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2月2日 (六) 16:05 由 CYUT9529105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陸、社區工作三種模式)

前往: 導覽搜尋

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由地域的社區為主要對象,開始轉移至組織某些被視為「弱勢」(vulnerable)的社群如病人、婦女、接受福利者、工人、老人等。這些以有共同問題或需要的人士為組織對象的社區工作,主要是為成員提供互相支持、服務及分享經驗的網路,減少他們對正規及專業服務的依賴。這些組織也可以變成壓力團體,爭取社會及政府對他們面對的問題作出關注。這類非地域性的社區工作可稱為「自助組織運動」。

甘炳光與莫慶聯(<理論> 第一章: 9-13),綜合不同學者及機構對社區工作的定義,有以下共通點,認為社區工作是:

 1.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介入手法;
 2.是一個過程;
 3.是運用集體行動的方法
 4.鼓吹居民自助、互助及自決的精神; 
 5.能找出及滿足社區的需要,解決社區問題,培養社區歸屬感和認同感,達致社區整合,改善社區生活素質
 6.能發展居民能力,加強其自主性; 
 7.能促進社會轉變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4%BE%E6%9C%83%E5%B7%A5%E4%BD%9C&variant=zh-tw#.E7.A4.BE.E5.8D.80.E5.B7.A5.E4.BD.9C(95.10.5)


壹、社區

一、意義

  • 徐震(1979)認為,區辦社區具有三個概念層次:結構的概念(如地形和物質有形的)、互動的概念(如心理、過程和無形的)、行動的概念(如社會、組織和行動的)。
  • 白秀雄(1990)認為社區乃指一定地理區域範圍中的人口集團,居民具有某種地緣的感覺或集團意識和行為,由於彼此之間有歸屬感或依賴之關係,故形成共同的社區生活目標和採取集體行動以期達成。
  • 江亮演(1995)認為社區是指一群人居住在一特定的地區內,他們具有共同意識與活動場所及共同目標而自然形成一個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地域而言。
  • 徐震(1996)由社區發展的觀點將社區定義為:「社區是居住在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利益關係,共同服務體系與共同發展能力或潛力的一群人」。
  • Blumer(1997)將「社區」定義為社區是由正式與非正式關係的地方網絡,並動員個人和集體去對付逆境的能力所形成。
由以上定義可以歸納社區共同的要素就是:
1.有一定的地理範圍。
2.由一群人組成的團體。
3.有共同意識、共同目標及共同的行為。

二、功能

  • 經濟功能-提供工作給成員,並進行各種經濟及商業活動。
  • 教育功能-對成員灌輸知識、消息及價值觀。
  • 社會參與功能-把社區看作聯繫社會的橋樑。
  • 感情功能-成員的互相支持及互相幫忙,可以滿足成員在情感上及物質上的需要。
  • 社會控制功能-社區對成員在行為及思想上的監管,可保持社區的穩定。 (甘炳光,1996)

貳、社區工作的意涵

  • Payne(l995)認為社區工作係指「社區工作者與社區居民共同發掘出社區中的問題,並採取行動解決之」。
  • Taylor&Presely認為,社區工作是一種致力於提昇非專業人員之專門技術的專業,亦走一種提昇處於困境者的能力,以便增進他們對自己所處環境之控制的專業,而社會工作員激勵和支持人們從事改善自己鄰里之條件和機會的團體,以便在社會工作員抽離後,參與者仍能持續運用並發揮這些能力。(黃源協,1999)
  • 社區工作是以社區為對象的社會工作介入方法。他透過組織區內居民參與集體行動,去釐定社區需要,合力解決社區問題,改善生活環境及素質;在參與過程中,讓居民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培養自助、互助及自決的精神;加強市民的社區參與及影響決策的能力和意識,發揮居民的潛能,培養社區領袖才能,已達致更公平、公義、民主及合諧的社會。(甘炳光,1996)
    • 是社會工作的一種介入手法。
    • 是一項有計畫的行動。
    • 是一個過程。
    • 是運用集體行動的方法。
    • 鼓吹居民自助、互助及自決的精神。
    • 能找出及滿足社區的需要,解決社區問題,培養社區歸屬感和認同感,達致社區整合,改善社區生活素質。
    • 能發展居民能力,加強其自主性。
    • 能促進社會轉變。

參、社區工作的目標

一、社區工作目標二分法

  • 羅夫曼分類法

1.解決一些特定的社會問題,包括完成一件具體事工、達致一些社會福利的目標、滿足社區需要,以至修橋補路、安置無家可歸者。這些改善是具體而落實的。
2.促進社區人士的一般能力,包括建立社區內不同群體的合作關係,發掘及培育社區領袖參與社區事務,加強對公民事務的了解,以至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信心及技巧等。前者就是一般人所稱的「事工目標」(task goals),後者則是「過程目標」(process goals)。

  • 譚馬士分類法

1.分配資源(distributive dimension)
2.發展市民(developmental dimension)
(1)社區工作可促進公民權的發展(franchisal development),這包括培養基層市民的「政治責任感」(political responsibility),亦即增強他們的「政治能力」(political competence)及政治重要性(political significance)。
(2)社區工作可促進社會發展(social development),這是指培養居民的「社區凝聚力」(community cohesion),增進居民間的交往,及對社區的歸屬感,令居民覺得可對整個社區作出貢獻。

肆、社區工作價值觀和原則

一、價值觀定義

  • 皮更斯及米肯(A. Pincus and A. Minahan)認為價值觀就是一些視之為對本身是好的、較理想的信念取向或假設。
  • 皮更斯及米肯(A. Pincus and A. Minahan)說出了價值觀的屬性:不能用科學方法來驗證。
  • 社區工作價值觀與社會工作價值觀一樣,他的形成是由於工作本身含有朝著一定方向進發的意味和對理想狀況的追尋。
  • 具體的工作目標及有關的學科知識當然對社區工作專業有指導作用,但假若要決定目標的訂定、選取或放棄,或決定執行目標的方法時,價值觀便成為知識以外的ㄧ個十分重要的判準,可以說是較之社會科學的知識更為基本。

二、社區工作價值觀

  • 特性
    • 社區工作價值觀是受當時的歷史、政治、文化及文化機構(例如教育及專業制度)等社會因素影響而形成和發展的。
    • 社區工作價值觀對工作者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它是社區工作實踐的靈魂和方向,是發生爭論時的判別準則,也是工作者投身的主要動力。
    • 社區工作價值觀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基本上包括:人的尊嚴和價值、正義和自由、制度取向(institutional orientation)、平等、民主、群眾參與、互助合作與互相依賴、社會責任感
  • 社區工作的實踐原則
    • 注重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目標
    • 因應社區的現存情況計畫工作步伐
    • 尊重社區自決
    • 強調居民的自助參與
    • 廣泛及包容性的社區參與
    • 民主及理性的社區行動形式

伍、社區工作的特色

1.社工員有能力與不同的人互動。<br\> 2.工作的對象有個人也有團體。<br\> 3.每個社工員接可能會參與社區計畫。<br\> 4.社區計畫的發展,通過最後終於實現是很有成就的過程。<br\> 5.社區工作總是充滿趣味。<br\>

陸、社區工作三種模式

  • 美國學者羅夫曼(J. Rothman)在1979年提出:

一、地方發展(locality development) 二、社會計劃(social planning) 三、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柒、參考文獻

  •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 甘炳光等著 中文大學出版社 中華民國85年5月
  • 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 Charles Zastrow著 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西元1998年7月
  • 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 賴兩陽著 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西元2002年3月
  • 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 萬育維著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西元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