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動力"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Version|2007/10/14|}}
+
'''團體動力''' 源自於團體成員間互動所產生的力量,由於欲些動力的存在,團體的運作才得以開始並持續下去,而團體動力研究正是在解釋團體內各種行為的變化現象及相互影響。團體動力會影響個別團體成員及整體團體的行為,所以透徹地理解團體動力將有助於工作者有效地面對個各類型的團體。<br>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
「團體動力一詞係由盧威(kurt lewin)最早提出,於1930年代在進行一系列的團體行為研究時,提及團體動力,用來說明團體成員在團體內的一切互動歷程與行為現象,也是團體運作和發展的過程。」(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團體動力是一套用來瞭解團體行為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些知識和技巧是經由過去的研究、發展和無數次的經驗累積而成。」(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團體動力強調理論、實務和研究的結合,尤其是特別重視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
'''團體動力'''它和其他學習型團體是不一樣的,它主要融合了很多助人工作的專業訓練,統一整合了外在互動和個人內在的觀察;也進一步的助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溝通技巧、了解他人和自我成長與了解,也更增進了個人和團體間的互動關係更增加其領導的能力。
+
  
團體動力是用來形容團體在達成目的的過程,有的互動關係;是小組團隊內成員和成員間的摩擦互動,進而產生的一種默契、一種理念更是一股力量。
+
團體動力不只是實踐的理論,也是ㄧ種思考的模式,是融合開放系統(open system)、脈絡主義(conte-xtualism)及辯證改變(dialectical change)的思想所形成。團體動力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升社會上實務工作者團體的運作能力,以促進個團體成長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夏林清,民83)。
  
 
+
  4 清楚些了,團體動力其實並不是你寫的標題本身,而是在其中可以觀察到的一種力量。希望有幾會你可以把這點寫入。
  4 首句要簡明扼要,部份的內容可以移到下面
+
請記得,你寫的是團體動力,不是團體的其他部份。
+
雖然有些人在描述團體動力時,是用團體的發展階段來區分團體動力之不同,
+
但寫的時候,要將之寫的像是在寫團體動力,而不是團體的階段。
+
 
+
4 首句第一段是不正確的,第二段可以。
+
內容沒有寫到重點。
+
文獻引用格式不甚正確、參考文獻格式不甚正確、英文文獻用在那?
+
  
 
==團體形成==
 
==團體形成==
'''團體'''係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互關係的獨立個人,經由社會互動,彼此相互影響和相互依賴,並享有共同的規範與特徵,也根據共同擁有的目標或期待,來共同完成目標的集合體。(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團體發展===
 
===團體發展===
無輪任何人事物的發展、成長,一定都有它規律的順序和它改變的模式。
+
團體發展是在正常情況下,組織規模變大、團體結構的改變,團體會隨著不同時期的變化而發展下去。團體發展可使其增進團體效能,提高團體自存的能力,以適應外界環境變遷,其能維持與更新團體。<br>
 
+
團體發展時會對團體產生的影響有下面幾項:<br>
()團體發展階段:
+
(1)增進成員間的相互信任與支持<br>
 
+
(2)增進團體內和團體間面對團體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br>
概念形成期(前團計畫階段)→出生期:趨近/逃避、依賴/獨立(聚集階段)→兒童期(團體形成)→青少年期(整合、崩解和衝突、重整或重組、一致化)→成年期和成年中期(團體發揮功能、團體維持)→死亡(結束前期、結束)。
+
(3)創造一個知識和技術的權威來分派角色的環境<br>
 
+
(4)增進平行、垂直、溝通的開放程度<br>
(二)團體動力的過程:
+
(5)增進成員的工作熱忱和滿意感<br>
 
+
(6)增進計畫和實行時個人和團體的責任感<br>(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參考頁380)
1.團體並不一定要按照順序發展。
+
 
+
2.團體有可能會倒轉,回到先前的階段重新再來。
+
 
+
3.每一個的團體階段不是單單只有一種形成,而是有多種的混合和組合的形式。
+
 
+
4.團體的生命週期的發展會受到領導者和成員的影響而改變的。
+
 
+
(Kenneth E.Reid著 劉曉春、張意真 譯 民86 社會團體工作)
+
 
+
團體,被視為一種跟生命一樣是有程序的。它們有出生、成長、成熟、老化、死亡的現象。所以,也進而產生了「團體生命循環」這一詞。
+
 
+
(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
===生命週期模型===
+
'''生命週期'''是個系統的概念,是牽扯到相互關連性在不同面的交集。包含團體在整個過程中,在各個階段的發展。
+
 
