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學派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10月13日 (六) 14:43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在實證主義思潮影響下,華生適應了當時美國社會現實的需要,利用心理學中對於以意識為研究對象的普遍不滿和已經出現的行為主義研究傾向,創建了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華生對於當時流行的兩個心理學派別:構造主義(或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和機能主義(或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都加以反對。他雖然早期受機能主義的影響很深,但卻認為『行為主義是唯一徹底而合乎邏輯的機能主義』。他明確否認意識(consciousness)而強調行為,主張心理學是對行為的研究。華生所倡導的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是心理科學發展中的第一次革命,而在美國興起後很快擴及世界各國。(東華書局,行為主義心理學,張厚粲,P.1)

4 要清楚的說明,不是都放上去。
文獻引用及參考文獻對不齊。注意錯、缺漏字。如:什麼叫「打健康嬰兒」

古典行為主義

1913~1930年稱之古典行為主義時期,認為刺激-反應(S-R)是行為的單位,有的學派諷刺這是「沒有心理的心理學」。(東華書局,行為主義心理學,張厚粲,P.2)

發展心理學家稱這些為打健康嬰兒,不管這些嬰兒的祖先或背景如何,他都能將這些嬰兒訓煉他所選擇的人- 醫生 律師 乞丐等等。這隱含教養就是一切,而先天或遺傳天份則無任何作用。這些話由華生提出,他是強烈支持學習在人類發展重要性學者也是行為主義 (behaviorism)的創始者。 (發展心理學 學富文化 作者:DAVR.SHAFFER 譯者:林翠湄&黃俊豪 P66)

華生(John B. Watson)

  • 認為意識和靈魂是相同的東西,都只是把人的身體和靈魂區分開來的概念,而這種思想也關聯到哲學中的身心二元論。自古以來也隨著影響著心理學,意識概念只不過是宗教上靈魂概念的同義語,因此反對主觀的有效性。
  • 反對內省法,因為不認同意識的主觀概念,認為這是錯誤和無效的方法,理所當然並不需要去研究內省法,而且內省的精確性與可靠性也令人質疑。科學實驗應具有重複性的方法來驗證結果,但內省法卻沒有,雖對於自己的情感是清楚的,可是內省依舊還是錯誤。因此容易通過錯誤的類比把心理學引入歧途。(東華書局,行為主義心理學,張厚粲,第二章)
  •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要能夠預測和控制人類的行為。訓練有素的行為主義者,必須運用實驗方法去搜集科學的數據,這樣,他便可以在有了一定的刺激時,預測出將要發生的反應;在有了一定的反應時,推之引起這個反應的刺激或情境。」(行為主義心理學,張厚粲-行為主義,Watson,1930,P.11)
  • 行為主義方法學三大基本核心:

1.客觀性原則:否認主觀性現象(意識)和主觀性方法(內省法)的有效性,主張應徹底廢除一切主觀而研究客觀的可觀察行為。
2.唯物一元論原則:主張把心理現象還原為物質現象,將心理、意識歸結為行為,而行為由刺激和反應構成。刺激都要通過物理性物質或化學性物質才能起作用,否則並不影響有機體。
3.決定論原則:刺激與反應的關係都是遵循因果律的,有機體的一切行為都是被決定的,而非自由。堅信如果知道一個人過去的事情,就能預測他的行為;如果改變環境,就能控制行為,因為有機體的一切選擇都決定於這一因果鏈。

華生認為兒童是有多可塑性的,華生用實驗証明嬰兒的恐懼及其他情緒反應是後天學習的而非先天的。EX:在一個證明裡,華生和 RAYONR(1902)曾給一個9個月大的小男孩艾伯特一隻溫和的小白鼠,起初艾伯特對小白鼠的反應很正面,他爬向它跟它一起玩。2個月後,華生試圖加上一個恐懼的反應,每次艾伯特爬向小白鼠時,華生就偷偷走到他被後用鎚子大力敲發出巨大聲響,艾伯特最終會把小白鼠和巨大聲響連結在一起,就會害怕毛絨絨的玩伴,因而說明恐懼是容易學習的。(發展心理學 學富文化 作者:DAVR.SHAFFER 譯者:林翠湄&黃俊豪 P67)

簡單說:華生認為兒童是沒有天性的頃向的,他們會變成什麼樣是根據週遭的生活環境&父母朋友而學習揣摩的。

霍爾特(Edwin Bissel Holt)

  • 發表新實在論的觀點,反對19世紀當時英、美正盛行以黑格爾哲學絕對概念作為基本概念(絕對精神或絕對觀念為世界的本原)的新黑格爾主義。
  • 在科學方法和基本觀點上脫離了唯物論,陷入折衷主義,採取調和、折衷的辦法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主張物質與意識都是中立、客觀的存在,只是意識需要透過行為來理解。
  • 激進派的行為主義者,從中性ㄧ元論的本體論出發,認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質實體,也不是精神實體,而是ㄧ種包括具體事物獨立存在的關係,人的認識就是這種獨立理念「直接呈現在意識中」。認識就是認知一般概念及理念,兩者都是人的經驗。所以認識即有經驗的人對人的經驗的認識,這就是新實在論的徹底經驗論。(行為主義心理學,張厚粲,第三章)


