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當個體面對刺激時必須採取因應行動,一方面會衡量自己應付情境的能力,以表現出適當行為,另一方面則會判斷這項行為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結果。(Bandura,1977)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當個體面對刺激時必須採取因應行動,一方面會衡量自己應付情境的能力,以表現出適當行為,另一方面則會判斷這項行為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結果。(Bandura,1977)
  
  4 內文敘述的很清楚,不過定義沒有講到重點。
+
  5 內文敘述的很清楚,不過定義沒有講到重點。
 
  缺乏文中引註是另一主要瑕疵,不然有機會成為一星條目。
 
  缺乏文中引註是另一主要瑕疵,不然有機會成為一星條目。
  

於 2014年1月8日 (三) 09:23 的最新修訂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當個體面對刺激時必須採取因應行動,一方面會衡量自己應付情境的能力,以表現出適當行為,另一方面則會判斷這項行為是否能夠獲得良好結果。(Bandura,1977)

5 內文敘述的很清楚,不過定義沒有講到重點。
缺乏文中引註是另一主要瑕疵,不然有機會成為一星條目。

概念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1977年由心理學家Bandura所提出,在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中,提到個體的行為是由認知、行為與環境不斷地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個體行為不只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個體認知所影響,其中自我效能則是影響人類行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自我效能是個體認知的核心信念,是由行為發生前的認知歷程所觸發而來,包含效能期待(efficacy expectations)和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ies)。 前者指個體可以成功地執行特定行為,並且產生特定結果的信念,屬於動機因素,而後者指個體認為特定行為會導致特定結果之評估和判斷,兩者並不存在因果關係,而是個別信念高低的綜合結果。Bandura也強調兩者之不同,當個人確信此行為會產生確定的結果時,並不代表一定會有自信與動機去從事這個行為。

測量評估

Bandura認為瞭解個體在面對事情的自我效能,並非只測量單一面向,而是應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 層級(magnitude)

指個體認為自己能達成任務的困難等級。當個體的自我效能越強時,而他就能感覺自己能完成的難度越高。

  • 強度(strength)

指個體評斷自己在從事某特定情境或情境範圍時信心的程度。若其自我效能的強度越低,則他遇到較困難或較模糊的處境就越容易放棄;反之則較能堅持。

  • 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

指個體的效能適用於不同行為的程度。若其評估的普遍性越廣泛,則其自我效能能適應於其他情境的可能性越高。

影響因素

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個體憑藉著過去的經驗累積而形成自我效能感,成功的經驗能為個體建立較高的自我效能,反之則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個人的成就表現是影響自我效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當個體透過不斷的成功經驗可以強化其自我效能,在偶爾遇到失敗時也不會影響此效能之維持。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

人們並非把直接經驗當作唯一的自我效能來源,也可以透過替代性之學習而來,藉由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及其結果產生類推到己身的效果。主要的模仿對象為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若模仿對象的行為能帶給個人正向的鼓勵,則個體的自我效能將得以提升,反之則可能會降低。一般而言,個體會尋找與自己情境相似的對象,並且觀察別人執行的方式與結果,藉此建立自己的信心。如果模仿對象的條件、背景及情境與自己越相近,其成功之經驗更能說服自己,進而增強自我效能。

言語勸說(Verbal Persuasion)

言語及口頭勸說是簡單且快速並為最常使用於影響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個體透過他人之正面或負面之評論,而對自我效能之高低產生增加或減少的效果,個體亦會依據對他人之信任程度來判定他人對自己意見的認同及能力肯定的看法。然而,由於言語勸說無法提供個體對於經驗之真實感受,因此經由此種方式所引發的自我效能與預期相對較微弱。

情緒/生理激勵(emotional/physiological arousal)

生理激勵與自我效能是負向的關係。個體會依賴他們的生理及心理狀態來評估其自信程度。當個體處於壓力的狀態,會容易引發生理或情緒的反應, 而這些反應會影響對效能的判斷。所以個體在焦慮、緊張、害怕等情緒下,自我效能會因此被減弱。反之,當生理與情緒狀態處於平穩的狀態下,自我效能感就會提升,也較能持續執行任務,最後達到成功的目標。

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調節和控制行為,並通過行為調控進而影響行為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 影響個體對活動的選擇以及堅持性

自我效能高者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仍堅持自己的行為,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而自我效能低者則相反。

  • 影響個體面對困難的因應態度

自我效能高者勇於面對逆境,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難;而自我效能水平低者在面對困難時容易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選擇逃避。

  • 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已習得的行為的表現

自我效能高者在遇到困難時,會強化運用其已習得之技能,並且願意學習新的技能,以解決面前之問題;則自我效能低者反之。

  • 影響活動時的情緒

自我效能水平高者信心十足,情緒飽滿;而自我效能低者充滿恐懼和焦慮。

  • 影響個體的歸因方式

自我效能高者向於將行爲的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而自我效能低者傾向於將行爲的歸因於能力的缺乏。

參考文獻

楊于婷(民101)。自我效能與壓力相關疲勞:直接心理生理反應路徑與間接因應行為路徑的影響(碩士)。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頁12-14

石宜明(民99)。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對學習動機之影響─以台中市國際關公旅館全職從業人員為例(碩士)。頁8-15

何立偉(民98)。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自我效能對創業意圖之影響(碩士)。頁16-19

黃友明(民98)。自我效能與先驗知識對創業警覺性之影響(碩士)。頁18-21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李尹暘、林曉佩、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 46-52。