+
每個階段都有它該階段的特性和它該去完成的方向,要往下一階層前,就應奠定好最基本的階段才會有好的發展結果。
+
 
+
不斷重複的主題:(一)趨近/逃避;(二)獨立/依賴
+
 
+
(一)趨近/逃避:包含了如何去親近,表現自我和分享。當在一個團隊裡不可能都是自己獨來獨往,要的是如何去與人接觸,找尋共同的興趣和分享,更不可能都免強自己去配合別人,所以也要再適當時機表露自我,讓大家了解。如果發現不適合,就會開始自己面對選擇,是否該換換其他夠適合自己的,還是要選擇改變自己的模式。
+
 
+
(二)獨立/依賴:指團隊裡小對上的權力(Power)與權利(Right)的挑戰。對於初始面對新團體在不熟悉狀態下,出現矛盾的機會和對象幾乎等於零;但相對的時間相處越久,在團體的發展愈來愈成熟的狀況,成員對領導者也會愈認同,才會是著去認同和互相溝通意見,因此才會有互動產生接納。當矛盾愈多,其中參雜了爭吵、試探、防衛和拒絕的行為都會出現。  (Kenneth E.Reid著 劉曉春、張意真 譯 民86 社會團體工作)
+
 
+
 
+
===團體組織結構===
+
'''團體組織結構'''具有著在社會層面的控制功能、團體間的互動與秩序的維持。它的組成因素:團體角色、團體地位、團體規範、團體文化。
+
 
+
*團體角色(group role):
+
 
+
1.角色:它是指在團體中,用來分別成員和成員間的不同;每個成員擁有不一樣的角色,每個成員都是一種被期待的行為。
+
 
+
2.角色行為:(1)角色認同(2)角色期待(3)角色知覺(4)角色衝突
+
 
+
※角色衝突有三種重要類型:角色間的衝突、角色內的衝突和角色和人格的衝突。 白秀雄,現代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83,五版)
+
 
+
3.維持團體的角色:(1)鼓舞者、(2)協調者、(3)妥協者、(4)守門者、(5)標準設定者、(6)觀察者或評論者、(7)追隨者。參見林萬億,團體工作(台北:三民書局,1985)
+
 
+
4.反團體的角色:(1)攻擊者、(2)阻礙者、(3)告密者、(4)消極者力、(5)誘惑者、(6)獨占者、(7)自大者。參閱李郁文,團體動力學(台北:桂冠圖書,1998)
+
*團體地位:
+
 
+
1.地位:團體裡,每個成員都有著不同的位置。地位是一種社會結構中的位置,而他有著其價值和權力存在著。
+
 
+
2.團體地位的特徵:每個成員在團體內扮演不同的角色,相對的地位也都是不一樣的;有高低位階的分別和差異性,其主要採決於:(1)參與團隊的出席頻率高低、(2)對於個人評價、(3)對於團隊的決策影響力。 Joseph Berger, Thomas Conner, and William L. McKeown, 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 A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gram (Cambridge, Mass.: Winthrop, 1974)
+
 
