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關係"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參考文獻)
行 2: 行 2:
  
 
    1*凱斯─盧卡斯(keith-lucas)定義專業關係是一種提供給生活有困難的人的尋求解決困境的一種媒介,讓機構的社工員來給予協助。
 
    1*凱斯─盧卡斯(keith-lucas)定義專業關係是一種提供給生活有困難的人的尋求解決困境的一種媒介,讓機構的社工員來給予協助。
<BR>    2*專業人員與案主互動時,產生的內心感受與態度表現的交互反應關係。【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2~113】
+
<BR>    2*專業人員與案主互動時,產生的內心感受與態度表現的交互反應關係。(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2~113)
<BR>    3*[http://www.go2school.com.tw/socialworker/3/16.doc 專業關係]是案主無法解決困難時,前到機構尋求協助,此時案主與社工員即產生關係。(許臨高,2003:125~126)
+
<BR>    3*[http://www.go2school.com.tw/socialworker/3/16.doc 專業關係]是案主無法解決困難時,前到機構尋求協助,此時案主與社工員即產生關係。<BR>      (許臨高,2003:125~126)(潘淑滿:民89:173)
 
<BR><BR>而[http://taipeisw.ngo.org.tw/talsw11.php?Ctitle=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給予的意涵為:「專業關係」是為完成社會工作目標,基於公益、客觀、自我瞭解而建立; 用於區別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BR><BR>而[http://taipeisw.ngo.org.tw/talsw11.php?Ctitle=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給予的意涵為:「專業關係」是為完成社會工作目標,基於公益、客觀、自我瞭解而建立; 用於區別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專業關係所需要的基本要素(Johnson,1998)
 
*專業關係所需要的基本要素(Johnson,1998)
**關心:用真誠、溫暖、友善的態度來面對案主、與案主溝通,且適當給予案主支持,並了解案主的情境。(Perlman,1979:60)<br>   而關心是在社工員基於無條件肯定案主的生活與需要的信念下產生的。【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7】
+
**關心:用真誠、溫暖、友善的態度來面對案主、與案主溝通,且適當給予案主支持,並了解案主的情境。(Perlman,1979:60)<br>   而關心是在社工員基於無條件肯定案主的生活與需要的信念下產生的。(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7)
 
**責任感:社工員必須有責任感,才不會因為挫折或是其他因素,而未完成一個案件。
 
**責任感:社工員必須有責任感,才不會因為挫折或是其他因素,而未完成一個案件。
**接納:以不批判的態度、真正的信賴案主並且尊重案主的情感表達。(萬育維:社會工作概論:52)
+
**接納:以不批判的態度、真正的信賴案主並且尊重案主的情感表達。(萬育維:社會工作概論:52)(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9)
 +
**同理心:指社會工作者可以站在案主的角度來體會他的心情及感受,且同理心是助人的第一步。<BR>    (Barker,1991:79;黃惠惠:民85:47)(潘淑滿:民89:183)
 +
**真誠與一致性:在談話中,不虛假、不欺騙案主,用一致的口語與非口語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BR>    (潘淑滿:民89:183)(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23)
 +
**權威與權力:社工員利用他的權力來幫助案主解決問題,而不是操控案主。(潘淑滿:民89:184)(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6)
 +
**目的:分為三個面向:
 +
***規範性目的(normative purpose):明確規範可與不可接受的專業關係性質。(潘淑滿:民89:185)(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5)
 +
***操作性目的(operational purpose):與案主建立的專業關係是為了幫案主改變他的生活,使他有責任及能力去負擔他所應負的職責。(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5)
 +
***個人性目的(individual purpose):因案主不同而關係性質也會不同,故也是唯一性目的(Unique purpose)。(潘淑滿:民89:184)(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6)
 +
 
 
*何謂朋友關係
 
*何謂朋友關係
 
*專業關係與朋友關係之區別
 
*專業關係與朋友關係之區別
行 17: 行 25:
 
