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實務理論之模式"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工作社區實務)
行 1: 行 1:
 +
1
 +
你上課沒有好好聽,在「條目索引」那,也是隨便回答老師?
 +
我問你,「你是要寫社區發展實務理論之四個模式嗎?就是創新改革那些?」你就說你要寫,可是你這裏寫出來的完全不同。
 +
你所寫的內容,是Rothman講的「社區組織(實務)的模式」,不是「社區發展實務理論之模式」。
 +
而且,社區組織工作的模式是Rothman一人講的,只是收錄在Rothman與Tropman他們兩人編的書中。蘇老師不是這樣寫的吧!
 +
內容寫錯是一回事,內容與蘇老師書上的文字幾乎一模一樣,也不在文後標明出來,這就叫做抄襲。
 +
在老師正式打成績之前,趕快改善吧!
 +
 
*前言
 
*前言
 
社區發展模式(communty development model)是Rothman與Tropman(1987)所提的社區工作三大模式之一,透過社區民眾廣泛地參與社區事務,共同決定社區目標與行動方案,可達成解決社區問題,獲致社區變遷的目的。(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蘇景輝著 1988{民85})。
 
社區發展模式(communty development model)是Rothman與Tropman(1987)所提的社區工作三大模式之一,透過社區民眾廣泛地參與社區事務,共同決定社區目標與行動方案,可達成解決社區問題,獲致社區變遷的目的。(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蘇景輝著 1988{民85})。

於 2006年12月3日 (日) 06:04 的修訂

1
你上課沒有好好聽,在「條目索引」那,也是隨便回答老師?
我問你,「你是要寫社區發展實務理論之四個模式嗎?就是創新改革那些?」你就說你要寫,可是你這裏寫出來的完全不同。
你所寫的內容,是Rothman講的「社區組織(實務)的模式」,不是「社區發展實務理論之模式」。
而且,社區組織工作的模式是Rothman一人講的,只是收錄在Rothman與Tropman他們兩人編的書中。蘇老師不是這樣寫的吧!
內容寫錯是一回事,內容與蘇老師書上的文字幾乎一模一樣,也不在文後標明出來,這就叫做抄襲。
在老師正式打成績之前,趕快改善吧!
  • 前言

社區發展模式(communty development model)是Rothman與Tropman(1987)所提的社區工作三大模式之一,透過社區民眾廣泛地參與社區事務,共同決定社區目標與行動方案,可達成解決社區問題,獲致社區變遷的目的。(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蘇景輝著 1988{民85})。

  • 了解社區民眾的需求,提出現有的社會資源,一起共同參與,並給予有用的建議及協助。

社區工作的實務理論

社區工作的實務理論是作為工作者實務工作上的指引Rothman與Tropman(1987)提出的三大模式。

模式一:社區發展模式(Community Development Model)

社區發展模式假設,透過社區民眾廣泛的參與社區事務,共同來決定社區目標與行動方案,達成解決社區問題,獲致社會變遷的目的。聯合國在1955年發表一項社區發展的重要文件〈經由社會發展達制社會進步〉 (Social Progress through Community Development),其中定義社區發展為一種過程,經由社區成員踴躍的參與及充分地發揮社會力量,以開創整體社區的經濟及社會進步。

  • 社區發展模式的主要重點包括民主的工作程序(democratic procedures)、志願合作(voluntry cooperation)、自助(self-help)、培養在地的領導人才(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ledership)以及教育工作(educational objectives)等。
    • 六大要項:

1.關心的問題

 採用社區發展模式的工作者所關心的是工業化及科技的發展導致社區人際間疏離感的問題,又不能以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另外,社區發展模式也關心某些傳統的的社區。

2.目標

 任務目標:是指去解決特定的問題,滿足特別的需求,完成具體目標。
 過程目標:是要協助社區民眾,培養他們一些生活上的態度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非常受重視)。

3.策略與技術

 主要目的是要引導社區參與,所以溝通和討論取得一致的技術,成為社區發展模式的主要技術。

4.變革媒介

 社區發展的工作者所運用的變革媒介主要是社區團體,亦即社區工作者去組織、成立社區團體,並協助、引導社區團體運
 作,以達到社區變革的目的。

5.工作者的角色

 主要是「使能者」,依據Ross(1967)所言,其在促成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社區民眾表達他們的一些意見和想法,幫
 助他們共同維護共有的社區。

6.案主的範圍與角色

 通常是指一個地方社區,也可以是一個功能社區中的弱勢社群。案主應該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共同為目標採取行動、共同決
 定社區目標,此模式中案主是參與者。

模式二:社會計畫模式(Social Planning Model)

著重以問題解決的技術去解決具體的、實質上的社會問題。此模式是以理性的、謹慎的計畫去控制變遷。此模式對社區參與要求,會因問題狀況或社區組織本身的狀況而有所不同,有時希望社區成員多參與,有時則否。

  • 社會計畫模式需要專門的計畫者,設計有效的計畫,將服務傳送給需要的民眾。其典型即是社會工作中具體方案的決策過程與結果。
    • 六大要項:

