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者的機構式照護——以苗栗縣私立幼安教養院為例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6月3日 (二) 12:00 由 CYUT9629091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身心障礙的機構式照護是一種對身心障礙者的養護安置措施。此服務對象多以重度的智能障礙者及多重障礙者的生活自理與社會適應能力極度偏低,非常需要經常性.專業性的照顧,以協助解決障礙者家庭日常照顧的問題。

幼安教養院提供身心障礙服務與福利教育,並配合政府推行身心障礙者福利工作,正視身心障礙者之生存及工作權益使身心障礙者自立更生,以減輕家庭負擔與社會問題。精神:即時他很慢,但我們有信心。服務對象:0-60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中.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者,以設籍苗栗縣者為主,鄰近縣市為輔。服務項目:重殘養護.早期療育.成人個管.生活自理訓練.社區家園.庇護工廠.居家照顧等各個層面.機構特色:住宿制(24小時)由專人照顧.日托制(0-6歲一律日托).到宅(社區服務)

3 機構怎麼做身心障礙者的機構式照護,是介紹的重點.
訪問的人不要太混.
5 注意你的標點符號
「生活規劃」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呈現會較清楚,
「醫療團隊運作功能」組織的不是很好, 
「社工角色與功能」有訪問到東西,但最好以文句的方式呈現,不要用列點的

岀入院內容

自行申請是由申請人家長攜帶戶口名簿及殘障手冊影本,先向戶籍地鄉鎮公所提出申請,將由公所呈報縣府轉界至本院,經由本院安排檢測時間與地點,並通知家長攜帶公立醫院健康檢查表陪同申請人前來受檢,若通過檢測符合收容規定者,將由院內老師、社工員等為申請人做評估,評估符合者即可入院.經評估符合合格者,將由本院通知入院接受一個月的養護觀察期.

政府轉介的流程大致與自行申請相同,差別在於個案來源是來自縣府社會局,但若為緊急安置個案,可省略申請手續與評估,為符合機構內的收容條件,只需簡述各案狀況,即可入院.

生活規劃

幼安依照院生能力不同而分為早期療育、啟能組(安親班、生活輔導班、養護班)與訓育組(農牧班、洗衣班、清潔班、烹飪班、工作隊、職前教育隊).

生活內容為啟能組是以生活自理、生活規範、知覺動作、復健訓練為主,是希望將學生之依賴程度與障礙程度降至最低,內容還包含機能訓練、社會適應、休閒技能培養;訓育組則以單一職業能力之培訓為主,著重職業技能之養成並加強生活自理能力。課程規劃為依照院生能力不同而接受不同的課程規劃,如啟能組之院生,適合回到正常教育體系(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接受特殊教育,上下課皆由院方安排接送;訓育組之院生,則在院內接受專一職業之訓練。

以下的生活規劃大部分由養護班為例,早上8點身體自理時間內容為刷牙、洗臉、喝茶、服藥、空間轉換,早上9點到9點50分星期一、三、五為機能活動而星期二、四為社區適應,早上9點50分到10點是如廁、喝水,早上8點30分到10點為治療師抽離復健時間內容為擺位、伸展、扶梯背架高跪、趴滾筒、肌耐力、頭頸/腰部控制懸吊系統、騎腳踏車、關節運動,早上10點到11點每日規劃不同的課程內容為體能、社區適應、簡易烹飪、社團,早上11點到11點20分空間轉換內容為上輪椅、輔具歸位、移位至用餐區/(T食物處理-打泥),早上11點20分到11點40分餐前準備為洗手、口腔按摩、摺疊毛巾、T食物處理(剪細、骨頭剔除/飲食打泥個案用餐),早上11點40分到12點30分用餐時間內容為飲食常規的建立/飯後潔牙,早上12點30分到下午2點午休時間為養成休息時間內會安靜休息,下午2點到2點30分身邊自理內容為上輪椅、寢具歸位、如廁、喝水,下午2點30分到3點每日皆有不同課程內容為音樂、美勞、下午茶、衛教課程、環境整理,下午3點到4點30分為居家生活內容為抽離式1:1協助進行沐浴、等待之個案安排休閒娛樂/機能活動,下午4點30分到4點50分餐前準備,下午4點50分到5點50分為用餐時間。

醫療團隊運作功能

針對不同障別之身心障礙者醫療照護需求,依其不同類別需求而編制醫療工作團隊人員,為身心障礙者提供整合性醫療,訓練身體機能,共同協助院生自力更生. 幼安教養院服務的主要對象以中.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者為主。殘障類別又以智能障礙為居多.