===與專業關係意義相近之詞===
 
===與專業關係意義相近之詞===
 
*助人關係
 
*助人關係
  1*在於案主有生活上的困難,來機構向社工員尋求協助,雙方就產生關係。而這種關係稱為助人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2】
+
  1*在於案主有生活上的困難,來機構向社工員尋求協助,雙方就產生關係。而這種關係稱為助人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BR>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2)
<BR>  2*助人關係是非批判、接納與尊重案主表達負面情緒的。(許臨高,2003:125~126)<br>  3*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是以助人為目標,而產生助人關係,所以專業關係又稱之為助人關係。【潘淑滿:民89:173】
+
<BR>  2*助人關係是非批判、接納與尊重案主表達負面情緒的。(許臨高,2003:125~126)
 +
<br>  3*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是以助人為目標,而產生助人關係,所以專業關係又稱之為助人關係。(潘淑滿:民89:173)
 +
<BR>  4*助人關係指社工員與案主因某種目的而進行情感與行為的互動及交流而產生交互作用,而可帶領案主產生改變的想法且激發案主接受<BR>    協助的想法。。(潘淑滿:民89:177)
 
*專業助人關係
 
*專業助人關係
  

於 2006年11月15日 (三) 17:09 的修訂

  • 專業關係之定義

    1*凱斯─盧卡斯(keith-lucas)定義專業關係是一種提供給生活有困難的人的尋求解決困境的一種媒介,讓機構的社工員來給予協助。
    2*專業人員與案主互動時,產生的內心感受與態度表現的交互反應關係。(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2~113)
    3*專業關係是案主無法解決困難時,前到機構尋求協助,此時案主與社工員即產生關係。
      (許臨高,2003:125~126)(潘淑滿:民89:173)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給予的意涵為:「專業關係」是為完成社會工作目標,基於公益、客觀、自我瞭解而建立; 用於區別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 專業關係所需要的基本要素(Johnson,1998)
    • 關心:用真誠、溫暖、友善的態度來面對案主、與案主溝通,且適當給予案主支持,並了解案主的情境。(Perlman,1979:60)
         而關心是在社工員基於無條件肯定案主的生活與需要的信念下產生的。(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7)
    • 責任感:社工員必須有責任感,才不會因為挫折或是其他因素,而未完成一個案件。
    • 接納:以不批判的態度、真正的信賴案主並且尊重案主的情感表達。(萬育維:社會工作概論:52)(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9)
    • 同理心:指社會工作者可以站在案主的角度來體會他的心情及感受,且同理心是助人的第一步。
          (Barker,1991:79;黃惠惠:民85:47)(潘淑滿:民89:183)
    • 真誠與一致性:在談話中,不虛假、不欺騙案主,用一致的口語與非口語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潘淑滿:民89:183)(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23)
    • 權威與權力:社工員利用他的權力來幫助案主解決問題,而不是操控案主。(潘淑滿:民89:184)(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6)
    • 目的:分為三個面向:
      • 規範性目的(normative purpose):明確規範可與不可接受的專業關係性質。(潘淑滿:民89:185)(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5)
      • 操作性目的(operational purpose):與案主建立的專業關係是為了幫案主改變他的生活,使他有責任及能力去負擔他所應負的職責。(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5)
      • 個人性目的(individual purpose):因案主不同而關係性質也會不同,故也是唯一性目的(Unique purpose)。(潘淑滿:民89:184)(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16)
  • 何謂朋友關係
  • 專業關係與朋友關係之區別
  • 案主的情感轉移
  • 社工員的反情感轉移

與專業關係意義相近之詞

  • 助人關係

  1*在於案主有生活上的困難,來機構向社工員尋求協助,雙方就產生關係。而這種關係稱為助人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74初版:112)
  2*助人關係是非批判、接納與尊重案主表達負面情緒的。(許臨高,2003:125~126)
  3*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是以助人為目標,而產生助人關係,所以專業關係又稱之為助人關係。(潘淑滿:民89:173)
  4*助人關係指社工員與案主因某種目的而進行情感與行為的互動及交流而產生交互作用,而可帶領案主產生改變的想法且激發案主接受
    協助的想法。。(潘淑滿:民89:177)

  • 專業助人關係

參考文獻

  •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合著:社會個案工作:五南圖書出版:民國74年4月初版一刷
  • 萬育維:社會工作概論:雙葉書廊出版:2005年3月出版四刷
  • 潘淑滿:社會個案工作:心理出版社:2000年8月初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