+
 
+
(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團體結構===
 +
團體結構是團體運作的架構,也是團體的秩序,團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模式,互動和溝通的管道,更是團體成員關係網絡的集合體。'''[[團體的結構]]組成要素有:角色、地位、規範、文化、凝聚力。'''<br>
 +
*角色:在團體中,成員擔任不同的職位、工作和責任,視情況的不同、互動對象的不同也可能扮不同的角色。
 +
在團體裡,為維持團體的運作和團體和諧關係,常會安排一些需要的角色,以下是常見的七種角色:<br>
 +
1.鼓舞者:用言語、肢體、情感與團結的態度對待別人,以激發參與者的思想與行動,並且表現出對他人意見與觀點的瞭解和接納,為團體帶來好的感受和安全感。<br>
 +
2.協調者:將不同意見取得協調,並消除緊張與衝突,促使場面輕鬆,保持團體和諧,以避免團體分裂。<br>
 +
3.妥協者:努力折衝各種不同的意見,尋求折衷的辦法與解決之道,讓團體成員接受其選擇,以便讓團體問題能順利解決。<br>
 +
4.守門者: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促使團體成員積極參與活動,完成團體任務,降低團體偏差行為的出現。<br>
 +
5.標準設定者:為團體任務或內部運作設定一些標準或依據,提高團體運作效率。<br>
 +
6.觀察者或評論者:此角色很注意團體的過程,能以描述性的、解釋性的或評斷性的方式,將所觀察到的或所看到的結論加以相連。<br>
 +
7.追隨者:追隨團體行動,聽從領導的指揮,或多或少接納別人的意見,在團體討論和決策中,經常是一位觀眾,或是沒意見者。(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參考頁117~119)<br>
 +
在團體裡也有一些比較負面的角色,強個人的需求,而忽視其他成員的角色。常會導致抑制或阻礙團體的運作與發展。以下是常見的反團體角色:<br>
 +
1.攻擊者:往往會不同意別人的思想和討論結果,不會贊同別人的行為、感受和價值觀。<br>
 +
2.阻礙者:對於某些該做或不該做的事,往往出於倔強固執,對於全體希望的事往往會執意反抗,阻礙團體的進步。<br>
 +
3.消極者:不在乎團體,或是冷嘲熱諷的,只會在團體裡製造問題或惡作劇、挑撥離間成員間的感情,沒心參與團體的活動,而這些動作會破壞團體的凝聚力。<br>
 +
4.自大者: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會強加自己的道德標準在別人身上,不在乎別人是否喜歡。<br>
 +
5.誘惑者:常利用操控的手法,常以較積極、陰險、狡猾的手段企圖控制別人,好讓別人趨向他、服從他的指揮。(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參考頁117~119)
 +
*地位:個人在團體中所獲得位置,此位置與個人的聲望、扮演的角色有關,關係到個人獲得順從、自尊和影響他人權力的程度。<br>
 +
決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1.成員在團體討論參與的頻率2.團體對於個人的評價3.對於團體決策影響的程度。(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br>
 +
地位的決定因素:「1.繼承或努力獲得2.因階級權位而來或專業功能而得3.因正式職位而來或個人特質而來4.積極地位或隱藏性地位。」(潘正德 民88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 )由第一、二點因素得來的地位比較正式,但不一定會被接受,而由第三、四點因素得來的地位較非正式,但具持久性,雖有時隱而不顯,但被接受性有時反而較高。
 +
*規範:團體成員行為的規定模式,用來管理成員行為的指導原則,在既定的情況下,知道哪些行為應該做、需要做和被期待去做。而團體規範可以分成兩種:<br>
 +
1.明示規範:有正式明文規定,是所有成員必需共同遵守的準則。<br>
 +
2.暗示規範:指在成員互動的過程中所顯現出來的,在互動持續進行時,逐漸成為團體易於認識和遵守的規矩,而互動行為的改變這種暗示規範也將會隨之改變。
 +
*文化:由每位成員過去的經驗、背景、環境等因素,加上成員間的互動、溝通、交換和分享作用,而逐漸形成一套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團體中成員所有的事物、所做的事,以及所有成員的想法,團體成員經由與他人的互動而發展、維持、促成團體的文化。文化非是團體互動本身,而是互動的內容、意義與主題。」、「團體的一套共同協議,透過協議讓團得以掌控它的運作,而協議指的是方法、權力、價值、信念、習慣、道德等,是成員所共同擁有的一套生活和行為準則。」(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br>
 +
文化對團體和成員的一些影響:(1)使成員有適應團體和外部環境的能力(2)團體成員行動的依據,方便成員間的互動進行(3)提供團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達成任務的作法(4)團體建構的鋼架和制度的基礎(5)團體成員認同的基礎。
 +
*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彼此親近及相互吸引的程度,也是成員留在團體裡,所有力量行動的總和。凝聚力高的團體可以滿足成員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凝聚力對團體的影響:<br>1.成員願意表達正、負向的感受2.願意傾聽3.成員願意為團體承擔責任4.容易達成團體的目標5.增加團體的表現6.成員出席人數穩定且願意參與活動。
 +
[[圖像:Association structure.jpg]]<br>團體行為與動力結構模式(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
 
===團體行為===
 
===團體行為===
團體動力的運作,由四個層次不同的系統互相影響。
+
團體動力的運作是經由這四個不同層次系統之間的交互影響,且同時發揮功能。這四個系統是用來了解個體再團體中的行為和了解團體動力的四種觀點(perpective),前兩個系統是從個體的觀點來看,後面兩個系統則是從團體的觀點出發,當我們採用其一系統時,對團體中個體的行為就會產生不同的解釋結果。
  
(1)個人系統(person system)
+
四個層次系統如下:
  
(2)成員系統(member system)
+
'''個人系統(person system)'''
  
(3)團體系統(group system)
+
'''成員系統(member system)'''
  
(4)團體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group as a whole system)
+
'''團體系統(group system)'''
  
[[圖像:DUP.jpg]]
+
'''團體整體的系統(group as a whole system)'''
  
(夏林清 著 民86 大團體動力 張老師文化。)
+
(夏林清,民83:頁17)
  
