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6年12月16日 (六) 14:45 由 CYUTs9429043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四、防衛機轉)

前往: 導覽搜尋

3

  • 心理衛生的定義:

心理衛生是指用於個人心理方面的衛生知識,它可以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與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技術科學,目的是在對於促進個人心理、心理、及社會方面保持和諧以及良好的狀態,而可以享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的互動作用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個人與環境是一種互動的關係,所以心理衛生可以促進個人的心理健康,增加生活中的適應。

一、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

  • 自我概念與身心適應

相同於同樣的壓力中生活的人,其中會有人變的不健康,而有人還是會維持健康的狀態。他們對於自己的價值觀念、需求的目標與能力都會有很清楚的認知,面對了壓力時,會有能力情感控制的情境。

研究發現,自尊心高,相對的會比較有信心,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會有較好得適應能力。低自尊者,相對的也會比較缺乏自信心,所以待人處事方面較不具彈性與嘗試的勇氣與能力。

  • 自我概念與歸因模式

指個人面對事情發生原因所用以解釋的過程。這個情境中分為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兩類,前者是有關於自我相關的因素,如自己的能力等級與努力的程度。後者與自我並不相關,屬於環境生活因素,如自己的生存命運與他人在生活中的作法。

過度膨脹的自我概念人格,他們會拒絕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他們會很容易把自己所成功的歸因,是屬於自己的努力與能力;相對的,他們也會將失敗的原因認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或是環境外在的因素所造成的。

  • 自我概念與社會支持

研究顯示,自尊與社會兩者因素會相互影響彼此的關係,自尊高者他們的主觀認知與社會的支持功能相對會比較豐富,可以協助其應變的能力與壓力。當個人認為自己能有了足夠的社會經驗與得到了社會社會支持時,相對也會增強自尊的能力。

一個人的自尊與自我的勝任感與環境生活的適應歸因模式及社會支持系統因素都有密切的互動關係,而這些互動的關係,也會間接的影響到個人的情緒反應與身心狀況。

  • 如何自我改變

1.讓問題為具體化,而且越具體越好。知道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達到了目標後可能會做的事或所說的話。哪些行為又可以幫助你如何達到目標與計畫。

2.建立所要改變的契約,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改變,以及改變後的好處。安排在環境中提醒自己達到目標,並告訴自己所用心投入的時間,不能放棄,且要拒絕所有外來的誘惑。

3.收集資料且分析自我行為的原因,要詳細的紀錄自己的行為,而且要詳細的知道自己所用心持續的原因。

4.做好執行的計畫,要調整環境的刺激,尋找值得學習的對象,重新安排在環境中不利的事物,轉換時間的安排方式與內容。調整自我的行為,把大目標縮成小目標來執行,慢慢的完成,具體設定目標完成時,所應有的行為標準。

5.自我增強的改變,在過程中需要鼓勵與支持,以利於正常的角度對待自己的進步。

6.持續下去,需要持之以恆的用心與決心,才能達到自我改變的目標。

二、人際關係

  • 變動期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不斷在改變的,從開始認識接觸,到互動的次數較多,或是所可能發生的衝突,可能導致分離,這些關係不會靜止或固定在狀態中。變化是自然的現象,我們要學習在關係中變化時,多增加互相的了解與溝通,彼此才能共同成長。

  • 階段性

1.接觸期

雙方互動開始認識的第一階段。在此時「第一印象」對於現階段影響重大,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可能再也沒有互動的機會。有好的印象,而才會有機會表現能力。

2.涉入期

在此階段,雙方會有較多的時間或機會互相了解彼此,因此,雙方的生活態度或習慣會慢慢的呈現出來。但互動越多,相對彼此不相同的地方也會很多,如果不順利,就會中止交往,不會付出感情,維持的關係就會像普通的朋友。

3.親密期

雙方經過多次的互動與了解,雙方之間會有一些的承諾,談話的內容,會有較多內在的感覺。但其中可能感覺到束縛,感到壓力時,雙方的關係就會帶回涉入期。

4.惡化期

並不是所有的關係都會進入惡化期。當人與人之間越親近,可能越想控制會改變對方,而產生衝突,外在環境的變化,也會讓親密關係變直。

5.解體期

面臨到了解體時,也代表了分離,時空情境的限制,關係就會自然中止。在此期,有人可能會傷心與痛苦或者是一蹶不振,不過也有人會覺得輕鬆或解脫。人際關係的轉變終究是壓力,要有健康的情緒管理,才不會使身心有太多的傷害。

  • 增進人際溝通能力

同理心

用心傾聽對方與你說什麼,還有你感受到什麼,談話中,試著感受到對方的情緒且了解別人行為的原因,而不是過度的批評與建議。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替他們著想,用心傾聽且多觀察對方的舉止行為,溫和表達自己所了解對方的部分,讓對方對你產生信任感。

適當的溝通表達:

