟朋友門戶建立人脈存摺。
  • 自由表現自我,表現與眾不同。
  • 表現自己的獨特的個性,表現自己的獨特性。
  • 建立獨立性,即時沒有他人協助還是可以完成事情。

由於人是群居的動物,所以一身中大致可分為下列七的時期:

  • 口腔依賴期(oral dependency phase):零~一歲,只對母親一個人有反應,這種團體是一對一的,反應、滿足皆在這情況下得到,此關係建立好對嬰兒就有良好的適應行為,反之,關係不好在長大成人時,人格失調會產生。
  • 愛情依賴期(love dependency phase):一~三歲,開始學走路,語言開始發展,對成人感情依賴性加強,爸爸進入兒童生活圈,爸媽藉權威及感情的運用,訓練小孩建立良好習慣,這時,團體的範圍漸漸擴大。
  • 戀母情結期(dedipal complex phase):三~五歲,不僅對父母有交互關係,且和兄弟姐妹之間也有了平行交互關係,開始有性別角色,這都會擴大兒童接觸團體。
  • 潛伏期(the latency):五歲~青春期,兒童走進校園,與同儕接觸,角色分化,家庭影響由強轉弱。有兩種特徵,(一)團體交互作用頻繁、(二)開始學習實際事物與固定特別對象,協助兒童用實際事物為幫助工具,可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
  • 暴風雨時期,團體生活重要性在青春期最為明顯,因為在這時期青少年生理逐漸成熟、想脫離大人管教,使得內心常出現矛盾,一方面反對成人,另一方面又無法脫離現實,此時受團體影響最深,是社會團體工作最重要的階段。
  • 成人期,社會關係逐漸穩定,團體生活依然重要,成人仍有團體的需求,但每個人須有個歸屬的團體,避免孤立。
  • 老年期,由於醫學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人比例越來越大,為了不浪費自己的生活,老人團體越來越重要。

由上述可知,在哪個階段,每個人都無法離開團體生活。(李建興,民69;林萬億,民87年)

系統理論與互動分析

何門史的系統理論

何門史(George Homans,1950)在所著書(人群團體)發展出一套關於團體組織的社會學理論。從霍桑工廠(Hawthron Plant)察覺第一個因果關係:感受→活動→互動。他認為被帶進霍桑工廠的工人都是因活動而被設計進入廠中,因為活動的設計而讓工人間有些互動,這些都屬團體的外在體系(External System)。外在體系發生在正式且大型的組織,如在霍桑工廠內發生的大小事;不過有些事常發生於房間內,並非活動設計出了,這就是何門史所說的內部體系(Internal System)。內外部體系的互動,何門史有下列兩種假設

  • 人們經常與他所喜歡的人有所互動:但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贊同,因為人與人之間有互動並不是喜歡才有,有時候這個人是自己討厭的人,因為某種需求而與他有所互動。
  • 人們對他人喜歡的感受將表現在外在體系之外的活動上,而這些活動會進一步地增強喜歡的感受:一個人喜歡助人,事實上在他協助人時,自己有機會發展有利的情感結,所以,何門史認為互動與活動是有互賴的。(林萬億,民87)

貝爾斯的互動分析

依據貝爾斯看法,任何社會、正式組織與非正式團體等社會體系,都必須解決兩種問題,以求自我維持。

  • 第一個是:工具問題(instrumental problem),這問題是針對社會體系之外的,如:環境;或欲達到的目標,如:糧食分配。一個正式組織除了須滿足員工薪水外,若上述問題沒處理好的話,會導致社會體系分裂或急驟變遷,這與何門史的外在體系類似,都是為團體的目標達成。
  • 第二個是:社會情緒問題(social-emotional problem),這是在減少人際間問題、協調行動、保持個人有效地滿足成體系中的成員,這類似何門史的內部體系,提供成員間有互動的機會。

貝爾斯的理論較適合小團體間的互動分析,至於大體系較難獲得實證。貝爾斯他沒有興趣在互動過程中傳遞所有層面,較重視互動兩個體系問題的解決效果。(林萬億,民87)

團體動力學

源於團體成員在互動時所產生的力量,團體動力會影響團體中每個成員及整體團體的所有行為,亦是團體工作者對團體動力現象有想當大的興趣。團體中所產生的力量會對團體內的成員和整體功能造成強大影響力,對團體工作者而言,有效介入及了解團體所有類型的團體,有四個團體動力的向度特別重要。

