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工作之活動設計技巧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於 2007年10月14日 (日) 14:20 由 Casehsu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團體方案是讓成員「說話」與「互動」的媒介。透過活動的設計與安排,可以促進團體的發展,達成團體目標與團體任務。

3 不是給過建議了嗎?功能不重要。「設計的原則」應是重點,但沒有多說。
「活動方案的功能」及「設計的原則」中,你不能直接用李南雄及王慧君的名字,好像你看過他們的文章一樣。
沒看過就是沒看過。


活動方案的功能

團體工作中的團體活動,不但具有媒介效果,而且還能產生治療的功能。所謂媒介效果是透過團體活動的進行,所產生的對話、表情、儀態、身體接觸、溝通或彼此經驗的分享,這些都成為人際互動中滿足人們共同需求的交換媒體(medium of exchange)。而在治療作用是指這些活動雖然與休閒活動無異,但是對個人具有特殊的治療意義。也就是所謂「治療性休閒活動」(therapeutic recreation)如音樂、美術、舞蹈、演劇等已成為團體工作中的治療性休閒活動。透過治療性休閒活動可以促成治療效果與休閒功能。如果從問題解決的過程來看,活動無疑地是達成目標的有效工具。(Gentry,1984)

李南雄老師說通常團體工作的方案活動具有下列功能:

  • 人際接觸的提供
  • 資料的彙集
  • 預演
  • 偏差行為的容許
  • 導入(entry) 《林萬億,民87,頁383-384》

設計的原則

王慧君老師則進一步論述「結構化團體活動」(structured group excercises or structured experiences)所需考慮的原則作為採行團體活動的考量:

1.團體目標

2.團體發展階段

3.團體大小

4.聚會時間

5.工具準備

6.環境安排

7.過程導向

8.彈性運用

9.工作契約

10.活動評價

《林萬億,民87》


設計的架構

依此架構設計,可使團體的進行明確而具結構性

(一)暖身活動

1.定義:開場活動

2.功能:(1)打破僵局(2)增進凝聚力(3)為主要活動準備

(二)主要活動

1.定義:當次團體的中間時段,依據團體目標來設計

2.功能:(1)核心活動(2)達成團體目標的關鍵

(三)結束活動

1.定義:當次團體尾聲時,預留5-10分鐘總結團體

2.功能:(1)讓成員統整所學(2)預告下次團體主題(3)指定家庭作業使成員落實所學

《林盈君》

設計時常見的問題

(一)缺乏設計:領導人憑過去的經驗或喜好帶領活動,缺乏對團體整體的規劃與設計。

(二)與團體目標無關或無意義的活動:領導人應該避免因為活動有趣或個人的喜好而採用,亦即為活動而活動。

(三)不適當的活動:相同的活動放在不同團體或不同發展階段的團體,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設計者應該考慮活動的適用時機,評估成員的準備程度來安排適當的活動。

(四)擠太多活動:活動太多會造成成員無法深入體會,也難從中學習。

(五)銜接不當:每次團體方案之間的銜接需有合理的關聯性與順序,如果忽視活動安排的累加性,次序性與邏輯性,將使團體效果大打折扣。

(六)過與不足的暖身活動:避免花太多時間在暖身活動上,但也不宜忽視,以免影響團體氣氛的催化與成員的開放度。

(七)無法引發深入的討論:團體之所以有效能在於活動過後的討論,而非活動本身,領導者應透過活動引發成員有深入體驗與討論,若活動無法達成此目的,應考慮其他的替代性活動。

(八)在團體開始即安排負向的活動:負向活動會使成員感受到壓力與負向情緒,減少參予的動力,因此領導者宜在團體剛開始時設定正向、溫暖、關懷、有趣、充滿活力、鼓勵分享的團體基調與氣氛,以增進團體效能。

(九)缺乏彈性:領導者應讓團體計畫和方案執行保持彈性,隨著團體的發展、動力變化、成員的談話主體作適當的調整,以符合成員的需求,而非「按表操課」。

《林盈君》

參考文獻

萬育維(民90)。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書廊。

林萬億(民87)。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五南。

林盈君。團體輔導設計與執行。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