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與天主教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10月13日 (六) 14:34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工作與天主教定義

實際服務的社會工作方面,藉由彼此真誠的經驗分享、探討與溝通,加深對社會工作的認識;而在信仰方面,亦希望彼此能 在異中求同,共同追尋宗教、信仰的真理。其具體辦法如下:

  • 傳教者、長執、信徒應認識聖經上、神學上之社會服務使命,促進教會對社會的關懷,如鼓勵各教會設置社會服務部門,並為此工作奉獻。
  • 邀請專門人才開研究會,提供資料給有關機構及教會。
  • 總會、中會和各教會應預算社會服務經費,鼓勵全體信徒關心與奉獻。

(參考:宗教與社會工作)

4 前言部份要改善

社會工作與天主教的接觸

  • 早在12世紀社會工作就開始有與天主教有所接觸,12世紀有位義大利女性,聖芳濟。她賣掉所有的財產,遵從教會的召換。一開始他先身體力行的向人乞食,照顧 痲瘋病患與街友(遊民)。她過著乞丐的生活、相信神的佑願、密切遵行福音書的教誨,這是她特別的地方。她在教會組織內部對她自己信仰的宗教進行改革,但是卻沒有與教會決裂,這也是她特別的地方。
  • 直到了19世紀,1910年8月26日的另一個女性,[德蕾莎修女]。再18歲的時候,她被第一次感召,他首次蒙主招患成為天主教傳道修女,加入一個愛爾蘭修會---羅瑞托修女會---其傳教工作極富聖名,特別是在印度。
  • 後來德蕾莎修女又在1946年9月10日的火車上,他接受了第二次的召換---召換中的召換。她如此說描述;『當她到來時,唯一能做的只有說「好」。訊息非常明確---我將放棄一切,跟隨耶穌進入貧民窟---在窮人中的窮人之中服侍祂。我知道這是祂的意思,我必須遵從祂。毫無疑問的,這工作將為祂而做。』『我將離開修院,與貧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這是一項指令。我知道我的歸屬,但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抵達』『我必須離開修院去幫助窮人,並生活在他們中間。這是一道如何行動的明確命令,當然那是天主對我的召叫。重要的是祂用不同的方式召叫我們每一個人。在那些艱苦卓絕的日子裡,我相信那是天主的行為,不是我的;即使在今天,我仍始終不渝地堅信著。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世界會因這項工作受益』(Jaya Chaliha and Edward Le Joly,2000)。
  • 因為天主對德蕾莎修女的召換,德蕾莎修女開始無怨無悔的付出,無怨無悔的愛,愛,直到成傷。這也間接使得社會工作與天主教有所了接觸!

天主教在台灣社會服務的發展特色與困境

整體而言,天主教在台灣的社會服務承續「關愛窮人」、「人的尊嚴」與「社會正義」的社會關懷核心理念,透過教會、修會、堂區、社會服務機構與教友組織的參與投入,呈現出以下幾點特色:


尊重生命

  • 天主教相信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造成的(創一,26-27),人是天主的子女,人有崇高的人格和基本的權利,在天主面前不分貴賤,一律平等,都是弟兄姊妹。所以,天主教特別重視保護人格的尊嚴和人的基本權利,尤其是窮人、社會邊緣人、弱小族群,以及受迫害而無聲音者。因此,天主教會所做的社會工作,不是為祖先贖罪,也不是為子孫積德,主要是為每一個可貴的生命而服務,尊重生命,要使這個生命更為豐富。(張培新,2003) 尊重到尊重生命也是天主教和社會工作之所以會接觸到的原因,從過去的例子看,比較特別的就是德蕾莎修女,她不分貴賤,一律平等。在『愛的喜樂』這一本書,德蕾莎修女在4月7日提到了這一段話,我們把所以的人都看作是天主的子女,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我們極其尊重他們。不管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我們工作的目的在於,鼓勵他們去從事愛的行為。(愛的喜樂,2000)

縝密的層級體系

  • 天主教是一個普世性的教會組織,從羅馬教廷以下,建構出一個完整、縝密的層級行政體系,教會之間彼此有互通互助之關係,整體的資源交流與分享,這是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例如天主教國際明愛會、天主教國際難民與移民總署等人道機構,都是由各國教會的相關單位結合成一個綿密的服務網。因此,台灣天主教會所做的社會工作,是藉助著西方的行政體系、財力援助與專業知識,與歐美有相近的發展模式。這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交流與分享,是天主教會所獨特的。(張培新,2003) 而天主教在台灣所做的社會工作背後,一定要有相當雄厚的組織,一方面可以互相幫忙,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全台灣行成一個組織網,也可以讓擴散的速度更加快速!!