機構內的健康團隊運作正常並與附近醫院合作內容如下:

1.內科醫師固定一星期ㄧ次到院服務

2.牙科醫師固定一星期一次到院服務:服務涵蓋口腔檢查、牙結石清除、氟化物塗布及填補蛀牙、補綴治療,而且做咀嚼與吞嚥訓練,指導身障兒如何正確潔牙等。

3.精神科醫師固定二星期ㄧ次到院服務:精神醫療除了基礎的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外,並且和機構內的訓育組合作,以生活和工作結合的職能復健活動(如:訓練洗車及清潔技能為主,在院外洗車廠進行實地訓練、清潔打掃工作,訓練清潔工作技能、烹飪技能訓練...等等。),可利於精神疾病的復健治療。

4.復健科醫師星期一到星期五在院內服務屬於常駐型,是與大千醫院合作:身障者除了被動學習行走的模式以外,其治療課程內容尚有趴滾筒、騎腳踏車、關節運動、扶梯背架高跪、對稱的騎坐及骨盆運動、頭頸/腰部控制懸吊系統,改善平衡及協調感覺統合訓練,以降低下肢的張力、骨骼的彎曲。此外,經由訓練改善肌肉與肌肉間及肌肉內在的協調和功能的使用、活絡頭部的控制以及關節的功能性,甚至可訓練其專心度、注意力及自我價值觀。

5.營養師,日前約聘到,目前在洽談中。

因智能障礙者通常有較差的健康狀況.疾病的罹病風險率也較高、易造成二次殘障的機率,所以在醫療利用方面會有較高的醫療需求及醫療資源投資等。另一方面智能障礙者合併症複雜多元,須接受長期甚至是終身性的治療或復健,所以對長期接受機構式照護的智障者而言,提供完善的健康照護或者預防保健相關服務,除了能夠直接降低智障者的就醫障礙,也有效地提升智障者的健康狀態,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降低未來可能支出的醫療費用。且當意外發生時,第ㄧ時間由老師通知社工員並通知家長,輕傷由院內醫療室做緊急處理,則重傷就近送醫並告知家長。若院生有情緒反應之打人現象,院方可能先將院生做評估是否使用藥物控制或採「增強作用」可分正增強作用與副增強作用。

社工角色與功能

  一般社工員在機構裡,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有:身心障礙福利諮詢、院生的入院申請、調查、心理、家庭、社會與職業輔導、志工管理、社會資源募集與運用、以及與其他機構聯繫。

  由於各個機構受到內部單位組織,規模與實際的服務工作有影響,而有所差異。

  • 機構主任對社工員的工作指派與期許:機構主任主要負責機構整體的運作及管理,其對社會工作的期待、認知與態度,直接影響該機構的社會工作內容。
  1. 由社會工作負責院生入院檢測與出院之工作:院生進入機構第一個接觸社工員,由社工員接案,在由社工組安排檢測及家訪。
  2. 機構主任期待社會工作負責建立機構形象、資源的募集、志工招募與帶領訓練,以及社區聯繫與互動
  3. 期待社工員負責特殊個案輔導:院生的日常生活照顧都由教保人員負責,社工人員與院生的直接接觸較少,因此社工員不負責日常之院生輔導。
  4. 指派社工員規劃及辦理大小型活動:召募資源及結合社區
  5. 期待社工員提升機構的整體專業水準:機構中,社工員相對上是素質較高、職等較高的專業人力。
  • 社工員的自我專業角色期待
  1. 案主及家屬的直接服務
  2. 社工員應參與院生的職業訓練工作:機構的職業訓練工作實際上是由教保組負責及推動。
  3. 個案管理工作:從事個案管理工作當中得到學習,個案管理精神的指出,深入瞭解家庭的需求,並運用原有的資料,提供完整的服務,是社會工作的主要工作,呈現專業主張。
  4. 社工員作為溝通橋樑的角色
  5. 提升機構專業素質:帶領輔導員、志工。另一方面應主導規劃機構內人員的在職訓練。
  6. 社工員認同舉辦活動的意義:經由舉辦活動,讓院生有不同的生活經驗。
  • 社工員在機構中的實際角色:行政瑣事佔據了社工員大部分的時間。
  1. 向經濟困難之家屬催繳教養費
  2. 實際的工作中,從事社工專業的內容與時間的比例較低
  3. 從事專業工作中,以公關、機構聯繫、個案管理、資源開發、推展志工等
  4. 社工員較少參與案主的直接服務,甚至不參與教保計畫之擬定,而是扮演協助者、溝通橋樑角色
  5. 社工員與案主之家屬服務:家訪分為固定型與特殊型,固定型一年兩次而特殊型依案家狀況而定;聯絡方式機構使用聯絡簿,當院生回家時,教保員會在聯絡簿上寫上注意事項與院生在機構內的狀況,而家長有時也會將院生在家之不尋常情況,寫入聯絡簿中,告知機構內社工與教保員。若院生離開與回來有很大差異之時,社工員則會介入了解與調查。