有效的溝通技巧不容易,但只要認真學習,用心溝通,就能維繫好人際關係。要有好的人際,就必須具備傾聽與表達,才能具體的化解衝突。

  • 培養良好行為特質

1.有正向的自我概念,也比較能表現出自信,自然容易與他人接近,這也是別人喜歡你的第一步。

2.對別人有正向的看法,如常以負面的態度看待別人,因此很難與人建立起人際關係。應以正向的態度尊重別人,但也不要太過相信別人,應運用智慧,做客觀性的評估。

3.真誠是影響人際關係重要因素,所以想要有好的人際關係,真心對待別人是基本原則。

4.與他人交談說話時,所表現出來的正面態度與支持都能傳達出溫暖的感覺。

5.與樂觀的人相處,都能感到愉快,但每個人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若是在生活中培養積極人生態度,不但有利身心健康,也可助於人際關係。

6.重視他人的存在,與人相處時,讓對方覺得尊重與傾聽的感受,自然也會增進於自己的人際。

7.適當的表達與讚美,具體的說出對方讓你覺得很好的行為與特質,讓對方感受到真心與真誠,而不是只會用言語的稱讚。

8.培養人際關係之間的幽默感,在生活中多聽聽不同人的看法,可促進自己的靈感,以利學習育創造性,自然就會產生幽默感。

三、壓力與健康

  • 生活狀況

壓力是個人在生活中面對環境中內外要求,身心適應調適的過程,也是人與環境互動中所產生不斷複雜的動態系統。在環境中刺激的狀況主要來自於生活中的事物,需要個人的精神與力量適應,其中有生活中的事件,主要是造成個人在生活中產生變動的重大事情。生活週期與生活規律是指個人從事固定例行的活動與日常的規律。

  • 內心狀況

性格特徵:

個人特質可能會經由不健康的習慣導致身心疾病的產生。容易產生壓力或是焦慮的人,很難平衡自己的情緒,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性格特徵的行為也可能會產生一些異常的疾病,如偏頭痛、氣喘及消化性潰瘍,甚至也有可能會產生心臟病等疾病。

心理需求:

是指來自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下,經由學習所產生的結果,如安全與受人尊重的需求。個人的心理需求是了解一個人的性格,而需求的滿足程度也可以增加個人的生活品質。但是如果在環境中的事情無法配合個人有效的適應行為,或是無法完成個人的目標時,則會產生壓力與適應的困難,自然就會有身心症狀的疾病。

  • 身心調適的過程

獨特性格與心理需求的特徵,是當個人在面對生活事件的變動時,在內心主觀上,會評估此變動上要求自己適應外在要求改變的程度,而在內在要求上,自己所達到的標準又是如何。評估自己的應付能力,是不是能完成自己在外在要求上,所改變的目標。如果結果是自己的主觀認知能力不夠應付事情的內外要求時,就會有壓力反應的產生。

正向因應:

當個人面對壓力時,如果自己具有信心的應付能力,並懂得運用環境中的人力資源,則比較能在壓力的環境中,增加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在壓力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經驗。

負向因應:

當個人面對壓力時,常會覺得自己應付的能力不夠,不知該如何尋找別人的支持幫助,所以容易產生壓力與焦慮的情緒反應,如果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身心疾病及慢性疾病的症狀。

四、防衛機轉

  • 潛抑作用:

是把自己無法接受的思想行為、感情衝動與依賴性,在個人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抑制到了潛意識中,而這樣的行為,在心理防衛機轉中,最常用的方法。

  • 壓抑作用:

是指個人在意識狀態中,很容易拒絕去想不愉快的事情,但也能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想法思考及言行,是屬於成熟的防衛機轉。

五、心理衛生特殊問題與工作原則

  • 心理衛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教導大家如何預防及發現自己的心理疾病或行為偏差,並能維持身心的健康,發揮自我的潛能。而對於精神疾病的患者,則可以提供積極有效的治療與復健。
  • 心理衛生的工作及研究,是有關於人類的生活領域及人生週期所有的層面還有心理衛生的知識。實施心理衛生的工作,就必須要有完善的醫療單位及專門機構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服務體系,以及所屬的社區資源,以開展整體心理衛生的措施。
  • 第一級預防:是以預防心理疾病的活動為主要目標,主要目的是在盡量排除阻礙在心理健康中可能導致心理障礙於環境中不利的因子,降低在整體社會中精神疾病的發生率,提供適當且足夠的社會服務資源,並建立及執行社區預防工作。
  • 第二級預防:是以治療心理疾病的活動為主,主要目的是透過早期的發現,診斷以及治療心理疾病,期望可以縮短病患的病程,並降低罹患的發生率,重點在於適當的治療精神病患,並教育病患以及家屬早期接受治療,了解其重要性。
  • 第三級預防:是以協助及復健的活動為主,防止疾病的復發惡化或其功能的退化。主要目的是在採取各項的活動措施,協助精神病患恢復生活於社會中,參與家庭、職場及社區的活動,恢復於正常的生活中。

六、參考文獻

  • 《社會工作概論》,詹宜彰、沈瓊桃校閱;古允文審定,--初版--,台北市:學富文化發行. 2002[民91]
  • 《心理衛生:現在生活的心理適應》,V.J. Derlega L.H. Janda原著;林彥妤,郭利百加等譯,--初版--,台北市:桂冠,1991[民80]
  • 《心理衛生概要》,劉若蘭著,--二版--,台北市:偉華,2004[民93]
  • 《心理衛生》,陳英三著,--初版--,臺北市:五南,1991[民80]
  • 《心理衛生》,賴倩瑜著,--初版--,臺北市:揚智文化,2000[民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