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團隊的重要性''')
('''結語''')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1: 行 1:
3
+
何謂團隊:有兩個以上具不同的特殊專門技術之工作人員組成,他們被賦予特定的角色與功能,這群人相處愉快並樂於工作
 +
在一起工作,有共同的目標、互相效力、建立連結、產生行動,共同為達成高品質的結果而努力的組織。
 +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5:68)
 +
 
 +
4 整篇列點而無連貫敘述,不佳。 少數文獻引用格式不正確。
 +
 
 +
3
 
  看起來你在寫的是「團隊」,而不是「專業團隊模式」
 
  看起來你在寫的是「團隊」,而不是「專業團隊模式」
 
  定義需要改進
 
  定義需要改進
行 7: 行 13:
  
 
  你和Cyut9529717寫的題目很像,犯的錯也一樣,要一起改題目嗎?
 
  你和Cyut9529717寫的題目很像,犯的錯也一樣,要一起改題目嗎?
 
*團隊定義
 
何謂團隊:有兩個以上具不同的特殊專門技術之工作人員組成,他們被賦予特定的角色與功能,這群人相處愉快並樂於工作
 
在一起工作,有共同的目標、互相效力、建立連結、產生行動,共同為達成高品質的結果而努力的組織。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5:68)
 
 
    
 
    
  
行 26: 行 27:
 
*(10)適切的團隊規模
 
*(10)適切的團隊規模
 
*(11)高層次的享受
 
*(11)高層次的享受
 
+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林惠芳秘書長演講稿
 
+
  
 
=='''團隊的類型'''==
 
=='''團隊的類型'''==
行 36: 行 36:
 
*(4)高度的一起工作-組織內的成員一度一的彼此分享訊息,共同參與工作,並致力於同樣的目標。
 
*(4)高度的一起工作-組織內的成員一度一的彼此分享訊息,共同參與工作,並致力於同樣的目標。
 
*(5)多領域的工作-所有工作人員皆參與初級健康照護的環境。
 
*(5)多領域的工作-所有工作人員皆參與初級健康照護的環境。
===依參與程度不同分===
+
 
*(1)交流-彼此的互動僅限於交換訊息。
+
*(2)統整-個人仍留在各自組織或處所,但卻發展出跨界線的正式工作方式。
+
*(3)合署辦公-不同的專業成員彼此聚在一起辦公。
+
*(4)委員會-委員會授權專家發展出一個共同活動方式。
+
 
===依對案主服務觀點著眼分===
 
===依對案主服務觀點著眼分===
*(1)案主團隊-以某一特定時間、個案為服務對象,有一個共同致力於協助個案的標。
+
*(1)案主團隊-以一特定時段、個案為主要對象,共同合作解決個案的問題及困難。
*(2)網絡連結團隊-經常性服務跨機構個案的較穩定團體。
+
*(2)網絡連結團隊-經常性的跨機構服務個案。
*(3)正式團隊-成員規律性的與某一個案群做服務,彼此間有分享責任。
+
*(3)正式團隊-有特定時間聚在一起共同服務某一個案,並共同承當其服務成效。
 +
參考資料來源:黃源協,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72,雙葉出版
 +
 
 
===依團隊運作模式分===
 
===依團隊運作模式分===
 
*(1)多專業團隊模式-團隊成員各自擬定其專業領域,實施屬於自己專業領域的目標,其特色以專業人員為中心。
 
*(1)多專業團隊模式-團隊成員各自擬定其專業領域,實施屬於自己專業領域的目標,其特色以專業人員為中心。
 
*(2)專業間團隊模式-服務方式以合作為主,專業成員彼此之間分享各自所擬定的目標,但在可能的範圍內,整合其他專業之目標,分享相關之訊息,其特色以專業人員為中心。
 
*(2)專業間團隊模式-服務方式以合作為主,專業成員彼此之間分享各自所擬定的目標,但在可能的範圍內,整合其他專業之目標,分享相關之訊息,其特色以專業人員為中心。
 
*(3)跨專業團隊模式-服務方式為整合式,團隊成員及案加依據需求與資源,共同執行為執行結果負責,其特色是以個案為中心。
 
*(3)跨專業團隊模式-服務方式為整合式,團隊成員及案加依據需求與資源,共同執行為執行結果負責,其特色是以個案為中心。
 +
參考資料來源:萬育維(2001)。《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379》 。台北:雙葉書廊。
  
 
=='''團隊的建構'''==
 
=='''團隊的建構'''==
行 67: 行 66:
 
*(1)以客觀方法評量工作成效,無論表現好壞都歸團隊。
 
*(1)以客觀方法評量工作成效,無論表現好壞都歸團隊。
 
*(2)認定成員共同的努力的成果大於成員的個別努力的總和,以調整的方式達到團隊工作應有的成效。
 
*(2)認定成員共同的努力的成果大於成員的個別努力的總和,以調整的方式達到團隊工作應有的成效。
 
+
引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之授課講綱。
 +
 
   
 
