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參考文獻)
行 24: 行 24: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Dean H.等著;曾華源等譯,《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台北市,新加玻商聖智學習,2012:89-101
+
*Dean H.等著;曾華源等譯,《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台北市,新加玻商聖智學習,2012
 
*許永芳,《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
 
*許永芳,《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
 
*林芳寧,《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2003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C8QFjAA&url=http%3A%2F%2Fetdncku.lib.ncku.edu.tw%2FETD-db%2FETD-search-c%2Fgetfile%3FURN%3Detd-0704103-152736%26filename%3Detd-0704103-152736.pdf&ei=lDV1Uqi_IcbSkAXiqoAw&usg=AFQjCNErvkUAwMiEVT54PZKNfmrwD5dZqQ&sig2=7rv7-QTjHCyUsUe23g1QdQ 論文連結]
 
*林芳寧,《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2003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C8QFjAA&url=http%3A%2F%2Fetdncku.lib.ncku.edu.tw%2FETD-db%2FETD-search-c%2Fgetfile%3FURN%3Detd-0704103-152736%26filename%3Detd-0704103-152736.pdf&ei=lDV1Uqi_IcbSkAXiqoAw&usg=AFQjCNErvkUAwMiEVT54PZKNfmrwD5dZqQ&sig2=7rv7-QTjHCyUsUe23g1QdQ 論文連結]
*Clara E. Hill,The current of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No.43,1996:261-262
+
*Clara E. Hill,The current of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No.43,1996

於 2013年11月7日 (四) 12:57 的修訂

同理又通稱為同理心(empathy),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指理同理對案主內在經驗感受,能設身處地去體會案主的感覺;第二個層面是再將自己感覺、了解的以案主了解的語言和非語言方式表達,傳遞給案主。而在此,要達到第二層面則必須有第一層面的優先條件。(Dean H.等著;曾華源等譯,2012:89-191)

1、請寫上參考資料的頁碼。2、你有按進度在進行作業,不錯,繼續加油!

同理的起源

  同理(empathy)是近十九世紀由美學領域中的德文字"Einfülung"翻譯。1873年,德國 Robert Vischer首次提出 "Einfühlung",指人們在心理方面的自我投射。1903年,德國心理學家 Theodor Lipps將 "Einfühlung"運用心理學及現象學的方式加以組織和發展,相信人可以藉由模仿和投射,讓彼此相互了解和回應。直到1909年,Edward Braford Titchener創造"empathy"一詞來代表Einfüglung,將empathy定義為:人將自己放進一個事物的情境裡,並感覺、體會其人性化的過程並強調一個人對他人感覺的覺察和反應。(Hill,1996:261-262)

同理的內涵

同理的成分與歷程

同理的成分

同理的歷程

同理的功能

同理的培養

同理的溝通

結論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 Dean H.等著;曾華源等譯,《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台北市,新加玻商聖智學習,2012
  • 許永芳,《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2
  • 林芳寧,《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2003 論文連結
  • Clara E. Hill,The current of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No.43,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