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組織會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慈善組識會社移動到慈善組織會社: 錯字)
行 1: 行 1:
*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簡稱〈C.O.S〉。C.O.S認為個人要為自己貧窮負責,主張貧民應該要有自己解決貧窮問題的適應生活能力,反對增加政府財力支出及耗用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去救助,要以「教他補魚,不要給他魚吃」為原則,讓貧民盡自己所有能力去維持基本生活。〈林萬憶,2002〉
+
*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簡稱〈C.O.S〉。C.O.S認為個人要為自己貧窮負責,主張貧民應該要有自己解決貧窮問題的適應生活能力,反對增加政府財力支出及耗用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去救助,要以「教他補魚,不要給他魚吃」為原則,讓貧民盡自己所有能力和技能去維持基本生活。〈林萬憶,2002〉
 
==發展緣起==
 
==發展緣起==
社會工作發展的初期以前,機構對救助的人是本持著慈悲精神,希望借由濟貧者從道義上責任去改變被救助者的墮落和不幸、重建他們的行為觀念、道德的責任,到後來演變成以友善的訪問員去幫助需要被救助的人,但這些訪問員大多來自道德觀念重的中上階層,以他們的道德觀要來約束需被幫助的救助者是很困難、缺乏約束力的,和加上案主受不同的機構的慈善訪問員訪問,造成救濟的效率減低,問題沒有辦法被改善,因而產生了慈善組織運動。〈廖榮利,1984〉
+
*慈善組織會社是從英國發起的,由於19世紀是一個自由放任主義的世代,社會各方面的表現較自由放任、在自由競爭和工業化的潮流之下,失業人口情形嚴重,和加上當時英國的濟貧法未盡到妥善的效用,各種問題叢生造成社會問題混亂,人們陷入貧窮需要人支援的窘境,於是社會上各種不同形態的救濟組織機構紛紛成立、勸募、救貧開始出現了。〈棄楚生,1987〉當時的機構對濟貧是秉持著慈悲為懷的精神,對於濟貧只是消極的救濟,很少會去探求貧民貧窮的原因和去顧及做未來的預防,在辦理救助的工作時,各種不同的救助機構和機構之間互不相聯繫,各自為政作業,有的人不停的重複資源的索取,冒領別人的救助金,或是案主先後到不同的機構接受不同的友善仿問員做調查〈Friendly visitor〉,以致於資源分配不均造成不公平現象,各種弊端不停重現,造成機構之間問題層出不窮,造成救濟的效率減低,問題沒有辦法被改善,因而產生了慈善組織運動。〈廖榮利,1984〉
而這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為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造成資源浪費、重複現象,亨利索理牧師〈Solly、Reverend  Henry〉建議成立組織委員會來整合救濟資源,隨之在一八六九年的倫敦成立了第一個「組織慈善救濟及抑止行乞協會」,而後易名為「慈善組織協會」〈C.O.S〉。〈白秀雄,1992〉
+
*慈善組織運動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是為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機構和機構之間資源浪費、重複現象,在亨利索理牧師〈Solly、Reverend Henry〉的帶領之下,參考了德國的漢堡制以及愛爾伯福利的做法,建議成立組織委員會來整合社會上的救濟資源,隨之在一八六九年的英國的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組織慈善救濟及抑止行乞協會」,而後易名為「慈善組織會社」〈C.O.S〉。〈白秀雄,1992〉
 +
*在慈善組織會社於英國倫敦成立多年以後,逐漸影響英國其他的大城市群起倣傚,再經過九年以後,逐漸將它影響力的觸角延伸至美國,也就是在一八七七年,一位曾經參訪過C.O.S的美國牧師哥爾亭〈Gurteen,Reverend S.H〉受了此會社的影響,當他回美國之後,在美國的水牛城〈Buffalo〉成立美國始上第一個慈善組織會社〈C.O.S〉。〈李增祿,2002〉
 
==組織發展特色==
 
==組織發展特色==
 
*接受救貧的人要自己有謀生的能力技巧,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接受社會資源救助,如:鄰里、教會。
 
*接受救貧的人要自己有謀生的能力技巧,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接受社會資源救助,如:鄰里、教會。
*救濟以個別為對象
+
*救濟以個別為對像
 
==對社會工作專業化之貢獻==
 
==對社會工作專業化之貢獻==
 
==參考文憲==
 
==參考文憲==

於 2006年11月14日 (二) 04:40 的修訂

  • 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簡稱〈C.O.S〉。C.O.S認為個人要為自己貧窮負責,主張貧民應該要有自己解決貧窮問題的適應生活能力,反對增加政府財力支出及耗用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去救助,要以「教他補魚,不要給他魚吃」為原則,讓貧民盡自己所有能力和技能去維持基本生活。〈林萬憶,2002〉

發展緣起

  • 慈善組織會社是從英國發起的,由於19世紀是一個自由放任主義的世代,社會各方面的表現較自由放任、在自由競爭和工業化的潮流之下,失業人口情形嚴重,和加上當時英國的濟貧法未盡到妥善的效用,各種問題叢生造成社會問題混亂,人們陷入貧窮需要人支援的窘境,於是社會上各種不同形態的救濟組織機構紛紛成立、勸募、救貧開始出現了。〈棄楚生,1987〉當時的機構對濟貧是秉持著慈悲為懷的精神,對於濟貧只是消極的救濟,很少會去探求貧民貧窮的原因和去顧及做未來的預防,在辦理救助的工作時,各種不同的救助機構和機構之間互不相聯繫,各自為政作業,有的人不停的重複資源的索取,冒領別人的救助金,或是案主先後到不同的機構接受不同的友善仿問員做調查〈Friendly visitor〉,以致於資源分配不均造成不公平現象,各種弊端不停重現,造成機構之間問題層出不窮,造成救濟的效率減低,問題沒有辦法被改善,因而產生了慈善組織運動。〈廖榮利,1984〉
  • 慈善組織運動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是為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機構和機構之間資源浪費、重複現象,在亨利索理牧師〈Solly、Reverend Henry〉的帶領之下,參考了德國的漢堡制以及愛爾伯福利的做法,建議成立組織委員會來整合社會上的救濟資源,隨之在一八六九年的英國的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組織慈善救濟及抑止行乞協會」,而後易名為「慈善組織會社」〈C.O.S〉。〈白秀雄,1992〉
  • 在慈善組織會社於英國倫敦成立多年以後,逐漸影響英國其他的大城市群起倣傚,再經過九年以後,逐漸將它影響力的觸角延伸至美國,也就是在一八七七年,一位曾經參訪過C.O.S的美國牧師哥爾亭〈Gurteen,Reverend S.H〉受了此會社的影響,當他回美國之後,在美國的水牛城〈Buffalo〉成立美國始上第一個慈善組織會社〈C.O.S〉。〈李增祿,2002〉

組織發展特色

  • 接受救貧的人要自己有謀生的能力技巧,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接受社會資源救助,如:鄰里、教會。
  • 救濟以個別為對像

對社會工作專業化之貢獻

參考文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