 
==團體運作==
 
==團體運作==
 +
===團體溝通與互動===
 +
*溝通: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訊息的交換行為。「溝通不只是一種互動方式而已,將思想、觀念、資訊、價值等傳遞給對方,溝通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技術和方法,來改善人際關係,或是爭取別人的支持,以及解決一些問題。」(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
良好的溝通可促進團體工作的效率,製造一個和諧的環境,完成團體的目標。<br>
 +
溝通的功能有以下四點:<br>1.激勵士氣功能:藉由溝通討論、協調,可以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提高工作效率,而溝通良好的團體裡,成員會有受到重視的感覺,也願意更加投入團體活動,接受團體與認同團體。<br>2.控制功能:藉由溝通的方式,可以預防或限制某些事情的發生而達到控制成員的目的。在此溝通方式完成是遵照規範的指示和規定,其目的是把握團體運作的績效,使成員行為能被團體掌握,以減少失誤。<br>3.表達情感功能:成員藉著溝通,與別人分享的彼此挫折感和滿足感。而這是屬於「情感性溝通」(expressive communication)能夠滿足個人情感需求、表達、支持和滿足社交需求。<br>4.傳遞資訊功能:溝通可以讓成員彼此分享到資訊,也唯有資訊充分以能做良好決策,以及透過資訊的分享,可以提高成員瞭解團體狀況。
 +
*互動:互動是一種過程,而互動的發生可經由身體、語言、非語言、情緒、理性等等。若沒有互動就沒有團體,因此互動基本上是團體最重要的核心動力。互動的過程:<br>1.始於注意:當處於同一情境的人們,想要進行互動,必須始於彼此的注意,並決定是否要互動。<br>2.溝通意願:要有企圖溝通的傾向,則可以運用語言、面容、表情、眼神、姿態等,來表達其意志。3.相互表態:要有相互體會表態的作為,從對方的體態與表情來解釋對方的需求和意圖,以及瞭解對方的行為傾向與期望。<br>4.調整行為: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心理上已經瞭解到對方的企圖與意向後,將會選擇最適當的行為反應對方,以維持雙方的關係。
 +
[[圖像:Communication process model.jpg]]<br>
 +
溝通過程模型(許臨高‧莫藜藜譯著〈2000〉團體工作實務。北市:雙葉書廊。)
 +
 
===團體衝突===
 
===團體衝突===
'''衝突'''是一種在團體中互動的關係現象,它會發生在團體內部和外部,甚至在個人的心理上;衝突會引來緊張、對立,甚至是造成團體內的不和諧氣氛。
+
衝突:對議題立場不同、事實認知不一致,以及價值、觀念、偏好與需求的不同,都可能製造衝突或分歧,或是為了達成不同的目標和滿足,在相對利益上形成某種形式的鬥爭。<br>衝突的功能可分為正面和負面:
 +
<table border=1><tr><td>正面的衝突功能</td><td>負面的衝突功能</td></tr><tr><td>激發競爭力和創造力</td><td>降低團體的和諧和凝聚力</td></tr><tr><td>改善決策品質</td><td>降低工作效率、削弱對目標的努力</td></tr><tr><td>增加團體向心力</td><td>人際關係的破壞</td></tr><tr><td>重新評估能力</td><td>影響成員正常心理</td></tr><tr><td>衝突可以帶動改變</td><td></td></tr></table>
 +
衝突的過程:<br>(一)潛在對立:主要是因為語意表達的困難、誤解、資訊交換不足、溝通管道分歧,和溝通管道有干擾等因素而引發潛在性的衝突,當團體結構愈複雜時,潛在衝突愈大。<br>(二)認知與個人化:此階段是當各項要件產生了衝突,就會在此階段顯現出來,而這些衝突只有當事的一方或雙方感受到時才會發生。這種感受或認知常常是焦慮、緊張、不安、挫折感、充滿敵意等,一方已經知道與對方意見不合或是利益競爭,而此之間就已經存在衝突。<br>(三)行為:當一個人企圖阻撓別人目標的達成或者是利益的獲得,這種表現即屬於第三階段。在此階段行動必須刻意的表現出來,且知道可以阻擾別人。<br>(四)結果:是由公然的衝突行為與處理衝突的手段相配合而成,衝突結果可能會改善工作績效,也可能會降低工作績效。<br>
 +
[[圖像:Conflict process.jpg]]<br>衝突過程(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法蘭斯認為衝突乃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團體或更大的社會系統之間的交戶籍反對的行為所構成。他們(指人、團體和社會系統)彼此具有互不相容的目標。W. French, F. E. Kast and J. E. Rosenzweig,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arpr & Row, 1985)
+
==團體士氣與激勵==
 