1.關心問題

 關心社區內所有的問題,例如:老人問題、青少年問題...等等。

2.目標

 注重任務目標,解決實質性的問題。

3.策略與技術

 收集相關的資料,加以分析,了解事情的原因及真相,以理性的態度去面對解決。

4.變革的媒介

 要去排比、分析相關資料,透過正式組織的運作,達到變革的目的。

5.工作者的角色

 專家的角色,包括社區診斷、研究、資訊提供、組織運作、評估。是爲「社區民眾而做」,而不是「與社區民眾同做」。

6.案主的範圍與角色

 案主是服務的接受者,也就是消費者,而不是社區活動方案或目標的決策者。範圍是地理社區或功能社區。

模式三: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Model)

社會行動模式是假設一群劣勢地位者,被組織成一個團體和其他有共同意識的人所組成,依社會正義或民主理念,向大會提出適當合理的要求及建議。主要目的是在於團結社區人民的力量,爲社區爭取應得的權利。

  • 六大要項

1.關心問題

 社會上一些民眾所受到的剝削、壓迫、不合理的對待...等等。

2.目標

 有時是注重任務目標,有時則注重過程目標。

3.策略與技術

 策略:組織民眾去反抗壓迫者。技術:衝突技術(例如談判、遊行、靜坐、對質...等等)。

4.變革的媒介

 成立行動組織,發動群眾運動,來達到變革的目的。

5.工作者的角色

 倡導者(行動者),爲民眾爭取權利。

6.案主的範圍與角色

 案主通常只受到社會傷害的人,需要工作者特別的協助。範圍是地理社區或功能社區。

社區發展的重要原則

  1. 民主的過程
  2. 解決問題的原則
  3. 注重教育方法的原則
  4. 能改進社區的社會經濟及文化條件為原則
  5. 由下而上的發展過程
  6. 全體參與的原則
  7. 自立更生的原則
  8. 合作途徑的原則
  9. 發展領袖的原則
  10. 針對需要的原則
  11. 物質精神發展並重的原則

社會工作社區實務

社區組織的基本原則

社區組織的方法

社區社會工作的工作過程

社區組織的技術

社區工作員的資格

個案概述

地區發展模式的評價

  • 地區發展模式是社會工作理論的一種模型,是一把理想化的尺,協助社區工作者在實際工作時評估其應用的效果。

優點

  1. 地區發展模式強調自助自決的目標,可以使居民自己決定及推行切合本身社區需要的工作,更能有效地滿足居民的需要。
  2. 由於注重和諧的工作手法,以及強調居民及團體間的合作互助,運用地區發展模式可有助於營造互相關懷的氣氛。
  3. 地區發展注重溝通和合作,它成為積極推動參與性民主的激素。
  4. 地區發展模式的目標和所運用的手法頗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缺點

  1. 在社會現代化的進程當中,社區所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複雜,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單靠調動社區中的資源和居民的參與,未必能有效及徹底地解決問題。
  2. 地區發展模式假設了社區為一整體,各團體或組織的利益是可以相容的,透過溝通和合作亦可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社區內是存在著不同利益的群體,而這些團體之間又容易因資源分配或立場不同而對立。
  3. 地區發展模式只能接觸及一些影響較小的問題,對於由基本矛盾產生的問題便顯的無能為力。
  4. 這模式相信透過廣泛的民眾參與,便可達到解決問題及自助的目的。不過亦有學者批評這種參與會花費不少時間和資源,不符合計算成本效益的原則。

小結

地區發展模式的社區工作,主要目標是鼓勵社區民眾做廣泛的參與,透過自助互助的方式,解決社區內的問題,在過程中讓民眾學習到如何自助自決,也能改善居民間及居民團體間的溝通和合作。

結論

社區發展則是協助團體成員獲得技術與信心以改善生活品質 強調以自助的精神藉由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反映了社區工作的獨特性... 主要是社區工作者來引導社區內所有的人團體參與 讓社區成員有機會來討論社區問題,決定社區需求 並提出解決的行動方案,此與社會計畫取向有密切的關係 無論是社區發展或是其他相關的社區方案,其最終目的是促進社區的發展,以改善或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基本上,社區發展往往是以地理區域為範圍,且將焦點著重於最落後的地方,並期待能促進其永續發展。要建構一個全面性的社區發展,需要關注的不僅是其結果,也要能夠著重過程中的能力培植,因而全面性的社區發展,是要兼具過程目標和結果目標。從過程面而言,社區發展要藉助於社區充權策略的運作,從結果面而言,社區發展在於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70910377(引自)

參考文獻

  • 第一版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蘇景輝 1966(民85)
  • 第二版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 巨流圖書公司 蘇景輝 2003
  •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 台北市 五南 甘炳光 民85
  • 社會工作概論 台北市 五南 譯合丁碧雲 沙依仁 民69
  • 社區原理(修定三版) 台北市 三民 蔡弘進 2005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7091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