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兒童課後陪讀計畫——以基督教救助協會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5月2日 (三) 07:45 由 Cyut9529712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前言

基督教救助協會簡介

源起/沿革

[基督教救助協會http://www.ccra.org.tw/aboutus/index.asp]成立於1998年,由孫越擔任創會榮譽理事長,以「重大災難救助」及「社區服務」為兩大重點。本會與台灣人民一同走過象神風災、921大地震、SARS等重大災難,並透過整合全台灣400多間教會,建立社區型關懷網絡,以協助社區於急難救助、家庭發展與健康社區三方面發展深度的在地關懷服務。


組織架構

服務對象

服務區域

服務內容(方案)

弱勢兒童課後陪讀計畫-方案簡介

在台灣平均每一天有187對夫妻離婚。每8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外籍新娘所生。在社會生態急速變遷衝擊下,家庭組成已形成多元性。而離婚又造成單親兒童及隔代教養兒,加上外籍新娘子女無法克服社會適應之困境,導致學業成績落後,遭受同學歧視。
部分家庭因為經濟資源不足,導致生活在此類家庭的兒童經歷貧窮、照顧不週。以上弱勢家庭孩童經常發生課業學習落後、人際關係不協調、人格發展偏差等各種問題。


計劃簡介

弱勢兒童課後陪讀計劃是為貧困、單親、隔代教養、身心障礙者和外籍配偶之子女等經濟弱勢家庭之國小學童籌設課後陪讀班,施以課業輔導、品格及生命教育。讓無法得到父母妥善教養,或無力負擔一般安親班、才藝教室或補習班費用的孩子,在身心靈體上得到足夠的餵養與關顧。同時使經濟情況較差的家長無後顧之憂,得以安心工作,進而改善家庭經濟與生活品質。


計畫目標

  • 兒童完成當天學校作業
  • 孩子學習品格/生命教育
  • 降低負面情緒對別人的干擾
  • 幫補家長指導子女課業之功能
  • 關懷訪視弱勢家庭
  • 增加老師教學知能及關懷家庭的能力

服務對象

  1. 家境清寒之弱勢家庭。
  2. 家庭功能發生問題之弱勢家庭。例如:隔代教養(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祖父母負擔教養之責)、單親、外籍配偶之子女等。
  3. 父母因離婚、家暴、欠債、或者酗酒吸毒而不克盡責者,甚至交錯綜合以上各類現象。
  4. 家庭中途變故,一時失去家庭功能者。

服務流程

服務內容

  • 課業輔導:
    • 輔導孩童完成課業,協助在知識上之理解力。
  • 生命教育、品格教育:
    • 教導孩子認識自我、性別差異與相處、自我保護、問題解決、生活適應技巧、人際溝通,人與環境等學習,以塑造良好的品格,提升兒童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適應。
  • 家庭關懷訪視:
    • 透過訪視、關懷家庭成員之互動,協助面對危機及生活調適,增進其家庭功能,並形成支持系統。


真實案例分享

服務效益評估分析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