+
*士氣(morale):是對某一團體時組織感到滿足,樂意成為此團體的成員,並願意貢獻己力達成團體目標的態度。「良好的士氣可以使團體在最佳狀態中,了解個人與團體對工作環境的態度,以及盡其最大努力完成工作與任務。」(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團體士氣表現是團體衝突的對立面團體關係,也可以透過培養團士氣或是提高士氣,來解決團體衝突。下例幾項是影響士氣的因素:<br>1.成員對團體的贊同程度:成員對團體具有高度的團體認同感,成員與團體有休戚與共的心理,願意為團付出一切,努力完成團體的目標。<br>2.成員間的和諧性:團體成員具凝聚力高、衝突度低、有強烈的認同感等,使成員關係比較穩定鞏固。<br>3.團體是否有良好的溝通:溝通不良會阻礙關係的增進,成員間也不可能會產生共識,而且往往會產生誤會與猜疑,而影響團體士氣。
*衝突因素:對手、競爭或鬥爭、目標或利益、交互行為
+
*激勵(motivaton):促使某人以某種方式去行動或至少去發展某種特殊行為傾向的方法。「是某人或某機關團體針對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各種而要,適當採取物質的與精神的的刺激鼓勵方法,並設法滿足其需要。」(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激勵與士氣'''人群關係的促進,有賴發揮激勵功能,激勵的目的在於透過個別差異的體認、成員行為的誘導、習慣態度薰陶與人性潛能的發揮,達到工作士氣提高的目的。」(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㊀對手:「一個銅板拍不響,兩個銅板響叮噹。」
+
 
+
㊁競爭或鬥爭
+
 
+
㊂目標或利益
+
 
+
㊃交互行為
+
 
+
(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
===團體溝通===
+
'''溝通'''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互相交換訊息、觀念和想法,它不單單是種互動,更是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得取信任支持、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在團體裡,有良好的溝通可以製造一個和諧的團隊氣氛,更能完成團隊的目標。
+
 
+
*溝通的重要性
+
強森(D. W. Johnson)和強森(F. Johnson)認為「透過溝通,團體成員才能達成共識、建立互信、協調行動,為團隊目標的完成而共謀策略,進而獲致勞力的平均和帶領團隊所有活動。」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91, 4th edition)
+
(1)認知層面、(2)行為層面
+
 
+
*非語言溝通(肢體語言)的重要
+
(1)身體動作、(2)側面語言(3)身體距離
+
 
+
*溝通的四條件
+
(1)必須有兩個以上相互的溝通意見。
+
 
+
(2)需經由溝通歷程。
+
 
+
(3)溝通意見的內容包括有資料、觀念、意見或情感。
+
 
+
(4)目的在得到共同的了解、信任和行動協調。
+
 
+
(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團體決策===
+
'''團體決策(group decision)'''是決定團體的發展方向和團體的性質,比起個人決策,團體決策的優缺點比較有:
+
 
+
優點:資訊豐富且種類多,可有多方面意見作參考,最終的決定容易被接受認同,且程序合法。
+
 
+
缺點:較費時,有從眾盲點,討論受支配有要求和壓力,會造成沒有中心沒有負責。
+
 
+
*兩種負面的效果:
+
 
+
㊀團體迷思:會產生(1)團體充滿無懈可擊的幻想、(2)成員對團體給予的合理化感到不愉悅、(3)堅信團體本身的道德信念、(4)具有競爭對手負面的刻板印象、(5)對有不同意見的成員施予壓力,被迫須服從團體的意見、(6)成員必須注意自己意見是否和團體一致、(7)成員具有全體一致的幻想,任為彼此相去不遠、(8)成員具有防衛心態、不願接受任何批判。
+
 
+
㊁團體極化或團體轉移:其會發生四種情形(1)責任擴散、(2)熟悉理論、(3)領導效果理論、(4)風險價值理論。
+
 
+
(潘正德 編著 民84 團體動力學 心理出版社。 )
+
 
+
==團體動力==
+
 
+
雖然在許多看法上有很多分歧點,但整體上有著共同一個重點核心。
+
 
+
[[圖像:IKE.jpg]]
+
 
+
(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
===團體動力互動模式===
+
互動模式(1)
+
 
+
工作者也必須考量團體中所發展出來的互動模式,社會工作文獻曾對互動模式加以分類,如:
+
 
+
a.幅射型:以領導者為中心。
+
 
+
b.圓圈型:每個成員輪流講話。
+
 
+
c.熱椅子:在團體中座位的排序,通常在某幾個位子的人,在團體內通常都屬發言者。
+
 
+
d.自由漂浮型:團體之中並沒有一個叫核心的人,大家的發言權都是差不多的,也沒有很固定的模式。
+
 
+
互動模式(2)
+
 
+
就多數情況而言,工作者應努力催化出「團體中心」模式的發展,而非「團體領導者」的模式。
+
 
+
互動模式(3)
+
 
+
a.暗示與增強改變互動模式可以提升團體的功能,工作者的成員可以決定用口語或非口語行為來催化。
+
 
+
b.情感的連結可分為正向情感連結和負向情感連結。
+
 
+
===團體動力研究思維===
+
(1)開放體系,強調三要素:a.反饋、b.理性、c.穩定狀態的維持
+
 
+
(2)脈絡主義
+
 
+
(3)辯證思維
+
 
+
(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團體動力的研究方法===
+
(1)實驗法
+
 
+
(2)觀察法,又可分為參與觀察和非參與觀察
+
 
+
(3)調查法
+
 
+
[參閱 Kenneth D. Bailey, Methob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8) ; Earl R.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ilshing Company, 1979, 2nd edition).]
+
 