社工員對外聯繫與互動

  • 社會工作人員與其他機構業務合作與服務
  1. 醫療保健、保險單位和其他社會福利單位是社工員較常聯繫的
  • 社工員與院生﹙家屬﹚之互動
  1. 社工員與家屬互動大部分都是因教養費問題
  2. 社工員期待能結合縣市政府的社會服務部門,對家屬提供更多的服務
  3. 社工員面對家屬將院生常年樓在機構的不合理要求:家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社工員則夾在機構與家屬之間。而這些不合理的要求主要是家屬希望院生能長年留在機構,包括年節及假日,社工員必須向家屬說明或機構內人員必須一再相互協調解決。
  4. 社工員面對家屬不合理要求時,一方面相互支持,一方面經由個案討論解決

人員配置

院內為法定最佳理想人員配置為1:4

若院內辦社區性的活動或需走出戶外的活動時,對於坐輪椅的院生人員配置為1:1

機構式照護之優缺點

身心障礙者在機構式照護之下生活,其有優點也有缺點。以下是針對身心障礙者機構式照護的優缺點做說明:

  • 優點
  1. 專業人員:機構可以聘僱專業人員,如醫生.護士.復健師.語言治療師等為院生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2. 完善機能訓練設備:機構備有良好的機能訓練器具之設備,如自行車運動器.肩關節輪轉運動器.升降訓練台等。依不同的障礙類別,安排不同種類的機能訓練器具,達到復健效果。
  3. 療育復健:專業人員依院生的障礙類別.情況和所其所需的療育復健之需求,提供療育訓練。
  4. 可長時間的安置:其一般家庭因沒有專業護理技術或者缺乏家人照顧,而無法長期照顧身心障礙子女。藉由機構長期安置,可得到較適當的照顧。
  • 缺點
  1. 情感需求:因情感關係跟角色定位而無法滿足院生情感需求。例如:機構工作人員與孩子的情感關係,並不同於家庭中的情感關係。
  2. 缺乏個人隱私空間:機構規模大,行政人員或照護人員為了方便管理園生,勢必要犧牲院生的個人隱私.權益.尊重。
  3. 難以提供個別化的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為了照顧上的方便,勢必趨向團體性管理,而難有個別化的服務。
  4. 有限的社區生活經驗:在日常生活中,院生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機構內,少有社區生活經驗,因此降低社會適應的功能,進而影響社交能力。
  5. 易擴散傳染病:因院生們集體生活在同一個機構,且人數眾多,反而容易擴散傳染病。


機構參訪

  • 院生是透過哪些管道進入貴機構?
  • 請問機構式的生活會不會使院生的生活統一化,缺乏變化?
  • 貴機構對院生的生活內容有何安排?
  • 貴機構在教育責任方面,機構式照護的身心障礙者如何安排教育就學?
  • 貴機構和院生的家長是否有互相交流或協調溝通?
  • 貴機構多久為院生做一次家訪?訪問的要點有哪些?
  • 貴機構內,一位老師需照顧幾位院生?
  • 貴機構內,老師們所需負責的工作內容為何?
  • 請問社工員在長期照護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院生發生意外時,貴機構是如何處理?
  • 貴機構內的院生如需做心理或職能上的復健,院內是否有專門的復健師?
  • 對於院生有任何偏差行為時,貴機構如何對其輔導?


參考文獻

  1. 財團法人苗栗縣私立幼安教養院
  2. 身心障礙者生活托育養護費用補助辦法
  3. 黃志成.王麗美編著;[民89];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4. 李保興著;[民89];破繭:身心障礙者飛躍新世紀的希望工程;台北市;貞德圖書事業有限公司
  5. Michael Oliver&Bob Sapey著.葉琇姍,陳汝君譯;[民93];失能,障礙,殘障: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的省思;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