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學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1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7 次修訂)
行 1: 行 1:
=='''功能學派'''==
+
{{Version|2006/12/1, 2008/1/18|}}
  起源於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佛洛依得心裡分析觀點主導了社會工作的觀點,受到心理分析[人性決定論觀點]的影響,認為個人的發展是深受早年經驗影響,而且受潛意識主宰了個人的發展,導致專業助人所能做的是微乎其微。
+
<!--請注意:請在這行文字底下進行編輯,請不要刪除或變更這行文字以及這行文字以上的部份。-->
  一九二0年佛洛伊德的門徒蘭克倡導[自我心理學],強調人是自己的創造者,主張每個個體都具有支配的內在潛力,此種內在潛力稱為[意志力],社會個案工作者透過助人專業關係與不同時間階段的運用,提供心理的幫助,將受助者之前能激發出來。
+
'''社會個案工作之功能學派''',於1930年由塔福特(Taft)、羅賓森(Robinson)所提倡,其中強調工作者和案主之間關係的重要性,案主自決,以及跟機構和社會結合起來而發揮功效,且其理論基礎是以實用心理學為主,適用層面也非常廣。
  功能學派也受塔菲與羅賓森的影響,塔菲倡導[運用機構功能],強調機構功能與助人過程之關係,使得賓州大學博得[功能學派]之名;而羅賓森進一步將該派理論與觀點運用到社會工作教育與實習督導過程。
+
 
 +
3 請把它變成前後連貫的段落,參考文獻格式不對。
 +
 
 +
3 之前給的建議好像沒什麼幫助?
 +
Freud常見的翻譯是佛洛伊德,Rank是發展了自我心理學,而功能學派採用自我心理學觀點,並非Rank所創。
 +
缺乏文中引註。沒有在文中引註到的訊息,不可以放在文末的參考文獻中。
 +
 
 +
==起源==
 +
*1.佛羅以得(Freud)的對人具決定論觀念(Deterministic view of man) 中提及一個人的一切都是受到潛意思及早期父母的影響,
 +
*2.自我心理學(Ego psyhology) , 認為人是自我的創造者
 +
 
 +
*3.功能學派始受上述兩種觀點所影響, 其中更由佛羅以得(Freud)的學生閏克(Rank) 加為發揚, 最後成為了功能學派。
 +
(個案工作原理與實例研析 1979 19)
 +
==主張==
 +
*1.每個人的行為背後主要是因為個人的理智、感覺、經驗等形成,所以可以透過其理智控制跟組織個人的行為
 +
*2.社會工作者將代表機構的本身,而機構的本身的理念也代表著社會工作者
 +
*3.每一位案主均有自我成長及改變的潛力
 +
 
 +
==核心精神==
 +
*1.社會工作的功能學派的核心在於他們強調幫助案主是基於案主本身的改變,社會工作只是協助案主,
 +
*2.跟案主建立專業關係為協助案主改變的必要條件
 +
*3.以協助,而非治療
 +
 
 +
==與問題解決學派之對比==
 +
====理念====
 +
*1.功能學派認為案主有自我成長及改變的潛力,社工員只是協助的角色,而非治療
 +
*2.問題解決學派強調協助案主解決問題,重點放在診斷及處理問題
 +
====助人方式====
 +
*1.功能學派:透過社工員及機構的協助,使案主能自我成長
 +
*2.問題解決學派:6P
 +
==參考文獻==
 +
林勝義(1999)。社會工作概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
廖榮利 (1984)。社會個案工作,台大教授
 +
 
 +
李增祿 (2002)。社會工作概論,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
 
 +
蔡漢賢 (1979) 。個案工作原理與實例研析,臺北市 : 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印行
 +
 
 +
丁碧雲,沙依仁(1983)。社會工作概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Rank2}}

於 2014年1月16日 (四) 09:31 的最新修訂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6/12/1, 2008/1/18版本



社會個案工作之功能學派,於1930年由塔福特(Taft)、羅賓森(Robinson)所提倡,其中強調工作者和案主之間關係的重要性,案主自決,以及跟機構和社會結合起來而發揮功效,且其理論基礎是以實用心理學為主,適用層面也非常廣。

3 請把它變成前後連貫的段落,參考文獻格式不對。
3 之前給的建議好像沒什麼幫助?
Freud常見的翻譯是佛洛伊德,Rank是發展了自我心理學,而功能學派採用自我心理學觀點,並非Rank所創。
缺乏文中引註。沒有在文中引註到的訊息,不可以放在文末的參考文獻中。

起源

  • 1.佛羅以得(Freud)的對人具決定論觀念(Deterministic view of man) 中提及一個人的一切都是受到潛意思及早期父母的影響,
  • 2.自我心理學(Ego psyhology) , 認為人是自我的創造者
  • 3.功能學派始受上述兩種觀點所影響, 其中更由佛羅以得(Freud)的學生閏克(Rank) 加為發揚, 最後成為了功能學派。

(個案工作原理與實例研析 1979 19)

主張

  • 1.每個人的行為背後主要是因為個人的理智、感覺、經驗等形成,所以可以透過其理智控制跟組織個人的行為
  • 2.社會工作者將代表機構的本身,而機構的本身的理念也代表著社會工作者
  • 3.每一位案主均有自我成長及改變的潛力

核心精神

  • 1.社會工作的功能學派的核心在於他們強調幫助案主是基於案主本身的改變,社會工作只是協助案主,
  • 2.跟案主建立專業關係為協助案主改變的必要條件
  • 3.以協助,而非治療

與問題解決學派之對比

理念

  • 1.功能學派認為案主有自我成長及改變的潛力,社工員只是協助的角色,而非治療
  • 2.問題解決學派強調協助案主解決問題,重點放在診斷及處理問題

助人方式

  • 1.功能學派:透過社工員及機構的協助,使案主能自我成長
  • 2.問題解決學派:6P

參考文獻

林勝義(1999)。社會工作概論,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廖榮利 (1984)。社會個案工作,台大教授

李增祿 (2002)。社會工作概論,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蔡漢賢 (1979) 。個案工作原理與實例研析,臺北市 : 中國文化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印行

丁碧雲,沙依仁(1983)。社會工作概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