+
(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許臨高‧莫藜藜譯著〈2000〉團體工作實務。北市:雙葉書廊。<br>
 +
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br>
 +
潘正德 編著 民88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br>
 +
夏林清 著 民83 大團體動力。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br>
  
*宋鎮照 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Rank3}}
 
+
*潘正德 編著 民84 團體動力學 心理出版社。
+
 
+
*徐西森 著 民86/民88 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 心理出版社。
+
 
+
*Kenneth E.Reid著 劉曉春、張意真 譯 民86 社會團體工作 揚智文化。
+
 
+
*夏林清 著 民86 大團體動力 張老師文化。
+
 
+
*Braaten, L, (1975). 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
+
 
+
*Kenneth D. Bailey, Methob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8)
+

於 2009年12月15日 (二) 02:42 的修訂

團體動力 源自於團體成員間互動所產生的力量,由於欲些動力的存在,團體的運作才得以開始並持續下去,而團體動力研究正是在解釋團體內各種行為的變化現象及相互影響。團體動力會影響個別團體成員及整體團體的行為,所以透徹地理解團體動力將有助於工作者有效地面對個各類型的團體。
「團體動力一詞係由盧威(kurt lewin)最早提出,於1930年代在進行一系列的團體行為研究時,提及團體動力,用來說明團體成員在團體內的一切互動歷程與行為現象,也是團體運作和發展的過程。」(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團體動力是一套用來瞭解團體行為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些知識和技巧是經由過去的研究、發展和無數次的經驗累積而成。」(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團體動力強調理論、實務和研究的結合,尤其是特別重視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

團體動力不只是實踐的理論,也是ㄧ種思考的模式,是融合開放系統(open system)、脈絡主義(conte-xtualism)及辯證改變(dialectical change)的思想所形成。團體動力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升社會上實務工作者團體的運作能力,以促進個團體成長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夏林清,民83)。

4 清楚些了,團體動力其實並不是你寫的標題本身,而是在其中可以觀察到的一種力量。希望有幾會你可以把這點寫入。

團體形成

團體發展

團體發展是在正常情況下,組織規模變大、團體結構的改變,團體會隨著不同時期的變化而發展下去。團體發展可使其增進團體效能,提高團體自存的能力,以適應外界環境變遷,其能維持與更新團體。
團體發展時會對團體產生的影響有下面幾項:
(1)增進成員間的相互信任與支持
(2)增進團體內和團體間面對團體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造一個知識和技術的權威來分派角色的環境
(4)增進平行、垂直、溝通的開放程度
(5)增進成員的工作熱忱和滿意感
(6)增進計畫和實行時個人和團體的責任感
(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參考頁380)

團體結構

團體結構是團體運作的架構,也是團體的秩序,團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模式,互動和溝通的管道,更是團體成員關係網絡的集合體。團體的結構組成要素有:角色、地位、規範、文化、凝聚力。