郭任遠

  • 否認本能論,認為一切都是後天學習而獲得的結果。
  • 提出無遺傳心理學,說明不應該有遺傳與非遺傳的區分,而是強調一切都是有機體為了適應環境的行為與習慣。
  • 非本能學說的起點-反動單位:與霍爾特的「隨機運動」理論相近,指的是新生兒無目的的凌亂動作組合,因應環境需要而成為有用的習慣動作。


拉什利(Karl Spences Lashley)

20世紀的神經生理學家,主要提出大腦機能的功能性與整體性兩大原則。在客觀的實驗上,最贊同華生的主張,但卻違背華生否認表象和觀念觀念存在的觀點。

  • 設計拉什利跳台實驗,透過跳躍反應與視覺刺激實驗證明老鼠擁有辨識明度及形狀的能力。且再做切除部分視覺中樞「枕葉」來證明大腦機能的等功性原則
  • 切除大腦皮層來觀察學習效率的影響大小,發現切除分量越多,影響越大。因此提出整體性活動原則理論。


新行為主義

20年代初,華生主張的行為主義內部原有的矛盾與缺點日益暴露,而新行為主義由此而起。

格斯里(Edwin Ray Guthrie)

  • 堅持使用鄰近性原則來解釋學習或行為的改變。
  • 進行「迷籠實驗」,觀察貓在迷籠裡,起初以嘗試幾種脫逃的常規動作,到實驗後期變成特別固定的常規,而將這種重複成功動作形式的傾向稱之定型化
  • 否定「效果律」及「強化原則」,認為動機和獎懲對學習過程並不重要。


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

  • 主張目的行為主義是新行為主義的重要派別之ㄧ。認為有意識行為的存在,而反對華生的客觀性原則。
  • 根據非生理學的行為主義觀,提出四個新概念:

1.刺激能量-外來刺激(external stimulus)
2.行為線索-感受器工作過程(receptor-process)
3.行為客體-傳導體工作過程(conductor-process)
4.行為動作-效應器工作過程(effector-process)

赫爾(Clark Leonard Hull)

  • 以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作為理論體系的出發點,利用數學和物理的演繹系統發展一種普遍和形式化的行為系統,並建立一個龐大的假設演繹行為理論體系。
  • 認為催眠暗示性的研究對醫療實踐有重大的作用。


史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

史金納得益於對條件反射概念的創造性和理解,獨創出以操作性條件作用(操作性制約)為中心的新行為主義體系。提出行為只是有機體整體活動的ㄧ部分,他說:「行為是一個有機體正在行動著,或者精確些說,是被其他有機體觀察到的那種活動。」(Skinner,1938)

史金納:提出強調了強調外在刺激控制人類行為之角色學習理論。

  • 對華生提出「刺激-反應」不認同,他認為這樣的資料與規律是不夠的,以他看來這樣的刺激-反應是個小的反射,不符合行為的實際狀況。於是對刺激-反應的數量關係做出以下規律:

1.閾限律-指刺激的強度,達到某個標準才出現反應。
2.潛伏律-指受刺激到反應出現的間隔時間。
3.反應的大小律-指刺激強度的函數,以比率(R/S)來表示。
4.後效率-指刺激後,反應持續的時間,效力隨刺激強度而增加。
5.時間的累積-在有限的比率,長時間刺激或刺激重複,可以產生和刺激強度增加一樣的作用。

史金納箱實驗

進行動物的操作行為或操作性條件作用(工具制約作用)的實驗而設計的特定裝置。

  • 他將ㄧ隻飢餓的老鼠放在箱子裡,而箱內有一個壓桿,當壓桿受到按壓就有食物丸掉落。起初老鼠在箱內活動,無意間碰觸壓桿使食物掉落,經過幾次操作,老鼠會有意去觸碰壓桿並提高操作強度,而證實反應型條件作用形成的規律,老鼠會利用操作工具或手段獲取食物。

補充:他將ㄧ隻飢餓的老鼠放在箱子裡,而箱內有一個壓桿,壓桿為增強物 (reinforcer) 當壓桿受到按壓就有食物丸掉落。起初老鼠在箱內活動,無意間碰觸壓桿使食物掉落,經過幾次操作,老鼠會有意去觸碰壓桿並提高操作強度,而證實反應型條件作用形成的規律,老鼠會利用操作工具或手段獲取食物。另外懲罰物(punisher)的結果則是抑制一項反應,並減其在未來出現的機會 。



參考文獻

張厚粲(民86)《行為主義心理學》東華書局。
Vimala Pillari(2003年9月)《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Lauren Slater(2006年5月)《打開史金納的箱子》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Skinner,B.F.(1953).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New York: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