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觀點"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參考文獻)
行 27: 行 2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林麗珊著,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2003)[民92]
+
*林麗珊著,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2003)[民92]
蔡文輝著,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民76]
+
*蔡文輝著,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民76]
萬育維著,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市,雙葉(2001)[民90]
+
*萬育維著,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市,雙葉(2001)[民90]
社會司-社政年報(94)
+
*社會司-社政年報(94)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唐文慧、王宏仁《社會福利理論》p,90~93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唐文慧、王宏仁《社會福利理論》p,90~93
  

於 2006年12月11日 (一) 03:14 的修訂

◎『女性主義』一詞源於十九世紀的[法國],它代表一種觀點、實務與意識形態,將人類社會傳統的競爭、階級及權威體制,逐漸轉變為建立在性別與種族的立足點之社會結構。六O年代以降,歐、美國家所興起的婦女解放運動(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s),強調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raising)的重要性,七O年代女性在參與社會運動過徎,慢慢覺醒到女性其實是社會運動中的邊緣份子,女性議題往往被邊緣化了,女性主義者主張探討男女不平等的社會事實,並以女性的觀點來了解婦女的生活經驗、解釋成因,並尋找與兩性的互動關係的解決策酪,為兩性平等提供一個良好視野(Van Den Bergh,1995;王麗容,民八三;顧燕翎,民八五)。

2
架構需要改進
部份段落沒有見到文獻引用,這樣有抄襲之嫌,請在文內使用他人意見之處放上作者及年代(並頁碼)
你有看過Van Den Bergh,1995;王麗容,民八三;顧燕翎,民八五這些人的文章嗎?這的文獻引用可能不正確
架構需要改進,你在寫的絕大部份內容是女性主義,而你該強調的是,女姓主義觀點在社工上有什麼影響

社會女性主義

  1. 社會主義的女性主義者反對自由主義的女性者對於婦女福利的排斥。
  • 福利是婦女改變父權壓迫體系的工具與途徑

自由主義的女性主義反對婦女福利的理由,福利措施是國家進行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的一種工具,人們用「社會的父權」或是「公共的父權」來形容婦女福利,並認為婦女若是依賴福利,會使的婦女依賴於國家,永遠無法獨立自主。 女性主義對這種觀點提出反駁,被認為人存在於社會中,彼此必然有依賴的社會關係(social realation-ship),權力(power)的獲得,即來自於社會關係幫中,人不可能獨立於社會存在。

  1. 福利的爭取有助於婦女參政機會與社會地位的提昇

社會主義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婦女團體與女性主義者對於福利的爭取,正是婦女學習正政治動員的大好機會,藉著對福利的爭取,改造社會,從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和平地轉換到社會主義社會,正是福利制度對於婦女的最大貢獻。

兩性平等

  • 父權的觀念一直在女性的意識形態上都是崇高的,過去男人就是在外工作,必須負擔家庭一切的經濟基礎,女性則在家當個賢妻良母,現今已非如此,時代的變遷,女性也走出門外,讓自己的想法可以受到別人的認同,努力的工作。(蔡文輝;p41)社會中,女性至始至終都是弱者,所以政府也為了提倡兩性平等,更使政策有所了偏向保護女性的法律,好比說兩性平等法、家暴法、性侵害防制法等讓婦女有更多的保障,更有許多對於女性福利支持的民間機構,構思了許多專案、專線與諮詢服務,讓女性主義可與父權主義相互抗衡達到兩性平等。(萬育維,2001;p201)

社會差異

  • 台灣的女性主義意識近幾年來,慢慢跟上了歐美各國的腳步,存留在過去父權時代的思想模式;因產生第一位女性的副總統而有所了改變,更提倡於兩性平等,目的則是先做人再來問做女人還是男人。雖然政府正積極的推廣,因無相對完善的機制,使得步調緩慢了許多,而台灣男性40歲中年以上的人,對於女性出頭在外工作還是有需多不認同,但在多數的青少年中,卻同意女性有自主權,可以為了自己的生活與行為負責,並可以共同承擔雙方的事物,達到溝通中的兩性平等。所以現在台灣吹起一股新潮流的現代女性主義,主要目的是讓女性同胞做自己,不需要男人的依賴也可以在社會上立足。

女性福利分析

  • 女性主義的抬頭,對於欺辱女性同胞施壓暴力、性侵害的人有了政策上的保護,與福利諮商的服務,如婦女專線(113)、婦女協會、與各項福利措施。1998年6月24日總統頒布[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台灣地區至少有十四萬六千名婦女遭受到家庭暴力,更多人卻不了解有關家暴法的內容和方向。(行政院主計處)各地方政府皆設有[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讓婦女同胞可以有資源幫助,情勢重大者,還可以向法院訴請[保護令],對於自身的安全保護都是法律所給於的保障(林麗珊,五南)
    • 個人
      • 家庭
        • 社會

結論

參考文獻

  • 林麗珊著,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2003)[民92]
  • 蔡文輝著,家庭社會學,台北市,五南[民76]
  • 萬育維著,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市,雙葉(2001)[民90]
  • 社會司-社政年報(94)
  •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唐文慧、王宏仁《社會福利理論》p,90~93

外部連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B3%E6%80%A7%E4%B8%BB%E7%BE%A9#.E8.A7.80.E9.BB.9E.EF.BC.9A.E7.8F.BE.E4.BB.A3.E9.81.8B.E5.8B.95.E7.9A.84.E6.9C.AC.E8.B3.AA link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