  • 角色:在團體中,成員擔任不同的職位、工作和責任,視情況的不同、互動對象的不同也可能扮不同的角色。

在團體裡,為維持團體的運作和團體和諧關係,常會安排一些需要的角色,以下是常見的七種角色:
1.鼓舞者:用言語、肢體、情感與團結的態度對待別人,以激發參與者的思想與行動,並且表現出對他人意見與觀點的瞭解和接納,為團體帶來好的感受和安全感。
2.協調者:將不同意見取得協調,並消除緊張與衝突,促使場面輕鬆,保持團體和諧,以避免團體分裂。
3.妥協者:努力折衝各種不同的意見,尋求折衷的辦法與解決之道,讓團體成員接受其選擇,以便讓團體問題能順利解決。
4.守門者: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促使團體成員積極參與活動,完成團體任務,降低團體偏差行為的出現。
5.標準設定者:為團體任務或內部運作設定一些標準或依據,提高團體運作效率。
6.觀察者或評論者:此角色很注意團體的過程,能以描述性的、解釋性的或評斷性的方式,將所觀察到的或所看到的結論加以相連。
7.追隨者:追隨團體行動,聽從領導的指揮,或多或少接納別人的意見,在團體討論和決策中,經常是一位觀眾,或是沒意見者。(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參考頁117~119)
在團體裡也有一些比較負面的角色,強個人的需求,而忽視其他成員的角色。常會導致抑制或阻礙團體的運作與發展。以下是常見的反團體角色:
1.攻擊者:往往會不同意別人的思想和討論結果,不會贊同別人的行為、感受和價值觀。
2.阻礙者:對於某些該做或不該做的事,往往出於倔強固執,對於全體希望的事往往會執意反抗,阻礙團體的進步。
3.消極者:不在乎團體,或是冷嘲熱諷的,只會在團體裡製造問題或惡作劇、挑撥離間成員間的感情,沒心參與團體的活動,而這些動作會破壞團體的凝聚力。
4.自大者: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會強加自己的道德標準在別人身上,不在乎別人是否喜歡。
5.誘惑者:常利用操控的手法,常以較積極、陰險、狡猾的手段企圖控制別人,好讓別人趨向他、服從他的指揮。(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參考頁117~119)

  • 地位:個人在團體中所獲得位置,此位置與個人的聲望、扮演的角色有關,關係到個人獲得順從、自尊和影響他人權力的程度。

決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1.成員在團體討論參與的頻率2.團體對於個人的評價3.對於團體決策影響的程度。(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
地位的決定因素:「1.繼承或努力獲得2.因階級權位而來或專業功能而得3.因正式職位而來或個人特質而來4.積極地位或隱藏性地位。」(潘正德 民88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 )由第一、二點因素得來的地位比較正式,但不一定會被接受,而由第三、四點因素得來的地位較非正式,但具持久性,雖有時隱而不顯,但被接受性有時反而較高。

  • 規範:團體成員行為的規定模式,用來管理成員行為的指導原則,在既定的情況下,知道哪些行為應該做、需要做和被期待去做。而團體規範可以分成兩種:

1.明示規範:有正式明文規定,是所有成員必需共同遵守的準則。
2.暗示規範:指在成員互動的過程中所顯現出來的,在互動持續進行時,逐漸成為團體易於認識和遵守的規矩,而互動行為的改變這種暗示規範也將會隨之改變。

  • 文化:由每位成員過去的經驗、背景、環境等因素,加上成員間的互動、溝通、交換和分享作用,而逐漸形成一套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團體中成員所有的事物、所做的事,以及所有成員的想法,團體成員經由與他人的互動而發展、維持、促成團體的文化。文化非是團體互動本身,而是互動的內容、意義與主題。」、「團體的一套共同協議,透過協議讓團得以掌控它的運作,而協議指的是方法、權力、價值、信念、習慣、道德等,是成員所共同擁有的一套生活和行為準則。」(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

文化對團體和成員的一些影響:(1)使成員有適應團體和外部環境的能力(2)團體成員行動的依據,方便成員間的互動進行(3)提供團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達成任務的作法(4)團體建構的鋼架和制度的基礎(5)團體成員認同的基礎。

  • 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彼此親近及相互吸引的程度,也是成員留在團體裡,所有力量行動的總和。凝聚力高的團體可以滿足成員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凝聚力對團體的影響:
    1.成員願意表達正、負向的感受2.願意傾聽3.成員願意為團體承擔責任4.容易達成團體的目標5.增加團體的表現6.成員出席人數穩定且願意參與活動。

圖像:Association structure.jpg
團體行為與動力結構模式(宋鎮照 民89 團體動力學 台北市 五南 )

團體行為

團體動力的運作是經由這四個不同層次系統之間的交互影響,且同時發揮功能。這四個系統是用來了解個體再團體中的行為和了解團體動力的四種觀點(perpective),前兩個系統是從個體的觀點來看,後面兩個系統則是從團體的觀點出發,當我們採用其一系統時,對團體中個體的行為就會產生不同的解釋結果。

四個層次系統如下:

個人系統(person system)

成員系統(member system)

團體系統(group system)

團體整體的系統(group as a whole system)

(夏林清,民83:頁17)

團體運作

團體溝通與互動

  • 溝通: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訊息的交換行為。「溝通不只是一種互動方式而已,將思想、觀念、資訊、價值等傳遞給對方,溝通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技術和方法,來改善人際關係,或是爭取別人的支持,以及解決一些問題。」(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良好的溝通可促進團體工作的效率,製造一個和諧的環境,完成團體的目標。
溝通的功能有以下四點:
1.激勵士氣功能:藉由溝通討論、協調,可以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提高工作效率,而溝通良好的團體裡,成員會有受到重視的感覺,也願意更加投入團體活動,接受團體與認同團體。
2.控制功能:藉由溝通的方式,可以預防或限制某些事情的發生而達到控制成員的目的。在此溝通方式完成是遵照規範的指示和規定,其目的是把握團體運作的績效,使成員行為能被團體掌握,以減少失誤。
3.表達情感功能:成員藉著溝通,與別人分享的彼此挫折感和滿足感。而這是屬於「情感性溝通」(expressive communication)能夠滿足個人情感需求、表達、支持和滿足社交需求。
4.傳遞資訊功能:溝通可以讓成員彼此分享到資訊,也唯有資訊充分以能做良好決策,以及透過資訊的分享,可以提高成員瞭解團體狀況。

