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以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6月5日 (四) 03:00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期照護是因慢性疾病或生理、心理的失能,造成自我照顧日常生活能力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影響而需照護的對象,依其個人健康狀況和社會需要,由不同的機構性或非機構性設施獲得長期性、連續性、多樣性的醫療照護和社會服務,達到能促其在體能上、社會行為能力上以及心理適應上發揮最佳層次的功能。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為獨立型的長期照護機構,提供擁有專屬醫療服務人員和建築設備的護理之家和復健中心,以提供病患所需的照護服務。本條目將著重於分析整合型養護機構的人力配置、設施設備及服務狀態。

(老師:我們這組是只開三個帳號然後一起討論,所以分數方面希望都能平均給分,謝謝!)

4 你若覺得宗旨很重要,就放在首句,不然就免了。
把訪問大綱移到最後一段
說過不要用「問答集」的方式表達
內容本身看來不錯,想想如何組織表達會更好。 架構及內容看起來都很零散
從書本來的東西要與實務作的融合在一起才好,不要讓人一眼就看得出來。
大標題請用==XX==
4 上次給的建議好像沒什麼幫助? 
內容不要只是將社工員的回答打上,要轉成客觀的敘述句。
看不懂,什麼是「團體整體在暢通不同層次的照顧層面上」

機構的創立與宗旨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李天德先生,有感於高齡化社會的快速形成,從原先醫護照顧的初步理想到展開生活照顧服務,以專業的照護服務,提供老人照顧品質需求,進階落實老人福利的推動發展,並結合社會公益ㄧ貫理念,爲地方長者有舒適、安全的居住生活,也爲社會添助更多、更強的關懷力量。

長期照顧主要服務型態-機構式照顧

機構式照顧類型

(一)長期照護機構:機構提供罹患長期慢性病或需要醫療照護的老人給予服務為主。

(二)養護機構:機構提供罹患慢性疾病或照顧生活自理能力缺損的老人而設的服務,主要是提供必要的生活起居照顧以及護理服務。

(三)安養機構:機構提供身體開始老化或需要照顧的老人服務,且老人是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四)護理之家:機構提供罹患慢性病且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或是出院後還需要護理人員繼續照顧的老人,但具有傳染病或攻擊性患者不包括在內。

整體組織目標與目的

希望將『看護』的概念帶入台灣,以改善台灣大多數的養護機構仍停留在『醫護』為主的觀念。在守護國人健康的永信理想下,更積極參與老人福利。最終的希望是能爲國內老人提供更有尊嚴、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宛如回到家裡一樣自然。

服務內容

  • 生活服務:

無論白天晚上,都有專業的服務人員適時的幫老人翻身拍背、灌牛奶、換尿布、餵食、身體清潔、衣服換洗服務、到戶外散步…等生活上的照顧。 醫師在每週定期提供神經內科與復健科看診及每年實施健康檢查,讓長輩安心不少。 護士定時的監測血壓、血糖、脈搏、體溫、體重、血氧濃度、輔助老人按時服用藥物..等,適時的為長輩的健康把關。 在飲食上,依長輩需求,經由專業的營養師調配三餐。

  • 休閒活動:

在文康活動方面,每個月定期舉辦慶生會老寶貝啦啦隊、歡唱卡拉OK、影片與電視欣賞、專人書報閱讀。在節慶活動方面,端午節包粽子、聖誕節送禮物、大年初二家屬圍爐團圓...等活動。另外還有一些作品的創作,點心的製作、繪畫...等動態活動,以增加長輩生活樂趣。在平常當有老人要外出購物時,備有專車接送。

  • 宗教活動:在機構裡,長輩們並沒有固定信奉相同宗教,包括佛教的誦經、天主教的做禮拜…等宗教,給予老人心靈上的依靠。

服務對象

  • 給予需要陪伴的長者老年安養。
  • 照顧行動不便、中風需復健及療養者的老人。
  • 罹患慢性疾病、失智症生活無法自理者的老人。
  • 各類病症需護理照護及生活照護者,但是機構並沒有收鼻管、咽管、氣切管這三管的老人。

服務效果

團體整體在暢通不同層次的照顧層面上,以分工方式的區分模式和整合性服務的良好醫療系統,提供了生活密切又貼身的照顧,強化了他們的心理及生理功能及能力,也找到並維持個人的快樂與滿足。讓老年人有參與社交活動和社會事務的機會,使其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與社會保持接觸,減少他們與社會的隔離和孤獨感,而維持和改善個人生活素質,始能維持開朗的心境和獲得幸福的晚年。

機構曾面臨的困境問題及其建議事項

經濟困境是一定會有的,一個機構的經費申請也是社工員能不能幹的重要指標,社工員想一個方案不是只有「會想」還要「會寫」,方案寫的好上級或是政府單位撥的金費就會多,如果方案無法順利進行,我們會試圖連署鄰近機構一同參與。

家屬對於機構的期望與評價

長者 盧明源家屬 盧俊泰:父親已住了1年快2年,剛開始他還會跟我說他要回家,不過後來就很少聽他再提起。我曾經多次問他滿意度如何?他說馬馬虎虎、加加減減應該有75分上下。他說工作人員如果能再更有同理心去體諒長者的難處那會更好,這是我父親最直接的親身經歷和想法。

