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化研究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1月19日 (六) 06:54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此條目尚有其他的版本,請參考「歷史」之2007/10/14版本



質化研究是一個涵蓋不同策略的的名詞;而這些策略又共享如下特質(Bogdan&Biklen,1982:2):「 1.研究中蒐集的資料,是人、地和會談等所謂"軟性"資料的豐富描述 2.研究問題並非由操作定義後的變項來界定,而是在複雜的情境中形成 3.研究焦點可在資料蒐集中發展而成,而非在一開始就設定待答問題或待考驗的假說 4.了解行為必須由被研究者的內在觀點出發,外在因素僅居次於次要地位 5.傾向於在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裡,與被研究者做持久接觸,以蒐集資料」(高敬文 民91)

3 定義下的不好,沒說明到什麼是質化研究。
「質化研究的術語」看來是在說它的分類?
4 定義還是不夠好,那比較適合放在內文。
條目中沒有將什麼是「質化研究」說得清楚。
研究設計、倫理、對照,對不是最重要的。
文獻部份前後無法對應,蘇英足、陳杏容的文獻在那裏?, 石志偉、趙碧華的又用在那?
英文文獻用在那?
寫舊的條目,還寫的比他差,該打。

質化研究的迷思

雖然質化方法吸引很多各個領域的研究者,但因被鄙視為「鬆散」或不科學,使得在科學界受到許多嚴重地誤解與毀謗,所以一直不被重視;他們被認為是缺乏系統、盲目地採用少量而不具代表性的樣本,獲得單憑印象的偏差研究發現。在另一方面,熱心支持質化方法的人努力地神化質化方法。但因過度誇張的支持言論,這些支持者反而造成了對質化研究的誤解與傷害。由於缺乏一套標準來訓練質化研究人員以及評定研究發現的品質,更加深了誤解和迷思。如果對研究品質的評斷缺乏共識,那麼所謂的專家(或智慧的導師)通常就掌握了學術權威。只要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學習這些方法,而且都可以用嚴謹、可靠的方法來作研究。雖然缺乏唯一的「金科玉律」(gold standard)研究取向而增加學習上的挑戰性,但絕不至於讓人氣餒。(王金永/譯 p18-19 民89)

質、量研究派典的對照

  • 質化研究派典 主要概念:意義、常識的了解、情境定義、日常生活、社會建構;研究目標:發展敏感度高的概念、敘述多層面的世界  ;研究設計:開展的、彈性的、基於直覺,指出可能進行的程序;研究計畫:簡要的、建議可能相關的領域、搜得資料後才開始撰寫、為一般性描述;研究資料:敘述的、個人文件、個人言談、正式文件和其他資料;樣本:小型的、不作代表性的抽樣、理論抽樣(theoretical sampling);研究技術或方法:參與觀察、開放性的訪談 ;與研究對象的關係:強調信任、平等、深入接觸、視對象為朋友;研究工具:錄音機、轉錄機、研究者本身常是唯一工具;資料分析:持續進行的、模式、主題、概念。
  • 量化研究派典 主要概念:操作定義、假設、信度、統計的顯著性、複製驗證 ;研究目標:建立事實、顯示變項的關係、統計描述、預測;研究設計:預定的、結構化的、正式的,為操作程序的計畫 ;研究計畫:詳細的、文獻探討得很徹底、在蒐得資料前撰寫、明白敘述研究假說 ;研究資料:量化的、可量化的登碼、操作行變項、統計的、測量;樣本:大型的、分層抽樣、有控制組、精確的、隨機取樣、控制外在變項  ;研究技術或方法:實驗、結構化的訪問與觀察;與研究對象的關係:有界限的、短期關係、保持距離、不介入 ;研究工具:電腦、問卷、量表、測量彙編、測驗分數 ;資料分析:演譯的、蒐集完資料才進行分析。

(高敬文 民91)

研究設計

研究的主題可能來自許多不同的地方,包括自己個人和專業上所關心的事物。在決定使用質化研究前必須先考慮兩件事情,一是:應根據自己研究的目的和目標來決定,且先搜得資料之後才開始撰寫,而不是先做研究之後才決定去尋找研究的主題。二是:盡早釐清自己的認識論(epistemological)立場,讓整個研究是完全公正而沒有偏見的,所以質化研究應建立在一個明確的認識論架構中。(蘇英足/譯 民89;高敬文 民91)

選擇研究主題

當我們打算要做一個質化研究時,須面對一個重要的選擇:我們所熟悉或不熟悉的主題來做研究。不管選擇哪一個,都有它的優點與缺點在,所以要謹慎考慮後再做選擇會比較好。選擇我們所熟知的人、事有兩個優點:1.容易切入和發展關係。如果自己與被研究者的生活型態一樣或者自己身在自己所要研究的機構或組織裡工作,接納與合作的管道就會非常順利。自己和被研究者之間相處得越好,將會使研究開始的所有相關事項越少威脅。對質化研究者而言,與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是非重要的。2.擁有研究主題的知識是一個重要的開始:如果研究的人、事是自己所熟悉的,在這主題上已經累積了一些知識。 選擇我們所不熟的事物是很有挑戰性的,而且也能夠用客觀的角度去做研究,但也是有點冒險的,因為我們可能會因為對不熟知的事物的無知或是偏見而受害。刻板印象會妨礙研究的進行-特別是研究對象是和我們不同性別、種族、性取向或者是社會階級的人。所以當研究者進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領域時,最需要的是獲得被研究者的接納,以便獲得雙方的合作與信賴。 研究者要了解自己所不熟知的事物,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也應該隨時警惕自己、檢視自我本身的預設可能會造成的各種偏差和錯誤。(蘇英足/譯 民89)