  • 互動:互動是一種過程,而互動的發生可經由身體、語言、非語言、情緒、理性等等。若沒有互動就沒有團體,因此互動基本上是團體最重要的核心動力。互動的過程:
    1.始於注意:當處於同一情境的人們,想要進行互動,必須始於彼此的注意,並決定是否要互動。
    2.溝通意願:要有企圖溝通的傾向,則可以運用語言、面容、表情、眼神、姿態等,來表達其意志。3.相互表態:要有相互體會表態的作為,從對方的體態與表情來解釋對方的需求和意圖,以及瞭解對方的行為傾向與期望。
    4.調整行為: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心理上已經瞭解到對方的企圖與意向後,將會選擇最適當的行為反應對方,以維持雙方的關係。

圖像:Communication process model.jpg
溝通過程模型(許臨高‧莫藜藜譯著〈2000〉團體工作實務。北市:雙葉書廊。)

團體衝突

衝突:對議題立場不同、事實認知不一致,以及價值、觀念、偏好與需求的不同,都可能製造衝突或分歧,或是為了達成不同的目標和滿足,在相對利益上形成某種形式的鬥爭。
衝突的功能可分為正面和負面:

正面的衝突功能負面的衝突功能
激發競爭力和創造力降低團體的和諧和凝聚力
改善決策品質降低工作效率、削弱對目標的努力
增加團體向心力人際關係的破壞
重新評估能力影響成員正常心理
衝突可以帶動改變

衝突的過程:
(一)潛在對立:主要是因為語意表達的困難、誤解、資訊交換不足、溝通管道分歧,和溝通管道有干擾等因素而引發潛在性的衝突,當團體結構愈複雜時,潛在衝突愈大。
(二)認知與個人化:此階段是當各項要件產生了衝突,就會在此階段顯現出來,而這些衝突只有當事的一方或雙方感受到時才會發生。這種感受或認知常常是焦慮、緊張、不安、挫折感、充滿敵意等,一方已經知道與對方意見不合或是利益競爭,而此之間就已經存在衝突。
(三)行為:當一個人企圖阻撓別人目標的達成或者是利益的獲得,這種表現即屬於第三階段。在此階段行動必須刻意的表現出來,且知道可以阻擾別人。
(四)結果:是由公然的衝突行為與處理衝突的手段相配合而成,衝突結果可能會改善工作績效,也可能會降低工作績效。
圖像:Conflict process.jpg
衝突過程(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團體士氣與激勵

  • 士氣(morale):是對某一團體時組織感到滿足,樂意成為此團體的成員,並願意貢獻己力達成團體目標的態度。「良好的士氣可以使團體在最佳狀態中,了解個人與團體對工作環境的態度,以及盡其最大努力完成工作與任務。」(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團體士氣表現是團體衝突的對立面團體關係,也可以透過培養團士氣或是提高士氣,來解決團體衝突。下例幾項是影響士氣的因素:
    1.成員對團體的贊同程度:成員對團體具有高度的團體認同感,成員與團體有休戚與共的心理,願意為團付出一切,努力完成團體的目標。
    2.成員間的和諧性:團體成員具凝聚力高、衝突度低、有強烈的認同感等,使成員關係比較穩定鞏固。
    3.團體是否有良好的溝通:溝通不良會阻礙關係的增進,成員間也不可能會產生共識,而且往往會產生誤會與猜疑,而影響團體士氣。
  • 激勵(motivaton):促使某人以某種方式去行動或至少去發展某種特殊行為傾向的方法。「是某人或某機關團體針對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各種而要,適當採取物質的與精神的的刺激鼓勵方法,並設法滿足其需要。」(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激勵與士氣人群關係的促進,有賴發揮激勵功能,激勵的目的在於透過個別差異的體認、成員行為的誘導、習慣態度薰陶與人性潛能的發揮,達到工作士氣提高的目的。」(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參考文獻

許臨高‧莫藜藜譯著〈2000〉團體工作實務。北市:雙葉書廊。
宋鎮照 編著 民89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潘正德 編著 民88 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夏林清 著 民83 大團體動力。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