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組織會社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1月20日 (一) 01:13 由 CYUT9429126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前言

  • 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簡稱〈C.O.S〉。C.O.S認為個人要為自己貧窮負責,主張貧民應該要有自己解決貧窮問題的適應生活能力,反對增加政府財力支出及耗用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去救助,要以「教他補魚,不要給他魚吃」為原則,讓貧民盡自己所有能力和技能去維持基本生活。〈林萬憶,2002〉

發展緣起

  • 慈善組織會社是從英國發起的,由於十九世紀是一個自由放任主義的世代,社會各方面的表現較自由放任、在自由競爭和工業化的潮流之下,失業人口情形嚴重,和加上當時英國的濟貧法案未盡到妥善的效用,各種問題叢生造成社會問題混亂,人們陷入貧窮需要人支援的窘境,於是社會上各種不同形態的救濟組織機構紛紛成立、勸募、救貧開始出現了。〈棄楚生,1987〉當時的機構對濟貧是秉持著慈悲為懷的精神,對於濟貧只是消極的救濟,很少會去探求貧民貧窮的原因和去顧及做未來的預防,在辦理救助的工作時,各種不同的救助機構和機構之間互不相聯繫,各自為政作業,有的人不停的重複資源的索取,冒領別人的救助金,或是案主先後到不同的機構接受不同的友善訪問員〈Friendly visitor〉做調查,以致於資源分配不均造成不公平現象,各種弊端不停重現,造成機構之間問題層出不窮,造成救濟的效率減低,問題沒有辦法被改善,因而產生了慈善組織運動。〈廖榮利,1984〉
  • 慈善組織運動就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是為了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機構和機構之間資源浪費、重複現象,在亨利索理牧師〈Solly、Reverend Henry〉的帶領之下,參考了德國的漢堡制以及愛爾伯福利的做法,建議成立組織委員會來整合社會上的救濟資源,隨之在一八六九年的英國的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組織慈善救濟及抑止行乞協會」,而後易名為「慈善組織會社」〈C.O.S〉。〈白秀雄,1992〉
  • 在慈善組織會社於英國倫敦成立多年以後,逐漸影響英國其他的大城市群起倣傚,再經過九年以後,逐漸將它影響力的觸角延伸至美國,也就是在一八七七年,一位曾經參訪過C.O.S的美國牧師哥爾亭〈Gurteen,Reverend S.H〉受了此會社的影響,當他回美國之後,在美國的水牛城〈Buffalo〉成立美國始上第一個慈善組織會社〈C.O.S〉。〈李增祿,2002〉

組織發展特色

  • 主要成立了一個大型的中央總管理聯繫機構,接著全市劃分為好幾區,每一區均有一個志願的委員會,負責總管理看察救助工作上的分配調解作業,讓原本各自作業的機構和機構之間有了共同的聯絡管道。
  • 接受救貧的案主,應該要有自己有謀生的能力技巧,是在逼不得已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接受社會資源救助,如:鄰里、教會等。
  • 救濟以「個別」的案主做為對象、單位。
  • 在案主接受救濟之前,機構會派專員去詳細調查案主的家庭背景、所處的生活環境、健康狀況、接受的教育程度到哪、工作上的狀況,瞭解案主是否真正需要接受救助,救濟過後還會隨時地進行訪視調查的工作,確定案主是真正需要接受救助,避免資源上的浪費。
  • 案主去申請救助時,案件的登記是整體性的,也就是說,你在這一區登記了救助的申請,在別的區域也會有你登記的資料,這是為了要革新以前的弊端,避免有心的職業的乞丐同時向不同的地區索取救濟行為。
  • 社會救濟的款項和配給的額度有大量的增加,滿足了申請的案主的救濟福利和權益。<李增祿,2002〉

對社會工作專業化之貢獻

參考文獻

<1>、葉楚生,1987《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同泰印刷局有限公司。

<2>、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白秀雄,1992《社會工作》。台北,三民書局。

<4>、廖榮利,1984《社會工作學》。台北,三民書局。

<5>、林萬憶,2002《社會工作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