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8年1月22日 (二) 09:26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運動是指一群具有共同意識的人,為了解決共有的問題,而發起一種有計劃性的行動。政治、宗教、文化、經濟、生活等各項領域都可以發起社會運動。不論是劇烈或緩進,目標都是使民眾改變某些現狀,採用新的行為模式。因此,社會運動也可視為社會變遷的一種功能。(陳國鈞,1981;龍冠海,1999)

5
5 你的內容很社會學,與社工的關係是?
絕大部份的內容出自於王振寰的社會學,也就是你們社會學的教科書,這樣是不行的。
英文文獻用在那?

個體分析

  • 范珍輝等人(1999)提出現代社會運動呈現的特徵,分述如下:
    • 社會抗議會導致社會運動,像是天災地變、經經濟風暴、治安敗壞等情況,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剝奪人們安定的生活機會。
    • 在初期階段,最主要為具體行為,民眾會透過集體行動來動員民眾與結合民眾,把想法訴諸於行為上,例如舉行遊行、請願、宣傳,甚至是歐打警察的暴力行為。
    • 在後期階段,群眾的興奮、熱情成為正式化,也就是有公認的目標及政策。當社會運動進一步具體化後,其理想被接受為新的生活秩序,此時群眾的熱情逐漸減退,運動的內容主要以運用組織力量達成目標的問題。
    • 比起社會組織,社會運動較缺乏中心的控制、組織結構鬆散。
  • 探討社會運動的原因很多,大致上是從集體行為、社會結構、社會變化因素等三方面來分析:
    • 民眾對未來的憂慮、目前的挫折,或是慾望不能滿足而引起不安,社會的不安及其他社會變遷的現象都有可能引起社會運動。
    • 文化上的混亂、矛盾、行為標準的分歧都可能助長社會運動的想法。
    • 社會是由許多不同的團體所組成,生活雜亂分歧,由於行為準則不同,所以若想把組織付諸實施,就必須借助於組織力量。
  • 社會運動一定有其目標,沒有目標將會造成參與者無所適從,社會大眾更是無法回應與支持。通常社會運動的宗旨必須思考三大要素:
    • 時間性
    • 內容的項目
    • 變動性

不少社會運動的宗旨可區分為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除非社會運動是單一性或具有時間性,例如:災變後送愛心到礦區,不然社會運動是不可能短期完成的。如果是遠大的目標,須一點一滴累積,不然易流於好高騖遠。各階段應該將想完成的目標一一列出,作為工作方向。另外,社會運動應掌握時效性,才能受到社會大眾的正視與支持。如有偶發事件發生時,應適度調整工作目標。(林嘉誠,1992)

功能

社會運動可分為正功能與負功能,分述如下:

  • 正功能(范珍輝等,1999:363)
    • 每個人都有參與表達意見的機會,並對社會秩序有所影響。
    • 常常促成壓力團體的發展。
    • 具有發展意念讓社會公眾討論的功能
  • 負功能(陳月娥,2002:277-278)
    • 易造成社會的不安與暴動。由於是群眾行為,往往具激怒性、非理性、行動性,易發生失控現象。
    • 社會運動訴求的主題如不明顯,將造成民眾盲目跟從。
    • 社會運動將訴求推向公共政策,但政府人力、經費有限,將對政府施政產生困擾。

發展歷程

社會運動的發展歷程,分述如下:

  • 對現狀不滿:民眾對於現狀不滿,開始形成問題。民眾的意識抬頭。
  • 動員資源:民眾開始尋找有利的資源,可能是金錢、時間等。而社運團體也慢慢擴大,與其他相關團體合作。
  • 組織:社運團體漸漸趨於成熟,動員能力也較佳。
  • 分化:此一時期可說是開始走下坡的階段。社運團體內的熱情也漸冷卻。
  • 退散:參與的人數可能逐漸減少,團體內的活動也會下降。(Mauss,1975;林嘉誠,1992;藍采風,2000)