人力與資源方面

機構大致上分成社工員、醫護人員以及志工,要特別強調的是社工員,他們專門做輔導老人心理層面的工作以及活動的籌辦、金費申請,任何有關創意的東西都是社工人員要做的,因為工作多、點子要常常創新,所以社工人員流動率很高,當社工真的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醫療則分為醫療以及護理人員,機構是請附近合作的醫院定期到醫院來,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也有架設護理站,這樣能快速的處理老人問題也可以更方便的協助醫生。 在照顧上人員能力加強方面,我們機構會辦一些人員的訓練或者是請有多年經驗的老員工來協助幫忙以增加新進人員的實戰經驗。我們也會讓我們的工作同仁去參訪其他優良的機構,使我們更求進步。

長輩在飲食、服藥、就寢(房間設置)、情緒方面

  • 飲食方面:

每個長輩一定多少會對某些食物有好惡,一開始我們會請餵食人員試著勸他們吃,如果不行下次菜色會針對某些老人的好惡去做替換,但卻不失營養。在三餐菜色上調配上,因為老人家多半無法吃較硬的食物,所以我們機構幾乎是以軟性食物為主,或者將較硬的食物打成泥或汁,以方便長輩們食用。 我們每個禮拜一都會將菜單貼到佈告欄上供老人以及他門的家人參閱。

  • 服藥方面:

當老人家吃完飯後我們會有專門的護理人員監督長輩們把藥吃下去,絕對不會弄在飯菜裡面給長輩們吃!吞嚥比較有困難的長輩們我們會使用輔助器協助他們吃藥。

  • 就寢、房間設置方面:

長輩們睡覺時間機構會規定在11點之前回房間,老人家如果真的睡不著機構會期望他們不要出來外面走動,以免吵到他人,但在房間裡可以非常自由的做自己的事。在房間方面,特殊的設置方式長輩們的房門設計都不太一樣,房門上都會有不同的水果圖片這叫做「空間辨識」,設計這樣的理由是因為老人們的視力、記憶力會漸漸衰退,如果僅止於標上房門號碼他們恐怕會走錯房間。另外,每個房間外面我們都有一個櫥窗,那是放老人作品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增加老人對自己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的家人們來了解他們在院內的生活情形。

  • 情緒方面:

大部分剛到機構來的長輩都會出現這些問題,不適應、不習慣,這時我們的社工員就會常常跟這些長輩聊天,減輕他們剛來到新環境的惶恐不適應。

機構與長輩在活動方面

我們會在特定的日子舉辦活動,像是除夕吃年夜飯、母親節、父親節可能就邀請長輩的家人們吃飯、唱歌…等,常辦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我們的長輩有與子女團聚的感覺,長輩的心情會特別好。還有我們固定會辦的大概就是戶外運動或是請老師來教老人下棋或是打麻將,這樣活動為的就是希望長輩們不要老化太快,常運動比較不會這麼快走不動;常動腦比較不會得老人癡呆症,忘東忘西的,而且這樣可以使長輩們增加自信,有自信也不會老得那麼快。
機構在外面辦活動是沒什麼問題,較困難的是長輩們的配合度,不是每個老人參與感都這麼高,一定會有幾個沒興趣或是沒學過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嘗試,機構的社工員這時就要很努力的給他們心理建設,告訴他們沒有這麼困難、不試試看會後悔。

未來展望

機構計劃未來將提供下列三項的服務:

日間、短期托老:對於在白天就業而無法照顧老人的子女提供日間照顧服務,子女在白天將家中的長輩送往機構接受照顧,晚上再將長輩接回家中共享天倫之樂,這不僅可增加老人在白天與其他人接觸、互動的機會,同時也可使子女在白天能夠安心的工作。在短期內,當在家中的照顧者有一時的困難因素而無法照顧老人,機構提供一週內的暫時的服務,一方面可以舒緩照顧者的壓力,並且可以使老人受到良好的專業照顧。

在宅服務: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協助的居家老人或獨居老人,提供各項照護服務以維護生活上的安全,並且提升在家中的生活品質且配合地方政府對於低收入戶提供日常生活的照顧服務。

結語

在今日醫療進步,死亡率大幅降低的高齡社會上,能爲每位養護老人提供安身立命、安享晚年的最佳場所,減少老人照顧問題,以達更完美的境界。

訪問大綱

  • 機構在長期照顧服務上主要的型態?
  • 在人力資源上如何分配?
  • 如何加強人員在照顧上的能力?
  • 機構是否曾遇到長輩情緒或行為上的問題?有哪些?如何克服?
  • 在三餐菜色上如何調配?
  • 長輩在飲食上是否有相關問題?如何解決?
  • 長輩在服藥上的過程與方式?
  • 在房間方面,是否有特殊的設置方式?
  • 機構是否安排特定的時間辦活動?活動的內容有哪些?對長輩產生什麼效果?
  • 機構在戶外辦活動時,曾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克服?
  • 家屬對於機構的期待與評價?
  • 機構是否曾面臨經濟上的困境?如何解決?

參考文獻

  • 鄭讚源著(民89)。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長期照護篇,307-315。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陳政智(民96)。失能長者照顧機構的型態與選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