  • 溝通互動模式
  • 凝聚力
  • 社會控制結構,如規範、角色地位
  • 團體文化

協助團體工作者認識了解整個團體過程中產生的動力,讓熟悉團體動力的不管是帶領者還是成員都可減少傷害,配合社會工作的專業基本人道價值,被設計來幫助工作者開創和增進團體動力,滿足成員社會情緒需求,並協助團體達到目標。(許臨高,莫藜藜,民89,p89~90)

一、溝通與互動模式

  • 溝通是一個過程:工作者必須了解無論何時,只要有人聚在一起,溝通就會存在,所有的溝通都在傳遞訊息,在溝通時必須考慮:了解他人、自我防衛、弄清雙方關係、說服他人、獲得維護權力、激起他人反應、讓他人留下印象、維護關係、團體前表現興同形象,身為領導者如果可以了解團體成員溝通的原因,就可較容易觀察、評估及了解團體間的互動模式,因為在不同的溝通模式,大致上與其後保持一致,若擅用此資訊就可謂團體提供服務。溝通除了在傳達訊息外,工作者必須了解訊息的接收並做選擇。如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接受訊息的人會對資訊做篩選以符合自己信念系統。
  • 互動模式常見的互動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以領導者為中心,一切由領導者作主導,溝通直接由成員對領到者或領導者對成員,會減少成員彼此間的互動模式;另一種是以團體為中心,團體成員間自發溝通行為,成員間可以自由互動,團體間的溝通管道是開放的,此種模式會增加社會互動、團體士氣及成員對團體目標承諾傾向,但相對於領導者為中心較沒效率。

二、團體凝聚力: 是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力量的結果,凝聚力高的團體可滿足成員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察覺成員的表現讚賞成員能力促進成員對自我能力的意識感,讓成員感覺到自己參予是有價值的。

三、社會控制結構: 整個團體能獲得成員一致順從,使團體運作有秩序,若團體缺乏控制會使得團體間的互動無法預測,所以社會秩序和穩定性是形成和維持一個有凝聚力團體的先決條件。

四、團體文化: 往往在討論團體動力時,團體文化常被忽略,但它卻是整個團體重要的力量,團體文化是讓成員間信守價值、信念、風俗習慣與傳統。(許臨高,莫藜藜,民89)

生態學的觀點

源於希臘字,意旨在自家的生活,及家庭中際記的自然和諧與相互依存的關係,被生物學家用來描述人類生存於社區與他人互動關係。大致上可分為八種

  • 自然的棲息所(natural habitat),此概念源於田野家園,所謂的繁殖地的有機組織是一種生存地方或可被發現的地方。活動空間由於有機體結構適應、生理反應與特定行為的社區生態體系內有的有機位置與地位。對家庭而言,就是日常生活與社區、鄰居互動的情形。對團體工作而言,團體成員間的互動式可依賴的、穩定與自然環境必須瞭解。
  • 生態體系(ecosystem),不管是有機體或非有機體都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生存都存著相互維持關係,目標再於維持與豐富一種穩定充足的狀態。
  • 持續性與變異性(continuity and diversity),變異性是有機體與環境的關係,由於環境的資源對於有機體的需求滿足而造成變異性。持續性是有機體的能量去行使跨越實現的功能,生態的均衡是由變異持續進行展現出。
  • 互動與交流(interaction and transaction),交流是系統間變數的協商,互動式兩者間行動與反應的連續結果,對團體工作而言兩者都重要,工作者對個別成員間行動稱互動,工作者對所有團體成員的行動稱為交流。
  • 整體性(holism),一種完形或整個情境的總體,整體不能只靠一個專家判斷,須靠不同觀點介入。
  • 適應(adaptation),是核心概念,適應是有力地反應變遷、疾病與環境的不均衡,它是超越時間的完整生活架構,不斷產生管理生活模式來適應每天生活而且沒有完整的一天。
  • 能力與福祉(competence and well-being),能力是個人使用一些操作達成目標,有三層面:負效應、愉快融入、長期滿足。
  • 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觀察人類在家庭、社會網絡、組織、鄰里社區的基礎生活空間,社會團體各種模式難用單一理論來涵蓋,每一種觀點對案主、團體、工作員的角色與社會環境變數都有不同描繪,在生態學觀點強調人與人、人與團體或人與環境的關係,假設人與環境為了棲息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成員的成長,最小程度的整合是必要的,專業的社會團體工作者基本任務再於建立一種可以自我改變的文化。(林萬億,民87,P51~55)

參考書目

  • 林萬億著,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五南出版,87年8月
  • 李建興著,社會團體工作,五南出版,69年9月
  • 許臨高、莫黎黎,團體工作實務,雙葉書廊,89年3月
  • 李增祿,社會工作概論,巨流出版,96年3月五版
  • Herbert Blum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