   
=='''團隊的管理'''==
 
===人的管理===
 
*影響專業間運作的主要問題包含:溝通不良和語言差異、權力關係的衝突、意識型態的差異及角色混淆。若領導人能適當有效的解決以上的負面關係,方可能成為一個正向有效的團隊。所以專業團隊的管理者需有下為的角色:
 
**(1)確定每個成員的角色並提供相關的支持。
 
**(2)發展一套標準以作為團隊的討論規則,以作為適當判斷決定的基礎。
 
**(3)若願意接受別人的影響將更具影響力,其所做的決定更具承諾。
 
**(4)領導者需給予成員必要知道或需要的相關訊息及知識,將獲得愈多的信任與回應。
 
**(5)對於團隊的問題,尤其是專業間的權利或利益的衝突,更應該開誠布公處理。
 
**(6)領導者必須善用溝通、記錄以促使問題之解決,讓溝通管道順暢,避免團隊成員遭受挫折,進而提升整體的效率。
 
**(7)有效運用充權讓個案有能參與團隊的運作,必發揮之積極角色,而非只是被動的接受服務者。
 
===事的管理===
 
*團隊將藉由評估瞭解服務的進度及結果,評估分形成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領導者需從以下各點著手掌握監管及評估的內涵:
 
**(1)行政面:重於預算、規劃、執行..等。
 
**(2)品質面:重於工作和問題解覺得各項檢視。
 
**(3)生產面:重於工作在一定時間內解決,是否符合團隊的規定..等。
 
**(4)過程面:是否有效的溝通及確定目標的達成。
 
**(5)訓練面:重於內部共同的訓練,保留訓練資料,以及認識訓練的需求。
 
**(6)設備和物品面:檢查消耗品及辦公室的環境及訊息的管理。
 
**(7)服務使用者關係面:營造及發展工作相關之組織及專業間的關係。
 
 
    
 
    
 
    
 
    
 
=='''結語'''==
 
=='''結語'''==
*來自社會需要服務及照顧的人,不管是個案、家庭、團體..等都有不同層面的問題及需求不是靠單人的力量或是專業知能就能解決的,若能透過專業間及個案彼此的合作,提供有效率、有效能、有品質暨經濟的工作方式,為個案量身打造一個椅需求為導向的服務,避免個案在服務機構與專業間來回的奔波,或是造成重複使用資源造成社會成本增加,如何提供給社會需要照顧及需要支持的弱勢案主一個具有整合性、全面性、全人性的跨專業服務,是目前從事社會工作服務人員所需深思及關照的問題。
+
*來自社會需要服務及照顧的人,不管是個案、家庭、團體..等都有不同層面的問題及需求,單靠個人的力量或是專業知能是不能解決的,若能透過各個專業間的專業知能及特質,與個案合作,必能提供有效率、有效能、有品質既經濟的工作方式,為個案量身打造一個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避免個案在服務機構與專業間來回的奔波,或是造成重複使用資源造成社會成本增加,如何提供給社會需要照顧及需要支持的弱勢案主一個具有整合性、全面性、全人性的跨專業服務,是目前從事社會工作服務人員所需深思及關照的問題。目前團隊合作在身心障礙服務領域中被廣泛的運用,在身心障礙保護法中也明確的規定,身心障礙者為了不同的生涯福利需求銜接,在法則第四十二條中提到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溝通、協調、制訂生涯轉銜計畫,以提供身心障礙者整體性及持續性的服務。在身心障礙保護法施行細則第十五條也說明,所謂生涯轉銜計畫,係只針對身心障礙者各個人生階段,由社會福利、教育、衛生及勞工等專業人員以團隊方式,會同身心障礙者或其家屬訂定之轉銜計畫。因此可見,法規中明確的表示專業團隊的共同合作,將會帶給個案最貼切及最適切的服務品質。
 +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行 100: 行 82:
 
   *引用朝陽大學謝儒賢老師授課講綱。
 
   *引用朝陽大學謝儒賢老師授課講綱。
 
   *引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之授課講綱。
 
   *引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之授課講綱。
   *(Brill,1979:11)
+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Katzengach§Smith,1993:45)。
+
 
  *(Fatout§Rose,1995:46)。
+
{{Rank2}}

於 2007年11月3日 (六) 02:23 的最新修訂

何謂團隊:有兩個以上具不同的特殊專門技術之工作人員組成,他們被賦予特定的角色與功能,這群人相處愉快並樂於工作 在一起工作,有共同的目標、互相效力、建立連結、產生行動,共同為達成高品質的結果而努力的組織。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5:68)

4 整篇列點而無連貫敘述,不佳。 少數文獻引用格式不正確。
3
看起來你在寫的是「團隊」,而不是「專業團隊模式」
定義需要改進
請將定義的內容放到最上面
架構需要改進
沒有見到文獻引用,這樣有抄襲之嫌
你和Cyut9529717寫的題目很像,犯的錯也一樣,要一起改題目嗎?
 

