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技巧"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行 84: 行 84:
 
*黃月霞(民90)諮商導論二版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月霞(民90)諮商導論二版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胡子民(民73)會談技術 復文圖書出版社。
 
*胡子民(民73)會談技術 復文圖書出版社。
 +
*陸老師(民82)社會工作 保成文化出版公司。
 
*呂俐安等譯(民85)諮商過程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呂俐安等譯(民85)諮商過程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金定(民90)諮商技術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金定(民90)諮商技術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於 2007年12月23日 (日) 16:18 的修訂

  • 也可稱為「助人的技巧」或「溝通的技巧」,其主要是在幫助社工人員明白案主的問題進而評估,幫助解決案主的問題。

同理心(empathey)

同理心的五個層次

同理心的意義就是「感覺進去」,站在別人的立場想,自己的心裡會有什麼感覺。探討案主內心的感覺,使案主能夠更接近自我和自己的世界。

  • 層次一(初層次)

會談者把對個案的感覺及連帶經驗內容所獲得的基本了解表達出來。只了解事情或原因,而不了解案主內心真正的感受,以自己的立場去看別人。

  • 層次二

對案主的表面訊息給與反應,或是沒有正確的描述案主的感受,反而給了不適當的回饋。

  • 層次三

將焦點放在案主的問題上,對案主所給予的一些訊息加以反應,傳達對他正確的了解。

  • 層次四

把案主在內心真正的感受正確的表達出來,並指引案主瞭解自己內心的感覺,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背後的動機)。

  • 層次五(高層次)

比案主更進一步的抓到其真正感受(更深層),不僅反應案主所說的,同時也反映出案主在話裡暗示的那一部份。

具體化(concreteness)

具體化就是指社工員(或諮商員)在傾聽案主敘述時,如果發現案主有含糊不清的地方時,那麼社工員(或諮商員)則必須以「何人、何時、何地、有何感覺、有何想法、發生什麼事、如何發生」等問題,來協助案主更清楚具體的描述其問題,讓案主進入主題中。案主在描述自己的問題時,可能會因為自尊、面子、過去的痛苦經驗...等等,只提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訊息,因而把內容描述的模糊不清,所以社工員(或諮商員),可運用具體化的技術,幫助案主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協助鼓勵案主在傳記知識庫中提取更多客觀的訊息

傳記記憶

與個人經驗有關的記憶稱作傳記記憶。在會談過程中,案主會依照情境與個人狀況,從記憶知識庫取樣,建立成一種暫時性心理表徵(記憶的片段),它會因對象、情境、個人狀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形成主觀的建構,所以案主通常表達的只是記憶中(經驗)的一部份,並非事實的全部。

傳記知識庫與傳記知識

  • 生命時間階段

最普通、最抽象、最容易被納入的知識型態(以年為時間單位),包含:(1)與特殊時期有關的主題知識(2)與某ㄧ時期的心情、目標有關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又與重要的他人有關。

  • ㄧ般事件

發生在月、週、天的時間單位,包含:重複事件與單一事件。

  • 事件的特殊知識

發生在銷時、分、秒的時間單位中。

結構化(structuring)

結構化是指社工員(或諮商員)在會談過程時,對案主說明和界定從會談開始到結束之間所涉及的要素。綜合各個學派的意見要素有四:

理論架構與諮商關係

兩者息息相關,不同理論架構有不同的哲學觀及人性觀,對人性的內涵、問題形成有不同的解釋。以下有三種治療法:

個人中心治療法

以感情為取向,重點放在處理案主的情感反應。

  • (1)理論架構

對人性有積極的看法,認為人是善良的、積極向上的。協助案主去除「假我」,接納「真我」,問題就可以解決,關鍵在於提供給案主一個無條件積極的關愛環境,讓案主覺得被包容案接納。

  • (2)諮商(會談)關係與諮商(會談)環境

必須與案主建立無條件積極關愛的諮商(會談)關係,讓案主在在這個情境中重新了解審視「真我」與「假我」的價值。具備條件有: 1.真誠ㄧ致、2.無條件的積極關愛、3.具有同理心的了解

愛里斯的理情治療法

以認知為取向,重點放在裡案主的認知反應。

  • (1)理論架構

重視當事人的思考力成、情緒和行為的關係,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思考歷程,其模式為: 外在事件→思考歷程→理性想法(或非理性想法)→適當行為反應(或不適當的行為反應)。

  • (2)諮商關係與諮商情境

在這個治療法裡頭,諮商員(或社工員)必須主動、冷靜、客觀,用教導的方式,協助案主用理性的態度認識自己、找出問題點。

行為治療法

以行為為取向,重點在直接處理案主的問題行為。

  • (1)理論架構

主要以古典制約和工具制約學習法為主,認為人的行為是來自於觀察、模仿、學習、及增強所得來的。認為問題是來自於案主的不良行為,所以修正行為的方法也是要透過學習歷程。技巧包括:系統減敏法、自我肯定訓練、嫌惡治療法...等等。

  • (2)諮商關係

認為當事人的問題和學習過程有關,與諮商關係無關,但是社工員(或社工員)必須是案主的模範或教師,如果無法獲得案主的信任,就不會有效果產生,所以也須良好保持關係。

諮商(會談)環境

必須讓案主的隱私受到保護,讓案主覺得安全舒適。

相關程序

應以書面資料讓案主知道相關會談(諮商)過程中的資訊,例:每一次的諮商時間有多久、如何被保護隱私....等等。

自我表露

在合適的情境下,社工員可以與案只分享一些自己的過去經驗,協助案主更了解自己的感覺、想法及行為,從中得到啟示。 以下有兩大類型:

自我投入的陳述

是工作者對案主談話的表現,以工作者對案主的主觀感受做反應。

自我表露

指工作者表露自己對目前問題的經驗與成長,或者是和案主的相同經驗。

面質

面質是指案主出現矛盾問題或言行不ㄧ致,工作者指出案主態度、想法或行為不ㄧ致的地方,來請案主檢視其行為、感覺或經驗衝突的部份。須和案主建立非常良好的關係下才能使用,因為面質通常都是使用在負面的經驗,把部分是運用在以下的情況:

  • 案主表現出矛盾的行為或言談時
  • 案主因不願意面對某些事實時
  • 故意歪曲事實或逃避時
  • 案主玩弄把戲時,工作者無法看清其真面目時

立即性

諮商員(社工員)坦承而直接的和案主討論此時此地的兩人互動的關係。目的是讓案主看清楚他現在正在做什麼?解開案主未說出的心結、澄清雙方之互動關係、或重新調整彼此的角色。

  • 諮商員(社工員)反應的內容:
  1. 諮商員(社工員)目前的想法感覺或行為。
  2. 諮商員(社工員)對案主目前的行為、感覺提出自己的看法。
  3. 諮商員(社工員)目前諮商關係的想法或感覺。

參考文獻

  • 謝秀芬(2006)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二版)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 黃月霞(民90)諮商導論二版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胡子民(民73)會談技術 復文圖書出版社。
  • 陸老師(民82)社會工作 保成文化出版公司。
  • 呂俐安等譯(民85)諮商過程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陳金定(民90)諮商技術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