發展研究問題

當自己決定從事質化研究時,必須確信選擇了一個自己有興趣、研究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主題。質化研究的問題和設計是複雜而具有彈性的,它雖然提供了創造力發揮的空間,但也需要過程中可能的偏誤承擔決策的壓力。儘管質化研究通常避免做假設檢定,他們可以整理嘗試性的假說或研究問題來指導他們進行研究。而這些或許會改變研究方向,或者是沒有影響。(蘇英足/譯 民90)

研究倫理

不管是什麼研究,都會面臨到倫理議題。實際上在質化研究裡,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持發展親密關係與動力,引起一些量化研究較不會面臨的倫理議題。我們想研究的是人們在自然情況下的習慣,而非在一個設計好的實驗室裡觀察。雖然質化研究很少會使研究對象陷入明顯的危險中,但是仍要注意在研究弱勢人口群時需要特別謹慎,不要傷害到研究對象。成功的質化研究有賴研究者在一段時間裡,能參與並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世界。對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來說,這種親近性隨時間改變的特性是質化研究必要的,但也是有某種程度上的危險。倫理問題來自於當我們執行質化研究時,自然產生而無法控制。(陳杏容/譯 民89)

隱瞞與表白

大部分質化研究的資料都來自觀察和訪談.觀察的方法由完全參與(與被觀察者有強烈且持續的關係)延伸為以客觀非干擾的方式進行研究(觀察在公開場合的行為)。而隱瞞的範圍可以從一開始就善意的忽視(在公開場合裡不告訴觀察者他們正在被觀察)延伸到完全的隱瞞(隱瞞研究以及研究者的角色)。現在的研究者已慢慢的不認同隱瞞參與者的研究行為。即使研究者在公眾場合進行研究,如果主題牽扯到敏感的行為,研究者隱瞞的行為,有可能造成案主的傷害。例如,Laud Humphire(1970)針對男同志在公廁的行為進行研究,當研究者的身分曝光後,引發參與者的極度痛苦。由Laud Humphire的經驗給我們的一個簡單的教訓就是:即使被觀察者是匿名的,也應該避免在公眾場合裡暗地研究私人或敏感性的行為。一般來說,我們會對有可能成為被研究者的對象分享必要的資料,並徵求他們的同意參與研究。(陳杏容/譯 民89)

告知與同意

要徵求參與者同意前,需要告知的研究之訊包括:

  • 向參與者簡述言奏內容與流程(包括大約需要的訪談次數、研究的期間)。
  • 讓參與者了解研究者的身分及贊助的機構(假如有的話),並留下聯絡的地址、電話。
  • 項參與者保證參與是志願性的,其有權利在任何時間且不被處罰的情形下退出研究。
  • 讓參與者了解與研究相關的任何危險或好處。(陳杏容/譯 民89)

保密和隱私

質化研究很難保證完全的匿名,因為研究者是認識受訪者的,甚至對受訪者非常熟悉。受訪者一旦同意參與研究,事實上就已經犧牲了自己的隱私。對質化研究報告來說要達到完全的保密,比想像的困難。兩難的原因是我們盡力想要隱瞞我們受訪者的身分,但無法有效達到完全隱瞞的程度。為了保密,雖然在我們蒐集資料的時候,會以代號或筆名來取代他們真實的姓名。在寫報告的時候,我們甚至可能更改無關緊要的研究事實,例如介紹研究地點,來保護我們的受訪者,避免被別人認出。(陳杏容/譯 民89)

質化研究的社會責任

不論質化研究多著重微視面的細節,質化研究就像其他研究一樣,在鉅視社會政治環境中存在著許多價值的議題。社會責任包括對多元性(diversity)的敏感,意即考量到性別、社會階級、年齡、民族、性取向等議題。質化研究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都與社會責任息息相關。開始時應選擇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的議題作為研究主題,撰寫報告後也應將研究結果讓讓更廣大的人群知道。負有社會責任的研究,不是只提出一個角度的描述,而遺忘受訪者平淡無奇的生活。不論是卑微或偉大的研究,研究過程中,我們必須在確實性與敏感到研究對象的需求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陳杏容/譯 民89)


參考文獻

  • Deborah K. Padgett著 張英陣 校閱(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市:洪葉文化
  • 趙碧華,朱美珍 編譯(2000)。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市:學富文化
  • 石志偉等 譯(2001)。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市:洪葉文化
  •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 Joseph A.Maxwell著 高勳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