服務層面深廣

  • 天主教在台灣的社會服務工作,除了提供傳統的慈善救濟與醫療服務外,也推動幫助個人成長發展的積極預防工作,如「上智社教研究院」、「中國互助運動協會」等機構的設立,推動人性的發展,自助助人的理念與技能。同時,天主教會強調整合的關懷,除了對個人與家庭的重視之外,許多的服務如對監牧關懷工作的開拓、原住民母語的研究與保留、本地勞工與外籍勞工之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未婚媽媽服務、棄嬰服務、不幸少女服務等,均具前瞻性,對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深富正面作用。(張培新,2003) 舉例來說,像是在台灣會有幾所(不一定是天主教醫院)醫院或是診所,會定期的到各偏遠部落義診,在這個方面我相信這也是最容易深入,也最容易擴展類似這樣的服務。

隨著世代而改變

  • 天主教基於它的信仰,對社會的關懷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所發出的訊號而提出及時的呼籲、問題的省思,以及必要的服務。鑒於台灣社會的變遷發展,發現社會上有許多智障兒童、老人、不幸的婦女、遊民與行為偏差的青少年需要照顧,於是辦了許多安養院和庇護中心,像收容雛妓的「善牧中心」、長期照顧街頭無家可歸遊民的「平安居」、收容偏差行為青少年的中途之家「藍天家園」等,這些都是現今其他社會工作單位較難提供的服務。(張培新,2003) 再來就是,天主教有其他社會工作單位比較難做到的方面,也能隨著近代社會的需求而改變,我想可能是因為不受於政策的影響,而往往有時下的決定,可以這樣的自由!!相對的,其他社會工作單位在這方面是比較難做的到。

社會正義的實現

  • 長久以來,天主教在台灣從協助窮人至人權的提倡,都不遺餘力地在實踐社會正義,主張每個人都有天生所賦予的權利,每個人都有其價值與尊嚴是不容侵犯的,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就是讓社區內每個人的權益都獲得保障,讓每個人都有生存機會。因此,關懷外籍勞工權益、協助原住民就業、服務愛滋病人、監獄受刑人、家庭輔導、老人安養,乃至於許多重殘智障人士、遭受暴力侵害的婦女,以及社會邊緣青少年等的輔導與服務,都是台灣天主教會社會工作的核心重點。(張培新,2003) 在上面有提到這一段:『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就是讓社區內每個人的權益都獲得保障』,天主教教宗就是依據這些所做的保障,加深了台灣人民印象中的天主教,從這幾個保障下去執行,一直是天主教這幾10年來一直堅持的事情。

社會關懷服務

  • 基於「愛人」的使命感,天主教會的另一個特色是獻身在不同性質的男女修會會士、修女之服務精神。有些修女會專為服務老人而設立,例如在台北縣八里鄉創辦「台灣天主教安老院」的安貧小姊妹會,是一個全球性的修女會,修女們藉募捐而維持院內的經費,現收容一百一十名孤苦、無依、體衰、身殘之年長者;此外,靈醫會會士秉持「神貧、貞潔、服從、仁愛」的聖願,為羅東、澎湖等偏遠地區貧病民眾,從事醫療服務;耶穌會會士蒲敏道神父以一生實踐了對人道的關懷與愛護,創建「聖心教養院」,為重度、極重度的身心障礙者服務。還有其他男女修會所創辦的諸多社會服務機構,促使天主教會的社會關懷服務呈現豐富且多樣化。(張培新,2003)

教友參與社會服務

  • 天主教會擁有許多由教友自發性成立的善會與組織,分布在各教區、堂區,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服務的項目以傳統的慈善福利為主,包括病患訪視、貧困濟助、獎助學金發放、慰問孤兒院與老人院等。另有一些由病殘者、職工青年、青年學生所組成的自助團體,以及教會運動團體,如基督活力、普世博愛、基督服務團等,對激勵教友,奉獻社會服務,均具有正面的作用。(張培新,2003) 像是我到朝陽這幾個月來,我有在霧峰地區接觸到當地的天主教,甚至還有到她們教會上彌撒,在教會結束過後,一些學長姐或是教友,他們會和我說最近教會有接神麼樣的活動,或是定期節慶時,會有舉辦一些活動,也不一定是活動,也有可能是參與社區上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服務,像是耶誕節時可以到老人看護醫院,發放一些禮物,讓老人家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溫暖。

天主教在台灣所面對社會工作的困境

社會上快速的變遷,和許多社會上的社福機構興起,天主教在台灣的社會服務工作也面臨了頗多的困境,而這些困境也有待這些教宗去突破,儘管天主教在某些部分佔了頗大的優勢,有其他社福機構沒辦法付出的地方。但是還是有頗多困境需要去突破,像是:

  • 教會系統內各單位欠缺橫向聯繫與經驗分享。
  • 單打獨鬥,缺乏整體力量的呈現。
  • 教友受其他宗教蓬勃發展而妄自菲薄。
  • 社會政策的倡導不足。
  • 機構主管缺乏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能力及抗拒專業。
  • 工作人員缺乏陶成訓練,且專業能力有待加強。
  • 延續性的經費不足,經費延宕。
  • 天主教福利資源未能有效的整合。
  • 教會未善用傳媒、行銷來指出時代訊號與使命。(張培新,2003)

社會工作與天主教未來的發展

上面敘述的幾種,都是天主教未來在台灣發展社會工作這一塊必須突破的。而如何因應社會變遷,根據天主教的社會訓導提供前瞻性的服務,使天主教的福利資源有效整合,則有賴天主教會本身的自我思索與調整,期促使台灣天主教的慈善福利事業永續發展和在台灣所作的社會工作,俾能臻達公民社會的理想目標。

參考文獻

  • Jaya Chaliha and Edward Le Joly,2000《愛與喜樂》,上智出版社。
  • Lucinda Vardey,1996《一條簡單的道路》,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台南神學院 宗教與社會工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