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決學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0: 行 2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中文部份:
 +
 
廖榮利 (1986)。'''社會個案工作'''。北市:幼獅。
 
廖榮利 (1986)。'''社會個案工作'''。北市:幼獅。
  

於 2007年12月15日 (六) 06:15 的修訂

問題解決學派是由Helen Perlman在一九五0年時所提出,由於當時許多人對動態心理學為主的功能派及診斷派,感到不滿,希望有新的理論取而代之,問題解決學派因此而生。此派認為人的一生就是一連串問題解決的過程,經常需要面對各類的問題,假如個人無法適當的解決其問題時,可能是缺乏動機、能力與機會,因此機構必須提供所需的物資或是社會、心理的協助,幫助解決其問題。

前言

基本假設

人類生活是一連串問題決的過程

假如一個人無法適當的處理問題時

個案工作的目標

引導改變的動機

提升能力

提供扮演適當角色的機會

個案工作的四要素

個人(person)

問題(problem)

地點(place)

過程(process)

診斷

治療

結語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廖榮利 (1986)。社會個案工作。北市:幼獅。

呂民睿 (2002)。社會工作個案研究-方法ˋ探討與處遇。台北市:宏葉文化。

王慧君 曾華源 黃維憲 合著 (1985)。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市:五南。

陳月娥(2006)。社會工作。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