團隊的特質

  • (1)有共同的,可提升的願景或目標
  • (2)團隊成員的認同感
  • (3)勝任的團隊成員
  • (4)對團隊的承諾
  • (5)相互信任
  • (6)團隊成員間相互依賴
  • (7)有效的溝通
  • (8)自主意識
  • (9)授權意識
  • (10)適切的團隊規模
  • (11)高層次的享受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林惠芳秘書長演講稿

團隊的類型

依專業間合作程度分

  • (1)沒有直接的交流-成員未曾見面、交談或書信往來。
  • (2)正式、簡單的交流-成員有見面或通訊,但並未做有意意的互動。
  • (3)規律的聯絡和諮詢-成員的見面或通訊包括訊息的傳達。
  • (4)高度的一起工作-組織內的成員一度一的彼此分享訊息,共同參與工作,並致力於同樣的目標。
  • (5)多領域的工作-所有工作人員皆參與初級健康照護的環境。

依對案主服務觀點著眼分

  • (1)案主團隊-以一特定時段、個案為主要對象,共同合作解決個案的問題及困難。
  • (2)網絡連結團隊-經常性的跨機構服務個案。
  • (3)正式團隊-有特定時間聚在一起共同服務某一個案,並共同承當其服務成效。

參考資料來源:黃源協,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72,雙葉出版

依團隊運作模式分

  • (1)多專業團隊模式-團隊成員各自擬定其專業領域,實施屬於自己專業領域的目標,其特色以專業人員為中心。
  • (2)專業間團隊模式-服務方式以合作為主,專業成員彼此之間分享各自所擬定的目標,但在可能的範圍內,整合其他專業之目標,分享相關之訊息,其特色以專業人員為中心。
  • (3)跨專業團隊模式-服務方式為整合式,團隊成員及案加依據需求與資源,共同執行為執行結果負責,其特色是以個案為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萬育維(2001)。《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379》 。台北:雙葉書廊。

團隊的建構

團隊的形成

  • (1)領導人與成員之間開始認識彼此,瞭解團隊的任務,並訂定運作原則及分配工作。
  • (2)釐清任務的目標、侷限以及團隊的結構與原則。
  • (3)讓成員知道團隊對他們的期盼及扮演的角色及共同的目標。
  • (4)設定達成目標的期限與標準。
  • (5)確定每個成員知道任務意義及要求,並提供成員分享工作現況的管道。

實際執行任務

  • (1)瞭解每一個成員的優缺點,善用每個人的優點,重視每個人的貢獻。
  • (2)考量成員的興趣及能力,工作量必須平衡,儘量安排每個人在每個不同階段有負責的任務。
  • (3)確實掌握每成員的工作進度及投入的程度。
  • (4)召開例行性的會議,鼓勵大家公開討論。
  • (5)做任何決定都以團隊為最大考量。
  • (6)必須避免團隊產生彈性疲乏的現象。

逐步交出成果

  • (1)以客觀方法評量工作成效,無論表現好壞都歸團隊。
  • (2)認定成員共同的努力的成果大於成員的個別努力的總和,以調整的方式達到團隊工作應有的成效。

引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之授課講綱。



結語

  • 來自社會需要服務及照顧的人,不管是個案、家庭、團體..等都有不同層面的問題及需求,單靠個人的力量或是專業知能是不能解決的,若能透過各個專業間的專業知能及特質,與個案合作,必能提供有效率、有效能、有品質既經濟的工作方式,為個案量身打造一個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避免個案在服務機構與專業間來回的奔波,或是造成重複使用資源造成社會成本增加,如何提供給社會需要照顧及需要支持的弱勢案主一個具有整合性、全面性、全人性的跨專業服務,是目前從事社會工作服務人員所需深思及關照的問題。目前團隊合作在身心障礙服務領域中被廣泛的運用,在身心障礙保護法中也明確的規定,身心障礙者為了不同的生涯福利需求銜接,在法則第四十二條中提到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溝通、協調、制訂生涯轉銜計畫,以提供身心障礙者整體性及持續性的服務。在身心障礙保護法施行細則第十五條也說明,所謂生涯轉銜計畫,係只針對身心障礙者各個人生階段,由社會福利、教育、衛生及勞工等專業人員以團隊方式,會同身心障礙者或其家屬訂定之轉銜計畫。因此可見,法規中明確的表示專業團隊的共同合作,將會帶給個案最貼切及最適切的服務品質。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參考資料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合著(2005)。《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台北:雙葉書廊
 *萬育維(2001)。《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 。台北:雙葉書廊。  
 *引用朝陽大學謝儒賢老師授課講綱。
 *引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秘書長-林惠芳之授課講綱。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