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技巧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 會談技巧也可稱為「助人的技巧」或「溝通的技巧」,其主要目的是在幫助社工人員明白案主的問題、了解案主的需求,進而評估,並幫助解決案主的問題。
4 很多地方都沒見到文獻引用,這樣會有抄襲的問題。

同理心(empathey)

同理心的五個層次

同理心的意義就是「感覺進去」,站在別人的立場想,自己的心裡會有什麼感覺。探討案主內心的感覺,使案主能夠更接近自我和自己的世界。(謝秀芬,2006)

  • 層次一(初層次)

會談者把對個案的感覺及連帶經驗內容所獲得的基本了解表達出來。只了解事情或原因,而不了解案主內心真正的感受,以自己的立場去看別人。

  • 層次二

對案主的表面訊息給與反應,或是沒有正確的描述案主的感受,反而給了不適當的回饋。

  • 層次三

將焦點放在案主的問題上,對案主所給予的一些訊息加以反應,傳達對他正確的了解。

  • 層次四

把案主在內心真正的感受正確的表達出來,並指引案主瞭解自己內心的感覺,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背後的動機)。

  • 層次五(高層次)

比案主更進一步的抓到其真正感受(更深層),不僅反應案主所說的,同時也反映出案主在話裡暗示的那一部份。

具體化(concreteness)

具體化就是指社工員(或諮商員)在傾聽案主敘述時,如果發現案主有含糊不清的地方時,就必須協助案主更清楚具體的描述其問題,讓案主進入主題中。案主在描述自己的問題時,可能會因為自尊、面子、過去的痛苦經驗...等等,只提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訊息,因而把內容描述的模糊不清,所以社工員(或諮商員),可運用具體化的技術,幫助案主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 工作者用具體的語句協助案主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經驗,為了讓案主能夠更具體的表達,工作者則可以採取開放式的五W問話:

  • 誰(who)
  • 何時(when)
  • 何地(where)
  • 如何(why)
  • 何事(what)

自我揭露(self-disclosing)

在合適(或必要)的情境下,社工員可以與案只分享一些自己的過去經驗,協助案主更了解自己的感覺、想法及行為,從中得到啟示。可以讓案主感覺到工作者的真實性,有助於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以下有自我揭露的兩大類型:

自我投入的陳述

是工作者對案主談話的表現,以工作者對案主的主觀感受做反應。

自我表露

指工作者表露自己對目前問題的經驗與成長,或者是和案主的相同經驗。

面質(confrontation)

就是指當工作者發現案主的矛盾或衝突時,給予適當的指示,並在會談的過程中提出討論,刺激案主思考問題的真正關鍵。但是必須要在工作者與案主有良好的關係建立下才能使用。因為面質通常都是使用在負面的經驗,部分是運用在以下的狀況:

  • 案主表現出矛盾的行為或言談時
  • 案主因不願意面對某些事實時
  • 故意歪曲事實或逃避時
  • 案主玩弄把戲時,工作者無法看清其真面目時

傾聽(listening)

是指案主說了什麼還有對問題的反應是什麼,而積極的傾聽目的是要了解案主所要表達的意義和感受,讓案主知道工作者有專注的在聽,它其實是ㄧ種接納與與開放的態度,讓案主有機會藉由這個過程達到發洩其情緒的效果,而積極傾聽則包括:

  • 傾聽案主用口語所表達出來的內容,了解他的情緒及事情的情況....等等。
  • 對於所聽到的給予適當簡短的回應,讓案主了解你聽懂他的意思,並鼓勵案主繼續表達想法,關係就會從這裡開始慢慢的建立。

立即性(immediacy)

諮商員(社工員)坦承而直接的和案主討論此時此地的兩人互動的關係。目的是讓案主看清楚他現在正在做什麼?解開案主未說出的心結、澄清雙方之互動關係、或重新調整彼此的角色。

  • 諮商員(社工員)反應的內容。
  • 諮商員(社工員)目前的想法感覺或行為。
  • 諮商員(社工員)對案主目前的行為、感覺提出自己的看法。
  • 諮商員(社工員)目前諮商關係的想法或感覺。

參考文獻

  • 謝秀芬(2006)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二版) 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 陳金定(民90) 諮商技術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潘淑滿(民89) 社會個案工作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曾華源、黃維憲、王麗君 (民74)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許臨高(2003)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林萬億(2002) 當代社會工作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Cox,E & Proctor,E(1996)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the elderly. New York:Brooks/C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