相關理論

相對剝奪論

相對剝奪論(relative deprivation)認為使個人參與社會運動最主要的動機是在於心理,是主要參與者的「相對剝奪感」,也就是個人合理的期待與實際得到的價值之間差距的感受。王甫昌指出主要產生的原因為社會變遷,因為接觸不同社會的標準而導致期望的提高,或是因為突發重大社會變故,使個人滿足期望的能力降低,都可能導致相對剝奪感的增加。當這些心理焦慮、疏離或相對剝奪感累積到「最高點」(民怨沸騰)時,社會運動乃應運而生。(引自王振寰、瞿海源,2003:427)。例如:一個住有一棟房子的藍領工人,他不是處在經濟階梯的最底層,但與新中產階級的人比較後,他可能會覺得自己受到剝奪。對相對剝奪論而言,因為相對剝奪感產生心理不平而產生民怨,因民怨而產生社會運動。

資源動員論

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是從資源的有無來探討社會運動的原因。在社會不平等的結構下,隨時都隱藏了足以引爆社會運動的民怨。不過,往往弱勢團體卻是最沒有資源、組織能力發起抗爭的人,所以弱勢團體能發起社會運動最主要在於外來資源(例如:經濟利益、大眾傳播、專業人員等)。而要能動員對社會不滿的人進行社會運動,則需要一位領導菁英。有了領導菁英就可以運用足夠的資源、操控發起社會運動所需要的不滿或民怨。相對於「相對剝奪論」,資源動員論能發起社會運動的關鍵在於資源的有無與是否有能力改變現狀,並不在於民怨,只要擁有足夠的資源與善於操控的菁英領導者,就能產生社會運動。

政治過程論

政治過程論(political process model)是一種探討社會運動與政治體制的途徑。社會上政治情勢的變遷,可提供弱勢群眾組織社會運動來改變不利處境的時機。當有些機會出現時,弱勢群眾除了有效的動員組織外,還需要有集體行動的共識。McAdam認為社會運動能否崛起的因素包括三類:弱勢群體之間的組織準備性、弱勢群體間對於挑戰成功的可能性的集體評估、外在政治環境中的政治結盟情形(引自王振寰、瞿海源,2003:431)在理論立場上,政治過程論認為集體行動的本質是政治與理性的,不能被認為是心理狀態的表現。McAdam(1982)分析美國民權運動的政治過程,指出經濟及社會變遷會帶來結構上的改變,像是改變既有的權力關係,一方面增加了弱勢群體可有較大的議價空間,另一方面提高鎮壓者的成本。社會運動的出現反應了政治機會的擴張,使得弱勢團體可能夠採取抗議的手段。同樣的,當政治機會開始下降時,社會運動則處於衰退狀態。但對於民主政治體制已建立,及人權普遍受到制度保障的先進資本主義社會中,其他類型的社會運動來說,政治權力的因素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王振寰、瞿海源,2003)

新社會運動論

新社會運動論(new social movements)是為了促進自主性與自決、改善生活品質而發起的一種集體運動。早期的社會運動是注重在經濟議題,但近年來是以女性運動、和平運動、環境運動等為主。因為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變遷,所以新時代的社會運動在政治形態、文化價值、運動策略、動員形式都與過去社會運動有所不同。新社會運動主要是以價值或議題為主,運動組織通常是民主、開放、鼓勵參與;政治上,不進入政府體制。新社會運動論認為,現代社會衝突發生的場域大約可分為三類:第一、反抗國家的力量進到一般人的生活中,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殖民化、或將文化同質化。第二、在都市社會情境中,組織運動挑戰國家或其他社會力量,要求社區的自主力量,重新組織都市生活。第三、反抗後工業、資訊社會的的社會控制,對於個人認同表達在文化符碼上的壓抑。(王振寰、瞿海源,2003)

結語

社會運動往往反映出社會問題,而要減少社會運動必定要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但一個社會一定會有社會問題的產生,所以社會運動也是無可避免的,這需要靠政府與民眾共同的努力。社會運動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社會,達成集體所追求的目標。對於社會運動參與者而言,能夠說服他們冒著各種風險與代價參與,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願景。社會運動除了帶來了政治革新,也有文化上的衝擊與更自主的生活方式,而這也往往是由一小部份的社會運動份子擴大到整個社會。(何明修,200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 龍冠海(1999)。社會學。台北:三民。
  •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
  • 陳國鈞(1981)。中外社會運動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
  •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 藍采風(2000)。社會學。台北:五南。
  • 陳月娥(2002)。社會學。台北:千華。
  •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 范珍輝、江亮演、江林英基、黃維憲(1999)。社會運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二、英文書目:

  • Mauss,Armand.1975.Social problems as social movements.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